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对胃粘膜上皮HFE-145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用免疫组化法观察HFE-145细胞PCNA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回转器模拟失重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回转组HFE-145细胞24、36、48及72 h的PCNA抗体阳性细胞比率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阳性细胞比率明显减少(P〈0.05).24、36、48、72 h回转组HFE-145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5),S+G2+M期细胞之和显著减少(P〈0.05).结论 回转器模拟失重使胃粘膜上皮HFE-145细胞在12 h时出现了细胞周期阻滞和增殖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人胃黏膜上皮HFE-145细胞形态、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HE染色后人胃黏膜上皮HFE-145细胞形态的改变,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回转组HFE-145细胞在模拟失重12 h时的面积较对照组增大(P<0.01),其余时间段细胞的面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其长短径之比在各时间段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回转组HFE-145细胞24 h、36 h、48 h及72 h的PCNA抗体阳性细胞的比率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PCNA抗体阳性细胞比率明显减少(P<0.05).24 h、36 h、48 h和72 h回转组HFE-145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S+G2+M期细胞之和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24 h、36h、48 h和72 h回转组HFE-145细胞凋亡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细胞凋亡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回转器模拟失重使胃黏膜上皮HFE-145细胞在12 h时形态发生了变化,出现细胞周期阻滞、增殖抑制和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形态、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HE染色后SGC-7901细胞形态的改变,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回转器模拟失重后,回转组SGC-7901细胞12 h、24 h、36 h、48 h及72 h各时间段的细胞面积均较对照组缩小(P<0.01);在36 h时,其长短径之比较对照组增大(P<0.01),其余时间段无明显差异.12 h、24 h和36 h回转组SGC-7901细胞PCNA抗体阳性细胞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48 h、72 h回转组的PCNA抗体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或P<0.01).12 h、24 h和36 h回转组SGC-7901细胞的细胞周期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48 h、72 h回转后G0+G1期细胞显著增多(P<0.01或P<0.05),S+G2+M期细胞则显著减少(P<0.01或P<0.05).12 h、24 h、36 h和48 h回转组SGC-7901细胞凋亡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72h回转组细胞凋亡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 回转器模拟失重使胃癌SGC-7901细胞的形态发生了变化,48 h、72 h时出现细胞周期阻滞、增殖抑制,72 h时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4.
模拟失重对大鼠骨肉瘤细胞内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回转条件下培养的大鼠骨肉瘤细胞内Ⅰ型胶原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模拟失重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培养的大鼠骨肉瘤细胞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24、48、72h,同时设1G对照组。在各时间点提取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PCR,检测Ⅰ型胶原α1链(COL—Ⅰα1)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内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模拟失重72h细胞内COL—Ⅰα1mRN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回转器模拟失重72h使大鼠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模拟失重对体外培养成骨瘤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用回转器以30r/min水平回转模拟失重效应,对照组采用静置培养,另设一超重组(以164r/min绕竖直轴旋转,达到离心力为3G),观察到人成骨瘤细胞形态改变,并测定三组细胞生长曲线。发现与正常生长的静置培养组比较,模拟失重组细胞胞体变圆,细胞密度增加不明显,在回转的第三天后反呈下降趋势;而超重组细胞分裂旺盛、增殖迅速,并堆叠生长,很快出现大量生长斑。结果证实成骨瘤细胞的分裂增殖过程对重力敏感,提示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活性下降可能与失重导致细胞内、外微环境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成纤维细胞纺锤体结构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向多样本回转器(2D-RWVs)在30r/min转速下分别培养24、28和72h,模拟失重效应,以NIH3T3作为成纤维细胞模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细胞骨架系统的变化,并计算纺锤体结构异常比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模拟失重对NIH3T3细胞微丝在3个时间点的影响不明显,微管系统在48h和72h产生解聚,纺锤体异常率在48h、72h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回转24、48和72h时S期细胞显著增加,而G2/M期细胞却明显减少。结论 NIH3T3细胞在模拟失重环境中造成微管系统损伤,处于分裂相的细胞纺锤体异常率显著增高,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模拟失重对体我培养成骨瘤细胞要裂,增殖的影响,用回转器以30r/min水平回转模拟失重效应,对照组采用静置培养,另设一超重组,观察到人成骨瘤细胞形态改变,并测定三组细胞生长曲线。发现与正常生长的静置培养组比较,模拟失重组细胞体变圆,细胞密度增加不明显,在回转的第三三后反呈下降趋势;而超重组细胞分裂旺盛,并堆叠和平共处奶快出现了大量生长斑。  相似文献   

8.
