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微量被动血凝方法,观测了两组人群用冻干鼠疫活菌苗(EV活菌苗)皮上划痕免疫后的抗体变化以及对豚鼠皮上接种后的保护力试验。经EV活菌苗皮上接种后,人群血清阳转率约80~90%,血凝试验抗体滴度持续时间不长,接种后15天抗体滴度最高,1个月后逐渐下降。但动物试验显示在免疫后的6个月内具有一定的免疫力。EV活菌苗皮上接种易被群众接受,剂量以15亿个菌可靠性大。  相似文献   

2.
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已往的人间预防中,采用布氏菌苗划痕接种方法,该法接种复杂,常伴有局部或异常反应出现,群众难以接受。如何选择理想的接种途径,既达到免疫效果,又能节省菌苗。本文对布氏菌苗滴鼻和皮上划痕两种接种方法进行了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3.
卡介苗自一九二一年试用于人体作为结核免疫菌苗以来,已有六十年的历史。通过世界各国的长期使用观察,已公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结核病方法。我国解放三十余年来的使用和观察也证明了它的有效和安全性,而被定为当前我国防治结核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目前推广的接种方法主要有皮内、划痕两种,因而有两种不同浓度的菌苗。在实际使用中,如搞错菌苗接种途径,特别是高浓度误种或超剂量接种,均可引起局部强烈反应,一部分还会引起全身反应。由于预防接种常常是大批进行的,因此就很容易造成大批接种对象同时受累  相似文献   

4.
布氏菌104M菌苗滴鼻免疫后抗体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省布病疫情明显回升,给疫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为控制人间布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易感人群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作者于1997年7月对部分易感人群进行了一次冻干布氏菌104M活菌苗的预防接种,并连续进行了免疫后抗体水平观察,以了解、掌握接种菌苗后人群抗体水平消长规律,为制定布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对安阳县伦掌乡143名布氏菌素皮肤变态反应阴性的易感人群采用滴鼻法接种菌苗,依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1人进行连续的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布氏菌感染和发病明显增多,为防止人间布病的流行,湖北省于1993年首次对部分重点职业人群进行一次布病104M冻干活菌苗的预防接种,并从中选择30~40人作为接种菌苗后血清抗体水平的跟踪调查对象,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接种菌苗后人群获得免疫情况、机体抗体水平的消长规律以及菌苗的免疫原性,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用布氏活菌苗为皮肤划痕。我们曾试用滴鼻免疫法,共接种1000余人,分滴鼻50亿菌、滴鼻1亿菌和皮肤划痕50亿菌三个组,种后1、3、9和12个月用试管凝集和皮肤变态反应作阳转率观察,阳转率分别为50亿滴鼻组-74.0~91.5%;1亿滴鼻组—45。2~82.9%;50亿划痕组——37.2~65.5%。种后5~60天部份人中分离7株菌苗菌种,经动物试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求一个适应我国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需要的卡介苗菌苗与接种方法,我们对冻干菌苗皮上划痕法进行了试验和观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每毫升含菌量75毫克和50毫克的冻干菌苗和新鲜菌苗皮上划痕,与每毫升含菌量0.75毫克的新鲜菌苗皮内注射作了比较,兹将其初步结果总结于下: 观察方法由1957年9月至10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对19个幼儿园、小学校中15岁以下的儿童进行了实验。按照不同的菌苗制品、不同的剂量,将4,393名结素阴性儿童,在注意年龄分布均衡的情况下,分为5组。即:冻干菌苗(批号60)75毫克/亳升皮上划痕组,冻干菌  相似文献   

8.
接种炭疽菌苗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赵付龙,冯朋元患者王××,女,21岁,农民。1993年7月28日在本村卫生室,按常规方法经皮上划痕途径接种炭疽菌苗,10min后,患者诉有心慌,体检见患者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大汗淋漓,全身有散在荨麻疹;接种局部无异常反...  相似文献   

