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友春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16-1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为临床预防脑梗死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TC、TG、LDL-C、HDL-C、hs-CRP、IMT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观察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观察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脂指标、炎性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恢复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21 d及28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分析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及脱水降颅内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凯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与凯时联合治疗组(n=60)和凯时单药对照组(n=60),疗程为14 d,观察两组间的疗效差别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凯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单用凯时注射液效果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曹娟  李平  陈方  刘明秋 《当代医学》2016,(29):129-130
目的:综合分析依达拉奉联用阿托伐他汀片干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 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相关性,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均分为3组,各60例。对照组1应用辛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2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联用阿托伐他汀片方法治疗,分析3组患者SOD动态变化与疗效(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研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脑梗死疗效相关性。结果治疗前3组SOD水平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3组SO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用阿托伐他汀的预后优于阿托伐他汀片优于辛伐他汀的预后,依达拉奉联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SOD消耗量,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对评估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3d内并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治疗前后的对照评价。结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残程度较常规治疗明显改善(P〈0.05),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治疗西宁地区(海拔2 260m)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治疗组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2组其他内科治疗相同。结果:14d和30d评定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的有效率,对照组分别为71.7%和78.3%,治疗组为86.7%和95.0%,2组间治疗后14d、30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西宁地区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0例入选的脑梗死患者被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ivgtt,q12h。结果:治疗后14d,脑脊液中的TNF-α在依达拉奉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朱建军 《中外医疗》2011,30(28):113-1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选择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2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复方甘露醇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应用脉络宁,分别比较2组7d和14d的疗效。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临床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1%(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伊川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丹参液、红花注射液及脑复康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针剂静脉滴注,2次/d;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两组药物疗程除低分子肝素钙为7 d外,其余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使用血塞通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共14d。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和治疗14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更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丁本增 《当代医学》2010,16(33):145-14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及患者预后脑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探究其临床药用价值。方法1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基础治疗,观察组除基础治疗外加用依达拉奉,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血清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血清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时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4d时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患者预后机体机能。  相似文献   

14.
沈庆文 《中国医疗前沿》2012,(21):71+69-71,6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7d和21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有着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早,且缺损分值减少幅度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10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5天、1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58例,随机单盲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共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依达拉奉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04%,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1.31%(P〈0.05)。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其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2016年9月15日至2017年12月23日),通过就诊顺序进行单双号分组(分两组)。分别给予依达拉奉、瑞舒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情况、颈动脉粥样斑块变化。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情况、颈动脉粥样斑块变化与对照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和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连用14d;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连用14d)和低分子肝素(连用7d)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估其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结果治疗组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优于对照组(P〈O.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对脑梗死病情恢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志芸 《当代医学》2021,27(3):146-14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舒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与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每组42例。观察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及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及血脂水平,获得良好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压氧(HBO).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