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习惯性便秘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大便干结常致肛裂而出现大便带血或腹痛不适。笔者用西沙比利日服结合中药外用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3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儿中男17例.女13例;1岁以内7例,1~3岁5例,3~6岁15例.>6岁3例。病程1个月~5年。30例患此均超过48小时排便1次。其中23例患儿平均3~4大排便1次.最长者5~6天排便1次,有24例常用肥皂条或开塞露通便.靠家长用手指或小木棒抠粪者4例,间断服果导片或饮番泻叶茶者6例。1.2治疗方法:西沙比利0.2~0.3mg/(kg·d),分2次于饭前半…  相似文献   

2.
痔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华 《河北中医》2010,32(8):1279-1280
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1.1症状、体征①间歇性便时肛门部出血,表现为大便带血、染纸、滴血或射血。②大便或劳累后,有囊性肿块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复位或需手法复位或不能复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锌水平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选择56例患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为疾病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保健门诊体检的56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婴幼儿血锌水平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结果:两组血锌水平比较,疾病组中除了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惠儿与对照组血锌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患其它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血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锌水平含量较低导致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黏膜受损,同时加重患儿缺锌症状,建议对患儿进行补锌,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胃血止”糊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胃血止”糊剂,对照组10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云南白药”,2组均以7天为1疗程,根据病情服用1~2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有效5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32%;对照组痊愈16例,有效6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大便阴转时间治疗组为(3.4±1.2)天,对照组为(4.5±1.4)天,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血止”糊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佳,大便阴转时间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15岁,因“急性上颌窦炎”在门诊给予先锋必素2.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滴,连用3天后,症状减轻,但发现患者大便呈柏油样,每天4.5次量中等,遂来本院就诊,查患儿男性T37℃P110次/分,1120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精神萎糜,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出血点及淤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大小正常,五管端正,腹平软肝脾未及.  相似文献   

6.
孙兰芳  张海萍 《光明中医》2008,23(12):2011-2011
例1.巨某某,男,2岁,因突然高热,T:39℃,于2008.06.11,22:00入院,入院时患儿一般情况可,咽部充血,心肺腹无明显异常,血分析:WBC:23.1×10^9/L,N:87.3%,L:12.7%,Hb:120g/L,PLT:123×10^12/L,大便常规+潜血:正常。入院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于6月12日上午8:00患儿精神欠佳,四肢末梢凉,复查大便常规+潜血:脓细胞:+++,白细胞少许,血分析:WBC:39.6×10^9/L,N:80.7%.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98年5月从一患儿大便常规检查中,发现粉螨虫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儿,男,7岁,随父母外来打工,以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及恶心1周,每日腹泻3~5次,经口服黄连素、诺氟沙星等抗菌止泻药治疗无效,来我院门诊。查体:精神和发育欠佳,营养不良,贫血貌,下腹部有明显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检查:Hb90g/L,WBC10.5X10‘/L,NO.75LO.16,M0.09,嗜酸粒细胞计数0.85X10‘/L。便常规检查:黄褐色粘性物,涂片镜检,多次检出粉螨虫体,呈棕黄色,虫体大小约0.3~0.6mm,茧肢短粗,末端呈钳状。虫体具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秀珍  文海燕 《新中医》2002,34(12):33-34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9例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采用胃管灌注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立止血治疗,观察2组患儿呕血、便血、胃液潜血、大便潜血及腹胀等改善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大便稳血转阴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云南白药对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尤其适用于伴有腹胀的患儿,临床观察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性 ,为 2 8天新生儿 ,于 1 998年 8月 2 0日初诊。患儿于 2日前无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多在38℃左右 ,腹部胀大 ,呕吐 ,哭闹。近 3天未排大便。经外科肛诊后引出多量大便 ,排便后哭闹消失。腹透未见肠梗阻 ,经钡灌肠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诊见患儿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精神萎靡 ,急性热病容 ,腹软膨隆 ,呈方舟腹状 ,全腹叩鼓 ,肠鸣音弱 ,肝脾未触及 ,肛门无畸形。因患儿年幼 ,其父母不同意手术而采取保守疗法。予敷脐疗法 ,用大黄 1 5g、川朴 1 5g、枳实 1 5g、炒卜子 30 g、槟榔 2 0 g、甘草 9g,共研细末。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儿脐部 ,…  相似文献   

10.
段富恩 《光明中医》2005,20(2):53-53
王某 ,女 ,30岁 ,已婚 ,江川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干部家属。病员患月经过多已历 3个月 ,曾经昆明、玉溪、江川等医院妇科检查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分别给止血针药治疗 ,初病时有效 ,近一月来疗效不佳 ,病员十分苦恼。 2 0 0 0年 4月 15日前来我科就诊。月经量持续增多 ,有时血来淋漓 ,有时骤然下血如崩 ,心烦口渴 ,倦怠乏力 ,面色苍白 ,舌质淡白 ,少苔 ,脉沉弦细 ,大便微干 ,小便如常 ,此属气虚不固 ,脾失统摄 ,治宜益气健脾 ,三黄益母汤治之。生口芪 30g ,太子参 2 5g ,白术 15g ,生地 2 0g ,炒地榆 2 0g ,生蒲黄 2 0g ,白芍 2 0g ,益母…  相似文献   

