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中的意义。方法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62例(研究组)及同期体检者102例(对照组)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G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指标间差异,并比较各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研究组GA、FPG、Hb 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与Hb A1c呈显著性正相关(r=0.834,P0.05),同时,GA与FPG也具有相关性(r=0.349,P0.05)。结论联合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红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8):132-133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诊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的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在国内应用于临床的血糖监测方法包括静脉血糖、指尖快速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GSP(果糖胺)、GA(糖化血清白蛋白)等.而单纯的血糖测定只是检测静态瞬间血糖数值,极易受到饮食、药物、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体现一段时间内血糖的真实水平.因此在临床上,GA(糖化血清白蛋白)与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糖化血清白蛋白(GA)作为反映近期血糖控制总体水平的指标在糖尿病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正常者60例,用液态酶法测定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其它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经过2周、4周、8周的治疗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GA及HbA1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GA在治疗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治疗4周与治疗2周比较、治疗8周与治疗4周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而HbA1c在治疗2周时略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4周后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GA与HbA1c显著相关(r=0.8503,P<0.01)。结论:GA与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HbA1c有良好的相关性,GA可准确及时反映短期内血糖控制情况,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良好监测指标,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生物标记物联合HbA1c、GA检测对妊娠糖尿病(GD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间来我院检查的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本生理生化指标,血管内皮损伤生物标记物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以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清白蛋白(GA)水平。分析血管内皮损伤生物标记物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TG、FBG、HbA1c、2hPG、GA、VCAM-1和AOP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VCAM-1水平与FBG、HbA1c、2hPG和GA呈正相关,血浆AOPP水平与FBG、HbA1c、2hPG和GA呈正相关。结论 VCAM-1和AOPP与血糖相关检测指标HbA1c和GA水平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可通过检测血管内皮损伤生物标志物联合HbA1c和GA来对GDM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我院生物化学实验室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的参考范围,研究非糖尿病人群糖化白蛋白水平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根据要求从2010年1月6日-2010年5月2日,前来我院就诊或体检者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非糖尿病人群3628人的GA检测值,并记录受检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采用正态分布法双侧95%可信区间确定参考范围,并分析糖化白蛋白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3628例非糖尿病者测得GA参考范围9.17%~18.60%。其中男性糖化白蛋白平均值为13.70%,女性为13.74%,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64,P>0.05)。不同年龄段糖化白蛋白平均值分别为:儿童组12.18%,少年组13.08%,青年组12.97%,中年组13.84%,老年组14.51%。除了少年组与青年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院生物化学实验室糖化白蛋白参考范围9.17%~18.60%。糖化白蛋白与性别无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值增加,建议实验室设置不同年龄段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作为A组,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38例作为B组,同期选取正常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3组均进行糖化白蛋白(GA)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比较3组GA、HbA1c水平.结果:3组GA、HbA1c检测值比较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GA、HbA1c检测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B组GA、HbA1c检测值较A组高(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应用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可为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筛选与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郭丽银  王红祥  赵堤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2-464,46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白蛋白与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83人,均详细记录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白蛋白(ALB)等数据,并根据是否存在糖尿病微血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冠心病),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细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将糖尿病肾病组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比较这些组白蛋白的水平。[结果]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肾病患者245人,微量白蛋白尿163人,大量蛋白尿75人,无肾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组与有无周围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和周围血管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糖化白蛋白(GA)联合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T2DM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尿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6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45例、大量白蛋白尿组(LA组)39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抵抗素、VEGF、GA变化及与UACR的关系,ROC曲线分析抵抗素、VEGF、GA及三者联合诊断早期DN的效能。结果 NA组抵抗素、VEGF、GA及UACR值低于MA组、LA组,MA组上述指标低于LA组,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907、24.082、10.905、136.311,P<0.05);血清抵抗素、VEGF、GA与UACR均呈正相关分析(r=0.646、0.678、0.583,P<0.01);ROC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VEGF、GA诊断早期DN的最佳节点值分别为50.53 ng/mL、95.12 pg/mL、20.08%,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74高于血清抵抗素(0.775)、VEGF(0.788)、GA(0.733)单独检测(Z=2.189、3.031、2.441,P=0.029、0.002、0.015)。结论血清抵抗素、VEGF、GA与UACR呈正相关关系,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曾祥麒  熊瑛  王明贤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169-3170
[目的]观察血清抵抗素等因素在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以探讨抵抗素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上预防、治疗糖尿病肾病探索新的方法。[方法]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18例;糖尿病肾病组38例,且其中伴有微量白蛋白尿(UAER20~200μg/min)组(G3)1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UAER﹥200μg/min)组20例;另选取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组16例。分别测定血清抵抗素、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并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体重指数BMI等,观察以上指标在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及血清抵抗素等因素的组间差异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结果]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结论]抵抗素在2型糖尿病及微量尿白蛋白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孕早期血清糖化白蛋白(GA)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择孕15周~20周GDM孕妇和对照组孕妇各150例,测定2组的GA和SHB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DM组血清GA水平高于对照组,而SH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A、SHBG与继发GDM显著相关(P0.05)。GA每升高1.0%,发生GDM的风险增加2.489倍;SHBG每升高50 nmol/L,发生GDM的危险下降51%。