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剂联合复方益肝灵片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145例急性黄疸型肝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接受灯盏花素联合复方益肝灵治疗;对照组70例,接受能量合剂、消炎利胆片、甘利欣等护肝、退黄、降酶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剂联合复方益肝灵片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对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90例重型肝炎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的药物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重型肝炎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凝血酶原活动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学指标;治疗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重型肝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凝血酶原活动恢复正常时间(13.11±1.42)d、(13.13±2.24)d、(18.11±1.24)d优于对照组(18.11±1.42)d、(18.13±3.99)d、(24.12±1.44)d,P <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有2例恶心,2例低热和3例输液反应,观察组有2例恶心,2例低热和2例输液反应.治疗前两组血清学指标相近,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常规的药物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清学指标,改善症状体征和凝血酶原活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这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过去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疾病患者,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消化科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为93.6%,对照组为78.7%,组间差异显著(P <0.05);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生活质量评分在护理干预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这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相关不良反应,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4.
王小红  程玉娥  王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74-3775
目的:观察舒肝宁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黄疸型性肝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舒肝宁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疗程为4周.于治疗4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少,且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舒肝宁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邓珍 《中国当代医药》2013,(10):129-130
目的观察加强护理应用于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的6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加强护理,对比两组疗效、恢复时间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我院在2005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比较分析它们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0%,腹痛缓解时间为(4.13±1.11)d、腹部压痛缓解时间为(3.78±1.01)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3.96±0.47)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6.18±1.65)d,白细胞恢复时间为(5.14±0.41)d,平均住院时间为(15.54±2.54)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00%,腹痛缓解时间为(5.66±1.87天)d,腹部压痛缓解时间为(6.68±1.09)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6.65±0.62)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7.62±1.55)d,白细胞恢复时间为(7.47±0.72)d,平均住院时间为(21.59±3.43)d。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胰腺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清胰汤或清胰陷胸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非手术治愈28例(82.4%),好转4例,死亡2例,平均住院时间(15.5±5.2)d,发生并发症5例(14.7%);对照组非手术治愈19例(63.3%),好转7例,死亡4例,平均住院时间(19.6±5.2)d,发生并发症9例(30.0%).两组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9.81,t =3.27、x2=8.13,均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酢浆草白茅根煎剂联合西医疗法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仅予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酢浆草白茅根煎剂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51.92%,高于对照组的22.4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15%、9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酢浆草白茅根煎剂辅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辅助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口服秋水仙碱0.5m g,每天2次,连续6~8周。结果秋水仙碱治疗1周血清总胆红素即下降37.88%,对照组则为25.9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秋水仙碱治疗第6周血清总胆红素复常例数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平均复常时间为(36.3±12.8)天,亦明显优于对照组(47.9±21.6)天,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秋水仙碱适合有淤胆倾向之中、重度黄疸型肝炎患者,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从而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石榴皮辅助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RV)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55例急性RV腹泻婴幼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即应用抗病毒、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蒙脱石散吸附收敛、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观察组加服石榴皮煎剂。比较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大便RV抗原转阴率,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大便RV抗原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1周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应用石榴皮煎剂联合传统西药治疗婴幼儿急性RV腹泻,有止泻迅速、食欲恢复快的作用,且常规剂量下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王萍  叶峰  刘昳  张树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554-2555
目的:观察亮菌甲素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肝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肝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亮菌甲素治疗黄疸型肝炎,治疗组转氨酶、胆红素明显下降;白蛋白升高,肝纤维化指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亮菌甲素具有明显的降肝酶、退黄疸作用,并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优思弗)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取60例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常规保肝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优思弗胶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黄疸指数、转氨酶、临床表现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64.3%(P〈0.01)。结论优思弗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坚持随访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保肝、抗炎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冲击治疗3d,疗程3周。结果(1)进展至重型肝炎百分率:对照组有2例患者进展至重型肝炎者,占3.33%;观察组无患者进展至重型肝炎,两组进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T含量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AL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3d、1周、2周及3周的A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消化道症状改善例数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d、1周、2周的消化道症状改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4)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出现胃痛症状,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住院日:观察组住院日为(12.7±5.5)d,对照组为(17.1±7.8)d,两组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短期应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可快速改善病情,减少重型肝炎的发生且副作用少,且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康复新液联合银翘散治疗风热乘脾型小儿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风热乘脾型小儿口疮患儿,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银翘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退热时间、溃疡消失时间及食欲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溃疡疼痛、溃疡面积、充血程度积分分别为(0.89±0.03)、(1.16±0.07)、(0.97±0.0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97±0.07)、(1.38±0.13)、(1.23±0.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溃疡消失时间及食欲改善时间分别为(2.53±0.52)、(3.04±0.32)、(3.02±0.31)d,均短于对照组的(3.68±0.37)、(4.23±0.42)、(4.13±0.4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  相似文献   

15.
