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院内心肺脑复苏(CPCR)训练考核及临床实践中的常见认识误区.方法:以本院CPCR训练考核及临床实践中,我们总结出10个常见认识误区.2006年,我们仅以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教材讲解,2007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10个误区的强调讲解,统计并比较10个常见误区在2年考核以及临床实践中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院内CPCR培训时,单纯学习<指南>,10个常见认识误区发生率高(>36%);若将常见认识误区加以强调讲解,则常见认识误区发生率明显下降(<18%).结论:院内CPCR培训时单纯学习<指南>容易使学员走进认识误区,对认识误区强调讲解后,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士民  李侠 《河北医药》2006,28(4):317-318
编者按:去年年末,美国<循环>(Circulation)发表了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这是继2000年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后的第二个国际性心肺复苏指南,它是在前一个指南的基础上,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专家共识而形成的,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全文共分为14部分.本刊编辑部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董士民教授编译了基础生命支持部分的内容,从本期起连续刊登,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1~2012年见习期轮转护士在急诊科培训心肺复苏前后效果的对比,探讨CPR操作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以提高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操作水平及急救意识。方法应用《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标准,进行培训前后操作成绩对比,提出常见操作缺陷。结果培训后操作合格率明显提升。结论通过培训考核,提升了见习期轮转护士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增强了急诊急救意识。  相似文献   

4.
2010年2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及国际复苏联盟(IL-COR)在心肺复苏国际研讨会上,再一次更新了心肺复苏(CPR)的理论及技术,并在《循环》(Circulation)和《复苏》(Resuscitation)上发表了《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简称《新指南》),这是根据数以万计已由同行讨论的复苏研究总结出的国际临床指南[1]现将我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抢救心跳呼吸骤停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顾春红 《上海医药》2012,33(10):44-46
目的:调查机场社区中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情况,为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自行设计问卷,选择机场社区某中学初二和初三年级组学生806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学生对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知识和技能普遍缺乏。结论:应提高中学生对心肺复苏重要性的认识,学会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提高社区的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5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与《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比较与应用,总结成人生存链的建立,提高心肺复苏(CPR)的急救成功率,说明了团队协作从院外第一目击者进行CPR到“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急救,快速转运,院内CPR基础生命支持阶段的定位定责,即连续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行电除颤、气管插管、生命支持药物应用及对高级生命支持中重要脏器的保护.阐述在CPR救护中的团队协作对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致残率起到的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翔  涂化  任永安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26-26,127
目的探讨2000年与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2004年4月至2008年5月经过徐州市急救医疗中心救治的424例心肺复苏患者,按照2000年复苏指南和2005年复苏指南进行分组并对照观察。结果2005年指南指导下心肺复苏成功率(12.28%)较2000年复苏指南指导下(5.10%)有显著提高。结论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的应用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正>异丙肾上腺素是肾素能β-受体兴奋剂,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作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因未能证实其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其对靶器官心脏亦有毒性作用,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并未推荐其在心肺复苏中应用[1]。对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指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2010心肺复苏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提供有效的考核评价系统,提高学生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方法根据《2010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建立相关考核评分标准,依此培训并考核80名西藏大学医学本科在校学生。结果通过此考核评分标准,提高了学生心肺复苏的操作水平,规范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完善了心肺复苏的理论体系,使学生能更系统更有效的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结论使用规范的心肺复苏考核评分标准可以更好的在医学生当中实现培训并普及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自第一次有文献报道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后有存活率的研究文献记录以来,已有50余年历史,复苏专家致力于减少因心血管病及中风导致死亡的研究,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CPR)理论和技术体系.1960年有学者报道了14例胸外按压而存活的病例,196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表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被称为CPR的里程碑[1].以后多次修订,2010年指南由356个复苏专家对涉及的277个CPR、心血管急救(ECC)主题411个科学证据逐一审查,形成新的指南,并于2010年10月18日同时在〈循环〉〈复苏〉杂志上发表[2],本文就其中的重点进行摘要,以提高急诊抢救时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心跳骤停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预后极差的严重疾病,心肺复苏术(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救治措施,但由于救治条件及人员所限,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只有40%~60%。另外成功心肺复苏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使痊愈出院率只有2%~22%。目前心肺复苏指南中肾上腺素是首选的能改善生存率及出院率的药物,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医护定位在临床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857例实施心肺复苏的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护定位分工协作明确的心肺复苏完成高质量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的比率高于随机定位复苏结论:医护定位模式可较高质量完成新指南心肺复苏操作要领,有利成功抢救患者,是一种较好的团队复苏模式。  相似文献   

