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曹永福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254+256-254,256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10例,部分闭合性骨折,在透视引导下手法复位后,打入固定针,进行外固定。对于手法不能复位但并未伴有严重组织血管损伤的患者,在骨折处小切口复位骨折并打入固定针,进行外固定。如伴有大面积组织损伤,先处理好组织损伤,再做外固定;若伴有感染,等感染控制后,作延期外固定架治疗。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统计功能固定及解剖复位情况。结果经外固定架治疗后,110例患者中有47例最终达到功能复位,63例达到解剖复位。其中,有9例患者出现复位后为固定松动,进行了二次固定。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术后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减少了患者痛苦,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ISS)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动力髁螺钉板(Dynamie hip serew,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7例给予LIS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9.5±2.8)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没有出现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膝关节内(外)翻崎形、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观察组总有良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X2=6.1138,P<0.05)。结论锁定钢板(LISS)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疗效肯定,术中血运破坏少,创伤小、对骨折“内环境”干扰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较为满意,早期功能训练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LISS是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修复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4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为治疗对象,根据患者使用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显微外科修复术与可吸收螺钉治疗,观察组使用显微外科修复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状况、术后并发症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恢复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26%)低于对照组(17.02%),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95.74%)高于对照组(82.9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与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四肢骨折和血管损伤,可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四肢功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47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结果本组47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住院(13.4±3.2)d,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够确保手术的成功,还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骨盆骨折并发症及处理观察分析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症的诊治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骨盆骨折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Ⅰ期切开复位内固定14例,外固定9例,下肢骨牵引4例。髂内动脉结扎7例,髂、股血管损伤行血管修补术2例。尿路损伤患者行尿道会师术7例,尿道吻合术3例,膀胱修补术3例,膀胱造瘘术2例,余留置导尿管。小肠破裂患者行肠吻合2例,部分肠切除1例,直肠破裂行修补术及结肠造瘘术3例。女性外阴、阴道撕裂患者行修补术。余病例给予相应处理。患者死亡5例,病死率7.5%。其中3例为全身多发骨折并失血性休克,1例为合并颅脑损伤,1例为挤压伤。结论骨盆骨折并发症的治疗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多学科协助应对复杂病情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接受的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8例,按照Frankel脊髓损伤评定标准分为A-E级,其中A级21例,B-E级47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所有患者脊髓损伤术后恢复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术后脊髓完全损伤21例中优良率28.57%,脊髓不完全损伤47例中优良率61.70%,总优良率达到51.74%。结论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后早期采用大量激素对脊髓减压治疗效果显著,适合早期手速治疗,及时解除患者脊髓压迫和进行脊柱内固定能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脊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胫腓骨开放骨折合并动脉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并血管损伤胫腓骨开放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86例(均为单侧肢体)胫腓骨开放骨折合并动脉损伤(Gustilo Ⅲc型)的患者,其中胫前动脉损伤64例,胫后动脉损伤8例,两动脉同时损伤14例。结果 86例全部行急诊清创,血管探查和(或)修补。31例急诊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其中18例术后感染,6例因肢端坏死而截肢;42例行石膏外固定,其中5例术后感染,1例因肢端坏死而截肢;5例行跟骨牵引;8例行外固定架治疗。结论 合并动脉损伤的胫腓骨开放骨折,早期彻底清创至关重要。血管损伤应急诊予以修复,骨折不宜一律内固定。可利用的软组织无张力地覆盖骨、肌腱及血管,残余创面留待Ⅱ期闭合。  相似文献   

8.
