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洪艳 《医学信息》2018,(10):131-132,137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68例,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使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压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24 h尿微量清蛋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血压,降低24 h尿微量清蛋白,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晓刚 《医学信息》2018,(20):136-138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血糖代谢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实验组给予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肽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c肽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较对照组高,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均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治疗中,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脏纤维化水平,进而改善肝脏微环境,降低肝脏应激反应,促进肝脏纤维化的缓解。  相似文献   

3.
孙清林 《医学信息》2018,(15):120-122
目的 分析放射性核素131I在甲亢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4例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硫氧嘧啶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丙硫氧嘧啶片+131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FT3、FT4及TSH变化水平。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5%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T3、FT4、TS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核素131I在甲亢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FT3、FT4及TSH水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廖霜 《医学信息》2018,(24):70-73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或者格列美脲在新诊断合并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11月在我院就诊新诊断合并腹型肥胖的T2DM患者100例,每组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给予以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FPG、2hPPG、HbA1C、FINS、HOMA-β,评估两组患者腰围(WC)、BMI、血压、血脂改善情况及服药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91例患者完成治疗随访,其中对照组45例,实验组46例。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HbA1C、FPG、PPG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FINS、HOMA-β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INS、HOMA-β有改善(P<0.05)。治疗后,患者BMI、SBP、DBP、TG、LDL-C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WC呈现降低趋势,而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WC降低(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4.34%)低于对照组(20.00%)(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对新诊断的合并腹型肥胖的T2DM患者,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降糖疗效相当,但沙格列汀在缩小低腰围及改善胰岛功能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具有较低的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何丽杰 《医学信息》2018,(10):149-150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接收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的治疗后有效率及各项指标分析。 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在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方式,其有效率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秀 《医学信息》2019,(11):162-164
目的 观察自拟方红藤活血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红藤活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组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红外线治疗仪,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创伤指标、免疫学指标及安全性。结果 患者综合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及愈显率(77.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5.00%、60.00%,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及愈显率(70.00%)均高于对照组的67.50%、37.50%,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CRP和WBC的值均较治疗前下降,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C3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少数病例的血常规、肝治疗前存在轻度异常,治疗后未明显加重,未出现新发异常病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方红藤活血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糖尿病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存在女性性功能障碍者5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给予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西地那非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六大维度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30%,高于对照组的70.37%,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两组较治疗前在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均不同程度得到了改善,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对照组在性唤起、性欲方面有改善,在阴道湿润度、性交痛、性交满意度方面落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黄叶总苷胶囊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的幸福指数,在阴道湿润度和性交痛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纯西药,能够降低西地那非片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溶栓后PCI和pPCI两种技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pPCI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溶栓后PCI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心功能指标(LVEF、LVEDd)、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LVEF、LVEDd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淑珍 《医学信息》2009,22(8):1612-1613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38例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4周后进行总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明显优于对照组(37.1%).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穆大明 《医学信息》2019,(3):151-152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治疗,实验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75.00%;实验组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情况更为理想,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疗效确切且较安全,可以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肖萃 《医学信息》2018,(20):183-185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中集束化康复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于2016年2月~2017年5月入院6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方式予以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方式选用集束化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与护理前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前后膀胱容量分别为(199.64±20.05)ml、(408.87±23.14)ml,护理前后残余尿量分别为(185.29±19.86)ml、(69.71±11.75)ml,对照组护理前后膀胱容量分别为(199.73±20.12)ml、(300.41±19.88)ml,护理前后残余尿量分别为(184.93±19.94)ml、(107.64±15.28)ml,两组患者护理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中集束化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形态学变化,探讨糖尿病膀胱功能改变原因.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单次注射建立豚鼠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4周后,行尿动力学检查,采用组织冷冻切片、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膀胱中Cajal样间质细胞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豚鼠膀胱最大逼尿肌压显著降低,最大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显著明显增高.免疫荧光检测显示逼尿肌中KIT阳性细胞与逼尿肌组织面积百分比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电镜下可见Cajal样间质细胞内细胞器变性、减少,胞质广泛溶解,核周间隙增宽,与其他细胞间的缝隙连接显著减少、结构破坏、连接松散.结论 糖尿病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的数量减少和结构破坏可能是造成膀胱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背景:糖尿病性膀胱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建立糖尿病膀胱病动物模型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动物平台。 目的:建立糖尿病膀胱病豚鼠模型并进行尿动力学评价。 方法:50只英国种短毛雌性豚鼠,实验组(n=42)以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诱导糖尿病豚鼠,对照组(n=8)注射相应剂量空白枸橼酸缓冲液,分别在9周和12周时行尿动力学检查,确定膀胱功能失代偿豚鼠即糖尿病性膀胱病组和代偿豚鼠即代偿组豚鼠尿动力学特点。 结果与结论:42只豚鼠有20只成功诱导出糖尿病。糖尿病豚鼠中,9周时9只糖尿病组豚鼠,6只膀胱功能代偿,3只失代偿;12周时,另外9只糖尿病组豚鼠,1只膀胱功能代偿,8只失代偿(89%)。糖尿病性膀胱病组豚鼠残余尿量增加(0.72±0.08) mL、最大逼尿肌压下降(0.63±0.05) kPa、膀胱容量增加(2.01±0.05) mL及膀胱顺应性增加(3.47±0.41) mL/kPa,与对照组及代偿组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 < 0.001)。豚鼠一般可在诱导糖尿病成功后12周发生糖尿病性膀胱病,表现出膀胱残余尿量增加等相应的尿动力学改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国际上传统的小鼠尿动力学检测方法为膀胱造瘘法。该传统方法破坏膀胱连续性,与临床上广泛采用的经尿道法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寻找到合适的小鼠导尿管材,拟探讨模拟人体经尿道插管法行小鼠尿动力学检测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 雌性小鼠8只,选择小儿留置针软芯进行导尿,并作为测压管和膀胱灌注管,经三通外接微量泵以及压力感受器。直肠测压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外套乳胶手套小指末端一截制成球囊,然后导入小鼠直肠。结果: 该方法成功收集到以下尿动力学指标:膀胱基础压力(BBP)、膀胱漏尿点压(BLPP)、最大排尿压(MVP)、膀胱最大容量(MBC)、残余尿量(PVR)、排尿量(VV)、排尿效率(EV)和膀胱顺应性(BC)。结论: 本研究首次成功模拟人体经尿道插管法,实现小鼠尿动力学检测,成功避免膀胱造瘘对小鼠尿动力学的影响,检测后的小鼠能够长期生存,可以顺利进行后续分子和基因实验。  相似文献   