模拟失重对成骨样细胞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 探讨空间骨丢失的机理,研究模拟失重时人成骨样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 利用回转器模拟失重,观察测定了成骨样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及其恢复作用和中药三花接骨散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模拟失重作用后,成骨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G1期细胞显著增多、S与G2+M期细胞显著减少,模拟失重12h后再经12h以上正常生长,细胞周期可恢复至对照水平。三花接骨散能促进G1期细胞减少,S与G2+M期细胞增多,具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模拟失重环境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增殖的影响. 方法 试验分对照组、模拟失重组和模拟失重加hPDLF组3组.采用酶消化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原代hPDLF.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模拟失重条件下,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bFGF对hPDLF增殖的影响. 结果 在模拟失重12h、24h组hPDLF增殖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别,在48h、72h模拟失重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3、8.668,P<0.01).模拟失重48 h时bFGF浓度在50~100μg/L范围内加bFGF组hPDLF增殖高于模拟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FGF浓度为1~10μg/L时,两组没有显著差别. 结论 模拟失重在48 h、72 h对hPDLF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模拟失重环境bFGF浓度在50~100μg/L范围内具有促进hPDLF增殖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失重条件下骨质脱钙的机理,从目前飞行及地面实验结果看,倾向于认为骨形成受到抑制是其主要原因,特别是成骨细胞数目的减少和活性的降低。本实验旨在探讨成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以进一步阐明空间骨丢失的机理。方法利用回转器模拟失重,观察成骨细胞增殖周期受模拟失重的影响以及三花接骨散对抗这种影响的效果。结果模拟失重作用24h后,成骨细胞增殖即已明显受到抑制;模拟失重作用下,G1期细胞显著增多,S与G2+M期细胞显著减少;模拟失重作用12h后,经12h以上正常生长,细胞周期可恢复至对照水平;三花接骨散促进G1期细胞减少,S与G2+M期细胞增多,具有对抗失重效应的功能。结论成骨细胞在失重环境中,G1期向S期的转化过程受到抑制,从而导致G1期细胞增多,S期与M期细胞减少,使成骨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同时细胞周期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而三花接骨散具有对抗失重效应,促进成成细胞G1期向S期的转化过程,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成骨细胞力学信号转导功能中酪氨酸磷酸结合结构域适应蛋白(Shc)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2)的关系,并观察模拟失重条件下流体剪切应力(FSS)诱导ERK2活性的变化,以期从信号转导水平探讨模拟失重对成骨细胞力学信号转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负性缺失突变体质粒Shc-SH2和活性ERK质粒Myc-ERK2共同转染入MG-63细胞中,同时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和Myc-ERK2也共同转染入MG-63细胞中作为转染平行对照组,对转染细胞进行1.5 Pa流体剪切应力处理15 min.利用回转器模拟失重60 h,对转染细胞进行1.5 Pa FSS处理15 min.结果 在转染平行对照组中,FSS组中的Myc-ERK2的活性显著升高;在Shc-SH2转染组中,Myc-ERK2的活性与转染平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FSS组中未见Myc-ERK2活性的变化.转染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和Myc-ERK2的细胞在模拟失重条件培养及FSS作用15 min后,Myc-ERK2的活性升高,但与未进行模拟失重的对照组相比,Myc-ERK2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力学信号转导通路中,Shc可以介导力学信号以激活ERK2.模拟失重对细胞的力学信号转导功能具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回转器模拟失重条件下骨形态发生蛋白 2 (BMP 2 )对大鼠骨肉瘤成骨样细胞 (ROS1 7/ 2 .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 1G和回转器模拟失重条件下对ROS1 7/ 2 .8细胞进行培养 ,培养液中含5 0 0ng/ml的BMP 2。