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绝经后附件肿块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87例绝经后附件肿物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CA125检测,手术标本均送病理,以确诊其性质。结果180例患者术前测定血清CA125(临界值35U/m1),结合B超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1.2%。敏感性88.6%,准确性为89.4%。结论B超结合CA125可作为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方法,绝经后附件肿物恶性率高,尤其是双侧、实性、囊实性或囊性多房者,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陈翊  徐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711-2713
目的:回顾性评价应用血清CA125、超声分数及恶性肿瘤风险指数(RM I)对绝经后妇女附件肿物的良、恶性进行预测,对绝经后妇女附件肿物进行术前评价。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妇科病房共收治绝经后妇女附件肿物患者178例,其中140例为良性病变患者,38例为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以其术前血清CA125水平、超声分数及RM I对附件肿物的良、恶性进行预测,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RM I较其它指标对绝经后附件良、恶性病变的预测更为准确。以RM I 200为界值,其敏感性为78.9%,特异性为90.0%,阳性预测值为68.2%。结论:RM I较其它指标对绝经后附件肿物良、恶性的预测更为准确且更易被接受,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么建萍  魏素艳  张颖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720-3721
目的:了解大连市妇产医院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及探讨CA125水平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51例患者CA125水平。结果:卵巢良性肿瘤43例CA125值为(21.06±15.4)U/ml,卵巢恶性肿瘤36例CA125值为(273.66±221.38)U/ml,卵巢良恶性肿瘤CA125水平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CA125检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分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恶性危险指数Ⅱ(RM IⅡ)在卵巢肿瘤早期诊断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152例住院手术的卵巢肿瘤患者,分别计算患者绝经状态、超声评分、术前血清CA125值及RM IⅡ。对卵巢良、恶性的情况进行预测,并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RM IⅡ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其他的检查方法。结论 RM IⅡ在早期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特别是恶性上皮性肿瘤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Ⅰ期、卵巢交界性肿瘤中尚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谢华  沙丽  张琳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438-2439
目的:探讨彩超联合CA125诊断绝经后妇女附件肿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6例绝经后附件肿块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肿瘤占37·9%,单房囊性肿块的恶性率明显低于实性、囊实性、多房囊性肿块(P<0·01),双侧附件肿块恶性率明显高于单侧肿块(P<0·01)。186例卵巢肿瘤患者中114例术前测定血CA125(临界值35U/ml),结合彩超,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0·4%,敏感性为88·2%,准确性为89·5%。结论:彩超结合CA125可作为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方法。绝经后附件肿块恶性率高,尤其是双侧实性、囊实性或囊性多房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恶性危险指数(RMI)中超声影像学指标的可行性,并探讨RMI在绝经后卵巢肿块的术前良恶性的诊断及处理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46例绝经后卵巢肿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卵巢肿块双侧病变的恶性率大于单侧病变者;单侧卵巢肿块最大径线>10 cm的恶性率大于最大径线≤10 cm者;多个分隔无助于良恶性的判断。RMI 2诊断绝经后卵巢恶性肿块的灵敏度大于RMI 1、RMI 3及血清CA125。血清CA125、RMI 1、RMI 2诊断绝经后卵巢恶性肿块的特异度均大于超声评分,RMI 1诊断绝经后卵巢恶性肿块的特异度大于RMI 2。绝经后无不适症状、超声检查为完全无回声区、单侧单房囊肿且囊壁光滑,且检测血清CA125者22例,血清CA125均<35 U/ML,最大径线均<10 cm,按RMI 2进行危险度分型,低危型均无恶性病变发生。结论:RMI 2更值得应用于绝经后卵巢肿块术前良恶性的判断,从而指导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但仍存在改良的必要性和空间。RMI 2<25为低危型,可应用于绝经后无不适症状、超声检查为完全无回声区、单侧单房囊肿、囊壁光滑者,行保守治疗的筛选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CA125检测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 2010年7月-2014年9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上皮性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超声检查情况,卵巢上皮性癌的病理分期及病理类型和血清CA125水平的关系,超声联合血清CA125检测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卵巢上皮性癌的超声图像结果显示:实性肿块、囊性肿块和混合型肿块分别为28例、18例和40例,分别占32.6%、20.9%和31.7%。卵巢上皮性癌的病理分期Ⅱ期的血清CA125水平和CA125阳性率较卵巢上皮性癌的病理分期Ⅰ期高(P0.05),卵巢上皮性癌的病理分期Ⅲ期和Ⅳ期的血清CA125水平和CA125阳性率远远高于卵巢上皮性癌的病理分期Ⅰ期和Ⅱ期(P0.05);卵巢透明细胞癌的血清CA125水平和CA125阳性率较卵巢黏液性腺癌高(P0.05),卵巢浆液性腺癌、混合型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血清CA125水平和CA125阳性率高于卵巢透明细胞癌和卵巢黏液性腺癌(P0.05)。血清CA125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的阳性率为65.1%,超声检查卵巢上皮性癌的阳性率为74.4%,而超声联合血清CA125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的阳性率为91.9%,明显高于CA125组和超声组(P0.05)。结论超声和血清CA125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阳性率不高,超声联合CA125检测能够明显提高卵巢上皮性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妇女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42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14例,占33·3%,上皮性肿瘤29例,占69%,上皮性恶性肿瘤11例,占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的78·6%。