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降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手法及统计工具了解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发生恐动症的原因,从疼痛管理、术后活动管理、管道方案优化、宣教方式改变等方面予以干预。结果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率由67.92%降低至28.57%,且优化了管理流程。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恐动症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方法 成立多学科协作团队,通过现状调查、原因解析,明确了6项真因,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并执行,分别为:建立综合性评估体系,制定阶梯式干预方案,实施全维度提醒策略。结果 鼻咽癌放疗患者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由56.67%降低至22.22%。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促进多学科协作团队管理,降低了鼻咽癌放疗患者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使放疗中断率下降,提高了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降低骨科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改进。结果骨科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85%降低至活动后的0.59%,构建了多学科协作链式管理。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骨科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改善了手术患者的照护结局,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术中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按照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步骤,从普通病房、神经外科ICU、社区医院等方面了解ICU危重患者过渡期护理现状,重点发掘评估、转运、交接、回访等环节,针对存在问题,从组织与培训、多学科协作、标准化干预、护理模式等方面改进。活动后,转运总耗时由51.96min缩短至26min,ICU重返率由7.18%下降至4.76%,ICU后综合征发生率由68.21%下降至52.16%,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保障了患者安全,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圈组,通过现状调查、原因解析明确问题真因,从制定动静脉内瘘院前指导规范,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实施“VAP”评估模式,制定围手术期标准化管理流程;构建“互联网 +”智能宣教模式,优化院外延伸服务三方面进行改进。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由10.6%降低至3.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Ⅰ期心脏康复路径化管理模式。方法按照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步骤逐步展开。结果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值由282.43 m增加至335.92 m,自理能力百分比由62.35%提升至94.10%,焦虑抑郁发生率由28.20%下降至10.32%,再住院率由10.91%下降至7.65%,平均住院日由5.46 d缩短至5.10 d。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构建了AM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路径化管理模式,促进了患者心功能快速恢复,提高了运动耐力和自我效能,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焦虑抑郁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对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喉部不适的影响。方法成立QCC小组,比较QCC活动开展前后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品管圈实施前后的反复插管率由13.3%降至1.7%,拔管呛咳率由50.0%降至10.0%(P<0.05)。实施品管圈后,术后2 h吞咽困难、声嘶及咽喉疼痛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咽喉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品管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可降低气管插管术后咽喉不适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的品管圈圈组,针对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从建立透析全程出凝血状态评估体系、精准确定抗凝剂剂量、规范抗凝剂使用3方面进行改进。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由4.17%降低至1.60%。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可整合团队优势资源,不但有效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而且建立了个性化透析治疗方案,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12月在该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围绕降低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自发自愿原则组建品管圈小组,遵循品管圈活动的程序,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发生率从13.56%降至5.0%(χ2=21.68,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等平均提升1.54分.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黄巧  魏丽君  卢少萍 《现代医院》2014,(11):126-128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据患者跌倒不良事件上报情况,确定2012年1月12月的跌倒发生率作为对照;根据PDCA循环,进行选题、制定活动计划、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与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流程,确认运用品管圈管理该院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由0.057%降低至0.046%,达到并超过预期目标。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方法 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结果 通过组建医护一体化谵妄管理团队,规范镇痛镇静管理,对重症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干预等多种策略,使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从50.4%下降至19.4%。结论 科学、规范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通过对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查检、原因解析、对策拟定等,从风险管理规范化、风险评估精准化、营养支持个性化3方面进行改进。结果 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从活动前的62.32%降低到活动后的15.18%,使重症肌无力吞咽障碍患者得到了精准评估、精细护理。结论 品管圈活动开展可以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而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按照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步骤,针对ERAS理念下机器人手术管理现状、攻坚点进行分析与挖掘,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予以实施,包括多学科协同、信息化建设、团队建设及培训、集束化管理等。手术患者满意度从85.2%提升到 95.4%,手术准备时间有效缩短,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低体温发生率以及机器人手术器械损坏率、系统故障发生率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活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检验危急值首次出现到临床接收平均周转时间进行改进。通过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解析等制定策略,包括加强送检标本信息化管理,多措并举提高复检工作效率,优化HIS系统危急值接收功能,设置个性化临床危急值标准等,并逐步实施。结果发现,检验危急值报告平均周转时间从15.62 min缩短至9.25 min,实现了检验质量指标提升,获得了临床认可,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减轻脑肿瘤术后胃肠道反应发生,有助于帮助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机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脑肿瘤术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探索改进,构建了五位一体智能宣教模式,规范了围术期进食水流程及细则,创新了“3A”闭环便秘管理模型,完善了围术期恶心呕吐管理,使患者脑肿瘤术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由43.51%降低为10.88%,围术期口渴饥饿、便秘、恶心呕吐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