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在妇产科感染疾病患者中使用血清CRP进行测定,探究该测定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妇产科感染疾病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59例为局部感染,4例为严重感染,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2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CRP检测并进行WBC计数,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所有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均较对照组要高,严重感染患者的血清CRP要比局部感染患者的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CRP作为一项血清指标能够提示妇产科感染,并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感染的情况,对于是否能够成为妇产科感染疾病的重要指标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RP测定对妇产科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6月-2012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妇产科感染疾病患者60例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体检身体健康的6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感染组中妇科感染疾病患者占75%,产科疾病患者占25%;局部感染患者占85%,严重感染患者占15%,本次研究分析并总结两组C-反应蛋白的临床特征。结果:感染组中的CRP水平、WB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严重感染组中的CRP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感染组中的WBC水平与局部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感染的患者中,CRP和WBC都呈现升高的趋势,CRP在患者中的表现要比WBC敏感一些,在临床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P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CRP、WBC、PCT检测结果分为非感染组(38例)和感染组(42例),另选同期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的CRP、WBC、PCT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WBC、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的血清WBC水平与非感染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WB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比较,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患儿的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PCT、WBC及CRP水平可以作为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可靠指标,联合检测能有效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4.
李秋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29):4119-4120
目的:观察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C)、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中晚期肿瘤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6例规范化疗肿瘤患者发生细菌感染患者按感染程度分为重症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选择同期入院30例非细菌感染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WBC、DC、NAP、CRP含量及异常情况。结果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CRP、NAP、WBC异常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CRP、NAP、WBC、DC异常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CRP、NAP、WBC、D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感染组CRP、NAP、WBC、DC等指标均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结论采用WBC、DC、NAP、CRP联合检测,可辅助临床诊断中晚期肿瘤患者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等感染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矽肺患者100例,其中矽肺感染组50例;矽肺不伴感染组50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组患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统计患者血清中WBC、CRP、PCT及TSGF水平。结果矽肺伴感染组患者血清中WBC、CRP、PCT水平较对照组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患者不伴感染组血清中CRP水平和PCT水平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矽肺患者血清中PCT和CRP升高对矽肺患者临床诊断、分期、预后以及矽肺病发病机理的探讨有一定的意义,WBC作为常规炎症指标,与PCT等指标比较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应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学感染指标水平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期间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7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控制情况、血清学感染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平稳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WBC)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腹泻、呕吐、鹅口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感染情况,减轻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CRP、WBC、PCT水平,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治疗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临床纳入40例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0例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给予研究组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2周后再次检查PCT、CRP及WBC水平。结果:治疗前研究组PCT、CRP以及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PCT、CRP以及WBC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CRP以及WBC水平依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有助于预测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效果,为患者预后情况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关节液白细胞(WBC)计数、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关节内急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 125例行关节镜下ACLR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关节内急性感染分为感染组(n=35)与非感染组(n=6 09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血清ESR、CRP及关节液WBC计数、IL-6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LR术后关节内急性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SR、CRP水平及关节液WBC计数、IL-6水平对ACL重建术后关节内急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手术时间、抗菌药使用种类≥3种占比、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血清ESR、CRP水平及关节液WBC计数、IL-6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血清ESR、CRP水平、关节液WBC计数、I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WBC联合检测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例,结合病毒血清学、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细菌感染组,检测血清PCT、WBC等指标。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PCT及WBC水平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患者(P0.05),而支原体感染组患者的WBC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患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PCT及WBC水平能够有效早期判断上呼吸道感染,区分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可对上呼吸道疾病进行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10.
