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患者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269例咯血患者中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2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在输注垂体后叶素时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短暂性意识障碍、意识丧失等症状.心电图示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伴偶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自主心律;心率55~58次/min4例,50~54次/min6例,40~49次/min5例,35~38次/min3例,35次/min以下3例.结论 常规剂量的垂体后叶素可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应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1例21岁女性患者因急性胃肠炎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4 g,1次/d。第3次静脉滴注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头晕。急查心电图,示心率39次/min,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及室性逸搏。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26 min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转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58-66次/min。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注射液致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名69岁女性因后循环缺血入院,给予依达拉奉30mg,2次/d静脉滴注。患者在上午首次滴注后出现心慌、胸闷,下午再次滴注后症状加重,BP130/70mmHg,HR70次/min,期前收缩2~3次/min。24h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停止使用依达拉奉,并口服胺碘酮0.2g,3次/d。12d后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显示正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3岁,因发作性头晕、心悸5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体检:T 36.8℃,R 17次/min,P 55次/min,BP 140/60mmHg,口唇颜面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HR 55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于1996年8月7日入院,既往有心动过缓病史。查体:心脏听诊心率50次/min,心律齐,无杂音。心脏X线,超声心动图、活动平板试验均正常。曾患上感经对症处理明显好转。8月15日作阿托品试验,静脉注射阿托品1.5mg后即刻心率60次/min,Q-T间期0.37s,30s后患者诉心慌、胸闷,心电图呈室性早搏,持续8s后转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68次/min,约5min转为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持续2min。此时患者面色苍白,大汗,心音听不清,血压测不到,即予吸氧。8min后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心率125次/min,Q-T间期0.30s。此后情况好转,血压10.7/8.0kPa…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9例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负荷量的胺碘酮150 mg加生理盐水20 ml,10~15 min内缓慢推注,如不能纠正,10~15 min后再给予1.5~3.0 mg/kg.负荷量后继以1.0 mg/min的维持量泵入,持续6 h后减为0.5 mg/min,一般再持续泵入24~48 h,总量在2400 mg以内.然后口服胺碘酮,第一周200 mg/次,3次/d;第二周200 mg/次,2次/d;第三周200 mg/次,1次/d.以后根据病情最小剂量维持.结果显著有效患者39例,占66.1%(39/59);有效患者15例,占25.4%(15/59);无效患者5例,占8.5%(5/59).出现静脉炎1例、低血压2例.结论胺碘酮在治疗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时安全、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姜泓 《医药世界》2009,(12):851-851
1病历摘要女,58岁。有发作性头晕病史2a,阵发性心悸、胸闷病史1a。Hotter示:平均心率46次/min,最慢心率32次/min,24h总心率6504次/min。窦停上百次,最长R-R间期5.3s。阵发性房颤,房颤后第一个窦性P波前多为一个长间歇。窄QRS心动过速。速率80次/min。符合快-慢综合征诊断。冠状窦心电图呈偏心分布。C"34AV最近。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左侧隐匿旁道。  相似文献   

8.
1例46岁男性患者误服生草乌、川乌粉约5 g后3 h出现意识障碍、全身抽搐;心电图检查示心室扑动,心率110次/min。立即电除颤,静脉推注胺碘酮,未复律。再次静脉推注胺碘酮,同时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00 mg和15%硫酸镁8 ml(1 g),复律。心电监护示频发多源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继续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和利多卡因。1 min后,再次出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率180~190次/min。静脉推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以及电复律均无效。再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室速仍存在但频率逐渐降至160~170次/min。遂第3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心率140~150次/min。10 min后,第4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心律转复。1 h后给予患者行血液灌流,最初1 h出现4次多形性室速,每次静脉推注硫酸镁(1~1 g)均有效。次日,患者恢复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  相似文献   

