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针刺推拿配合药熨治疗颈椎病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对此病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疗法。自2001年3月~2005年3月,笔者运用针刺、推拿和药熨等综合治疗此病8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关于颈椎病诊断标准,选取我院中医科病房颈椎病住院患者80例,并排除严重的脊髓型引起明显的脊髓压迫、颈椎椎体滑脱及颈椎有结核、肿瘤等骨质破坏者。本组80例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63岁,其中21~29岁者4例,30~39岁者16例,40~49岁者30例,50~60岁者22例,60岁以上者8例。病程最短…  相似文献   

2.
近2年来,笔者用颈椎膏外贴佐治颈椎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各型颈椎病46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25例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6岁-62岁;病史3个月-20年;颈椎拍片示:颈椎退行性变者15例,颈椎骨质增生者10例。对照组21例中,男12例,女9例;  相似文献   

3.
熊国龙 《中外医疗》2014,33(6):35-36
目的研究卧位颈椎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2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其中男37例、女45例,年龄在19~68岁之间,平均(41.7±6.3)岁病程在9h-32年之间。所有患者分为临床组和参照组,临床组应用卧位颈椎手法复位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参照组单纯应用与临床组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综合疗效情况。结果临床组优良率为90.24%,参照组优良率为41.46%,临床组其优良率显著好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位颈椎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能够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根本致病机理,纠正颈椎解剖结构错位,促进脑部供血.故治疗颈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人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体外膈肌起搏器,对颈椎病人进行治疗,观察32例,有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共32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者50岁,最大者65岁;病程最短者两周,最长者五年;30例患者曾先后接受过中药,西药,封闭,牵引等治疗,效果不明显。 诊断标准:根据1984年5月桂林“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审订的“颈椎病诊断标准”(略)。 治疗仪器:广州电子产品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体外膈肌起搏器,EDP—Ⅱ型(医院通用型)。 治疗方法:①颈椎有压痛的患者,体外膈肌起搏  相似文献   

5.
颈椎牵引治疗前后血压脉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老年病中的常见病,颈椎牵引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颈椎牵引治疗对血压 脉搏是否有影响,为此我们对30例颈椎病老年患者进行了牵引治疗前后血压、脉搏的观察。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经颈椎X片证实有颈椎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52岁,干部25例,工人5例,血压均在正常范围。 治疗与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编辑同志: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相应病变颈椎夹脊穴,配合梅花针叩打拔罐治疗颈椎综合症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360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96例,女性164例;年龄最小者30岁,最大者69岁;其中发病率最高者是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病程短者3—5个月,最长者达25年之久,临床均经过各种方法治疗,但效果都不够理想,而转我科诊治。1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颈部不适或疼痛。126例患者头颈部有钝痛及头项转动时眩晕。单侧上肢麻木、疼痛者96例,双侧上肢麻木者26例。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颈椎生理弯曲消失、变直。  相似文献   

7.
<正> 颈椎病是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变性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的总称,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病。我们采用牵引、推拿、川草乌酊离子透入综合治疗颈椎病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86例患者均符合不同类型颈椎病临床表现并参考颈椎X线摄片或CT照片予以确诊。其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45岁以下9例,46~55岁30例,56~60岁34例,61岁以上13例;病程一年以内43例,1~3年30例,4年以上13例。  相似文献   

