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过去,患者在门诊就诊时,需要在每一个诊疗项目前事先排队缴费后,才能做各项检查,这无疑增加了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同时也会对医院的正常门诊工作秩序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根据卫生部文件精神,在公立医院推行"先诊疗后结算"的"一卡通"服务模式,其目的在于减少就诊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减少排队次数,缩短就诊时间,是优化门诊流程的重要举措。这种模式大大缩减患者在医院耗费的无效等候时间,使得整个诊疗的过程更为顺畅。  相似文献   

2.
苏北人民医院依托信息化手段,针对急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流程,为急诊患者构建了“绿色通道”.通过严格分区、分级,使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引入健康卡,优化收费环节,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减少了患者排队的次数和等候的时间.开发“绿色通道”系统,让危重、“三无”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相似文献   

3.
排队论在测量门诊挂号和收费窗口服务流程效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我国,患者对于一般常见病、多发病通常选择在门诊就诊.门诊业务流程具有以下特点:病人流量大、随机性强,患者经历门诊环节多,反复排队等待,形成综合性大医院“三长一短”的现象.“三长一短”的核心是服务时间及服务排队的问题.排队论就是对排队现象和拥挤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院就诊人数持续增加,特别是三甲医院的日门诊量节节攀升,医院各检查科室在高峰时段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为此,各医院普遍采用检查预约的工作方式,既方便患者,又平衡时段峰值检查人数。从传统检查业务流程入手,分析现有各种检查业务流程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基于集约化模式管理的智能预约平台建设的构想,为医院检查业务流程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优化住院患者检查流程,探索"一站式"住院检查服务,提高住院检查服务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比较流程再造前后患者预约排队等候时间、预约检查平均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满意度等指标,评估流程改造效果。结果流程改造有效减少了患者院内穿梭次数、排队次数,预约排队等候时间及平均预约检查等待时间大幅缩短,患者及临床科室对检查服务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建立住院患者检查中心及进行流程改进,实现了一站式、分时段精准预约和一站式住院检查服务,缩短了住院患者等待时间和平均住院日,提升了住院检查服务效率,实现了临床及患者满意度双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医院医技检查流程,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方法:在门诊设立集中式检查预约中心,开发实施医技检查预约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及分诊叫号等系统全面集成。结果:实现了所有患者“一站预约、网络分配、多点检查”的功能,较好地解决了医技检查无序的问题。结论:检查预约平台的实施,在方便患者就诊、合理使用检查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就诊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优化的医院门诊排队叫号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本系统在医院现有医院信息系统(H1s)的基础上,利用微软.Net平台的多线程技术,开发出与Hls相对接的排队叫号系统。本系统在内科门诊运行使用之后,使护士免去了,人工排队叫号的繁琐工作,减少了患者排队等待时间,改善了患者就诊流程,从而提高了医院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卫生部召开的“先诊疗后结算”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介绍,新型付费模式已经在试运行的7个月里取得了良好效果。这种更为方便、快捷的付费模式,明显减少了患者排队次数,节约了就诊时间。据医院协会统计,实施“先诊疗后结算”的医疗机构患者的就诊时间可有效节约25%~30%,排队次数可由平均3次减少到1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就诊及付费行为模式。方法 定义内急诊就诊流程,计算急诊挂号人次数分布情况等。结果 医院急诊量大,患者缴费次数多。结论 预交金付费模式是改变传统就诊模式、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减少患者排队拥堵现象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医院门诊排队呼叫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流程。门诊排队呼叫系统的应用充分挖掘和利用了现有的HIS系统资源和网络设备,优化了医院门诊的就诊流程,解决了患者在看病过程中的各种排队拥挤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医院信息平台优化医院检查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检查时间,提高医疗检查设备的整体利用率。方法:实现医院信息系统(HIS)与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PACS)信息集成,开发一套医疗设备预约系统。医生在工作站通过该系统即可实时为患者预约检查项目,免去患者预约登记步骤。结果:医疗设备预约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仅优化了医院检查流程,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检查时间,并使MR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35%。结论:利用医疗设备预约系统,节省了患者排队登记、等候检查的时间,提高了医院医疗设备利用率,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医院带来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及移动客户端优化医院门诊服务的价值。