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胸部X线影像特点,为SAR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积累资料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5日至3月30日临床确诊的28例SARS患者床边胸部X线表现,并对各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的X线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发病的急性期,13例呈单个片状影或小淡片状影及3例呈同侧肺野2个淡片状影表现者,病变均位于肺周边部;6例片状影在肺中心部位(近肺门旁);6例双侧片状影;4例有两肺广泛片状影。在疾病的恢复期,急性期肺部病变范围小的l9例病灶完全吸收;病变较大的9例,6例可见索条影,另3例病变广泛者死亡。结论:SARS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为多种实变阴影,其中单发小淡片影多位于肺周边部位且容易吸收;双肺及广泛实变影多位于中下肺野且吸收较慢。本研究结果初步提示SARS患者胸部病变范围与其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肺炎80例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经DR/CT及临床诊断的放射性肺炎80例的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影像学表现:病变范围呈跨肺叶、肺段分布,与照射野及病变部位相符:病变形态早期呈斑片状边缘模糊影,中期呈大片状边界清楚影。晚期呈大片状、条索状、网格状密度增高影,呈“刀切样”锐利边界。照射总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化疗的方案、用量、时间可加重肺损伤程度,放化疗增加了肺毒性。提示放射性肺炎的病变范围、部位、形态有其特点,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可确诊;降低照射总量及缩野照射可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50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片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肺炎X线片分析,以提高对新生儿肺炎的X线片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确诊且资料完整的150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胸片改变。结果右肺野一侧有影像表现的37例,左肺野一侧有影像表现的13例,两肺野均有影像表现的100例。伴有肺不张的4例,上纵隔有胸腺影的7例,合并肺出血的2例。新生儿肺炎X线片影像表现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密;肺野透光度略降低或局限性增强;局限性小片状或小斑片状模糊影;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模糊影。结论胸部摄片是诊断新生儿肺炎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6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X线表现。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基本分为三种:①节段性:胸片显示小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均匀增高影。②间质性: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呈弥散性或局限性增多增重,常呈网状或结节状,肺门阴影增大,纵隔影增宽。③混合性:胸片显示在间质病变的基础上合并小的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特点是:由肺门向双肺野扩展的扇状密度增高影,其外缘逐渐变淡而消失;X线表现早于临床症状;X线表现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合,需进一步结合临床及血清冷凝集试验方可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脂肪栓塞综合症(FE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确诊为肺脂肪栓塞综合症患者的X线和CT表现。结果9例胸片表现肺纹理增强、模糊,以中下肺野为著,7例肺内弥漫性密度增高影,2例肺内片状密度增高影;1例胸片正常;CT检查8例肺野呈毛玻璃样改变,2例肺内见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影,1例少量胸腔积液。结论肺脂肪栓塞综合症患者X线和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能够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与病理证实的8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86例中40例表现肺透光度略低或见细小颗粒影及网点状影;26例表现为弥漫性较大颗粒影,透光度降低;12例呈磨玻璃样变,心脏及膈肌影模糊;8例呈“白肺”样变,心脏及膈肌影消失。其中支气管充气征52例,肺容积减小46例,合并肺内感染37例,肺出血10例,气胸6例,纵隔气肿4例,间质气肿10例,慢性肺损伤1例。结论X线胸片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对其诊治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 本组45例中13例表现肺野呈细网格状改变及弥散颗粒状阴影;17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心缘及膈面较清楚;10例表现肺野呈毛玻璃状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心缘及膈面模糊;5例表现为“白肺”;其中合并肺炎10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并发肺出血4例,并发气胸1例。结论 双肺透光度减低,伴细颗粒状影,支气管充气征是本病典型的X线征象,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NP)的X线表现,明确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表现.结果早期新生儿肺炎以吸入性肺炎主,晚期新生儿肺炎以感染性肺炎为主.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密肺野透光度略降低或局限性增强,局限性小片状或小斑片状模糊影,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模糊影.结论胸部摄片是诊断新生儿肺炎必不可少的手段,须提高胸片质量、并密切结合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9.
6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表现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8例糖尿病结核患者进行胸片检查,其中38例同时进行CT检查,观察肺部结核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变化。结果:68例糖尿病结核表现为中、重度者占97.0%(66/68);其X线表现主要为大片状(80.9%,55/68)或多发小片状(19.1%,13/68),浓密影、空洞(89.7%,61/68),上肺野病变低于中、下肺野,CT表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Liu ZJ  Huang DJ  Wang ZQ  Wang ZG  Chang SH  Wu ZC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9):2740-2744
目的 探讨急性氯气中毒患者胸部X线和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8例氯气中毒患者发病后一系列胸部X线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X线表现:9例胸片正常;2例首诊胸片正常,1~2 d后见异常.17例首诊X线表现异常:急性气管-支气管周围炎3例,急性化学性支气管肺炎6例,弥漫性间质性肺水肿和中央性肺水肿为8例.CT表现:发病1~3 d,轻者两肺散在斑点状致密影;中重度者为多发斑片状或弥漫性渗出,部分融合实变,见空气支气管征及胸腔积液.发病4~10 d,轻者基本吸收,中重度者斑片状渗出影吸收变淡,两肺实变面积缩小.发病10 d后,4例完全恢复正常,6例30~40 d时表现为肺内少许纤维条索影,1例42 d时表现为两肺内细小点状模糊影,呈较淡毛玻璃样改变.结论 急性氯气中毒因病变程度不同可表现为急性支气管-肺炎和急性肺水肿的影像改变,一系列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CT检查能较准确地评价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