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早产儿颅脑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科病区的早产儿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检查方式分为常规超声组、超声弹性成像组各45例。观察所纳入患儿的MRI诊断结果,比较并观察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在此过程中,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常规超声组患儿在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后,有11例阳性;超声弹性成像组患儿在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后,有18例阳性;所有患者在接受MRI检查后,有36例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当以MRI作为金标准时,常规超声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95,95%置信区间为0.657~0.934;超声弹性成像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932,95%置信区间为0.845~1.000。结论使用超声弹性成像在早产儿颅脑疾病早期诊断中能够起到较好的诊断效能,可以用于筛查早产儿的颅内病变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的MSCT及MRI表现,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6例行MRI检查,4例行MSCT检查,其中2例同时行MRI和MSCT检查。结果 8例胰岛素瘤均为单发,直径0.5~3.5 cm。MSCT平扫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结节,MRI平扫呈长T1、长或稍长T2信号结节,其中4例弥散加权成像呈较高信号改变。MS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后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和延时期强化减弱。结论胰岛素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反映了胰岛素瘤的病理特点。MSCT和MRI均能清楚显示胰岛素瘤,并且MRI较MSCT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及纹理分析对直肠癌BRAF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临床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8例,女8例;年龄为(50±4)岁。36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经基因检测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磁共振(MRI)成像技术在脊柱疾病的诊断方面,越来越多得到应用,从而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的诊断更为全面和精确。我所自1989年1月至1990年12月期间,经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狭窄症”而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人,共有93例。从中选取病历齐全,而术前经椎管造影或MRI成像检查的64例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MRI成像、椎管造影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和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X线对腕关节不稳定患者诊断效能。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56例腕关节不稳定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和MRI检查,对比分析X线和MRI单独诊断以及联合诊断的影像学特征并记录腕关节不稳定的检出率和符合率。结果联合诊断检出率为91.07%(51/56),高于X线55.36%(31/56)、MRI71.43%(40/56)(P0.05);联合诊断各腕关节不稳定所致疾病类型的符合率均较X线、MRI单独诊断高(P0.05)。结论对腕关节不稳定患者应用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检查较单纯MRI或X线检查,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更高,诊断效能更好,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行MRI检查,且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75例患者的术前MRI检查资料。结果形态学分型:团块型54例,结节型21例,囊实混合型0例。肿块形状:圆形3例,卵圆形9例,不规则形63例。边缘:不规则66例,规则9例;呈微小分叶状56例。肿块内有钙化者1例。有淋巴结转移者18例。MRI的T1WI呈低信号(65例)或等信号(10例),T2WI呈低信号(3例)或以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72例),增强后大部分呈均匀强化(64例),部分呈不均匀强化(11例)。结论通过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成像特征,可为临床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提供有力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1994年至1999年期间我院在全身麻醉下共施行593例小儿核磁共振成像(magnec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由于小儿不能合作,在MRI检查室内也不能放置任何金属物品包括监护仪,否则容易导致MRI信号失灵;麻醉医师也只能在检查室外施行远距离操作麻醉和观察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直肠多模态超声与多模态MRI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6.1(38.0~85.0)岁,PSA平均值30.1(0.4~227.0)ng/ml,PSA密度(PSAD)平均值0.67(0.02~4.27)ng/ml^2。102例均行经直肠多模态超声(经直肠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多模态MRI(T2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以及实验室检查。以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经直肠多模态超声与多模态MR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结果102例中,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0例。并联多模态经直肠超声(即经直肠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中任一项结果阳性诊断为前列腺癌)诊断前列腺癌63例,BPH 39例;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4%、70.0%和87.3%。多模态MR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75例,BPH 27例;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2%、60.0%和81.4%。并联多模态经直肠超声和多模态MR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2和0.7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8)。结论并联多模态经直肠超声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不亚于多模态MRI检查。  相似文献   

9.