方法以北京某公立医院为研究样本,梳理门诊服务流程,提出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方案。结果传统就医模式下医院门诊服务流程繁琐、反复排队,即诊区待诊、挂号、缴费等待时间长,而医技待检时间较短;优化医院门诊服务后,挂号、检查缴费、取药缴费、取药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就医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及移动客户端的医院门诊服务流程,有效缓解了门诊部患者人流量积压,可为优化公立医院门诊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排队论理论,为医院门诊患者同一天的多个检查项目动态规划其顺序,以使患者完成全部项目的时间最少,缩短患者在医院的逗留时间。方法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考虑各科室的排队人数、平均服务时间、路程等信息,设计4种排队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最优的排队方案。结果考虑排队等待时间、服务时间以及通往科室途中即将到达的潜在患者数的方案一,较其他排队方案更优。结论不同排队策略会影响患者在医院的逗留时间,通过合理规划检查顺序,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逗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三长一短"的问题在三级医院的门急诊都有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位于大中城市中心居住区域的三级医院.通过多渠道的综合预约和一站式付费平台,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预约服务,培养患者的预约习惯,有效地减少非就诊时间和环节,全面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和医院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排队论的医疗工作流程重组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医疗活动是一个作业流程系统,该系统中的流程质量将影响病人在医院的滞留时间,最终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者在简单介绍作业流程重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医院流程重组的模型,去掉了医疗流程中对系统影响不大的因素,把流程的主要因素和主要服务部分表示出来,以便消除医疗工作流程中的瓶颈部门,减少病人的滞留和等待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为病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医院住院业务流程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述了数字化医院建设中住院管理部分的业务流程,并分别阐述了新系统的实施对药品、检验、检查、手术等流程的优化,最后分析了新系统在流程优化过程中的不足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改变B超的传统检查方式,引入了一套预约排队叫号系统。方法:了解呼叫排队管理系统的流程、原理以及构成和功能.呼叫排队管理系统根据患者情况自动生成预约号和检查时间,检查医生根据预约号和检查时间来呼叫患者进行检查.而患者根据预约号和检查时间来等待检查。结果:呼叫排队管理系统在B超的应用,使患者能够自觉排队预约。结论:呼叫系统应用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检查排队无序等问题,为医院树立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8.
运用排队论模型测量医院门诊流程效率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分析门诊业务流程的运行规律,探寻流程需要再造的环节点,为门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程再造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证明采用排队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排队论的理论与方法,通过随机测量某医院的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内科和妇科服务节点的服务时间及患者到达时间,计算各节点服务强度、平均排队长、平均排队时间、平均逗留时间,服务台空闲概率和顾客到达后需要等待的概率等运行指标,推算合理的服务台数,并模拟计算患者等待成本和医院服务成本之和的最优值.结果案例医院当前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内科的服务强度、人员配置、排队等候时间等基本合理.门诊妇科则须再增加一名医生,可提高该环节流程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及排队长等.当前该院设置医生不足,医院投入成本较小,而患者因等待而付出的成本偏高.结论应用排队论的理论与方法评价门诊服务流程效率合理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门诊信息系统进行门诊挂号流程再造,采用先诊疗后收取挂号诊查费对门诊就诊流程进行优化,探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缩短门诊患者就诊排队时间、提高门诊诊疗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新途径.方法 ①收集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份信息系统门诊工作量及门诊挂号诊查费统计数据,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②问卷调查,对2010年9月份及2011年6月份来我院门诊就医的病人采取现场随机抽查方法,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①优化流程的挂号诊查费误差率比传统流程小(P〈0.05);②门诊优化流程后,缩短了患者在院就诊时间(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新的门诊流程为医院实施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可行性途径,有利于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原则,为病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