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组织肉瘤的治疗策略取决于肿瘤的病理学类型、组织分化及发病部位。放射治疗是软组织肉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四肢软组织肉瘤经局部扩大切除后继以放射治疗可达到与截肢术同等的长期生存率,且可部分保存肢体功能;腹膜后肉瘤术前放射治疗可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的风险;头颈部软组织肉瘤通常因肿瘤无法完全切除而需接受术后或根治性放射治疗。采用术前放射治疗可获得与术后辅助放疗相似的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率,但显著降低了放疗相关的远期不良反应。放疗或联合放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将部分无法手术切除的病例转化为可手术切除。此外,放射治疗也是无法进行或拒绝手术的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主要局部治疗手段。放射治疗新技术,如质子重离子射线放疗,因其较高的精确性及生物有效性,不仅可显著降低正常组织的治疗相关损伤风险,还可提高肿瘤尤其是放射敏感性较差的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对于外照射治疗后复发或放射诱导的继发性软组织肿瘤,质子重离子射线治疗可作为重要的挽救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横纹肌肉瘤是好发于青少年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可发生于机体各个部位,最常见发生于头颈部,其次发生于生殖道。而发生于女性生殖道的横纹肌肉瘤则以发生于阴道部病变为多,原发于宫颈的横纹肌肉瘤占横纹  相似文献   

3.
软组织肉瘤是一类来源于结缔组织的少见恶性肿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持续更新并发布了关于软组织肉瘤的临床实践指南。本文对其中腹膜后软组织肉瘤(retroperitoneal sarcoma,RPS)部分进行解读,主要涉及RPS治疗流程中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应用及其分级分期、活检原则、手术原则、放疗治疗原则等内容,为其临床规范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大剂量异环磷酰胺治疗软组织肉瘤的护理要点,笔者通过对15例软组织肉瘤37次使用大剂量异环磷酰胺治疗的观察,提出调节输注速度、饮食调护、对症护理,是防治不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大剂量异环磷酰胺治疗软组织肉瘤的护理要点,笔者通过对15例软组织肉瘤37次使用大剂量异环磷酰胺治疗的观察,提出调节输注速度、饮食调护、对症护理,是防治不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8%。肿瘤生长缓慢,很少发生远处转移,但术前很难确诊,治疗不当极易复发。所以了解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特点,有助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降低复发率。本次研究总结21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足叶乙甙联合应用于曾接受过含阿霉紫或标准剂量异环磷酰胺治疗方案无效的晚期或巨大成人软组织肉瘤。方法:20例晚期软组织肉瘤和疾病和范围患者收入研究,其中2例因非药物因紫中断治疗不予评估,15例患者曾接受过标准剂量异环磷酰或阿霉紫等多个药物的治疗方案。3例患者初诊巨大脂肪肉瘤。接受治疗患者,病情缓解、稳定或出现病情进展。结果:6例取得完全或部分缓解(CR+PR=33%),7例病情稳定(38%),4例出现进展(22%)。在所有取得可评估患者中,脂肪肉瘤2例取得CR疾病范围晚期骨肉瘤患者不敏感。所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2例出现肝功能轻度损伤,1例出现一过性视神经毒性,10例出现轻度贫血。结论:多西紫杉醇60mg/m^2对某些亚型晚期软组织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有效且未出现严重毒副作用。说明存在剂量和疗效的关系。联合用药的方案和给药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小儿软组织肉瘤20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已成为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软组织肉瘤由于组织结构复杂,类型多,又无特征异性临床表现,故临床或病理诊断较为困难。为了深入了解小儿软组织肉瘤的特征,提高诊断水平,现将我科近年诊治的20例小儿软组织肉瘤作一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9.
郭启祥  吴珊鹏 《现代康复》2000,4(3):476-476
目的:探讨软组织肉瘤单纯手术与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7例患术后加用放疗、化疗手段。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50%。经多次手术仍取得良好效果。单纯切除组3、5年生存率低于综合治疗组。结论:术后加化疗加放疗可提高3、5年生存率。广泛切除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主要手段。肿瘤局部复发不应轻易放弃再次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0.
软骨肉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约10%的软骨肉瘤发生于骨外软组织,四肢、肩部及臀部的深部软组织或肌肉是其好发部位,但发生于髂窝内的病例较少.本文报告1例左髂窝软组织软骨肉瘤病例,并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1.
软组织肉瘤(STS)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细胞的罕见异构肿瘤。由于软组织肿瘤与某些肿瘤在细胞形态学上相似,常导致误诊。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分子靶向治疗为STS提供了个性化诊断和治疗。本文综述当前软组织肉瘤的主要分子检测RT-PCR和FISH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旨为今后软组织肉瘤的检测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2.
