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观察锂盐对大鼠行为、体温、心率及间脑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体重为180~220克的成年大鼠(雌雄兼用)腹腔注射锂盐,第一组10mg/100g/天(n=7),第二组20mg/100g/天(n=8),各连续3天。第三组10mg/100g/天(n=7),连续5天。以等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n=6),用 RF-510型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间脑单胺类递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8岁,汉族,住院号023116,因“阵发性头颈不自主后仰8小时”以“斜颈待查”于2002年6月12日收入我科。既往体健,否认外伤、癫痫史。患者于入院前4天由成都乘机进藏,于入院前3天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为胃内食物)等症状。入院前1天在院外肌注胃复安10mg,因仍有恶心、呕吐,于给药约10小时后再次给予胃复安10mg口服。约2小时  相似文献   

3.
1例15年来躁狂症反复发作患者,近四年来单独应用锂盐治疗(血锂浓度为0.5~0.7mmol/L),保持缓解状态。后两次旧病复发,第一次入院时应用锂盐,卡马西平和一个疗程的电痉厥疗法,其后三个月单独应用锂盐治疗。病情仍然稳定。第二次复发后采用异搏定、可乐定和锂盐治疗,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对锂盐联合二代抗精神病药喹硫平与氯氮平的治疗方案做药物经济学评价,为双相躁狂发作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0月于安徽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的双相躁狂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综合考虑患者治疗前后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对锂盐联合喹硫平与锂盐联合氯氮平这两种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锂盐联合喹硫平组共纳入有效病例88例,锂盐联合氯氮平组纳入病例43例。两组药物治疗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锂盐联合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最小成本分析结果显示锂盐联合喹硫平组住院成本低于锂盐联合氯氮平组。敏感性分析结果与基本分析保持一致。结论:锂盐联合氯氮平药物成本低,但是住院总成本显著高于锂盐联合喹硫平组。故锂盐联合喹硫平相对于锂盐联合氯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更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女,50岁,家庭妇女。1987年3月10日入院。近1月来,进行性乏力、头晕、眼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近20天来症状加重,并有不规则发烧,伴有恶寒,汗出而烧退,下肢有出血点。既往史:无荨麻疹及过敏史,体健,月经已闭止  相似文献   

6.
卡马西平引起口咽糜烂剥脱性皮炎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患者男性、32岁,患躁狂症间歇发病,病程8年,于1984年10月4日躁狂症再次复发第4次住我院治疗。患者以往3次住院均以碳酸锂治疗有显效,但因服锂盐后自觉口苦咽干,每需强行督促服药,出院后即拒绝服药而致反复发病。此次住院因患者对锂盐治疗极度反感,而改用国产卡马西平治疗,剂量自200mg/d开始,逐渐增至10月27日的800mg/d,以后维持此量治疗。患者情绪稳定,症状缓解,无不适体诉,未见神经、消化、造血、心血管系统及皮肤等方向副反应。至10月29日卡马西平总服药量为13.4g。  相似文献   

7.
前沿瞭望     
锂盐阿尔茨海默氏症巴西和日本科学家发现,通常用于治疗躁狂抑郁症的锂盐,可能也具有防止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功效。它能从根本上抑制脑部一种酶的作用,防止引起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有害物质积累。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过去30年来,锂盐一直用于治疗躁狂抑郁症,这是一种情绪大起大落、时而躁狂时而抑郁的疾病。近10年来,人们对锂盐起作用的原理了解得越来越清楚,锂盐的用途也就更广泛。最新研究表明,它或许也可能防止脑部退化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亨廷顿舞蹈病。最近在美国费城举行的第九届国际阿尔茨海默氏症及相关疾病大会上,巴西圣保…  相似文献   

8.
林燕钦 《海峡药学》2001,13(2):83-83
患者 ,女 ,37岁 ,因双侧乳房胀痛 1年 ,近日痛甚 ,来院就诊。乳腺红外线扫描诊断为双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自述过去曾服用过天冬素片、逍遥丸、百消丹等药物 ,但疗效甚微。因此处方以平消胶囊 10 0粒 (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 2 0 0 0 0 10 8)口服 ,1次 6粒 ,1日 3次 ,饭后服用。当患者服药至第三天上午时 ,自觉喉头有异物堵塞感 ,中午继续服用 ,喉头堵塞感越来越严重 ,并出现恶心、头晕症状。晚上服下药物 5 min,发生呕吐 ,呕吐后喉头异物堵塞感减轻 ,头晕、恶心症状未减 ,遂停服平消胶囊。次日喉头堵塞感、恶心、头晕症状全部消失。来…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男,35岁,农民,住院号34841。主因间断心慌、恶心三年,近6天加重伴腹胀于1980年3月21日急诊入院。3年前因生气后出现恶心及上腹部不适,偶有心慌,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当地按“胃炎”治疗无效。2~3个月后心慌加重,偶有头晕感,口服心得宁效果不显著。79年10月因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不能平卧、气短及下肢指凹性浮肿,在本县医院诊为“心脏病”,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 ,2 5岁 ,已婚。因恶心、呕吐、腹泻 6 d,尿黄 3d于 1999年 9月 2日入院。患者一家三口于 1999年 8月 2 7日中午进食炒野蘑菇 ,其丈夫进食量较少 ,晚饭患者又把剩蘑菇吃完。于第 2天三口人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患者及孩子症状较重 ,3人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 ,其丈夫输液 2 d后症状缓解 ,孩子因症状较重于第 4天死亡。患者因症状加重并出现眼黄、尿黄而转入我院。入院查体 :体温 36 .7℃ ,脉搏 10 6次 / min,呼吸 2 2次 / m in,血压 16 / 9k Pa,发育营养好 ,自动体位 ,精神差 ,烦躁 ,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重度黄染 ,无出血点、瘀斑 …  相似文献   

