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胸腰段椎体骨折经前路复位"Z"字钢板固定椎体植骨融合术,是近几年开展的新型手术,对治疗胸段及腰段创伤、肿瘤疗效明显,是目前治疗胸、腰段椎体疾病的较好方法。我院自2002  相似文献   

2.
手术是治疗骨折患者的重要手段,术中体位的摆放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手术中应将患者安置于手术所需要的体位,不能忽视患者肢体功能位,以致肢体过度牵拉外展,易导致患者皮肤、血管、肌肉的损伤.还应更注重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手术全过程的护理.根据这一模式,我院在开展"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中融入了舒适护理,同时将其运用于骨科手术体位的摆放,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漏斗胸(PE)是常见的胸壁凹陷性畸形,其病因尚未明确,且PE患儿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从19世纪20年代的初次尝试,至今手术仍是治疗PE的唯一有效方法。手术方法主要分传统术式和Nuss手术两大类,传统术式因其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重等不足,已基本被弃用。随着Nuss手术的不断开展以及相关设备的改进,其手术指征放宽并被证实具有安全可靠、易于开展等优点,同时学者们对Nuss手术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良,但在具体应用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主要介绍Nuss手术治疗PE的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因手术种类及手术危险系数各不相同,因而医院感染发生率亦有差异[1].我院自2003年9月~2005年12月对本院普外、骨外科、脑外、胸外、泌尿外科住院患者3 019例开展了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的监测,并定期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科室主任和手术医生,以助于分析感染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3例胸骨骨折和连枷胸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连枷胸的手术治疗均采用巾钳重力牵引外固定术,胸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严重胸部骨折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方法,早期积极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14(3):F0003-F0003
新沂市人民医院是新沂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综合性医院。是卫生部部颁二级甲等医院:东南大学医学院、徐州医学院教学医院。现有高、中级技术人才202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务58人。共设病床350张,有内、外、妇、儿、五官、传染等十五个病区,并开设了脑外、胸外、心内、心外、神经、肿瘤和骨科等15个专科。医院拥有磁共振机、大型C臂X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等,常年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及腹腔镜手术,锥颅治疗脑出血等高难腰的手术项目,是新沂市医疗、科研、教学中心。  相似文献   

7.
邱宁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746-747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胸外手术患者的临床影响,并分析其护理体会。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拟行胸外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手术患者加强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痛苦,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8.
王东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548-549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与非手术外固定保守治疗连枷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名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非手术外固定治疗,n=25),实验组(手术内固定治疗,n=2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者的内固定治疗)患者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最大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肺总容量(TLC)、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速(MMEF)均高于对照组(非手术组的外固定治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连枷胸患者行手术内固定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肺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胸外科手术病种多,一般病情较重,潜在危险大,风险高,护理工作复杂繁琐,任务重。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时起就应开展工作,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患者的情况调查、心理疏导、术前准备等,按照胸外手术护理规程实施护理。同时,根据胸外科手术的特点,建议制订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机制和术后并发症处理机制。另外,加强护理制度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和人性化管理是提高胸外科手术护理水平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阿洛西林在胸部围手术期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评价阿洛西林应用于普通胸外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观察2007年1-12月96例普胸手术预防和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阿洛西林在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中总有效率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结论 阿洛西林临床效果满意,使用安全,值得在普胸手术中选用.  相似文献   

11.
李强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34-1435
贲门癌是指癌中心在食管胃连接线(esophageal—gastric iuntion,EGJ)上下2cm之内的癌。胸外科医师与普外科医师一直在争论贲门癌的归属,他们选择经胸、经腹手术的途径也不同。根据贲门癌根治原则,在手术中应完整切除肿瘤、彻底清扫淋巴结,消灭脱落癌细胞。本文对比经胸、经腹手术途径在肿瘤根治原则方面的差别,旨在寻找合理的手术途径,提高贲门癌的根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胸、腰椎结核是骨科的常见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除正规化疗外,手术治疗是重要的外科治疗手段。我科于2002年11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胸、腰椎结核患者48例。均采取病灶清除、椎间置骨融合ISOLA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为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手术,确保手术的成功,注重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脊髓肿瘤再手术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8 1年 7月~ 1998年 6月 ,收治脊髓肿瘤术后症状复发而再次手术 16例 ,行 17例次手术。其中肿瘤复发 10例 ,其它原因 7例次 ,现对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1 一般资料本组 16例中 ,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16~ 5 6岁 ,平均 3 6岁。再次手术部位为颈段 3例 ,胸段 9例 ,手术 13例次 ;腰段4例。2 再手术原因及处理2 .1 因肿瘤复发再手术 10例 ,哑铃形肿瘤 4例 ,恶性硬脊膜外肿瘤、髓内肿瘤、髓外硬脊膜下肿瘤各 2例。其中 5例第一次未行全部切除 ,髓内肿瘤、硬脊膜外恶性肿瘤各 2例 ,胸段哑铃形肿瘤 1例。 2例髓内肿瘤第一…  相似文献   

14.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4):586-587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模式的普及、深化、整体护理开展深受欢迎,它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工作围绕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而进行,同时可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而进行相应护理。开展手术前访视,让患者及其亲属了解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环境,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手术治疗带来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指导  相似文献   

15.
漏斗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胸廓畸形,对患者心理和身体的发育有严重影响,应采用外科手术进行矫治。1998年Nuss等首先报道了一种微创钢板植入胸骨抬举术得到了外科医生的推崇,已成为矫治漏斗胸的可靠术式。我们在Nuss手术基础上采用非胸腔镜辅助胸膜外入路Nuss手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的配合护理。方法研究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手术护理配合,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差异。结果在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上,观察组各项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2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中进行合理的手术护理配合可以有效的优化整体手术开展,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度,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更好的治疗与恢复。  相似文献   

17.
陈德滇 《云南医药》2006,27(3):289-292
一、乳腺癌手术发展简史 1882年,纽约Roosevelt医院Halsted医生施行了第1例乳房切除,包括相当数量的乳房皮肤、周围组织、胸肌、腋窝淋巴结。1891年Johns Hopkins医院Meyer医生也开展了这种手术。两人在1894年撰写了论文阐述了此术式,得到大家的认可,后人将此乳腺癌根治手术称为Halsted手术。1932年Patey等人开创了保留胸大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称为Patey手术。1963年,Auchincloss又发展了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被称为Auchincloss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胸外科剖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及体会。方法 对胸外科92例剖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方法和结果。结果 经精心护理,92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加强对胸外科剖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州市人民医院不断技术创新,广泛开展微创普胸手术,取得佳绩。去年完成普胸手术610例,其中微创普胸手术215例,居粤西地区前列。此项技术达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婴儿先天性后外膈疝的手术方式,提高患儿的生存率。手术方法:36例患儿中,除2例月龄大的右侧膈疝患儿经胸手术外,其余34例无经腹手术。结果:36例中术后死亡3例,33例痊愈出院。.随访18例2个月-7年,胸部透视肺膨胀良好,术后早期体重增加,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