联合GA、SHBG预测GDM的敏感度(91.3%)高于GA(66.0%)、SHBG(83.3%)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孕早期GA和SHBG的联合检测能提高对GDM的预测效率,当GA≥13.85%或SHBG≤100.8 nmol/L时,有评估发生GDM风险的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志者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均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OGTT-2hPG)联合检测在肇庆市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分析,为公共卫生部门制定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2月肇庆某医院体检健康者及内科住院患者共374例,检测相应的GA、HbA_(1c)、FPG和OGTT-2hPG等参数。结果肇庆市城区正常糖调节人群的GA参考值为10.66%~15.56%,GA水平呈正态分布。与正常糖调节组相比,GA、HbA_(1c)、FPG和OGTT-2h PG在血糖受损组及2型糖尿病患者组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组中,GA、HbA_(1c)分别与FPG、OGTT-2hPG呈正相关。结论 GA、HbA_(1c)、FPG和OGTT-2hPG联合检测在肇庆市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Lucica-L和MAKER试剂盒检测糖化白蛋白的一致性分析。方法采用巢式抽样法抽取广州地区18~60周岁城乡居民共3004例。同时使用Lucica GA-L试剂盒和MAKER GA试剂盒检测入选志愿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和糖化白蛋白(GA)浓度,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白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浓度值在两种厂家试剂间的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试剂GA报告值相关性较好(r2=0.962),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倚为2.6%。结论用于白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检测的MAKER试剂盒GA结果高于Lucica-L试剂盒,但差异临床可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的联合测定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患者85例,健康对照组43例,分别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胱抑素C含量。结果:Ⅱ型糖尿病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血清胱抑素C水平随着Ⅱ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DM患者早期肾损伤一个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与血脂、骨代谢指标等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省立医院2017年收治的检查化验资料比较齐全同时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的115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单侧前臂远端骨密度分为骨量正常组(A组)36例,骨量减少组(B组)42例和骨质疏松组(C组)37例,采用χ~2检验比较三组患者间病程、血脂、骨代谢指标以及内脏脂肪面积、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白蛋白(GA)等的差异,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检验各指标在3组间的线性趋势,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估计各指标对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并逐步调整协变量控制混杂因素(年龄和病程)。结果三组患者间病程、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内脏脂肪面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总1型原胶原N端前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骨密度分组间存在线性趋势(P for trend0.05),随病程增加,患者骨~([1])密度逐渐降低;随着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内脏脂肪面积、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逐渐增高,甘油三酯和总1型原胶原N端前肽逐渐降低,骨密度减低。经调整年龄和病程等协变量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内脏脂肪面积、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增高与骨质疏松风险增加有关,其OR(95%CI)分别为7.99 (3.21~19.90),1.52 (1.27~1.83),1.02 (1.00~1.03),1.13 (1.10~1.48),1.14 (1.03~1.27)。而甘油三酯、总1型原胶原N端前肽越高,骨质疏松风险越低,其OR(95%CI)分别为0.58(0.40~0.85),0.84(0.79~0.90),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小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内脏脂肪面积、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增高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孕晚期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中,糖化白蛋白(GA)、糖化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比值(GA /A1c)作为血糖监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例行常规产科检查并在本院足月分娩、单胎、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共323例,测定分娩前一周 GA 水平,计算 GA /A1c,分析 GA、GA /A1c 与产妇体重指数(BMI)、血糖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间的关系。结果(1)GA 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线性正相关(r =0.4,P <0.001),直线回归方程为 GA =5.9+0.9HbA1c。(2)GA /A1c 与 BMI 呈线性负相关(r =-0.1,P =0.03),直线回归方程为 GA /A1c =2.2-0.008BMI。(3)HbA1c 与出生体重呈线性正相关(r =0.2,P =0.01)。结论在孕晚期 GDM产妇中,GA、GA /A1c 可作为临床血糖监测及评估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抵抗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60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留取24h尿液采用散色比浊法测定尿蛋白,并计算UAER。其中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P<0.05);且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又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抵抗素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可能与抵抗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 (Cys-C)在妊娠期糖尿病肾功能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为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女性90例为正常妊娠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9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 3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正常妊娠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血清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妊娠期糖尿病组血清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 05)。3组研究对象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血Cys-C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关系(P0. 05),与肌酐和尿素氮无相关性(P0. 05)。血清Cys-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清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P0. 05)。结论 Cys-C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肾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血清糖化白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早期检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昔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产前保健检查的单胎孕妇138例(孕期22~24周),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建议,以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值作为诊断GDM的标准,将138例妊娠妇女分为正常妊娠组100例,GDM组38例,同时测定两组的HbA1c、GA、FGP和OGTT。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将HbA1c和GA水平作为GDM的筛查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GDM组HbA1c、GA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t值分别为8.622、7.554,均P<0.05);②相比较OGTT,HbA1c和GA的检出率存在差异(χ2值分别为62.490、40.601,均P<0.05);③分别应用HbA1c、GA在正常妊娠组中检出8.00%和12.00%可疑血糖异常患者;④ROC曲线分析HbA1c取5.90%,灵敏度为78.90%,特异度为89.00%~94.00%;GA取15.50%,灵敏度为65.80%~68.40%,特异度为66.00%~88.00%。结论 HbA1c在GDM诊断中敏感性高于GA,与OGTT联合对GDM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根据24 h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62例、隐性糖尿病肾病组60例、显性糖尿病肾病组64例,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IL-6、TNF-α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NO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内皮素水平。结果尿白蛋白以及血清IL-6、TNF-α、NO、内皮素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纯糖尿病组、隐性糖尿病肾病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尿白蛋白以及血清IL-6、TNF-α、NO、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隐性糖尿病肾病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尿白蛋白以及血清IL-6、TNF-α、NO、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尿白蛋白以及血清IL-6、TNF-α、NO、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隐性糖尿病肾病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与尿白蛋白、TNF-α、内皮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1);TNF-α与尿白蛋白、内皮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1);NO与IL-6、TNF-α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IL-6、TNF-α、NO、内皮素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判断预后和指导制订治疗方案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