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收治的61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31)与重症组(n=30),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分别于入院即时、入院后第1、3、5、7天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CRP及PCT水平,并比较3组入院不同时刻甘油三酯、CRP及PCT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入院即时,轻症组、重症组患者PCT、CRP、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重症组上述指标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重症组患者入院第1、3、5、7天甘油三酯、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重症组各时间点的甘油三酯、CRP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胸腔积液、器官障碍发生率均高于轻症组,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多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CRP能够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作出反应,可作为预后评价指标,同时能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合并感染,进行早期合理预防,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97例ACI合并CAS患者根据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分为轻度狭窄组(n=32例)、中度狭窄组(n=30例)和重度狭窄组(n=35例);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型(n=30例)、中型(n=31例)和重型(n=36例).比较各颈动脉狭窄组和病情程度组ACI患者血清ox-LDL、hs-CRP、Hcy表达水平.结果 各颈动脉狭窄组ACI患者血清ox-LDL、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ox-LDL、hs-CRP、Hcy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各病情程度组ACI患者血清ox-LDL、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血清ox-LDL、hs-CRP、Hcy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 血清ox-LDL、Hcy、hs-CRP表达水平随CAS程度加重而升高,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宋竹茵 《临床军医杂志》2020,48(3):328-329,332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水平在重症脑血管病(SCVD)中表达及其与神经功能、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重症组(n=45)与非重症组(n=62)。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50例纳入健康组。比较各组入院及发病第1、3、5、7天血清IMA水平、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结果与健康组比较,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患者入院时血清IMA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入院时及发病第1、3、5、7天时血清IMA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非重症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重症组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时血清IMA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941,P<0.05),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呈负相关(r=-0.517,P<0.05)。结论 IMA在SCVD中呈高表达,并于发病第3天达到峰值,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叩背护理法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心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采用传统叩背护理方法,观察组(n=35)采用改良叩背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排痰前后血气指标、痰液黏稠程度、排痰量、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叩背舒适度。结果两组排痰前PO2、SaO2、PCO2等血气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排痰后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PO2、SaO2血气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痰液粘稠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排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叩背舒适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叩背护理法可促进老年心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提高叩背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程春生  李纲 《西南军医》2017,(6):549-551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探讨其检测价值.方法80例TIA患者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程度<30%,n=28例)、中度(狭窄程度≥30%,≤70%,n=27例)和重度(狭窄程度>70%,n=25例);根据ABCD2评分标准分为低危组(1~3分,n=30例)、中危组(>3~6分,n=28例)、高危组(>3~6分,n=22例).同期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并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和ABCD2评分的相关性.结果TIA组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TIA患者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明显升高(r=0.622,P<0.05);不同危险组TIA患者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随着危险性增加,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明显升高(r=0.613,P<0.05).结论血清Cys-C、Hcy水平检测在判断TIA患者病情、风险性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早期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早期黏膜通透性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感染并发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62例AP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Ⅰ组为轻型胰腺炎患者(n=26);Ⅱ组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不伴脏器功能障碍患者(n=18);Ⅲ组为SAP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n=18)。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发病72h内测定肠道乳果糖/甘露醇吸收比、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期采集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感染并发症和病情转归等临床资料,并对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0.024±0.009)比较,Ⅰ、Ⅱ、Ⅲ组乳果糖/甘露醇吸收比均明显升高(0.044±0.017,0.390±0.160,0.480±0.220,P<0.01),且Ⅱ、Ⅲ组明显高于Ⅰ组(P<0.01),而Ⅱ、Ⅲ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P早期肠黏膜通透性变化程度与血清内毒素及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02,r=0.862,P<0.001)。患者肠黏膜损伤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APACHEⅡ评分:r=0.820,P<0.001;SOFA评分:r=0.767,P<0.001)。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严重程度与患者死亡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660,P>0.05);伴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较不伴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死亡率高(16.7%vs0.0%,P<0.01)。结论AP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通透性随病情加重而升高,这可能是AP发展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促进因素。