横纹肌肉瘤是较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以儿童多见,胚胎型为主,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原发于颅内少见,而原发于鞍区者极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成人鞍区原发性多形性横纹肌肉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再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4例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术后复发患者的病理类型、再手术及术中放疗的方法。结果复发性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中位复发时间11个月,再手术综合治疗后,1年生存率62.0%,3年生存率46.0%,5年生存率32.0%。结论对复发性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不应轻易放弃手术治疗机会。再手术治疗、术中放疗及术后放疗是综合治疗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软组织肉瘤单纯手术与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7例患者术后加用放疗、化疗手段。结果 :全组5年生存率为50 %。经多次手术仍取得良好效果。单纯切除组3、5年生存率低于综合治疗组。结论 :术后加化疗加放疗可提高3、5年生存率。广泛切除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主要手段。肿瘤局部复发不应轻易放弃再次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并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本例因发现左下肢后侧肿物约14个月入院。14个月前患者发现左下肢后侧肿物来我院就诊,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考虑左下肢血管瘤,因患者处于妊娠期,未予处理。此次因左下肢肿物偶有疼痛,活动可见局部隆起,以左下肢血管瘤收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后转上级医院化疗,失访。结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发生在软组织,具有独特腺泡状结构的恶性肿瘤,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临床需与血管肉瘤、骨肉瘤、副神经节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软骨肉瘤的CT征象并探讨CT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软骨肉瘤CT扫描可清楚显示骨质改变,软骨钙化,瘤软骨骨化,软组织肿块.(2)CT具有多平面重建(MPB)和三维重建(3-D)功能,可重建出冠状位和矢状位,三维立体图像.在显示病灶空间结构,软组织块影及髓腔侵犯等方面优于常规X线片.结论 CT可作为检查和诊断软骨肉瘤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软组织肉瘤是原发于纤维组织、神经纤维、滑膜、脂肪、血管、平滑肌及横纹肌等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动脉内化疗、全身化疗及综合治疗为主.在软组织肉瘤的化疗中,本科主要采用ADI(ADM、DTIC、IFO)方案静脉滴注持续96 h化疗.但由于ADM、DTIC均属发疱性药物,外周静脉持续滴注对静脉损伤大,静脉炎发生率较高,一旦漏出血管外则可能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有时甚至中断治疗.1999年12月~2003年1月我科对1 6例软组织肉瘤患者采用PICC置管术进行该方案化疗,解除了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伤 ,减少了局部不良反应,保证了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解决了治疗和护理中的一大难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一例误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例多发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病例资料.结果: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头晕、头痛、呕吐,MRI提示多发性脑肿瘤,手术病理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因右下肢多发肿块再次入院,2次手术病理诊断为软组织神经外胚叶肿瘤.后经病理会诊,诊断为多发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伴脑及肺转移.结论:多发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临床罕见,应加强认识,并注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常见肉瘤的CT征象,寻找同组织类型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51例均经手术后得到病理证实的资料完整的软组织类,神经源性类、骨软骨类及组织来源不明的肉瘤肿块增强前后的CT表现。结果 平滑肌肉瘤13例、横纹肌肉瘤6例、间质肉瘤6例、恶性外用神经鞘膜瘤6例、脂肪肉瘤5例、恶纤组3例、滑膜肉瘤2例、纤维肉瘤,髓外尤文氏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腹膜间皮肉瘤各1例,骨和软骨肉瘤各3例,13例复发或转移性的,其他均为原发。最大直径〈5cm的8例,有液化2例,占25%。5~10cm的15例,中心液化的8例,占53%。10cm以上的22例,中心液化者占100%。6例骨源性未见液化灶。结论 分化较好的脂肪肉瘤有特征性可做出诊断,分化差的只要显示有成熟脂肪密度者也可做出诊断,其他肉瘤肿块影像上无特异性,均需依赖病理定性,其共同特点:瘤体大,中心液化,平扫加增强及延时扫描瘤体大部分强化峰值在2~4分,强化团块延时演变为小结节强度斑,支持软组织肉瘤。骨和软骨肉瘤类皮质骨、松质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块内碎片或新生骨密度:骨膜呈各种瘤骨反应,支持骨肉瘤。软骨肉瘤为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块,肿块内不定形钙化,支持软骨肉瘤。  相似文献   

20.
脂肪肉瘤是成人排行第二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占所有软组织肉瘤14%~18%。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5个亚型:高分化型、去分化型、黏液样型、多形性型和混合型脂肪肉瘤,特别是把1994版旧分类中的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并入现在的黏液样脂肪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