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姚锴  刘莲萍  黄健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514-2515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的健康定义内涵的深化.人们对健康保健认识进一步增强,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日趋复杂,护士工作的职能范围日益扩大。行为医学认为,不仅疾病有各式各样的行为表现.更重要的是人的行为对健康状况有着巨大的影响。护理行为仅限于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是不符合新的医学模式,也达不到整体护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手术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护理工作也正由功能制护理向系统化整体护理过渡。为使手术室工作适应新的护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我们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实施护理程序为方法,恢复病人健康为目标,对病人实施了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整体护理,受到广大病人的好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需求的变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通过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有计划、有目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病人的不健康行为或问题,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怎样才能使健康教育收到更好一点效果,现谈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医学模式及现代护理观指导下,为了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实现与病人的零距离及护理服务零投诉,我科在护理部倡导的“宾馆式”护理服务中,积极改进工作方法,改变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为给病人创造一个文明而温馨的诊治环境,提供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姚瑞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99-1799
在新的医学模式下,手术室护士如何更好地把整体护工作模式应用到工作中去,笔者通过对40例择期手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0):F0003-F0003
随着健康观念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护理管理者-护士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护士长不仅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而且还要承担多元化的角色,同时将新的管理方法以及多元化的角色有效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服务于病人。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谈谈我们的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护患沟通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颖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97-98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民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新的医学模式的推广应用为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在以人的健康为护理中心人性化服务的今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至关重要。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但为护理人员创造了愉快、舒畅的工作氛围.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体现.并对患者的康复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医学模式已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导医护士应重视,认识医服务的目的,树立新的健康观,扩大导医范畴,更新知识结构,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病人就诊,预防和康复等服务。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接待病人完成一般医疗工作的第一线,门诊服务的优劣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这就要求导医护士不仅有新的医学护理模式或临床经验,而且具备观察病情的敏锐性和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及对病人的同情心、责任心。  相似文献   

9.
郑妮 《中国新医药》2004,3(7):115-115
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已在国内迅速展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人群对健康保健服务需求的提高,建立在功能制护理基础上的护理管理和服务模式存在缺陷愈来愈突出,已不能适应21世纪的保健服务的需求。呼吸内科病人有其自身特殊性,要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必须结合各病人特点开展整体护理。我科自2001年-2003年开展了整体护理模式病房与未开展整体护理的普通病房住院病人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当代护理工作已发生深刻变化。护理模式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以至现在进行的“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全人护理模式。要求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手段,针对人们不同的身心需要,社会文化需要提供最佳护理。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院手术室对手术病人根据病人身心需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程序为框架,对病人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护理,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礼仪成为护士必备的职业素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群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高品质的趋势.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护理学科的自身发展,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愈来愈注重为病人提供全身心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因此,符合护理专业为规范和职业文化特征的礼仪应当成为每一名护士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并付之于护理行为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行的功能质量护理在管理上和服务模式上存在的缺陷越来越突出。因此转变观念,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这才是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唯一途径。要转变观念,一是把疾病与病人视为一个整体;二是把生物学的病人与社会、心理学的人视为一个整体:三是把病人与社会及生存的整个外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四是把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通过这种整体的护理,病人身心受益,也是我们护理工作深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护理工作正在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功能护理”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过渡和转变。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送药”、“疾病监护”等技能性活动,而是包括了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为此,全新的护理模式对护士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这种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业务和护理管理系统化的护理模式成为我国护理学科与国际护理学科发展相接轨的新的工作模式。我院从1998年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至2003年10月全院推广实行整体护理,探索出一种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建立了良好的质控系统。现将整体护理在我院推广后的管理技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正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逐渐向以疾病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手术室也相应地实施整体护理程序,从生物、生理、社会角度考虑病人的需求,具体实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压力,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护理工作适应当前医学科学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发展等各层面的需求。我院护理部于1996年10月份开始,从转变观念入手,积极创建模式病房,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一定的成绩,其临床效果观察汇报...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抓好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几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工作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科技及护理科学的飞速发展,手术领域和手术科研项目的不断拓展和增加,医学模式也从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也开始向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满足病人、手术科室对手术的需要,确保医院医疗护理质量,我们在原有护理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又加强了对以下几个环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郁锦玲 《淮海医药》2008,26(4):359-36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服务的开展,以及人们对健康保健和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的不断提高,手术室做为医疗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单纯的配合手术而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开展术前访视、术后回访也是这一内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改革的宗旨。方法认识新的医学模式,运用心理学、伦理学,加强心身兼护。结果护士转变了从属型的执行医属和单纯地护理操作,提高了护理质量,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结论以患者为中心是护理改革的必然,是护理工作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大众需求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的健康定义内涵的深化,护理工作日趋复杂,其职能范围也日益扩大,护理行为仅限于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已不符合新的医学模式,达不到整体护理的要求,而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断、治疗及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手术又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由于手术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生理功能障碍,要做好手术患者整体护理工作,护士必须遵循特定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