9.
心律平中毒致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无诱因出现心悸,口唇紫绀,伴多汗,少尿,意识清.当地医院查心电图为“预激综合征并室上速“血压测不到.给予心律平35mg,静注,1次/0.5h,共5次,无效.次日送我院,突然意识模糊躁动,呼吸3~5次/min,心电监护示室性自主节律24次/min,即刻给予心肺复苏,心电监护示室性自主节律50次/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地尔硫卓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螺内酯和地尔硫卓治疗,地尔硫卓服用30 mg/次,3次/d;螺内酯服用20 mg/次,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E/A值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E/A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E/A值分别与本组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E/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E/A值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E/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地尔硫卓治疗能够提高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静滴莪术油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12岁.1999年3月26日,因发热、咳嗽、吐痰、气喘来我院求治.体检:T38℃,脉搏102次/min,呼吸25次/min,神清,BP90/60mmHg(12/8kPa),双肺闻及湿性啰音,哮鸣音明显.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8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年,再发6h于2008月1月14日入院。胸闷、心悸多于劳作时出现。既往有2年冠心病史。查体:P105次/min,R24次/min。神志清楚。两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HR175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律脉搏不一,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HR171次/min,快速型心房纤颤。给予硝心痛扩张冠状动脉、葛根素活血化淤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250mL生理盐水+25%硫酸镁10mL静滴,1次/d。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3岁。因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下降、思睡、呼之不应3个月,于2011年4月14日入住我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8.5℃;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5/60mm Hg;心率:9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14.
例 1 女 ,48 岁 。 因患 浅 表性 胃炎 入 院治 疗 。入 院 查体 : T 36℃, P 74 次 /min, BP 120/80 mmHg (1mmHg = 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湿啰音,HR 74 次 /min ,律齐 ,未闻及 病理性杂 音。给予西咪 替丁注射液 0.6g,2 次 /d 静脉 滴注 。首次 滴注 10 min 后 ,患 者出 现神志 模糊 ,大 汗淋 漓,唤 之不应。 查 体 BP 80/50 mmHg, P 50 次 /min, 压 眶反 射 存在 ,两 瞳 孔对 光 反射 灵 敏, HR 50 次 /min, 律 齐,无杂 音。 考虑 为过 敏性休 克, 立即 停止滴 注西 咪替 丁, 给予吸 氧, 异丙 嗪 25 mg 静脉 推注 ;…  相似文献   

15.
慈静  胡伟 《中国医药》2011,6(7):835-835
患者男,22岁,因发热、咳嗽、咳痰、喘憋3 d,以"喘息性支气管炎"收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9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3/79 mm Hg(1 mill Hg=0.133 kPa).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家族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RHR)增加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非S-T段抬高ACS患者167例,按RHR水平分为:RHR 1组,RHR<65次/min;RHR 2组,65次/min≤RHR<70次/min;RHR 3组,70次/min≤RHR<75次/min;RHR 4组,75次/min≤RHR<80次/min;RHR 5组,RHR≥80次/min.随访6个月复合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因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作住院)发生率.结果随访167例患者,6个月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1.1%,RHR 5组随访6个月时反复心绞痛发作住院事件(33.3%)和复合心血管事件(66.7%)均较RHR 1~4组明显增多(P<0.05及P<0.01).结论 RHR增加是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9岁.主因发作性心悸1年余,于2007年8月29日入院.体检:体温36.5 ℃,脉搏63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5/8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晰,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3次/min,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18.
加替沙星注射液致Q-T间期延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名62岁女性,因患急性左心衰、肺部感染、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给予呋塞米、毛花苷丙静脉注射、加替沙星0.4g,1次/d静脉滴注。5d后,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54次/min,QT间期0.56s,ST-T改变。立即停用加替沙星,给予对症治疗。7d后心电图示HR67次/min、QT间期0.36s。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3岁,体量53kg,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全麻下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1h给予预防性万古霉素1.0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100滴/min。约5min后,患者突发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意识模糊。心电监护示:心率55次/min、血压80/47mm Hg。  相似文献   

20.
75岁老年男性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300万IU肌内注射,约20min后,出现寒战、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冷汗。查体:T38.5℃,BP200/100mmHg,R40次/min,HR130次/min,精神恍惚,听诊双下肺湿性啰音,伴哮鸣音,心电图示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对症治疗后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