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蛇床子素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对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n=50),利用改良Hulth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蛇床子素低剂量组(25 mg/kg)、蛇床子素高剂量组(50 mg/kg)及美洛昔康组(0.78 mg/kg),每组10只.模型制备成功6周后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8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HE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改变及Mankin评分;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TNF-a、IL-6、MMP-3、MMP-9及MMP-1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鼠软骨组织中MMP-3、MMP-9、MMP-13、PI3K、Akt、p-Akt、NF-κB及p-NF-K B蛋白的表达.结果 蛇床子素低、高剂量组及美洛昔康组大鼠Mankin评分显著降低,IL-1β、TNF-o、IL-6、MMP-3、MMP-9及MMP-13水平显著降低,且MMP-3、MMP-9、MMP-13、PI3K、p-Akt及p-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蛇床子素改善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症状,与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能量体外冲击波(ESW)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刺激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5月龄30只大白兔,体质量2.0~2.8 kg。随机分为研究组、模型组与对照组,各10只。研究组与模型组采用石膏固定6周成功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未建模;其中研究组采用0.1 m J/mm2 ESW治疗1 000次,余2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做Moran评分、Mankin法评分,实验室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和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4周后,研究组兔膝骨关节软骨变薄,表面见少量疏松纤维组织,软骨表面部分修复;模型组兔膝骨关节呈典型关节炎改变;对照组兔膝骨关节光滑,软骨结构清晰。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模型组Moran评分明显降低,Mankin法评分和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软骨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关节滑液IL-1β、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膝骨关节Moran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Mankin法评分和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软骨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关节滑液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体外冲击波通过降低软骨MMP与关节滑液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改善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修复能力和重塑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透骨消痛胶囊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且对膝关节软骨有保护作用,软骨下骨重塑在骨性关节炎病理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透骨消痛胶囊干预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重塑的作用及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壮骨关节丸组、透骨消痛胶囊组4组。除正常组外动物均按改良Hulth法造模。正常组、模型组兔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壮骨关节丸组兔每天给予壮骨关节丸水溶液灌胃;透骨消痛胶囊组兔每天给予透骨消痛胶囊水溶液灌胃。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6,9,12周,透骨消痛胶囊组软骨下骨Cyclin D1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 < 0.05)。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1周,透骨消痛胶囊组Cyclin D1 mRNA表达较低(P < 0.05);造模后6周,透骨消痛胶囊组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较低(P < 0.05);造模后9,12周,透骨消痛胶囊组各项指标表达均较低(P < 0.05)。与壮骨关节丸组比较,造模1周后,透骨消痛胶囊组Cyclin D1 mRNA表达较低(P < 0.05);6周时透骨消痛胶囊组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较低(P < 0.05);9,12周后,透骨消痛胶囊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RNA表达较低(P < 0.05)。提示透骨消痛胶囊可改变软骨下骨重塑的速率和模式,最终减轻软骨下骨硬化。   相似文献   

4.
背景:膝骨关节炎的病理学改变不可逆转,属中医“痹证”范畴,治疗目的是缓解或解除症状,延缓关节退变。健膝强骨丸方是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经验方,可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强骨健膝。 目的:观察健膝强骨丸对膝骨关节炎兔模型膝骨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软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表达的影响。 方法: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运用改良Hulth术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第6周,给药组予健膝强骨丸0.1 g/kg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后通过软骨Mankin’s评分方法行兔膝关节软骨评分,电镜下观察软骨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膝关节软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给药组兔膝关节软骨病理退变程度较其他2组轻,膝关节软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表达量较其他2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健膝强骨丸可增强膝骨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表达,从而促进膝关节软骨再生,减少软骨变形坏死,达到治疗关节炎的目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湿康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膝关节腔注射4%的木瓜蛋白酶建立大鼠OA模型,1周后48只大鼠随机平均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双醋瑞英组及1.35g/kg、2.7g/kg、5.4g/kg的风湿康治疗组共6组,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GF-β1的含量,切取大鼠膝关节,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关节软骨中的表达。