15.
干扰电治疗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干扰电治疗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的疗效。方法:神经原性膀胱患者60例分成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干扰电治疗,通过尿流动力学测定,病程对比评定治疗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治疗后疗效分析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电治疗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有显著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使用单次腹腔注射大剂量链尿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糖尿病组(DM组)20只;给予糖尿病组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60mg/kg),同时给予对照组大鼠相同剂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3d后测空腹血糖,血糖≥16.7mmol/L大鼠入选为糖尿病组模型。后观察大鼠一般指标(精神、皮毛光泽度、血糖、体重、饮食量、饮水量等),8周时取出膀胱测残尿量、膀胱湿重、行HE染色。结果3d后糖尿病组大鼠糖尿病成模率达到90%,8周后血糖值稳定,糖尿病组膀胱HE染色有明显病理改变。DM组中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成模率为100%。结论通过单次大剂量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60mg/kg)可快速制备稳定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且在此基础上诱导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的成功率高,在8周时其成模率可达100%。是目前一种简便、快速获取稳定糖尿病神经源性性膀胱大鼠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并评估大鼠骶神经钳夹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方法将25只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钳夹伤组(n=15)。钳夹伤组对大鼠双侧骶2神经进行钳夹伤,对照组仅暴露双侧骶2神经。造模后观察大鼠自主排尿情况,4周后检测尿流动力学指标,并对膀胱和骶神经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造模48 h后钳夹伤组大鼠下腹部膀胱充盈,自主排尿受限,对照组大鼠可自主排尿。造模4周后钳夹伤组大鼠的最大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钳夹伤组大鼠漏尿点压及膀胱内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4周后钳夹伤组大鼠的膀胱明显胀大,HE染色膀胱壁肌层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双侧骶2神经钳夹伤可建立神经源性膀胱模型,造模方法简单易行且模型稳定。  相似文献   

18.
Urodynamic evaluation in pediatric neurogenic bladder is prerequisite for accurate prediction of prognosis and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treatment modality. We classified normal, hyperreflexic and areflexic bladders by cystometry. Hyperreflexic bladder was sub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or without 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 and areflexic bladder into low pressure and high pressure. Among 36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ia on whom we performed a videourodynamic study vesicoureteral reflux was found in three of 7 patients with hyperreflexia with 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 two of 6 patients with hyperreflexia without 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 and five of 10 patients with areflexia with high pressure. Low pressure areflexic bladder didn''t show vesicoureteral reflux. When we evaluated 39 pediatric neurogenic bladder patients with a mean 25.5 follow-up months period, upper tract deterioration was improved and normal findings persisted in all the compliant patients to treatment. In the noncompliant group initial abnormal upper tract findings persisted or aggravated, especially in hyperreflexic bladder with dyssynergia and high pressure areflexic bladder. One of the three hyperreflexic bladders with dyssynergia and two of six high pressure areflexic bladders received augmented cystoplasty. These data show that urodynamic evaluation in pediatric neurogenic bladder provides excellent criteria for selecting high risk groups in pediatric neurogenic bladder.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根治性的膀胱全切除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患者采取系统性膀胱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和尿流动力学进行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80例患者的资料,根据临床训练方法分成两组,将采取普通膀胱功能训练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取系统性膀胱功能训练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尿流动力学特征.结果:观察组术后9个月残尿量、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等尿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膀胱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夜间尿失禁、输尿管返流等总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83.40±14.30)高于对照组(65.33±1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根治性的膀胱全切除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患者采取系统性膀胱功能训练能够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