在实验的 2 4、48和 72h提取细胞总RNA ,进行反转录PCR ,检测Ⅰ型胶原α1链(COL Ⅰα1 )及碱性磷酸酶 (ALP)mRNA的表达 ,并计算与内参照 β -肌动蛋白 ( β actin)mRNA水平的比值。结果BMP 2诱导组的COL Ⅰα1mRNA表达在 2 4h和 48h显著高于无BMP 2组 (P <0 .0 1 ) ,ALPmRNA水平在 48h和 72h显著高于无BMP 2组 (分别为P <0 .0 1 ,P <0 .0 5 ) ;BMP 2诱导 48h后模拟失重组的COL Ⅰα1mRNA水平显著低于 1G对照组 (P <0 .0 1 ) ,模拟失重 48h和 72h后ALPmRNA表达显著低于 1G对照组 (P <0 .0 1 )。结论BMP 2可促进大鼠骨肉瘤成骨样细胞的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在模拟失重条件下细胞对BMP 2的促分化作用的反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回转器模拟失重对ROS17/2.8细胞分化基因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回转器模拟失重对ROSl7/2.8(大鼠骨肉瘤)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培养的ROSl7/2.8细胞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24、48及72h,并设1G对照组。提取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PCR,检测I型肢原αl链和碱性磷酸酶mRNA的表达量,计算与内参照物β—actin的比值。结果 模拟失重72h后,失重组细胞内COL—Iα1及alkline phosphatase(ALP)的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回转器模拟失重72h使大鼠骨肉瘤细胞的分化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回转模拟微重力效应对Wistar大鼠皮层神经元蛋白质羰基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 ,将原代培养的Wistar大鼠皮层神经元分别回转 0h、1 2h、2 4h、36h、48h。提取细胞总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法 (EILSA)检测羰基化蛋白的水平。结果与 1G对照组相比 ,回转 2 4h、36h、48h显著增加皮层神经元羰基化蛋白的水平 (P <0 .0 5 )。结论回转显著增加皮层神经元羰基化蛋白的水平 ,这可能是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回转器模拟失重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的大鼠骨肉瘤成骨样细胞(ROS17/2.8)中蛋白激酶ERK活性及c-fos/c-ju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地面1G和回转器模拟失重条件下培养ROS17/2.8细胞,按培养时间再分为24h和48h组,各组又分为有或无BMP-2(500ng/ml)组。提取细胞总蛋白,应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Elk(P-Elk)含量的变化,以反映蛋白激酶ERK的活性。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反转录PCR法检测c-fos和c-jun的mRNA表达量。结果BMP-2诱导组的p-Elk表达量明显高于无BMP-2组,各时间点模拟失重组p—Elk表达量均低于1G重力对照组。模拟失重条件下24h和48h组的c-fos mRNA表达较1G对照显著降低(分别为P〈0.05,P〈0.01)。模拟失重条件下48h组的c-jun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1G对照水平(P〈0.01)。结论模拟失重降低了ROS17/2.8细胞中BMP-2诱导的ERK的活性,且抑制了c-fos和c-jun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条件下由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的大鼠骨肉瘤成骨样细胞(ROS17/2.8)中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激酶1(MAPK/ERK kinase1,MEK1)活性的变化。方法在地面1G和回转器模拟失重条件下培养ROS17/2.8细胞,培养时间分别为24h、48h和72h。培养结束前1h加入BMP-2(500ng/ml),1h后提取细胞蛋白,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总ERK1/2)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的含量。另设一空白对照组,即1G条件下不加BMP-2的培养组。结果7个实验组细胞的总ERK1/2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空白对照组p-ERK1/2的表达量极低,明显低于其他6组(P〈0.01);各时间点模拟失重组p-ERK1/2表达量均低于1G对照组(P〈0.01);随着失重时间延长p-ERK1/2表达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1)。结论模拟失重条件下BMP-2诱导的成骨细胞MAPK信号通路中蛋白激酶MEK1的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