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 系统分析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并对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进行梳理。方法 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Google Scholar、Wiley Online Library、PubMed中对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进行身体活动干预的文献,经筛选、质量评定后,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21篇文献,来自11个国家,包含13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2 496例研究对象,年龄5~18岁,文献发表日期主要集中在2010年至2019年,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平均分5.57分。身体活动类型主要包括体能、技能和运动项目三类,活动强度为低至高强度,每次8~120 min,每周1~5次,时间最长10个月。身体活动可以有效改善执行功能,主要改善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可塑性,体现在完成认知任务的准确率提高、反应时缩短,双侧前额叶皮质活动增加等。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包括身体活动类型、活动组织形式、活动强度、单次活动持续时间、活动频率和周期、干预对象的选取、执行功能指标的选取等。结论 身体活动可以改善儿童青少年的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可塑性。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主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综述心理干预对听障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采用主题词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听障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问题心理干预的相关文献,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7月。筛选文献并提取作者、国家、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干预方式、结局指标、测量工具。结果 最终纳入8篇文献,来自3个国家,包含8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404例被试,发表日期主要集中在2013年至2023年。心理干预方式包括家庭支持教育、情绪智力训练、认知行为疗法、自信团体训练和游戏治疗等。干预效果包括有效改善社交焦虑情绪,降低听障儿童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水平。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听障儿童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身体活动对超重儿童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主题词检索的方式,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等数据库检索身体活动对超重儿童神经认知功能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月。筛选后提取作者、国家、文章发表时间、研究对象年龄、研究方法、干预时间、测量工具以及研究结果等信息,同时采用PEDro量表对文章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结果 筛选后纳入12篇文献,来自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和中国4个国家,主要发表在心理、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体育教育等期刊,PEDro量表平均得分为6.67分。研究设计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前后测设计两种。研究对象的年龄7~12岁,共909例被试。涉及的身体活动类型包括体能类、技能类和运动项目类。超重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康复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认知和脑可塑性两个方面。在认知方面,参与身体活动可以提高超重儿童的注意、记忆、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在脑可塑性方面,可以提高大脑白质完整性,增大海马体积,增强大脑激活和大脑网络连接性。结论 身体活动是一项简单而又有效的锻炼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超重儿童的注意、记忆、执行功能等认知,还能改善大脑结构和大脑功能。但是这一效应的神经机制、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量效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身体活动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主题检索的方式,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与ADHD儿童身体活动干预和认知神经功能康复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21年7月,提取作者、国家、发表时间、研究对象和年龄、研究方法、干预方法、测量工具和干预效果等文献特征。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建立术语和研究架构,对ADHD儿童的身体活动干预方案和认知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共返回文献1995篇,最终纳入12篇,来自6个国家,主要来源于临床医学、运动康复、心理治疗等相关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5年后。研究设计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前后测设计和准实验设计三种类型,研究对象为4~16岁ADHD儿童。涉及的身体活动类型包括运动游戏、体育活动、学校体育课程和康复训练等。干预效果的评估包括行为测验、问卷调查和脑影像测量等。身体活动干预能提高ADHD儿童抑制控制能力、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也能改善ADHD儿童的运动功能和活动参与。结论 身体活动干预有助于改善ADHD儿童的认知神经能力、运动能力和情绪社会能力。但这一效应的量效关系、影响因素及神经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综述心理韧性在改善脑外伤康复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主题词检索方式,在PubMed、ScienceDirect、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心理韧性干预在改善脑外伤康复效果中作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经筛选从文献中提取研究、国家、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干预频率、干预效果、康复影响和影响因素,并采用PEDro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共获得有效文献6篇,主要集中在心理韧性干预在改善脑外伤患者的身体功能、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研究。结论 心理韧性干预可减少患者的身体症状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促进心理功能恢复,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采取灵活的应对方式,积极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综述身心锻炼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梳理身心锻炼干预方案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主题词检索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身心锻炼影响睡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6月1日。经筛后从文献中提取作者、国家、发表时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干预过程、测量工具和结局指标,并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英文文献14篇,均为随机对照试验,整体研究质量较好。身心锻炼方式包括太极拳、气功和八段锦,研究被试多为老年人、患病人群。身心锻炼干预时长10~12周、单次时间为60 min且每周至少2~3次的方案可最大程度改善睡眠质量,被试健康状态是影响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结论 身心锻炼改善睡眠质量,且可以缓解焦虑、减轻抑郁、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瘫患者步态改善的效果。方法 采取主题词检索方式,在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瘫患者步态改善的相关文献,自建库至2022年12月。