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淑贤 《工企医刊》2002,15(5):69-69
产后出血性休克是因分娩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量骤减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能否及时作出判断直接关系到抢救的效果及产妇预后。本文对49例出血性休克的发生原因及监护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产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出血性休克患者50例,全面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采用的抢救措施。结果本组出血性休克5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是产前出血,37例患者是产后出血,5例患者是流产出血。本组患者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抢救后,45例患者能够将子宫完全保留,5例患者通过经腹手术切除子宫。结论产科出血}生休克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抢救,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医护人员还应该密切观察产妇的具体情况,促进手术水平有效提高,对保障胎儿与产妇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产后失血性休克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而发生的休克,是产科领域中的急危重症,也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是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产后失血性休克30例,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无一例发生死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产后出血的20例,采取有关预防、抢救、护理措施。结果产妇在住院分娩产后出血时,经过抢救、护理,均可以病愈出院。结论对产后出血的产妇一定要观察仔细、及时抢救、高质量的护理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产科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抢救处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50例产科休克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抢救处理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原发病,均抢救成功.妊娠晚期出血性休克围产儿死亡3例,胎盘早行剥子宫切除1例,产后大出血并发DIC行子宫切除1例.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对产科休克的早期诊断和抢救水平,能够有效减低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并预防产科出血,是识别休克早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浅析产后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9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产后出血病例中有6例未做产前检查、有1例因产妇羊水栓塞,失血过多导致休克未抢救成功死亡。结论 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早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及早采取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因素,并探索积极地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并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产妇120例。首先对导致产妇发生出血性休克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的针对出血原因给予快速止血治疗。结果:导致产妇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前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120例产妇均抢救成功,其中1例行次全子宫切除、1例行全子宫切除、4例行介入治疗。结论:对于产科出血性休克产妇,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其临床表现,积极寻找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发生的原因,并且根据诱因给予针对性的抢救措施对产妇进行抢救,是降低产妇死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有效迅速的抢救,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4例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产妇临床资料分析,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结果44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抢救、护理,预后良好。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严密的临床观察,可以降低其发病率,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9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有3例产妇由于胎盘植入行子宫全切术,所有产妇均抢救成功,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出血是产科中严重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它是指胎儿娩出24h内,产妇阴道流血量达400ml以上者。常来势凶猛,随时都可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无论产时还是产后,一旦发现产妇出血较多,一定要提高警惕,严密观察,发现病情变化,既要沉着冷静,又要反应快捷,高效率地对病人进行抢救,使产妇在短时间内转危为安,以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我院自2003年以来共抢救产后出血病人59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9例,年龄20~35岁,孕周34~40周,其中正常产后出现宫缩乏力,失血性休克25例。剖宫产:巨大儿16例,巨大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住院分娩孕妇31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并探讨预防产后出血的良好方法。结果经过护理,31例患者全部出血量有减少,恢复到正常水平,29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好转(其中1例发生失血性休克,经子宫全切术后好转),无一例死亡。结论进行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非常重要,而做好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充分的应急准备,可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马君静 《工企医刊》2009,22(3):39-4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站自2002年-2007年3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原因及护理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为主要原因,产前、产时、产后的积极护理对防治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结论:通过对产后出血积极预防、监测、抢救、护理,可以使产妇尽快康复,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有效迅速的抢救,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4例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产妇临床资料分析,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结果 44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抢救、护理,预后良好。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严密的临床观察,可以降低其发病率,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2006年6月24例产后失血性休克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失血性休克的相关因素为未做产前检查、有非法接生、人工流产史、催产素应用不当、剖宫产及产后出血量估计不足。结论:做好产前检查,降低人工流产率及剖宫产率,正确处理产程,准确计算产后出血量以达到防范产后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目前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院对全体产科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2001~2003年在我院住院产妇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的产妇10例,均抢救成功,治愈出院。现将抢救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艳 《中国卫生产业》2012,(30):136-136
目的分析并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1年11月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26例,对26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诊断,处理与防治措施。结果 26例患者中出血量在500~800mL的患者18例,1例出现休克;出血量在800mL的患者8例,有3例出现休克。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的影响比较大,例如不及时止血甚至会出现休克,影响到产妇的生命健康,因此在手术中必须加强对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及时诊断及处理产后出血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产妇产时、产后出血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产时、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均显著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产后子宫内翻是指胎儿娩出后子宫内膜面向宫颈外翻的病变.现为临床上极为少见的产后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引起出血、休克及重症感染,常危及母体生命.我院收治1例产后子宫内翻失血性休克产妇,经医护人员默契配合、及时诊治、精心护理,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孙玉梅 《中国校医》2011,25(5):379+382-379,382
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5年7月—2009年6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根据失血性休克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进行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如吸氧、建立多条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处理原发病、心理护理等,对无法控制的子宫出血予以子宫切除。结果 30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28例抢救成功,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恰当的护理,对抢救后阴道仍出血不止者应果断切除子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吴英  张燕 《药物与人》2014,(7):226-22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分析并总结我院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了产后出血,68例患者痊愈。结论:做好产前预防、产时监测、产后护理、产后出血的抢救,可为产妇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