8.
池煜霞  郑彦  叶金连  尹莲花 《西部医学》2019,50(2):17-18,21
目的观察颈椎导引操对于防治颈椎病病前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我院体检中心检后门诊确诊的颈椎病病前状态人群3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配合推拿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颈椎导引操练习。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病病前状态症状积分和颈椎NRS疼痛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颈椎病病前状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干预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前后差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R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治疗后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治疗前后差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导引操配合推拿治疗及健康宣教可有效缓解颈椎病病前状态人群的颈项部疼痛不适,改善颈椎活动度,有助于防治颈椎病。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98年11月~2000年12月,运用推拿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8例,并设单纯颈椎牵引组26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4例全部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者31岁,最大者64岁;病史最长者20年,最短者2个月。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项疼痛、头晕目眩、头痛、恶心等症状。颈椎X片显示:32例颈椎椎体前缘或后缘骨质增生,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者21例,项韧带钙化者27例,钩椎关节增生者15例,椎间隙狭窄者31例。所有病例均经相关检查排除了耳源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通过对颈椎病人与正常人耳穴“颈椎区”局部形态的对比观察,探讨“颈椎区”与颈椎病之间的联系,欲为颈椎病的诊断多提供一个临床依据。 一、一般资料 颈椎病人34例,其中男23例,女11例。发病年龄最小30岁,最大60岁,平均45岁;就诊时开始出现症状最短3天,最长22年。34例中有综合性症状、肩颈不适而酸痛者29例,单上肢活动受限15例,双上肢酸麻23例,头痛头晕25例,头痛眩晕、恶心欲吐12例,耳鸣、视力减退7例,颈转动受限18例,颈椎压痛25例,上肢肌肉萎缩3例。 二、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颈椎病为中老年人颈肩痛的常见疾病。近几年来,我院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自1992年至1997年共做这种手术2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42岁。 2.术前护理2·1 做好心理护理 术前病人的心理状态主要是恐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是40岁以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又占了较大比例[1]。目前国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多采用牵引、推拿、按摩、针灸及穴位注射等保守疗法治疗,但都疗程长,显效慢。笔者自2003年7月~2005年12月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23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颈宁A穴位注射,辅以推拿按摩、颈椎牵引、中频电疗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按摩、颈椎牵引及中频电疗治疗。现将治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118例,男56例,女62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3月…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系颈椎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 ,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椎动脉、颈脊髓、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称之为颈椎综合征 ,简称颈椎病。笔者 5 a来应用推拿方法治疗 90例 ,电脑中频电疗 47例 ,疗效对比观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根据 1 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2 一般资料 :颈椎病 1 3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90例 ,男 43例 ,女47例 ;年龄 2 1岁~ 6 5岁 ,平均年龄 47.9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2 7a;其中颈型 8例 ,神经根型 41例 ,椎动脉型 1 7例 ,脊髓型 1 5例 ,混…  相似文献   

14.
神经阻滞治疗各类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病变部位不同,被累及的组织亦不同,产生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故临床上将颈椎病分为五个类型:颈性颈椎综合征、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患者常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的类犁,称为混合型。我院疼痛科自2000年5月开始对不同类型颈椎病采用不同的方法综合治疗。共治360例,其优良率94%,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05例,女155例;年龄范围30岁~60岁,其中30岁~40岁56例;41岁~50岁123例;51岁~60岁181例:平均年龄46.1岁。1.2主要症状以颈肩疼痛为主,常在早晨醒后发病,即“落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骨伤手法联合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7月诊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接受腹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骨伤手法联合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椎曲度、疼痛和颈椎功能障碍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和颈椎功能障碍(NDI)评分较治疗前减小,颈椎曲度较治疗前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疼痛(VAS)和颈椎功能障碍(NDI)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颈椎曲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食欲下降、四肢乏力等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伤手法联合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减少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好发年龄为40~60岁,其病因主要有颈椎椎体的各种急慢性损伤(外因)和椎间盘退变等(内因)。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40岁;病程最长者达3年,最短者近20天。所有病人都经过X线检查,发现多数患者正位片见到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侧位片见到椎体排列异常,颈椎生理弧度消失、变直或轻度成角反张,项韧带钙化等。其中神经根型24例,交感神经型11例,椎动脉型1例,混合型4例。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颈椎后路钛板内固定和丝线悬吊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的由于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后路手术的5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内固定的形式不同,将其分为颈椎后路钛板内固定组(A组)和颈椎后路丝线悬吊内固定组(B组)。其中,A组30例患者,B组20例患者,记录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结果 A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B组,P0.05,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都没有产生C5神经根麻痹。结论颈椎后路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更加优于采用丝线悬吊内固定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8.
颈椎性高血压(附5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颈椎性高血压是症状性高血压的一种,是颈椎骨赘激压邻近的神经血管引起的血压升高,不用降血压药物而按颈椎病治疗血压可降低。该病文献未见详细报道,临床误诊率甚高。多被误诊为高血压病。我院1989—1993年收治颈椎病279例中伴该病者5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卧式旋转复位法"用以治疗颈椎病、颈椎小关节紊乱等,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5月至2013年2月我院门诊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中位年龄38岁;病程1小时~12年;颈型颈椎病50例,神经根型40例,颈椎小关节紊乱30例。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鹿龟颈椎方配合气垫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12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鹿龟颈椎方内服与气垫枕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与60例颈复康组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50例,显效4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8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对治疗组120例进行不同年龄、病程、分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比较.发现年龄小、病程短、颈型、神经根型的颈椎病忠者临床疗效好。说明鹿龟颈椎方配合气垫枕治疗颈椎病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