11.
医学新发现     
我国新疆一家精神病医院经过长期临床实验和观察发现,锂盐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特殊疗效。据医学资料表明,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精神医学习惯将重症精神病划分为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两种不同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传统概念认为,锂盐对躁狂抑郁症具有特异性治疗作用,而对于精神分裂症则无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精神医院牛佩志医师通过使用治疗躁狂抑郁症的传统药物锂盐对八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果表明,患者均在6-8天内精神分裂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有效率达98%,其中综合治疗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锂为治疗周期性躁郁性精神病躁狂期的特效药,对多种情感紊乱有良好的控制能力。我国从1965年西安、北京、上海、杭州相继应用锂盐治疗躁狂症精神病人疗效较好。因锂盐有较强的毒性,应经常测定血锂含量并在医生监督下用药。Nevius和Lanchantin用钾做内标准元素测定锂。我们利用现有的火焰光度计和锂干涉滤光板建立了血锂直接火焰光度测定法,介绍于下: 一、原理物质受到高温激发原子外层轨道上的电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当电子由较高能级跳回到低能级时多余的势能以光波的形式放出辐射。锂在燃烧  相似文献   

13.
患者,20岁,孕1产0,人工流产1次,因停经35天,下腹疼痛4天,加重10小时,于2001年8月27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1年7月22日。停经35天以来无明显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症状,4天前无诱因突然出现下腹部疼痛,10小时前与配偶同房后下腹疼痛加重,6小时后全腹痛,  相似文献   

14.
近10yr来锂盐在我国精神科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文献中有关锂盐和肾功能关系的报道。内容包括:锂盐和肾小管、肾小球的功能;制剂类型和服药方法对肾功能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锂盐(碳酸锂)是有效的双相障碍急性及维持期治疗药物之一,还可用于单相抑郁症的增效治疗及自杀预防,其他临床获益(如神经保护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证据。但其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有些因素可能导致血锂浓度升高,乃至诱发中毒反应。因此,治疗过程中患者务必学会识别锂中毒的症状,定期检测血锂浓度,以防中毒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随机应用氯氮平、碳酸锂及2药合用3组治疗躁狂症60例,每组20例,疗程4wk,结果表明锂盐、氯氮平及合用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95%和100%,其显效率分别为50%,85%和90%。表明氯氮平与锂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其显效率明显优于锂盐组,合用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优于锂盐组,同时副作用明显低于其它2组,而起效时间也明显比锂盐组短,故氯氮平与锂盐合用乃是治疗躁狂症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锂盐作为情绪稳定剂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已有60多年的历史,大量研究证明锂盐用于治疗急性躁狂以及对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反复发作有效。锂盐还具有独特的预防自杀风险的效应,可降低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最近锂盐在神经精神方面的应用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其独特的机制更是在不同的领域中被发现并应用,锂盐通过作用于GSK-3的抑制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对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的防治具有潜在用途。几个旨在评估锂盐对这些疾病疗效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8.
硫酸吗啡控释片致奥狄括约肌痉挛1例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76岁男性患者因肺癌癌性疼痛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30mg,1次/12h及双氯芬酸钾25mg,1次/8h。第10天患者出现上腹痛,伴发热、恶心、呕吐,T38.5℃。腹部CT及B超检查均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停用硫酸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钾继续使用,并行对症及支持治疗。患者症状好转,腹部B超复查未见肝内外胆管扩张。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19岁。因右下腹痛1天伴恶心呕吐两次,于1996年9月10日入院。末次月经1996年8月15日,月经量及性状同以往。月经初潮15岁,经期4~5天,经量中等平素月经周期规则。有继发痛经史,近两年加重。未婚,否认性生活史。于1996年9月9日突发右下腹疼痛,开始即较剧烈,无转移性腹痛及放射性疼痛。一般情况尚可,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两次。查体:神清,痛苦面容。呼吸平稳,血压  相似文献   

20.
郭妍  汪林 《中国药师》2007,10(8):813-813
患者女,30岁。因烦躁、焦虑不安、失眠,于2006年6月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给以盐酸帕罗西汀片,20 mg,po,qd治疗。当患者第一次服药后10 min,便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心慌、恶心等症状,月经亦随即提前10余天出现。因疑为药物所致,患者自行停药,症状渐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