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62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及居家腹膜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 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延续护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为新兴医疗服务,可有效保障居家治疗与住院期间治疗水平的协作性,降低腹膜炎及再入院率发生,提高患者自我效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个街道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肾内科常规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腹膜透析延续护理服务模式予以干预,实施1年后,比较两组PD患者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腹膜炎出现时间及两组腹膜透析充分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掉队率降低,平均透析月升高;腹膜炎感染率、腹膜炎出现时间、尿素清除指数、每周腹膜透析充分性、患者医疗费用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展,提高了PD延续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增加了PD患者的参与度,弥补了社区服务功能缺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可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与居家护理互动对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的医院居家互动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对透析方案及门诊复诊的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透析操作不规范未按时充分评估、水盐控制不理想方面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医院居家互动式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吕芬 《南京护理》2023,(3):30-35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的“互联网+”远程管理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首次置管行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2021年1-12月收治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按照腹膜透析管理流程实施常规护理,由肾内科医生负责腹膜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护士负责随访及延续管理等;2022年1-12月收治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MDT)互联网+远程干预管理。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包括肾内科、营养科、药剂科、心理科,团队利用“互联网+”信息管理平台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远程延续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生活质量、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度、用药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度、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建多学科协作管理团队,利用“互联网+”信息管理平台,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远程管理,将延续护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进行持续干预,及时有效地多方位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指导,规范病人操作行为,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有效减少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医患护患有效沟通,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108例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延续护理进行总结、分析,以进一步完善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法:建立以腹膜透析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护理团队,制定针对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居家护理计划,对108例出院后的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采取电话随访、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教育、门诊随访及家庭访视等方式开展院外延续护理。结果:经2年实践,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由51.3%上升至91.4%,腹膜炎发生率由1/45病人月下降为1/61病人月;有89例患者不同程度地回归了社会;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2%。结论:延续护理服务为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提供了持续、不间断的护理,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降低了其腹膜炎的发生率,促进了其病情转归,同时也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进延续护理干预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长期腹膜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进行改进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例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少于正常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改进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长期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通过层级管理对出院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给予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组患者透析依从性、服药依从性、饮食控制、操作规范等均较对照组好,腹膜炎、导管并发症、再住院率等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层级管理有助于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透析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医联体模式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纳入 2015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我院在册建档 116 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医联体模式下延续护理干预。统计患者对自我管理相 关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干预前后腹透换液及出口护理操作规范率、操作规范及出口规范考核合格率、每月随访率、生活质量。 结果 患者干预后对自我管理相关知识知晓率、腹透换液及出口护理操作规范率、操作规范及出口规范考核合格率、每月随访 率、每月访视率较干预前高,退出率低于干预前(P<0.05)。患者干预后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 生活状态评分较干预前高(P<0.05)。结论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医联体模式下延续护理,能够提高自我管理相关知识的知 晓率,保证腹透换液及出口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提高每月访视率,降低退出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新农合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效果及感染发生率。方法将42例新农合居家腹膜透析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42例患者实施干预前的回顾性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率。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新农合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各种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团队延续护理模式在脑性瘫痪患儿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至11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和康复科治疗的96例脑瘫患儿及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团队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出院6个月,干预组照顾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3、6个月,干预组照顾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两组患儿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差于干预3个月(P<0.05);出院3、6个月,干预组患儿的康复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延续护理模式应用在脑瘫患儿居家康复中的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照顾者的负性情绪,提升照顾者的满意度,提高脑瘫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膜透析患者70例,出院后按随访文档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丛  吴微  肇晓明 《护理研究》2014,(13):1557-1561
[目的]探讨一对一协同家庭支持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76例居家腹膜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除接受常规腹膜透析治疗和护理外,同时接受一对一协同家庭支持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腹膜透析治疗和护理。两组病人在入组时及干预3个月、6个月时进行终末期肾病依从性问卷(ESRD-AQ)测评。[结果]两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ESRDAQ得分比较,试验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干预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但试验组升高趋势较对照组明显。[结论]一对一协同家庭支持干预可提高居家腹膜透析病人的透析方案依从性、服药依从性、液体限制依从性及饮食依从性,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信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实施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居家PD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同意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确认加入微信群的情况,将同意加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加入微信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微信平台提供延续性的居家PD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给予居家指导.结果 观察组PD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微信平台为居家PD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是可行的,能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再住院率,提高居家PD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和居家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对一协同家庭支持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76例居家腹膜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除接受常规腹膜透析治疗和护理外,同时接受一对一协同家庭支持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腹膜透析治疗和护理。两组病人在入组时及干预3个月、6个月时进行终末期肾病依从性问卷(ESRD AQ)测评。[结果]两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 ESRD AQ得分比较,试验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lt;0.05),且随着干预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但试验组升高趋势较对照组明显。[结论]一对一协同家庭支持干预可提高居家腹膜透析病人的透析方案依从性、服药依从性、液体限制依从性及饮食依从性,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刘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7):48-49,74
目的探讨应用流程警示图预防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收治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向其发放居家腹膜透析流程警示图。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膜炎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对腹膜透析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流程警示图的应用可以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lark安适护理模式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长期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90例ES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lark安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透析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采用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心理韧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透析依从性、KDQ、CD-RISC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P<0.01),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在服务态度、护理技能、信息告知以及情感体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Clark安适护理模式应用于长期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中,可提高该类患者透析治疗依从性,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吕芬  华丽 《南京护理》2021,(6):36-40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FCC)护理模式干预在老年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行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FCC模式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导管移位、出口处感染、腹膜炎、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 P <0.05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 P <0.0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FCC)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远程监控管理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3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先后采用传统随访管理模式和远程监控模式对患者在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过程中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干预。结果 应用远程监控管理模式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40%上升至干预后的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30,P<0.01)。采用传统随访管理模式时,患者在腹膜透析操作前、连接外接短管前、盖碘伏帽前和操作后4个阶段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100%、0%、0%和60%,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感染率为4.3%;采用远程监控管理模式后,相应阶段的手卫生指征依从性分别为100%、89%、97%和92%,并且无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结论 远程监控管理模式对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手卫生依从性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加强护患关系、提高腹膜透析居家护理质量、打造医院品牌,本院将腹膜透析护理工作范畴从医院延伸到病人家里,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病人至上、最大限度满足病人需要"。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科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40例慢性肾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延伸护理。随访6个月,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腹膜透析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延伸护理服务,让病人享受到全程、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更好地做好居家腹膜透析治疗,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医院服务形象、优化服务流程,得到了病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重建法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认知重建法对32例规律腹膜透析超过6个月,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透析充分性、容量状况、营养状况、康复状况、住院率、并发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透析充分性提高,容量状况、营养状况、康复状况改善,住院率降低,并发症减少,提高了疗效。结论:认知重建有利于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