维护AP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内毒素血症,对减少感染并发症甚至降低死亡率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程度与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肺部感染分成两组,其中,A组(n=44)为未感染患者,B组(n=45)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观察两组病原菌分布类型、生化指标及维生素D含量。结果在病原菌方面,B组主要为革兰氏菌,革兰氏阴性菌占比高达57.8%,革兰氏阳性占比33.3%,而真菌仅为8.9%。生化指标方面,B组患者血钙、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而25羟维生素D_3[25-(OH)D]含量要远低于A组(P<0.05)。B组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高达75.6%(34/45),而A组为45.5%(2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水平与合并肺部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5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n=80)与无肺部感染组(n=70),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7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的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将肺部感染组根据不同预后分为存活组(n=68)与病死组(n=12),并比较两组的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肺部感染评分(CPIS)。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来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肺部感染组、无肺部感染组CD3~+、CD4~+、CD4~+/CD8~+均低于健康组,且肺部感染组低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肺部感染组、无肺部感染组CD8~+、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健康组,且肺部感染组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存活组CD3~+、CD4~+、CD4~+/CD8~+、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病死组(P<0.05);存活组CD8~+、CPIS评分低于病死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CPIS评分呈负相关,而CD8~+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存在异常表达,提示免疫异常可能是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特点,同时考察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CT以及降钙素原(PCT)在HLAP严重程度评价中的作用及其对HLAP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48例老年胰腺炎患者,其中,76例HLAP患者为观察组,7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总结收治的76例HLAP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急性轻症胰腺炎组(MAP)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组(SAP)两组,比较两组患者降脂前后Ranson和CT评分,以及两组患者血脂和CRP水平。结果在临床评分相同的情况下,与BAP患者比较,HLAP患者糖尿病发生率、脂肪肝发生率和血脂水平均较高,肝功能受损程度和血清淀粉酶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AP组比较,SAP组患者的CRP、甘油三脂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与一般急性胰腺比较,老年HLAP具有血脂高、病情重、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血清淀粉酶低等特点,CRP联合高血脂可作为评判HLAP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CRP、CT以及PCT对老年HLAP的预后评估具有方便、可行、可较早诊断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n=60)与无肺部感染组(n=50)。比较两组患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分析主要病原菌组成及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肺部感染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肺部感染组,IFN-γ和IL-4水平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62.03%),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8株(22.78%)、铜绿假单胞菌16株(20.25%)、鲍氏不动杆菌8株(10.13%);革兰阳性菌28株(35.4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17.72%);真菌2株(2.53%),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是诱发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可能是诱发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1例RE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50)与B组(n=51)。A组入院确诊后给予莫沙必利口服;B组在采用莫沙必利口服的同时给予气滞胃痛颗粒口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浆胃动素(MOT)、血清胃泌素(GAS)、炎症因子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8.0%(39/50),低于B组的92.2%(47/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T、GAS水平均显著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RE临床疗效理想且安全性良好,可有效促进胃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n=68)与B组(n=72),A组给予普通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B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小分子毒素水平,血清CysC、β2-MG、PTH水平,尿素透析充分性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磷、血钾、血尿酸、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B组血磷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ysC、β2-MG、PT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B组CysC、PTH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尿素透析充分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死率为13.9%(10/72),显著低于A组的27.9%(19/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显著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CysC、β2-MG、PTH的清除效果,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肺部感染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肺部感染的患者60例,其中细菌感染38例,真菌感染22例,分别于入院时以及抗感染治疗7 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同时对所有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前收集痰标本送培养以明确病原体。结果(1)入院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真菌感染患者(P<0.05);(2)抗感染治疗7 d后,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而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检测肺部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并动态观察PCT水平变化,有利于肺部感染病原体的鉴别诊断,同时还能够指导抗生素应用并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上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3年9月至2017年4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上腹部术后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分为未感染组(A组,n=157)和感染组(B组,n=23)。