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延迟一期显微手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手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51例63条外周神经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延迟一期手术修复,手术方法包括神经直接缝合、神经松解、神经移植桥接。手术距伤后时间:6—23d,平均11.5d。结果 术后伤口全部甲级愈合。随访9个月-8年,感觉、运动、功能综合评价优(≥M4S3)15例,良(M3S3)26例,可(M2S2)7例,差(≤M1S1)3例。优良率80.9%。结论 对于失去一期修复治疗机会的外周神经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人为因素所致上肢外周神经损伤延迟修复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人为因素所致上肢外周神经损伤延迟修复27例29条神经,手术方法包括神经松解、屈曲腕(肘)关节位神经外膜缝合、束膜缝合及电缆式神经移植。结果 术后随访8个月.9年,平均37个月,平均优良率77.8%。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人为因素所致上肢外周神经损伤延迟修复时,如能尽早治疗并做到神经对位精确、无张力缝合以及神经彻底松解,是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外周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治疗外周神经损伤中的体会。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外周神经损伤78例93条神经,手术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束膜缝合、电缆式神经移植和屈曲关节位神经外膜缝合。结果 术后随访7个月~8年,平均36个月,平均优良率84.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治疗外周神经损伤时如能保证神经的无张力缝合、神经精确对位和及早修复是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的。  相似文献   

4.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外周神经损伤中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措施。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105例120条神经,手术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外膜束膜缝合术、神经移植术和神经松解术。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优良率78.7%。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损伤神经的精确对合和及早修复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外周神经损伤中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措施。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300例345条神经,手术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外膜束膜缝合术、束膜缝合术、神经移植术和神经松解术。结果: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优良率74.8%。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损伤神经的精确对合和及早修复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外周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目的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87~2001年,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308例466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神经束膜缝合术、神经松解术及神经移植术。结果 术后经6~72个月随访,根据BMRC感觉、运动评价标准,其中疗效为优者203条,良者177条,优良率达82.07%。伤后3个月内修复者的优良率为92.27%,优于6个月后修复者。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外周神经损伤进行修复,神经断端的精确对合和及早修复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目的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及功能康复的体会。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外周神经损伤60例72条神经,手术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束组或束膜缝合、游离神经移植、神经粘连松解。术后按照早、中、晚期指导功能康复。结果 术后随访1-4年,平均2.4年,平均优良率83.3%。结论 外周神经损伤的早期准确诊断,应用精细的显微外科修复及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周神经损伤显微外科修复的疗效及功能恢复.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创伤造成神经开放性损伤的外周神经进行早期修复.对闭合性神经损伤系统治疗及观察1~3个月,无恢复征象给予手术探查及修复.结果 共修复外周神经135例,获随访93例,运动功能恢复达M,以上32.03%,感觉功能恢复达S3以上69.53%,除桡神经及股神经的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外,其它神经损伤修复只有感觉恢复,其中以肌皮神经恢复较好,S3以上占82.14%.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早期修复开放性外周神经损伤,有利于肢体感觉功能早期恢复.闭合性神经损伤系统治疗及观察一般不超过3个月,即神经损伤应在肌肉出现萎缩前进行修复.除了指神经近端毁损行神经转移替代取得较好疗效外,其它的神经行神经转移替代效果均不满意.  相似文献   

9.
周围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从1988年3月至1995年6月,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68例共78条神经,手术方法包括神经松解术、神经直接缝合术和神经移植术等。结果:经术后9个月~7年随访,优良率为85.89%。结论:临床资料证明:显微外科技术在神经损伤修复中有很大的优越性,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上肢神经损伤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1981~1995年,显微外科急诊择期修复上肢神经损伤172例222条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其中75例104条神经开放性损伤进行急诊清创及显微外科修复。结果:术后有53例72条神经得到3个月~8年的随访,按BMRC提出的综合评价肢体神经运动和感觉功能来评定疗效,优良率达86.1%。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上肢神经开放性损伤进行急诊一期修复是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优良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26例股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股神经损伤26例,手术方法包括神经缝合术、神经移植术及神经松解术。术后积极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26例术后随访1-4年,按Clawson等提出的标准判定疗效,主要依据股四头肌肌力恢复程度,平均优良率为84.6%。结论 股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准确定位,及时进行显微外科修复及术后积极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是获得满意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52例52条,其中正中神经损伤25条,伴肱动脉损伤4条;尺神经损伤14条,伴尺动脉损伤5条;桡神经损伤13条.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平均4.5年,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外周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结果总优良率81.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52例52条,其中正中神经损伤25条,伴肱动脉损伤4条;尺神经损伤14条,伴尺动脉损伤5条;桡神经损伤13条.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平均4.5年,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外周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结果总优良率81.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52例52条,其中正中神经损伤25条,伴肱动脉损伤4条;尺神经损伤14条,伴尺动脉损伤5条;桡神经损伤13条.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平均4.5年,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外周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结果总优良率81.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52例52条,其中正中神经损伤25条,伴肱动脉损伤4条;尺神经损伤14条,伴尺动脉损伤5条;桡神经损伤13条.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平均4.5年,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外周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结果总优良率81.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52例52条,其中正中神经损伤25条,伴肱动脉损伤4条;尺神经损伤14条,伴尺动脉损伤5条;桡神经损伤13条.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平均4.5年,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外周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结果总优良率81.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52例52条,其中正中神经损伤25条,伴肱动脉损伤4条;尺神经损伤14条,伴尺动脉损伤5条;桡神经损伤13条.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平均4.5年,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外周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结果总优良率81.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52例52条,其中正中神经损伤25条,伴肱动脉损伤4条;尺神经损伤14条,伴尺动脉损伤5条;桡神经损伤13条.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平均4.5年,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外周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结果总优良率81.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52例52条,其中正中神经损伤25条,伴肱动脉损伤4条;尺神经损伤14条,伴尺动脉损伤5条;桡神经损伤13条.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平均4.5年,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外周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结果总优良率81.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52例52条,其中正中神经损伤25条,伴肱动脉损伤4条;尺神经损伤14条,伴尺动脉损伤5条;桡神经损伤13条.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平均4.5年,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外周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结果总优良率81.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