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叶慧芳 《现代保健》2008,(36):132-133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而感染则会使糖尿病加重,导致恶性循环,致使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临床表现有下肢麻木和疼痛、双足痛、温、触觉障碍,受伤后足部易破溃,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慢,容易形成坏疽,导致无法愈合而截肢致残。因此,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消除足部隐患,降低截肢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部病变(又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足部感染和足部坏疽。糖尿病足的病因是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严重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导致足坏死、神经病变导致足溃疡都是下肢截肢的直接原因。糖尿病患者中有5%~15%的人因此而面临下肢截肢的危险。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危险性是非  相似文献   

3.
王荣荣 《医疗装备》2023,(8):161-164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下肢溃疡、坏疽、截肢的主要原因。在DM患者病情发展中,DM下肢血管病变不仅会引发大血管病变,也会导致侧支血管形成障碍。而侧支血管异常会进一步加重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此时侧支血管的新生能力可直接影响侧支血管循环功能,进而引发下肢缺血病变。DM下肢缺血病变的致病机制为内皮功能及血管修复能力受损导致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故该研究就侧支血管新生能力的受损机制及治疗方案作一综述,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长期合并神经病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和溃疡、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首先是做好血糖干预,推荐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在7.5%以下。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有扩张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等。  相似文献   

5.
下肢动脉病变(PAD)是指下肢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AS)而导致的动脉狭窄、闭塞、下肢远端组织缺血坏死.糖尿病(DM)合并PAD是导致DM足部溃疡和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主要原因.作为PA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DM起病10~15年以后,约50%的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其患病率是非DM的4倍.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好发于下肢,通常不可逆转,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也是最常见和棘手的慢性并发症.预测到2030年,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达到3.66亿,而其中近半数患者将会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可分为3大类:感觉症状、运动症状和自主神经症状.最常见的是感觉症状,如疼痛、烧灼感、电击或针刺样感觉、寒冷感等,也可表现为肢体麻木、蚁走感、各种深浅感觉减退或缺失.疼痛经常在夜间加重,有时剧烈难以忍受,多见于足和下肢;运动症状包括肌无力,如脚趾和脚踝伸展无力、肌肉痉挛、肌束颤动;自主神经受累影响到血管及汗腺时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四肢发冷、多汗或少汗、皮肤干燥等.此外,还会导致足溃疡、坏疽甚至截肢.据统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截肢率是普通人群的10~30倍.  相似文献   

7.
章法香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165-2166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予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血管彩超,观察疗效。结果 6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管内膜斑块无明显增大,血流速较前无明显改变。结论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脂,稳定血管内膜斑块,防止血管粥样硬化进展,降低糖尿病心脑血管危险性及下肢截肢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的较严重并发症,主要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血液粘滞度增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坏死,溃疡,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病变。感染会加重糖尿病,导致恶性循环,严重时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临床表现主要有双下肢末梢麻木和疼痛,足部更严重,痛、温、触觉障碍,受伤后足部易破溃,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慢,加上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差,容易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由于下肢血管神经病变或足部轻微伤,常导致足的破渍、感染、坏疽等严重后果,有些患者甚至被迫截肢。因此,足部的保护非常重要。不能穿小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穿上"小鞋",内衬不平欠柔软,鞋底薄或足跟高,穿着不舒适,很容易挤压脚趾,硌伤脚底,磨损皮肤。由于糖尿病足的病理特点,如组织营养障碍,加之神经病变,使得患者的脚对外来伤害极为敏感,容易诱发感染引起坏疽。  相似文献   

10.
梁芹  王作军 《泰山卫生》2005,29(6):29-3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坏死。发病率为0.9%~2.8%,其防治难度较大,若处理不当,常导致截肢致残,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加强护理、积极治疗糖尿病,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护理工作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年将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损害称为"糖尿病足"。12%~2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生足部溃疡。统计显示.每年由于糖尿病导致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约有60%是糖尿病患者。所以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感染、溃疡、深层组织坏死和糖尿病病人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加强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治疗护理可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与截肢比例,甚至有50%截肢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周围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合并下肢缺血性病变和缺血性糖尿病足为临床常见并发症。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缺血性坏疽等,严重者可发生肢端坏疽,一旦出现以上症状,治疗相当困难,甚至导致截肢。因此尽早发现并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脚趾、手部有麻刺感或疼痛?疼痛性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可能已经找上门。千万别以为只是小事置之不理,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截肢后果。漠视疼痛困扰,糖尿病患恐截肢"疼痛"忍一忍就会过去?答案是未必!尤其是与糖尿病相关的疼痛性周边神经病变,小痛不治,不但会演变成剧痛,甚至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截肢遗憾。  相似文献   

15.
下肢动脉病变(PAD)是指下肢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AS)而导致的动脉狭窄、闭塞、下肢远端组织缺血坏死。糖尿病(DM)合并PAD是导致DM足部溃疡和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主要原因。作为PA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DM起病10~15年以后,约50%的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其患病率是非DM的4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糖尿病患者人群的不断扩大,其并发症相继出现,糖尿病足就是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导敛截肢,严重者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国内外非外伤性截肢的首位因素。为了避免“失足之痛”,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介绍几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保健知识,供糖尿病患者参照。  相似文献   

17.
韩桦 《工企医刊》2012,25(4):62-63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  相似文献   

18.
正62岁的农大哥,有10年的糖尿病病史。因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最近右脚趾被刺伤后感染,伴畏寒发热,而且患处出现水泡、流脓、变黑。经CT检查,诊断为糖尿病足并坏死,医生不得不为其截肢保命。这又是一起因糖尿病并发症引发的截肢病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是其主要病因。糖尿病患者的足特别容易发生血管和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的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糖尿病足主要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社区医务人员可以为社区糖尿病患者提供促进健康、预防、治疗、护理等服务,加强糖尿病知识宣传,提高患者保健意识,使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防护,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足部病变是指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因神经病变造成感觉缺失并伴有感染的足部改变。糖尿病患者中出现溃疡、感染等足部并发症是比较常见的医学问题,它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的主要表现有下肢疼痛、皮肤溃疡等,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病变早期,体检可发现下肢供血不足的情况,如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又呈紫红色。糖尿病足还表现为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病情进一步发展时,下肢特别是双脚可出现坏死,疮口久久不愈,严重者不得不截肢致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