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提取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共检索出文献1 339篇,最终纳入10篇,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美国、埃及、以色列、韩国和希腊,干预地点主要在医院和社区,部分患者居家干预,发表时间主要在2010年后。在常规物理治疗训练的基础上加入节律性听觉刺激,可以增加脑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提高步速、步长和步幅,改善运动模式,增强步态训练的干预效果。结论 节律性听觉刺激可以增加脑瘫患者关节活动度,提高步速、步频和步长,改善步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2014年至2019年9月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追溯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结果和结论运动以及运动结合饮食等,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有明确疗效。运动种类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它们对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血管内皮功能、脑的葡萄糖代谢、脑乳酸代谢都有正面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HIIT省时、高效、依从性好,与持续中等强度训练一样,可降低空腹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镜像疗法(MT)干预是否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其改善效果是否受到患者年龄和病程的影响,MT的干预周期、时间、频次等影响因素是否对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具有剂量效应。方法 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和中国知网等7个数据库,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3年4月。筛选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ADL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4.1进行Meta分析,采用R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绘制网状Meta分析表和累计概率表进行排序比较,采用Stata 17.0软件绘制漏斗图检验结局指标发表偏倚情况。采用GRADE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涉及532例患者。PEDro评分6~8分。多数文献未完整汇报盲法情况或未实施分配隐藏,可能存在一定局限。MT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评分(n=466, MD=6.05, 95%CI 3.44~8.66, P ...  相似文献   

10.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征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59-162
目的:了解近6年国内外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研究现状,探明关于抑郁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及干预治疗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检索EBCOhost Research Database数据库系统2000—01/2006-03关于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文献,检索词为“depression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限定文章语言类型为英语。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03关于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文献,检索词为“抑郁,儿童,青少年”。同时手工检阅关于情绪行为异常的著作。 资料选择:选取文题中包含儿童抑郁或青少年抑郁的研究及综述。纳入标准:①研究所涉及的对象仅有情绪异常。②文章体例主要为调查报告及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关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文章391篇以及著作7部。34篇文章及7部著作符合标准。排除的文章为重复性研究。 资料综合:儿童青少年的抑郁问题受个体遗传、人格、归因方式、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同伴交往等关系的影响,其发生率较高。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干预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综合治疗,综合干预治疗效果好于单一方法治疗。 结论:目前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研究取得的一定的进展,但研究结果存在着不一致性,且研究对象多集中于青少年,缺乏对于干预疗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康复》2022,(6):335-335
自1975年以来,肥胖的发病率几乎增加了两倍。肥胖形成的肥厚脂肪组织会导致炎症水平的升高,促炎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有规律的身体活动被认为是治疗肥胖和减少慢性低水平炎症的一种非药物疗法。本研究评估间歇性训练对青春期女性的效果。研究对象为43名超重/肥胖的青少年女性,随机分为三组:中等强度间歇训练(MIIT)组、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组和非干预对照组(CG)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的理论架构和方法,系统评价水中运动治疗对脑瘫儿童青少年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 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EDro、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Web of Science、OVID、EBSCO、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筛选水中运动治疗应用于脑瘫儿童青少年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162例。水中运动治疗能显著改善脑瘫儿童青少年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WMD = 6.31, 95%CI 2.57~10.06,P < 0.001),对日常生活活动和生活质量也有改善作用。 结论 水中运动治疗有助于改善脑瘫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功能和活动,并可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超重/肥胖人群减重和血脂代谢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HIIT与超重/肥胖人群减重、减脂和血脂代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项RCTs,包括595例超重/肥胖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IIT干预能有效降低超重/肥胖人群体重[MD=-2.63,95%CI(-4.04,-1.23),P<0.05],BMI[MD=-1.21,95%CI(-1.95,-0.48),P<0.05],Fat%[MD=-1.66,95%CI(-2.28,-1.04),P<0.05],TG[MD=-0.13,95%CI(-0.25,-0.01),P=0.04],HDL[MD=0.14,95%CI(0.05,0.23),P<...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近6年国内外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研究现状,探明关于抑郁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及干预治疗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检索EBCOhostResearchDatabase数据库系统2000-01/2006-03关于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文献,检索词为“depressiononchildrenandadolescents”,限定文章语言类型为英语。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03关于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文献,检索词为“抑郁,儿童,青少年”。同时手工检阅关于情绪行为异常的著作。资料选择:选取文题中包含儿童抑郁或青少年抑郁的研究及综述。纳入标准:①研究所涉及的对象仅有情绪异常。②文章体例主要为调查报告及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关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文章391篇以及著作7部。34篇文章及7部著作符合标准。排除的文章为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儿童青少年的抑郁问题受个体遗传、人格、归因方式、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同伴交往等关系的影响,其发生率较高。