杨鑫玲 《吉林医学》2013,34(9):1643-1644
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COPD)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健康体检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RP、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血沉(ESR)水平,并观察记录患者体温(T℃)变化情况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有效的抗菌治疗后,其CRP浓度显著低于感染控制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阳性率明显高于WBC计数、GR、ES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显著升高,CRP水平与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血清CRP水平可有效反映COPD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刘丽 《医学综述》2012,18(2):319-320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小儿肺炎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62例)和病毒感染组(54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儿童(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RP、WBC,并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CRP、WB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RP、WBC、CRP+WBC三项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结论血清CRP、WBC联合检测对肺炎病原体的鉴别和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提高了细菌性肺炎诊断的准确性和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200例为实验组;另取同期检查的健康新生儿198例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PCT、CRP以及WBC水平。结果实验组及参照组的PCT、CRP以及WBC水平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P<0.05),而且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联合使用PCT、CRP、WBC,诊断灵敏度以及特异度显著优于其它检测方法。结论 PCT、CRP以及WBC可以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有效指标,相对比其它检测方法而言,特异度、灵敏度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异型淋巴细胞对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分别检测细菌性感染组(42例)、病毒性感染组(45例)、健康对照组(40例)患儿的全血CRP、WBC和异型淋巴细胞。结果:细菌感染组的WBC、CRP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细菌感染组患儿WBC和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率(P0.01),且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的阳性率(P0.01)。病毒感染组的异型淋巴细胞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患儿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和CRP的阳性率(P0.01)。结论:感染性疾病儿童检测CRP、WBC及异型淋巴细胞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清蛋白(PA)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87例足月新生患儿,其中92例细菌感染患儿作为感染组,95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非感染组,检测CRP、PA及WBC分别在两组中所占异常率;比较单项及联合应用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观察比较感染组患儿3种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感染组新生儿的CRP、PA及WBC异常率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P<0.05);联合检测CRP+ PA+ WBC较单独检测CRP、PA、WB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治疗后,感染组新生儿CRP水平显著降低,PA水平明显升高,WBC计数恢复正常(P<0.05).结论 CRP、PA及WBC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31医院192例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110例(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82例(病毒感染组)。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70例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CRP水平,比较三组儿童的CRP水平。结果 治疗前,细菌感染组血清CRP水平[(17.09±11.12)mg/L]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6.46±3.54)mg/L]和正常对照组[(5.91±2.8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血清CRP水平[(5.87±2.48)mg/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病毒感染组血清CRP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RP是儿科患者感染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31例(感染组),未继发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30例(未感染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观察三组间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另观察6例重症感染者PCT水平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第1天感染组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01);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与未感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高于对照组(P〈0.001)。重症感染的6例中3例PCT水平持续〉7.3ng/ml者死亡,3例存活患者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PCT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 PCT水平与临床感染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诊断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为在细菌性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008年2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48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及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及比较各组的阳性率。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CRP、WBC计数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达95.7%,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12.5%),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1)。细菌性感染组CRP阳性率达100.0%,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87.5%),但差异并不存在显著性(P〉0.05)。细菌性感染组WBC阳性率达93.5%,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WBC阳性率(4.2%),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1)。结论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对细菌性感染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可以为临床进行早期准确诊断,尽早进行有效合理治疗,取得良好的预后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6例住院患儿分为3组,重症感染组49例,一般感染组36例,非感染组31例,对3组CD64、CRP、IL-6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CD64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重症感染组CD64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5.02,P<0.01);重症感染组与一般感染组、非感染组CRP、IL-6测定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5.0、75.0,57.0、54.3,P均<0.05)。CD64、CRP、IL-6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21%、78.35%,60.24%、67.56%,9.98%、71.02%,对所有感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7.51%、82.45%,53.21%、74.62%,58.89%、80.23%。结论:细菌感染时CD64水平明显升高,全身性细菌感染时升高尤为明显,与CRP、IL-6相比诊断优越性更明显,特别对重症感染患儿诊断更有价值,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降钙素原(PCI)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至2016年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08例,分为病毒感染组43例与细菌感染组6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RP、PCI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PA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病毒感染组CRP、PC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PA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以PCT>5ng/mL、CRP>50mg/L、PA<180mg/L为标准统计阳性率,细菌感染组患者阳性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PCT、CRP与PA指标均可以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可以作为感染病原菌的区分,但联合检测方法的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CRP、WBC和ESR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沉(ESR)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25例细菌感染患儿作为A组,25病毒感染患儿作为B组,选择同期25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C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CRP、WBC和ESR。结果:A组CRP、WBC、ESR明显高于C组,B组ESR明显高于C组(均P〈0.05);A、B两组患者的CRP、WB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RP、WBC和ESR联合检测对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