童磊 《中国医药指南》2014,(10):120-121
目的研究颈椎不稳的患者运用螺钉-钛棒(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诊治的24例颈椎疾病导致椎体不稳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螺钉-钛棒(板)固定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为出现血管、神经系统损伤,经过2.624个月的随访观察,平均为4.5个月,钢板螺钉无断裂及松动,固定节段牢固,原存在神经根或者脊髓损伤的患者,症状均有程度不等的恢复和改善。结论颈椎椎体不稳的患者运用螺钉-钛棒固定的效果较好,能够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只需要轻微的外固定术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畸形矫正、神经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椎体后凸和侧凸角度均明显减少,神经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一期愈合,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术疗效显著,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脊髓损伤后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进行了后路减压复位,前路融合固定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药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所有患者复位满意,无内固定失败。30例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SIA分级平均提高1.8级。结论后路单纯减压联合前路融合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效果满意,术后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加压钛合金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2006年年12月至2008年12月股骨颈骨折患者47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采用经皮空心加压钛合金螺钉治疗。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平均时间30min,术中出血量小于20血,术后无感染。47例患者均随访,平均1.5年,临床疗效:优34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为95.7%。结论经皮空心加压钛合金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3年2月—2005年6月,应用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1例。结果 21例患者中,3例脊髓完全损伤者,2例于术后7~9d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于术后出院一月后伴发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8例均获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20个月,16例脊髓损伤患者按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平均提高1.5级。术中无血管、神经系统损伤,无植骨不融合、内固定物断裂情况发生。结论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适应范围广、操作安全、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收治的2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患者,通过钢板或外固定架对骨折进行固定,9例患者通过端端吻合,11例患者通过大隐静脉移植修复.术后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肢体远端行切开减压,二期直接缝合闭合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浮膝损伤22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81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2例浮膝损伤的病历资料,伤口给予无菌包扎,防止进一步污染,四肢骨折给予外固定,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施以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术后效果良好,0.5~1.0年均能参加轻中度体力劳动,2例骨折涉及膝关节,骨折愈合后有轻度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对于浮膝损伤患者,首要的是治疗其休克和危及生命的并发伤,之后再施以相应的手术,才能保证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固定螺钉系统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5例(男16例,女9例)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应用双固定螺钉系统进行韧带修复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随访3~27个月,平均16个月,无一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恢复良好。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显示,优2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2.0%。结论双固定螺钉系统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的固定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成人肱骨小头移位骨折15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根据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记录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度以及内侧稳定性。同时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术后伤口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无骨折畸形愈合及延迟愈合,未见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1例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术后Broberg-Money评分平均91.0分,优7例,良6例,差2例。14例患者恢复到受伤前日常的活动水平,2例术后出现肘关节僵硬。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避免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经前后路复位植骨钉棒内固定+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路手术治疗29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18例。临床随访中根据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脊柱畸形角的纠正情况来评定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前路治疗的29例患者全部治愈,植骨治愈的效果良好,治愈率为100%。经后路手术的18例患者中,有16例得到了良好的恢复,2例患者存在一定的脊椎弯曲,47例植骨治愈情况良好。结论前、后路手术治疗对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均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纠正脊柱骨折后畸形,利于术后的活动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1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资料:术前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和颅骨牵引快速复位;术中行前路减压复位、Cage植骨、钛网植骨及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术后观察疗效。结果5l例患者屈曲位牵引后,40例均完全复位,11例在术中复位,牵引成功率80.39%。所有患者实施颈前路手术无一例死亡,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脊髓功能Frankel评分:51例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提高1~2级;其中B级恢复20例,C级恢复25例,D级恢复6例。结论早期前路减压手术是一种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实用外科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合并血管损伤的四肢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7例合并血管损伤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其中,肱骨骨折并肱动脉损伤3例,股骨骨折并股(腘)动脉损伤5例,胫腓骨骨折合并腘(胫前、后)动脉损伤9例。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4例。休克患者3例。直接吻合6例,取静脉进行血管移植11例。结果术后随访11~19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除1例最终截肢外,其余肢体全部成活。1例患者发生大出血,术中探查为其他血管断端出血,行结扎处理。10例患者在减张口内见肌肉组织坏死。1例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过透析治疗,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肢体得以保留,但肌肉组织发生坏死,患肢功能较差。本组未发生足下垂。5~9个月16例骨折均愈合。结论外固定架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四肢骨折并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L形锁定钢板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8月—2009年12月,采用L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25例。记录术后是否发生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是否存在感染,有无血管神经损害以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9.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无1例患者术后发生皮肤坏死,有1例患者术后创口发生浅表性感染,经积极抗炎及2~3周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害并发症发生。根据Johner-Wruhs评价标准,优良率为92%。结论采用L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血运破坏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