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干预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综合治疗,综合干预治疗效果好于单一方法治疗。结论:目前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研究取得的一定的进展,但研究结果存在着不一致性,且研究对象多集中于青少年,缺乏对于干预疗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执行功能及核心症状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3例学龄前ASD患儿分为rTMS组(21例)及对照组(22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日常项目训练及基本生活技能训练),rTMS组在此基础上辅以1 Hz低频rTMS治疗。于干预前、干预8周后分别采用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量表(BRIEF-P量表)、社会反映量表(SRS量表)、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量表)对2组患儿疗效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干预8周后2组患儿BRIEF-P总分、SRS评分、RBS-R评分及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rTMS组BRIEF-P总分、SRS评分、RBS-R评分及CARS评分[分别为(95.70±17.82)分、(79.20±11.11)分、(14.40±7.63)分和(32.63±4.52)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干预后2组患儿BRIEF-P抑制因子、组织计划因子、抑制自我控制指数、元认知指数评分及rTMS组BRIEF-P情感控制因子、工作记忆因子和认知灵活性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rTMS组抑制因子、情感控制因子、工作记忆因子、抑制自我调控指数、认知灵活性指数及元认知指数评分[分别为(24.10±5.55)分、(14.60±3.25)分、(21.80±4.18)分、(38.70±8.26)分、(33.30±6.19)分及(38.30±7.18)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低频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学龄前ASD儿童执行功能障碍及核心症状,对减轻ASD患儿病情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基础上,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94例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分为三组,分别采用10Hz高频rTMS、伪rTMS及单独HIIT进行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于干预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对成瘾者进行评估。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量表评分。结果:不同干预组的干预前后SAS、SDS及PSQI得分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rTMS组SAS、SDS及PSQI的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显著下降(P0.001),伪r TMS组及HIIT对照组SAS、SDS及PSQI的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未见显著下降。rTMS组PSQI评分变化与SAS、SDS的评分变化呈正相关。结论:rTMS能够有效地改善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同时改善睡眠,提示rTMS可作为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戒瘾治疗中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及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 MICT)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etS)患者干预效果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以来至2022年5月。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偏倚风险,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RCT,包括2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腰围、体质量指数、体脂率外(P>0.005),HIIT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7.487 mg/dL,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543,-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8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和等量有氧运动(aerobic exercise,AE)对绝经女性心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HIIT改善血流动力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招募30例绝经女性,随机分为HIIT组、AE组和对照组,运动干预8周,每周3次。HIIT组以85%—95%最大心率强度(maximal hear reat,HRmax)运动4 min,60%—70%HRmax间歇运动3 min,重复4组;AE组以70%—80%HRmax持续运动40 min。利用美国GE vivid 7彩超仪测试干预前后受试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心功能:运动组干预后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HIIT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显著高于AE组(P<0.05/0.01)。(2)血流动力学变化:运动组干预后血流剪切力和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HIIT组血流剪切力和血流速度显著高于AE组(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近10年国内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康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 检索2011年至2021年CNKI和PubMed中有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呼吸康复或肺康复相关的文献,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筛选出中高质量文献,采用CiteSpace分析发文量和关键词。结果 共纳入英文文献2 477篇,中文文献3 308篇。国内外慢性呼吸疾病康复领域相关文献发文量整体上呈波动式上升。国外文献中63篇PEDro量表评分4~9分,平均5.44分;国内文献78篇PEDro量表评分5~8分,平均5.21分。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康复方法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COPD并发心脏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干预、社区康复和健康教育的效果,探索精准化肺康复评估等;而国外主要研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强调患者的自我管理,并关注并发主动脉瓣狭窄等其他疾病的交叉研究,将“身体活动”和“运动锻炼”等作为研究前沿。结论 国外肺康复计划涉及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要求多学科团队协作,强化患者家庭自我管理,重点关注运动训练后患者身体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而国内侧重研究住院期COPD患者的肺康复,特别是中国传统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BSCO、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HIIT干预T2DM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搜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9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275例受试者。HIIT在改善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SMD=-0.72,95%CI-1.39~-0.04,P=0.04)以及体质量指数(MD=-0.60,95%CI-1.03~-0.18,P=0.005)方面优于对照组,对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血脂相关指标、体质量、体脂含量以及腰围等的干预效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IIT在改善T2DM患者血糖调节能力、血脂和体成分方面,未有证据显示其作用优于对照组,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