11.
十味清肠饮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例王锋李某,男,45岁,干部,该患于1990年6月患“痢疾”经治疗后热退,脓血便止,自行停药,此后大便不成形,时常带有脓血,伴腹痛,曾在某大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2年来经多方治疗,无明显效果。近1月病情加重,左下...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治疗婴幼儿腹泻大多采用药物治疗 ,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患儿恢复慢 ,病程长。我院自1 998年以来采用温酒脐部按摩法治疗婴幼儿腹泻1 1 0例 ,疗效显著 ,无不良反应 ,患儿病程明显缩短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 1 0例患儿男 5 9例 ,女 5 1例 ;年龄 3个月~ 3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大便黄绿色或蛋花样 ,每日大便 5~ 1 0次。大便镜检 :脂肪球或食物残渣 ,无脓细胞及红细胞 ,潜血试验阴性。体温正常。治疗方法取 30度白酒 1 0 ml,加热至 40℃左右 ,患儿仰卧位 ,将浸透温酒的棉球放于患儿脐部 ,掌心对准脐部 ,轻按于体表 ,按顺时针方…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2岁9个月,发育正常。1 998年1月5日,因食欲欠佳,体质较弱,汗多,感冒,鼻塞流清涕,来本院小儿科门诊就诊,遵医嘱口服无糖型玉屏风颗粒(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70 1 0 8) ,1次5g ,1日2次。4日后,患儿食欲增强,感冒痊愈。但每日大便时无便意,不自觉将大便拉至衣裤中,而大便次数、形状、颜色、气味均正常,连续5日。1月1 4日,停药后,患儿大便时有便意,可控制。1月2 0日,因感冒,患儿又服用玉屏风颗粒4日后,再次出现大便失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者下肢组织坏死的一种病变。患者肢体的供血发生障碍,表现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以及趾(指)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为2.8%~14.5%。  相似文献   

15.
1 小儿巨结肠治验小儿巨结肠病是新生儿顽固性便秘病证 ,中医称之为新生儿“锁肚”。患儿出生后数天不排便 ,腹胀如鼓 ,甚发呕吐。临床常通过导滞灌肠、插入肛管等方法 ,得以暂时缓解。但若不坚持使用这些方法 ,则又将再次出现便秘、腹胀 ,而且便秘时间更长 ,症状更加重。这是先天性巨结肠最重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一般往往采取手术治疗 ,但患儿痛苦大、不配合。例 1,吴某 ,女 ,4 0天 ,2 0 0 0年 4月初诊。患儿家长主诉 :患儿已 15天未有大便 ,在某某医院诊断为巨结肠 ,预做手术治疗 ,家长恐惧手术 ,故坚持寄望于中医药治疗。刻下症 :患…  相似文献   

16.
刘其全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09-109
患者,男性,45岁,因黑便3天伴乏力1天来院。既往无返酸、暖气、腹疼病史,查体:患者面色欠红润,精神稍差,血常规hb95g,大便0B(+++)。胃镜检查:于赍门处小弯侧见一约0.3cm的浅表溃疡面,中央见活动性出血灶,在观察过程中突见中央活动性出血处喷射出一血柱,立即行内镜下电凝止血,同时建立静脉通道,血止。  相似文献   

17.
慢性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所致,病变部位以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1999—2002年,笔者采用抗生素配合双黄连保留灌肠治疗34例此病患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上述时期我院共收治慢性细菌性痢疾患儿53例,均有急性菌痢病史,临床表现主要为低热、大便频繁(3~10次/d),伴有阵发性腹痛及里急后重感,大便带黏液及脓血;大便镜检均有红细胞和白细胞,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7岁。对照组男14例,女5例;年龄2~9岁。2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中药灌肠治愈小儿便血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男,3岁。1981年3月29日就诊。其父代诉,患儿大便带血持续三月余,每日排便1~2次,粪便表面附有鲜红血液,便后续下鲜血数滴,无腹痛。患儿面黄,体消瘦。某医院诊为“多发性直肠息肉(无蒂)”。因不适于外科手术,遂赴我院就诊。处方;地肤子30克,鸦胆子9粒,明矾9克。水煎至100毫升,每次取50毫升保留灌肠,一日二次。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53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0.5a于2008年1月就诊。患者自0.5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伴右下肢放射痛,劳累后加重,麻木以右大腿根部以下至右足底尤为明显,无力以左踝关节部位最严重,不伴有腰酸、腰痛,无间歇性跛行,无会阴部疼痛及肢体瘫痪。曾于当地卫生院摄X线片示:腰4椎体滑脱,予活血镇痛方药治疗无效。1个月前又出现轻度尿失禁现象,但追问幼年遗尿、便秘病史不清。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脊柱无畸形及叩击痛,腰骶部皮肤见2处黑色丛毛,未见皮肤凹陷及色素沉着,会阴部感觉正常。  相似文献   

20.
我患痔疮已三年,每次大便部疼痛难忍,平均五、六天带血一次,每大便一次就要疼痛三、四天。为此我十分苦恼,曾多次服用中药以痔疮膏和痔疮宁栓,症状无明显好转。六月初:我的一位朋友对我说:“我教给你一门气功治疗吧,功法简单,每日只需练功一次,保证能治好。”当时我对气功的医疗作用,尚无体会,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