结果风湿康治疗组均能降低血清中IL-1β的水平(P〈0.001),风湿康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血清中TGF-β1的水平(P〈0.001)。风湿康低剂量组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并不明显(P〉0.05),风湿康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抑制MMP-13在膝关节软骨中的表达(P〈0.05),风湿康高剂量组与双醋瑞英组具有相似的疗效(P〉0.05)。结论风湿康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中IL-1β、升高TGF-β1的水平、减少MMP-13在膝关节软骨中的表达,从而发挥其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仙灵骨葆胶囊对大鼠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组)、膝骨关节炎组(KOA组)和仙灵骨葆胶囊组(XLGB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软骨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软骨组织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和关节液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金属蛋白酶、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和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仙灵骨葆胶囊灌胃改善大鼠软骨组织形态,降低软骨组织细胞凋亡水平,抑制血清和关节液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降低金属蛋白酶蛋白表达,增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蛋白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结论 仙灵骨葆胶囊改善大鼠膝骨关节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采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冲击刺激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生长修复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调控上游细胞内MAPK通路蛋白ERK、JUK的表达而抑制MMPS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降低炎症因子对软骨细胞的破坏作用。方法选取30只健康大新西兰兔分三组各10只。处理组与模型组采用hunt法切断兔膝关节内半月板后前交叉韧带以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未给予如何处理;其中处理组采用0.16 Mpa/次,每侧1200的体外冲击波治疗,一周一次,余2组不采用任何处理措施,检测软骨细胞损伤和修复情况,并分析组织细胞内MMPs蛋白、关节滑液炎性因子IL-1β、TNF-α和MAPK通路蛋白ERK、JUK蛋白的表达。结果处理组兔膝关节软骨变薄、表面纤维增生呈修复反应,而模型组可见典型骨关节炎的膝关节改变;模型组Manki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处理组软骨MMP-1和MMP-13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关节滑液炎性因子IL-1β、TNF-α亦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ERK、JUK蛋白在模型组中表达最高,处理组在治疗后其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刺激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可以降低关节MMP蛋白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促进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上游细胞内MAPK通路蛋白ERK、JUK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火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MMP-3、TGF-β1、TNF-α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SD雄性大鼠,剃去后肢髋关节至脚趾毛,踝关节背屈70~90度,伸展膝关节至160~180度,纱布固定,将石膏从腹股沟至脚趾缠绕大鼠后肢,脚趾露出,绷带固定,建立KOA大鼠模型,另外10只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组。六周后模型制作成功。2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火针组。火针组选取膝前穴、阿是穴和阳陵泉穴,进行火针治疗,每3 d行一次针,共治疗6次。治疗前后对各组大鼠进行Lequesne MG评分评估,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MMP-3、TGF-β1、TNF-α的表达水平,HE染色后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软骨组织中MMP-3、TGF-β1、TNF-α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MMP-3、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模型组大鼠膝骨关节软骨表面粗糙,软骨细胞肥大,表层细胞坏死,巢状增生,潮线消失,呈明显退行性病变。(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3、TGF-β1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 05)。(4)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大鼠血清MMP-3、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5)火针组大鼠膝骨关节软骨表面较光滑,细胞排列规则,表层细胞轻度增生,潮线较完整。(6)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MMP-3、TGF-β1和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火针治疗可有效减轻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降低血清及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3、TGF-β1和TNF-α水平,进而发挥抗炎作用,可能是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背景:温针灸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但基础治疗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中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因子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取6月龄新西兰兔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温针灸组,每组10只.模型组、药物组、温针灸组兔右后肢膝关节伸直位以石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通过Wntβ-catenin信号转导机制改善膝骨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选取90只SD大鼠,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脉冲电磁场组,除正常组,其余各组均构建膝骨关节炎模型。