胰腺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少见肿瘤,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大类,临床表现各异,容易漏诊和误诊.随着MRI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脂肪抑制技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DWI)及动态增强MRI扫描的应用,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3例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该病的MRI检查表现特征,评价MRI检查特别是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100例肩关节检查结果分析,讨论磁共振成像(MRI)对肩袖损伤诊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100例疑似肩袖损伤病人理学检查结果和MRI检查结论,并结合20例小切口开放肩袖修补术所见,比较两者对肩袖损伤诊断的作用.结果 对100例疑似肩袖损伤、Constant评分<70分的病人行常规MRI检查,77例提示肩袖损伤(肌腱炎或肌腱断裂),7例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8例肩锁关节炎,8例无明显影像学异常,临床诊断为"凝肩" .对20例肩袖损伤进行手术治疗,以术中所见分析术前不同理学检查和MRI检查对诊断肩袖损伤的作用.所有体检方式诊断肩袖断裂与否的特异性差,P>0.05;MRI诊断肩袖断裂的特异性好,P<0.05.结论 常规MRI检查对肩袖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理学检查诊断肩袖损伤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差.理学检查结合MRI检查可提高肩袖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nane Iamge,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患者均给予CT、MRI检查,将关节镜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MRI检查的诊断结果,并对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T检测的检出率为77.50%,MRI检测的检出率为100.00%,MRI检出率显著高于CT,两种检测方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关节镜探查及手术结果显示,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半月板损伤11例、韧带损伤9例、骨质损伤6例、关节腔积液14例,CT、MRI对不同类型膝关节损伤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0%、100.00%,MRI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膝关节损伤检出率及不同类型膝关节损伤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crylamide hydrogel,PAHG)注射隆乳术后,因PAHG游走、移位或合并有乳腺肿瘤时,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采用普通X线片、B超、CT、钼靶片等检查均难分辨,特异性差.但磁共振成像(MRI)具有无创、无辐射、可三维成像及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能直观表现PAHG在体内的各种分布情况[1,2].我们通过术前MRI影像学检查,结合术中所见的实际PAHG具体性状,探讨MRI检查的临床意义. 一、临床资料 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因PAHG注射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入院,手术取出前行MRI检查者共75例.其中17例曾有抽取手术史;2例有硅凝胶假体置入史;伴乳房疼痛32例(6例为单侧);乳房结节45例(7例为单侧);注射材料移位5例(2例为单侧);感染6例(均为单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2例的诊疗情况,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以及DWI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平扫联合DWI检查在宫颈癌患者影像学特点以及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82例患者经组织活检和病理学诊断,ⅠB期为9例,ⅡA期为18例,ⅡB期为31例,ⅢA期为8例,ⅢB期为9例,ⅣA期为7例,MRI平扫联合DWI检查的准确率为95.1%,明显高于单纯MRI平扫检查(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MRI平扫显示圆形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信号69例,稍低信号13例,T2W均呈高信号,DWI均呈现弥漫高信号改变,ADC图为明显低信号。结论 MRI平扫联合DWI检查在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患者术前分期以及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超声检查是胎儿产前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方法,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如孕妇肥胖、肠道气体干扰及骨骼阻挡等。胎儿MR检查自1983年首次报道以来,已从实验阶段逐步发展成为产科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MR快速成像序列的开发和应用,克服了胎动、孕妇呼吸运动的影响,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胎儿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解剖结构和异常,是产前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近年来,一些MRI新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MR波谱和功能成像也逐渐应用于胎儿诊断,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胎儿宫内发育及代谢状态的认识。但国内胎儿MRI开展时间较短,知识和经验相对不足,缺少相关专著。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4年2月至1998年8月期间,共收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人7例。分别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孟造影,MRI水成像等检查。7例9侧均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钡灌肠和CT及MRI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钡灌肠(BE)、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4例经临床拟诊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39例行BE检查,31例行螺旋CT检查,42例行MRI检查。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54例。BE、CT和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6.9%、96.2%和97.1%;准确度分别为92.3%、83.9%和90.5%。CT和MRI对结直肠癌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73.1%和82.9%。结论BE是结直肠癌的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MRI是BE必要的补充检查手段,BE加MRI是诊断结直肠癌的优选组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分析头颅超声(US)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新生儿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出生疑似伴有颅脑损伤的70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新生儿均完成头颅US及MRI检查,任一检查结果诊断为颅脑损伤即可确诊判定,并以此为“金标准”。比较头颅US及MRI检查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结果及类型情况,分析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70例新生儿经头颅US及MRI检查诊断为颅脑损伤的共计54例,其损伤类型主要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1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1例和脑水肿8例。在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诊断中头颅US检查准确率为72.86%(51/70,例)与头颅MRI检查的67.14%(47/70,例)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128,P=0.291)。但头颅US检查在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检出率高于头颅MRI检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在缺血缺氧性脑病、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多处颅内出血、脑水肿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检出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 头颅US及MRI检查在诊断新生儿颅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骶前囊肿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9月期间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12例骶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肛门指检、腔内B超及MRI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术前MRI检查与肛门指检及腔内B超检查的结果。结果术前MRI检查结果中10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2例与病理结果基本相符;而肛门指检及腔内B超检查结果中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者为6例。结论 MRI检查能多方位显示骶前囊肿本身特点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0年6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9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 LCA)患者的临床、病理、CT和MRI资料。其中5例行CT增强检查, 3例行MRI增强检查, 1例同时行CT和MRI增强检查。9例患者中, 6例(6/9, 66.7%)单发, 3例(3/9, 33.3%)多发;8例(8/9, 88.9%)为良性, 1例(1/9, 11.1%)恶性伴肝转移;所有病灶均为圆形或类圆形;1例含钙化, 2例合并出血, 1例囊变。CT平扫, 6例(6/6, 100%)均为等或略低密度, 边缘不清。MRI平扫, 3例(3/4, 75%)边界清楚, 1例(1/4, 25%)恶性边界不清;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 T1WI), 2例(2/4, 50%)为稍低信号, 2例(2/4, 50%)为高低混杂信号;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 T2WI), 3例为略高信号且其内示多发点状不强化低信号, 即"雀斑"征。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怎成像(MRI)在肩袖损伤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患者的诊断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5例疑似肩袖损伤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MRI与MSCT检查,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RI的检查准确率为91.76%,明显高于MSCT的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41,P=0.0016)。MRI与MSCT对平直型(Ⅰ型)、弧形(Ⅱ型)与钩状(Ⅲ型)肩峰段形态的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层螺旋CT相比磁共振成像在肩袖损伤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