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查清畲族药用蕨类植物资源。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畲医药数据库",野外实地考察,实物和电子标本收集、鉴定。结果:畲族常用蕨类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常用品种共有24科,31属,37种,1变种。结论:本次调查初步查清了我国畲族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分布情况,为进一歩开发利用畲族药用蕨类植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野牡丹科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查清广东省野牡丹科药用植物种类及分布。方法:野外调查、标本查证和查阅相关资料。结果:广东省野牡丹科药用植物共有24种(含1变种),基本查清其地理分布与药用功效。结论:为加大野牡丹科药用资源的开发力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骆红梅  黄纪欧 《中药材》2001,24(7):474-476
目的:弄清贵州省薯蓣属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方法:查证标本及有关资料。结果:贵州省薯蓣属药用植物共有17种(含1变种),基本查清其地理分布与药用功效,并列出了分类检索表。结论:为深度开发利用贵州省薯蓣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畲族珍稀濒危特有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鄢连和  姜程曦  朱美晓 《中草药》2014,45(22):3351-3355
主要介绍中国畲族珍稀濒危特有药用植物资源及保护现状;对畲族珍稀濒危和特有的、资源急剧减少的紧缺药用物种的种类及分布、药用价值、资源保护现状等进行总结和分析,提供了畲族珍稀濒危特有药用植物药用资源信息,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访谈调查和证据标本采集鉴定方法,调查了解内蒙古哲里木蒙古族民间用作药物的野生植物种类和药用部位以及所治疗的疾病和用药方法。结果表明,当地民间常用的当地野生植物共有44种和1变种;药用部位有全草、地上部分、根、茎、叶、花、果、种子、枝条木质部、根皮等;所治疗的疾病以感冒、咳嗽、发烧、风湿病、胃肠病和皮肤病、冻伤、外伤等当地常见病为主;用药方法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当地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传统知识和经验对农牧民基础医疗保障仍有意义,但这一知识在迅速流失,应深入调查和挖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33种畲族药用野生豆科植物在福建的资源分布情况。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筛选出33种畲族药用的豆科植物,结合野外实地考察确定其在福建省29个县市内的资源分布。结果:29个县市均有分布的畲族药用豆科植物有5种,无分布的有2种;分布县多于15个,且县域内分布多于50%乡镇的有7种(AAAA级),县域内分布少于50%、多于25%乡镇的有5种(AAA级),县域内分少于25%乡镇的有14种(AA级)。结论:闽产豆科畲药资源丰富,藤茎类豆科畲药具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依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明确恒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重点中药材品种及民间常用传统验方和药材栽培情况。方法:借助"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样地、样线调查和调查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归纳与总结恒山区野生药用植物和药材栽培种类、数量等数据。结果:共完成了37个有效样地,采集药用植物品种140种(分布在61科152属),制作药用植物腊叶标本513个,采集照片16472张,录制视频194个。确认重点药用植物品种21种,收集重点药用植物品种种子19种。走访收集民间传统验方6个,走访调查药材种植基地9处,栽培药材共计25种,其中栽培面积大、产量高的有蒲公英、人参、西洋参、赤芍和刺五加等。结论:恒山区野生和栽培药用资源较为丰富,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发展利好环境下,恒山区的中医药产业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了解哲里木蒙古族民间用作药物的野生植物种类、药用部位、所治疗的疾病、用药方法和草原医药的文化特点。方法:采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结果:当地民间常用的当地野生植物共有69种和2变种;药用部位有全草、地上部分、根、茎、叶、花、果、种子、枝条木质部、根皮等;所治疗的疾病以感冒、咳嗽、发烧、风湿病、胃肠病和皮肤病、冻伤、外伤等当地常见病为主;用药方法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结论:当地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传统知识和经验沉淀极深,具有浓郁的草原医药的文化特点,对农牧民基础医疗保障仍在发挥作用,但这一知识在迅速流失,应深入调查和挖掘、整理。  相似文献   

9.