测定各组大鼠局部皮温、膝关节周径和Lequesne MG评分;采取甲苯胺蓝染色进行Mankins评分;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凋亡调控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水平;ELISA法测定滑膜IL-1β、MMP-13、TNF-α表达;并检测Wnt和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检测大鼠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膝关节局部皮温、膝关节周径、Lequesne MG评分、Mankins评分、Wntβ-catenin表达以及滑膜IL-1β、MMP-13、TNF-α水平均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脉冲电磁场组膝关节周径、Lequesne MG评分,Mankins评分、Wntβ-catenin表达以及滑膜IL-1β、MMP-13、TNF-α水平均下调(P<0.05)。相较于正常组,其余2组的关节软骨线粒体膜电位均有所下调。与模型组相比,脉冲电磁场组线粒体膜电位有所上调,脉冲电磁场组优于模型组。结论:脉冲电磁场能抑制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炎症反应,有效修复软骨损伤,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IL-1β、IL-6及TNF-α在骨关节炎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针刀松解法、电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兔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骨关节炎模型组、针刀治疗组和电针治疗组。应用伸直位制动兔膝关节制备兔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分别应用针刀松解法和电针治疗3周,治疗结束1周后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骨关节炎模型组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骨关节炎模型组相比,针刀治疗组、电针治疗组中的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而针刀治疗组与电针治疗组之间的IL-1β、IL-6、TNF-α含量均无显著差别(P>0.05);针刀治疗组或电针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均能阻抑膝关节骨关节炎兔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的生成,提示两种疗法可能通过减少上述细胞因子的生成,在减轻关节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的结构损伤、功能改变,阻抑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生成及减轻软骨基质的降解等方面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林  白俐 《医学信息》2018,(14):152-155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136例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持续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EV1/FCV)、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及MMP-9、TIMP-1浓度。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FEV1%、FEV1/FCV分别为(58.17±6.89)%和(63.57±7.11),高于对照组的(51.67±5.32)%和(57.87±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L-6、TNF-α分别为(3.24±1.69)pg/ml和(2.41±0.53)pg/ml,低于对照组的(3.63±1.72)pg/ml和(2.77±0.6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MP-9、TIMP-11分别为(122.16±16.37)ng/ml、(10.32±21.77)ng/ml,低于对照组的(186.32±15.36)ng/ml、(140.13±19.68)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MMP-9/TIMP-1比值为(1.11±0.21),较对照组的(1.31±0.27)更趋于平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能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情况,其机制与降低炎症反应及胞外基质沉积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骨关节炎(OA)大鼠膝关节及MMP-3、TGF-β1、Notch1的影响。方法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OA组(模型大鼠)、低HSYA组(模型大鼠尾部注射2.5 mg/kg HSYA)、中HSYA组(模型大鼠尾部注射5.0 mg/kg HSYA)、高HSYA组(模型大鼠尾部注射10.0 mg/kg HSYA)。采用ELISA检测血清指标IL-1β、TNF-α,Pelletier评分评估膝关节软骨损伤情况,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并以Mankin评分进行评估,免疫组化检测MMP-3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Notch1蛋白水平。结果OA组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高于其余各组(P<0.05),高HSYA组IL-1β、TNF-α水平低于低HSYA组和中HSYA组(P<0.05)。各组大鼠Pelletie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软骨和滑膜组织Mankin评分高于其余各组(P<0.05),高HSYA组Mankin评分低于低HSYA组、中HSYA组(P<0.05)。各组大鼠关节组织MMP-3阳性细胞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关节组织TGF-β1、Notch1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YA能够降低OA大鼠血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水平,缓解滑膜组织损伤,且存在浓度依赖性,其机制与抑制MMP-3和Notch1表达、提高TGF-β1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组织和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MMP-9、TNF-α、IL-1表达情况,探索三者与无菌性松动发生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行翻修术时切取的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作为无菌性松动组(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初次膝关节置换术时切取的滑膜组织作为骨性关节炎组(30例)。通过常规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TNF-α、IL-1的表达情况,通过Image-Pro Plus检测三者的平均积分光密度。结果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似致密的结缔组织,结构混乱、层次不清。界膜组织被大量磨损颗粒填充并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其中,尤以巨噬细胞多见。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呈慢性炎症的表现,可见炎性细胞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明显浸润以及新生血管的增生,亦可见巨噬细胞的增生、肥大。MMP-9、T-NF-、IL-1在两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在无菌性松动组中TNF-α和MMP-9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成正相关性(=0.916,<0.01),IL-1和MMP-9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成正相关性(=0.606,<0.01)。