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B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留置胃管时间长于A组,补液量多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补液量均为高龄患者上腹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手术时间和留置胃管时间延长为高龄患者上腹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接受上腹部手术的高龄患者而言,手术时间和留置胃管时间延长会使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应做好相关防治,以降低患者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RI)对冠脉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CHD)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老年CHD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中重度RI(A)组和正常或轻度RI(B)组,分析RI对冠脉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A组术前用冠状动脉造影来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TIMI血流分级为0级者明显高于B组(χ2=13.928,P<0.05);A组TIMI血流分级为1级者0例,明显低于B组(χ2=5.407,P<0.05);两组TIMI血流分级为2级和3级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单支病变例数明显高于B组(χ2=12.990,P<0.05),3支及以上病变例数显著低于B组(χ2=11.216,P<0.05),双支病变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变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A组的MACE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χ2=5.162、5.347,P<0.05),全因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主要心脏(冠脉)不良事件(MACE)、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的RI对冠脉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明显高于轻度RI或正常的患者,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有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急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n=86)和微创组(n=78)。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急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效果相当,且在再出血和住院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昏迷程度及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炎症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微创组炎症水平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在并发症上,微创组肺部感染比例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半年,微创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预后评级Ⅰ~Ⅲ级的患者比例略高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具有和传统手术相当的血肿清除效果,但小骨窗微创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降低颅内压、脱水以及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亚低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入院时、治疗后1d和治疗后5d颅内压、血糖、血清GFAP、UCH-L1、NSE、CRP指标变化以及治疗6个月后预后情况。结果两组颅内压第1天、第5天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1、5d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1、第5天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治疗组治疗后1、5d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GFAP、UCH-L1水平治疗后1、5d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GFAP、UCH-L1水平治疗后1、5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SE、CRP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SE、CRP治疗后1d和5d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中残、重残及植物状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血清GFAP、UCH-L1、NSE、CRP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法国梅里埃的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n=30)与非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n=120),再将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患者分为多重耐药组(n=16)、广泛耐药组(n=9)及全耐药组(n=5)。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水平,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血清PCT、hs-CRP水平与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非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内多重耐药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低于广泛耐药组、全耐药组,广泛耐药组血清PCT、hs-CRP水平低于全耐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hs-CRP水平与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0.94,P<0.05))。结论血清PCT、hs-CRP水平与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程度呈正相关,通过对血清PCT、hs-CRP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7月—2018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DFNF患者128例,男性71例,女性57例;年龄61~84岁,平均72.7岁.骨折原因:跌伤75例,撞伤32例,高处坠落伤2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型假体THA组(BPTHA组,n=64)与骨水泥型假体THA组(CPTHA组,n=64).BPTHA组行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CPTHA组行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等围术期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血清前列腺素缓激肽(BK)、5-羟色胺(5-HT)等疼痛因子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性反应指标水平;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PTHA组住院时间长于CPTHA组[(19.76±2.24)d vs.(15.37±1.71)d,P<0.05].术后6个月,BPTHA组Harris评分低于CPTHA组[(81.72±8.37)分vs.(86.68±8.85)分,P<0.05];术后12个月,BPTHA组Harris评分高于CPTHA组[(95.54±9.67)分vs.(90.72±9.12)分,P<0.05].术后6个月,BPTHA组血清BK、5-HT、SAA、CRP、ESR水平及VAS均高于CPTHA组(P<0.05);术后12个月,BPTHA组血清BK、5-HT、SAA、CRP、ESR水平及VAS均低于CPTHA组(P<0.05).BPTH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CPTH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THA、CPTHA均可应用于老年DFNF的临床治疗,但CPTHA近期疗效优于BPTHA,而BPTHA远期疗效优于CPTHA.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广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n=23)、中度(n=56)、重度(n=21)3个亚组;将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各亚组间及研究组与对照组受试者血清suPAR、PCT、CRP水平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suPAR、PCT、CRP及三者联合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suPAR、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亚组间血清suPAR、PCT、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水平轻度组低于中、重度组,中度组低于重度组(P<0.05);血清suPAR、PCT、CRP水平与受试者是否患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密切相关(P<0.05)。suPAR AUC为0.951(P<0.05),临界值为5.88 ng/mL,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50、1.000;PCT AUC为0.943(P<0.05),临界值为0.13 ng/mL,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60、0.967;CRP AUC为0.921(P<0.05),临界值为5.16 mg/L,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30、0.933;三者联合预测AUC为0.98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50、1.000,优于各自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suPAR、PCT、CRP水平升高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