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利用及资源现状,为保护与合理利用兰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野外考察、线路调查、民间访问等调查方法,分别在不同季节对江西境内不同地区的兰科药用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对野外调查采集到的兰科药用植物及存放于江西各科研院校标本馆的兰科植物标本进行研究鉴定;对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地点、资源数量、药用价值与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查阅研究本草文献中有关兰科药用植物种类、药用情况等信息,参考有关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现代研究文献。江西共计分布有兰科药用植物37属93种,新增兰科药用植物19种,其中仅石斛属就增加6个药用新种。药用属占江西全省兰科属数的71. 2%,占全国兰科属数的20. 1%,药用种占江西兰科种类的76. 9%,占全国兰科药用种类的31. 2%。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许多种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但随着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有些野生兰科药用植物资源正面临枯竭,亟待加强科学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巴林右旗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收集标本的基础上,研究该区域内野生药用植物的分布、生境、种类;常用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现状。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提出可行报告。方法:采用文献法、资料查阅、实地考察、标本采集整理及鉴定、药用植物学分析研究等方法。结果:经初步鉴定巴林右旗野生药用维管植物有91科536种,占野生维管植物总数的62.91%。在91科药用植物中菊科药用植物种类较多。结论:调查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巴林右旗的药用植物提供了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11.
王月茹  谢伟  马存德 《世界中医药》2013,8(11):1351-1352
目的:对陕南地区荨麻药用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整理,编制分类检索表,为当地开发和利用荨麻类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有关研究文献及标本查阅,对陕南地区荨麻药用植物种类、生态分布、资源状况、药用部位及功效等进行归纳总结,编制分类检索表。结果:陕南地区荨麻药用植物有3种,基本查清了荨麻在陕南的野生资源情况。结论:陕南地区荨麻资源分布较广,但作为中药资源其开发利用较少,同时各种之间生态学均有较大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科尔沁沙地当地民间菊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为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及我校植物标本室的相关标本。结果:科尔沁沙地菊科野生药用植物有31属62种1变种,介绍它们的药用部位、医疗用途、生境等。结论:建议对其中药用价值高、资源丰富,具备开发潜力的6种药用植物进行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3.
四川和重庆鼠尾草属植物的种类及药用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研究四川和重庆鼠尾草属植物种类分布及药用资源,探讨它们的分布特点及药用价值.方法 野外调查,采集鉴定标本与查阅标本资料相结合.结果 四川和重庆鼠尾草属植物有38种10变种3变型,其中24个分类群作为地方性中药材和民间草药广泛使用.结论 四川和重庆鼠尾草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三峡库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重庆市三峡库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整理及标本鉴定,对重庆市三峡库区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发现重庆市三峡库区共有药用植物278科1 377属4 521种(含变种,变型和亚种).对其种类组成、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珍稀药用植物和民间习用药物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甘肃唐松草属药用植物种类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甘肃唐松草属药用植物的种类、生态和分布,共11种4变种。并对其功效、民间药用情况及化学成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山东临朐地区野生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方法进行实地调查、植物标本的采集、鉴定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有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145科,省级重点野生药材48种,以被子植物为主,其中菊科、豆科、蔷薇科种类最多。结论临朐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是开发利用的种类不多。建议在保护濒危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加强大宗野生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掌握江西省紫金牛科药用植物种类、分布、药用功效情况,为该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标本查阅、文献查证。结果江西省紫金牛科药用植物有5属30种(含变种),其中10种被有关标准收载,大多数仅在民间作为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活血化瘀的草药使用。结论紫金牛科药用植物在我国虽然有九百多年的药用历史,并有较高的食用和观赏等价值,但基础研究薄弱,急需运用现代化学、生药学、药理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开展紫金牛科药用植物的资源调查、人工种植、化学与药理研究,并制定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甘肃唐松草属药用植物的种类、生态和分布,共11种4变种。并对其功效、民间药用情况及化学成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9,(4)
目的:探明玛曲县藏药药用植物、动物及矿物资源的种类和药用特征,分析该地藏药资源的多样性。方法:通过样地调查、走访调查与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玛曲县的藏药资源进行调查。结果:玛曲县现有野生藏药药用植物48科230属246种,毛茛科和菊科为优势科,其中重点药用植物17科20属23种。野生植物的药用部位以全草类为主,占44.18%,药物以热性病药和血病药为主,分别占18.29%和16.67%。现有藏药药用动物27种,藏药药用矿物18种。结论:玛曲县藏药资源种类虽然丰富,但是多数野生药用植物的蕴藏量不大,野生动物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矿物药亦很少应用于临床,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快研究进度,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4):770-774
通过对内蒙古野生蒿属植物资源调查,发现内蒙古地区分布有50多种蒿属药用植物。研究发现中药和蒙药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在种类组成、分类群、药用部位、功能、生活型、生态类型及其地理分区特征等方面均有显著的异同性,同时在传统医药利用过程中存在普遍的"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现象。文章针对蒿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用价值、饲用价值及生态学价值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比较该资源在传统中药和蒙药中的应用特点,为内蒙古蒿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去伪求真"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