在骨关节炎组中TNF-α和MMP-9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成正相关性(=0.830,<0.01),IL-1和MMP-9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成正相关性(=0.734,<0.01)。结论 MMP-9、TNF-α、IL-1在无菌性松动界膜组织和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中均增加,磨损颗粒促进了无菌性松动界膜组织的炎性反应,可以通过抑制MMP-9、TNF-α、IL-1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减少磨损颗粒的产生来缓解无菌性松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兔关节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的表达情况,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40只健康白兔,随机分成四组,即假手术组、KOA模型(KOA)组、KOA+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组、KOA+丹参组。假手术组只作切口,不切断半月板,其余组均采用切断兔右膝关节半月板的方式,建立一个兔关节失稳的实验动物模型。KOA组给予0.9%生理盐水(0.7 mL/d),KOA+SH组给予兔关节内注射SH(0.4 mL/d),KOA+丹参组给予丹参注射液(0.7 mL/d),均连续注射5周。采用矿场实验验证兔失稳模型建立是否对兔的运动能力产生影响,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兔膝关节软骨中TNF-α、IL-6、MMP-3的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兔膝关节液中TNF-α、IL-6、MMP-3的含量。结果 在KOA模型建立之前,各实验组动物均无明显的运动能力差异,模型建立之后,KOA组兔子运动的距离明显低于假手术组[(150±5)比(580±9),t=60.610,P<0.05],而KOA+丹参组与KOA组相比,家兔移动的距离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8±27)比(150±5),t=16.730,P<0.05]。KOA组兔关节液中TNF-α、IL-6和MMP-3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2.62±2.18)mg/mL比(11.74±2.09)mg/mL,(4.01±0.14)mg/mL比(1.76±0.11)mg/mL,(0.57±0.05)mg/mL比(0.27±0.03)mg/mL,t值分别为4.413、17.620、6.495,P值均<0.05];KOA+丹参组兔关节液中TNF-α、IL-6、MMP-3含量较KOA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01±2.37)mg/mL比(22.62±2.18)mg/mL,(2.47±0.19)mg/mL比(4.01±0.14)mg/mL,(0.40±0.02)mg/mL比(0.57±0.05)mg/mL,t值分别为3.725、8.803、9.185,P值均<0.05]。在兔膝关节软骨的mRNA的检测中,KOA组TNF-α、IL-6、MMP-3的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1.90±0.02)比(1.00±0.15),(1.70±0.02)比(1.00±0.07),(1.60±0.20)比(1.00±0.13),t值分别为11.050、24.250、14.850,P值均<0.05];KOA+丹参组中TNF-α、IL-6、MMP-3的含量较KOA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9±0.05)比(1.90±0.02),(1.13±0.09)比(1.70±0.02),(1.04±0.08)比(1.60±0.20),t值分别为32.190、8.822、5.868,P值均<0.05)。在兔膝软骨的蛋白检测中,KOA组TNF-α、IL-6、MMP-3的蛋白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280、12.320、22.280,P值均<0.05);KOA+丹参组中TNF-α、IL-6、MMP-3的蛋白含量较KOA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150、9.053、24.670,P值均<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KOA组兔的运动能力,同时也降低了TNF-α、IL-6、MMP-3的水平,因此丹参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能是抑制了骨基质蛋白酶的释放,抑制关节软骨的降解,对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起到控制作用,最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当归注射液-牛膝总皂甙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及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注射液-牛膝总皂甙组、牛膝总皂甙组、布洛芬组、当归-牛膝中药颗粒配伍组,正常组常规饲养余各组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关节炎模型。取材前14d灌胃,造模术后45d处死。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率,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关节软骨PI3K/AKT通路AKT的Thr308表位活化程度。结果:①软骨细胞凋亡率检测:模型组软骨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组;当归注射液-牛膝总皂甙组、牛膝总皂甙组、布洛芬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中药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中药颗粒组低于布洛芬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归注射液-牛膝总皂甙组和牛膝总皂甙组的凋亡率均低于当归-牛膝中药颗粒配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软骨组织AKT1的表达量:模型组的软骨组织AKT的Thr308表位活化程度低于正常组,当归注射液-牛膝总皂甙组、牛膝总皂甙组和布洛芬组与正常组接近,中药颗粒组低于正常组。当归注射液-牛膝总皂甙组、牛膝总皂甙组和布洛芬组软骨组织AKT的Thr308表位活化程度高于模型组,中药颗粒组与模型组相近。当归注射液-牛膝总皂甙组、牛膝总皂甙组和布洛芬组软骨组织AKT的Thr308表位活化程度几近相等,以当归注射液-牛膝总皂甙组稍高,比中药颗粒组高。结论:当归注射液-牛膝总皂甙组及布洛芬组可以有效的减少骨关节炎病变过程中软骨细胞的凋亡,一定程度改善骨关节炎病理,其机制可能与其干预兔早期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肽Lunasin对运动性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在注射给予木瓜蛋白酶造模后,标准饲养28 d,然后将模型大鼠分为单纯模型组、0.01、0.05和0.1 mmol/L Lunasin治疗组(每组10只,治疗时间1个月)。治疗结束后分别用ELISA和RT-PCR检测血清及组织中IL-1β、IL-6、TNF-α、MMP-6及MMP-8 mRNA的表达;用试剂盒检测SOD活性及i NOS,用Western blot检测NRF2、Keap1、LC-3Ⅱ、Bax、Beclin1、p-AMPK和AMPK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中IL-1β、IL-6、TNF-α、MMP-6以及MMP-8在血清及组织中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Lunasin治疗后上述因子均显著回降(P0.05);并且Lunasin治疗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P0.05),上调NRF2的表达并降低i NOS的产生(P0.05);另外,Lunasin能够上调受损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蛋白Beclin1以及LC-3Ⅱ的表达,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 Lunasin能够通过降低炎性介质的产生、激活氧化应激系统以及自噬通路,促进受损关节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