9.
目前,布氏菌病活菌苗的接种方法均采用皮上划痕法,该法技术要求高,而且器械消毒不严易造成交叉感染,接种时痛苦群众不易接受。为了探索效果好、方法简便、群众易接受的新方法,笔者对布氏菌病活菌苗滴鼻接种法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0.
接种鼠疫EV活菌菌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接种鼠疫EV活菌菌苗效果观察余志虎,杨英中,孙向勇玛纳斯南山鼠疫疫源地,是以灰旱獭为主的单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人间鼠疫,为了保护人群,多年来,每年都组织人力、物力对疫区居民进行EV菌苗预防接种,但其免疫效果却不得而知。为了评价免疫效...  相似文献   

11.
一、卡介苗皮内注射法与皮上划痕法的接种效果比較: 1.菌苗及旧結核菌素系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皮內注射用卡介苗的浓度为0.75毫克/毫升;皮上划痕用的浓度为75毫克/毫升;旧結核菌素的浓度为1:2000(5个单位)。 2.接种方法:凡对旧結核菌素呈阴性反应者,用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M5号菌苗畜间气雾免疫对人群影响的评价冯建萍,徐历升,田广,胡桂英(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西宁市811602)在我省应用布鲁氏M5号菌苗气雾免疫,已取得广明显地控制畜间布病的效果,我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坚持畜问气雾免疫达20年之久,同样...  相似文献   

13.
有些资料报道,成牛经布氏菌19号活菌苗接种后,血清学反应可较长时间存在。但应用M活菌苗接种成牛抗体残留时间材料的报告少见,特别是多次用M_5活菌苗对成牛重复免疫后残留抗体水平的调查几乎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市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为黄疸出血群。自1965年在市郊农村首次发生流行以来,每年在郊区农村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而防治对策则是连年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下称菌苗),但由于菌苗反应大,群众不愿受种,实施难度大。如何做到菌苗的使用既有效且又合理,为此,我们对菌苗的免疫后效果及其持久性,进行了两年余的血清抗体的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为了提高人群对该病的抵抗力,我国从六十年代起用104M 牛型布氏活菌苗进行人群免疫,这种菌苗虽具有一定免疫效果,但  相似文献   

16.
肺炎球菌菌苗免疫接种具有悠久的历史。现行的肺炎球菌菌苗是纯化型特异性多糖。1984年以前使用的12、14和17价菌苗每型含多糖50ug;较新的23价菌苗只含25μg。接种方法为0.5ml 肌肉注射。菌苗中的各种菌型涉及引起严重感染菌型的80~90%。免疫  相似文献   

17.
卡介苗接种在预防结核病中的效果,早经多数学者所公认。接种方法一般为皮内注射,口服菌苗或皮上划痕。皮内法操作技术比较复杂,淋巴结反应的合并率较高,有时可引起长期严重的不良后果。口服法操作手续麻烦,时间不易掌握,结素阳转率不够理想,费用又很昂贵。因此,这两种方法虽都有它一定的优点,但对广泛推行,特别是对农村的接种工作,很不适宜。皮上划痕法不但操作技术简单合并症少,而且费用低廉;只是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率高低,各学者的报告还不一致,对远期效果也缺乏系统观察。天  相似文献   

18.
为了节省菌苗用量,加大畜群的免疫覆盖率,对羔羊采取结膜接种S_2苗,效果理想。1 材料和方法1.1 菌苗与免疫 S_2苗系内蒙生药厂制的冻干苗,免疫前进行活菌计数,按计数结果,用生理盐水配成200亿/1mL,对1~5个月龄的绵羔羊从左眼滴入0.05mL,即10亿菌细胞,共免疫539只。1.2 血清学检查 羔羊接种S_2苗后,定期做RBPT、SAT及CFT检查,直至有意义的血清学反应消失为止。1.3 攻毒试验  相似文献   

19.
畜间采用以菌苗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后,布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菌苗免疫和牲畜配种间隔掌握不好或所用的免疫菌苗毒力不稳定及发生变异等将会引起孕畜的流产。本文对  相似文献   

20.
为节省菌苗用量,提高免疫密度,对0~8个月龄犊牛进行结膜接种布氏菌猪Ⅱ号苗,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免疫用菌苗系内蒙古生药厂制的冻干活苗。免疫前活菌计数,按计数结果用生理盐水配成200亿/ ml,对0~8个月龄犊牛右眼滴入0.05ml,即10亿个活菌体,共免疫500头。免疫前和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