13.
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基本措施。护理人员必须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要求,熟练掌握CPR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思维敏捷,有迅速的应急能力,观察病情有预见性,并在复苏过程中,护士必须紧密配合医师,各项急救和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地予以贯彻落实,才能大幅度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胸外按压标准对操作者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工业大学42名大学一年级学员,按照自愿原则参与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培训。导师组由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3名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导师组成。学员分组接受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指南课程培训,之后在模拟人上考核合格后进入研究。每个受试学员进行8min不间断的胸外按压,对比他们按压前后的血压、心率以及乳酸变化。结果 42名受试者均完成8min持续胸外按压。总体按压深度均未达到指南要求,且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其中女性按压深度明显低于男性学员。按压频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心率、乳酸在按压前后变化有统计学差异,并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即使遵循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的胸外按压标准,非医学专业的CPR操作者依然无法到达指南推荐的标准。按压质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考虑到乳酸与心率变化呈正相关,提示可以通过监测心率情况来判断疲劳程度,指导CPR轮换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陈金挺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07-2608
目的:动态观察心肺复苏期间心肌酶谱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初期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急诊抢救室内82例心肺骤停患者实施标准心肺复苏,动态观察心肺骤停前和初期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心肌酶谱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的变化。结果:心肺骤停患者在初期心肺复苏成功后1小时心肌肌钙蛋白I就明显升高,CK,CK-MB,LDH,AST心肌酶学指标则在复苏后2小时开始升高;心肌肌钙蛋白I升高的程度与患者的病死率呈正相关。结论:(1)心肺骤停初期心肺复苏成功存在急性心肌损伤;(2)心肌肌钙蛋白I血浓度可反映心肌受损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超长复苏抢救成功病例不断报道[1],使我们逐渐认识到,进行超长复苏的必要性。超长心肺复苏明显增多,心肺复苏终点时间有逐渐延长趋势[2]。现将我院急诊抢救室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抢救的120例心脏骤停患者分别采用AutoPulse(ZOLL)100型自动心肺复苏仪和徒手标准心肺复苏术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我院急诊抢救室抢救的120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讨心肺复苏机在急诊CPR中对PetCO2、有创动脉舒张压的影响,了解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内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例,依据按压方式随机分成徒手组15例、心肺复苏机组18例,其他抢救措施依据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进行,监测复苏即刻(0、10、20 min)PetCO2和有创动脉舒张压测定值,同时依据是否达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分成ROSC成功组、失败组,分别记录例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肺复苏机组ROSC成功率55.56%大于徒手组26.67%(P0.05);ROSC成功组0 min点两组PetCO2和有创动脉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SC成功组10、20 min点心肺复苏机组PetCO2和有创动脉舒张压均高于徒手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改善了心搏骤停患者的组织灌注,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患者50例,其中,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1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9例。观察患者的复苏时间、电除颤时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以及急救中是否采取人工气道插管,评价这些因素是否对心肺复苏效果有影响。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成功心肺复苏3例(10.34%),非心脑血管疾病成功心肺复苏12例(57.24%),二者比较χ~2=25.139,P=0.000。电除颤时间>6 min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为8.70%(2/23),明显低于电除颤时间<6 min患者的44.44%(12/27)(P<0.05);复苏时间>6 min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3.64%(3/22),明显低于复苏时间<6 min患者的52.00%(13/28)(P<0.05);人工气道:未插管患者成功心肺复苏7例(20.59%),插管患者成功心肺复苏8例(50.00%),二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χ~2=15.692,P=0.000。结论早期采用电除颤和人工气道插管,尽快实施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等因素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康银玲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3):105-105
心脏骤停后,在以脑复苏为重点的后期复苏中,纳络酮有着不可忽视的治疗作用。本文对我院1996年~2005年间急诊ICU收治的心跳骤停后经心肺复苏成功后仍昏迷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观察对比,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52例均符合2000年心肺复苏指南中关于心肺复  相似文献   

20.
心肺复苏(CPR)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010年欧洲复苏委员会发布的新版心肺复苏(CPR)指南中指出,快而深的胸部按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低体温治疗是其强力推荐的三大措施,稳定、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是保证心肺复苏成功必不可少的措施,但恒定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由人工很难完成,本研究使用苏邦心肺复苏机可解决这一难题。苏邦数字化多功能心肺复苏机是一款新型心肺复苏机,具备开机默认、快速操作安全模式,可实现精确按压频率和深度的调整,可模拟人工经典垂直按压并使胸廓完全回弹,极大地提高了CPR的成功率,且操作方便、快捷。本文对我院急诊科132例成人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进行比较性研究,探讨苏邦数字化多功能心肺复苏机对CPA患者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