陈虹  樊瑾  李薛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515-1516
目的:观察肝病治疗仪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我科共治疗各型重度黄疽型肝炎2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病治疗仪;常规保肝治疗为对照组112例.肝病治疗仪采用交叉输出或程序治疗,治疗电极穴位:肝俞、期门、日月、章门、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每次治疗4个穴位,日1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4个疗程,分别观察症状改善、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所需要的时间.结果:治疗组各型肝炎症状缓解的时间及肝功能恢复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能使肝血流加快,改善其微循环障碍,对重度黄疸型肝炎具有良好的退黄、降酶效果及加快临床症状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照组5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等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能有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166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活动期和恢复期空腹甘氨酸结合胆酸(CCA),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40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1例,慢性迁延性肝炎3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65例,重型肝炎3例,淤胆型肝炎1例以及肝炎肝硬化7例。同份血清检测GPT及血清胆红素。同时还检测60例健康献血员的CCA,取得平均值为2.04±0.91 nmol/ml,据此>4nmol者判为阳性。结果表明:(1)本试验有助于鉴别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在急性肝炎恢复期CCA值多接近正常,如急性黄疸型肝炎CCA平均值为4.08±3.48nmol/ml、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为2.57±1.33nmol/ml,而慢迂肝为7.47±7.82nmol/ml,慢活肝为9.39±8.27nmol/ml,均较正常值有明显提高。表明慢性肝炎肝功能恢复延缓有别于急性肝炎。因此,在肝炎病史不明确的肝炎病人,其恢复期CCA值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内镜止血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12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内镜止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以及72 h内再次出血率;止血时间、输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96.72%(59/61)高于对照组的83.61%(51/61),72 h内再次出血率1.64%(1/61)低于对照组的13.11%(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1.21±0.31)d、输血量(462.26±23.47)ml、肠鸣音恢复时间(2.04±0.69)d、住院时间(3.36±0.56)d均优于对照组的(3.05±0.51)d、(884.35±49.61)ml、(4.96±0.77)d、(7.11±0.6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内镜止血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治疗时间,还能降低再次出血率,效果显著,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胰汤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分为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但中西医结合组加用清胰汤。结果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中西药组为(1.3±0.3)d及(0.9±0.8)d,而单纯西药组分别为(2.3±0.5)d及(4.1±0.9)d。结论加用清胰汤的中西医结合组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波理疗配合中西药治疗外耳道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208例外耳道湿疹患者,根据治疗外耳道湿疹患者中所采取的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10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药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的是微波理疗联合中西药的治疗方案,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两组患者红肿消失时间、湿疹消失时间、糜烂愈合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外耳道湿疹治疗有效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红肿消失时间、湿疹消失时间、糜烂愈合时间分别为(3.7±0.41)d、(4.6±0.51)d、(5.1±0.54)d;对照组患者的红肿消失时间、湿疹消失时间、糜烂愈合时间分别为(5.6±0.53)d、(6.7±0.71)d、(6.4±0.63)d,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外耳道湿疹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2%、91.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两组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采用微波理疗联合中西药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外耳道湿疹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性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对微波理疗联合中西药的治疗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