阴道超声提示囊实性肿瘤者与囊性比较,恶性率明显升高,P<0·01。上皮性恶性肿瘤CA125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A125检测敏感性上皮性恶性肿瘤为81·8%。结合患者的年龄,肿瘤性质及有无严重内科合并症,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绝经后上皮性恶性肿瘤发生率高,尤其是囊实性或实性肿瘤合并CA125升高者;对绝经后卵巢肿瘤应及早诊断、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血清CA125测定来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进口CA125酶免试剂。以ELISA法对182例卵巢肿瘤的患者在剖腹探查前进行血清CA125测定,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 49例卵巢癌中有40例(81.63%)血清CA125值显著升高(67~18345U/ml);133例卵巢良性肿瘤中有27例血清CA125。值升高(65~216U/m1),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血清CA125测定来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Finkler超声评分、血流参数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及三者联合在良恶性卵巢肿瘤诊断方面的价值,以期寻找超声检查声像图与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分型上的线索,为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标准。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该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0例卵巢肿瘤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及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检测,参照Finkler超声评分标准,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评分,评分≥7分设为恶性组,7分设为良性组;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阻力指数(RI)标准,0. 45设为恶性组;以肿瘤标志物CA19937 U/ml、CA12535 U/ml为临界标准来区分是否为卵巢恶性肿瘤。以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各项检查及三项检查联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针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像数据与CA199、CA125之间在卵巢肿瘤分型上的相关性。结果总计100例卵巢肿瘤患者,病理证实恶性33例,良性67例。按Finkler超声评分标准检出恶性37例,良性63例;根据RI诊断标准检出恶性39例,良性61例;根据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诊断标准检出恶性38例,良性62例; Finkler评分+RI+肿瘤标记物检出恶性35例,良性65例。Finkler超声评分结果的准确度为90. 00%,灵敏度为90. 90%,特异度为89. 55%,阳性预测值为81. 08%,阴性预测值为95. 23%,Youden指数为0. 80。RI结果的准确度为84. 00%,灵敏度为84. 84%,特异度为83. 58%,阳性预测值为71. 80%,阴性预测值为90. 80%,Youden指数为0. 68。CA199、CA125结果的准确度为87. 00%,灵敏度为87. 80%,特异度为86. 56%,阳性预测值为76. 31%,阴性预测值为93. 55%,Youden指数为0. 74。Finkler评分+RI+CA199、CA125结果的准确度为94. 00%,灵敏度为93. 93%,特异度为97. 01%,阳性预测值为88. 57%,阴性预测值为96. 92%,Youden指数为0. 91。结论Finkler超声评分、RI在一定程度上能诊断出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具有肯定价值,可以作为筛查时的主要检查手段,但其灵敏度较低。联合CA199、CA125检查能提高卵巢肿瘤良恶性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在早期鉴别诊断卵巢肿瘤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诊断早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鄂州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EOC患者53例作为EOC组;选取同期进行手术并经过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良性卵巢病变患者178例为良性卵巢病变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CA125和CA199水平,分析两组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水平、恶性肿瘤检出率、超声评分和血流阻力指数(RI),观察EOC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同时对比不同病理分期EOC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水平、超声评分和RI。比较单独使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超声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EOC组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水平和恶性肿瘤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卵巢病变组(P0.05);EOC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为:呈囊性或囊实混合性,囊壁不均匀的增厚,可见明显的乳头状光团向囊内突起或侵犯囊壁外,有的呈多房结构,房腔大小不一,囊腔内间隔光带呈不均匀性增厚,并有散在的光点及光团,有的伴有腹水无回声区;与良性卵巢病变组患者相比,EOC组患者超声评分明显升高(P0.05),而RI显著降低(P0.05);Ⅰ~Ⅱ期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的水平和超声评分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而Ⅰ~Ⅱ期患者RI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P0.05);超声联合血清CA125、CA199诊断EOC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中CA125、CA199水平和超声联合检测可以用于诊断EOC的发展,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评价血清CA_(125)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评价血清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诊断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的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收治的104例卵巢癌标本。对卵巢癌标本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IFGO)对上皮性卵巢癌进行分期。统计学分析血清CA125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CA12535U/mL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6.2%和83.3%。当血清CA125取值升高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增高。上皮性卵巢癌ⅢC期中,细胞低分化组的血清CA125值高于细胞高分化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血清CA125150U/mL时,提示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都较好,分别为85.4%、77.3%和78.8%。结论血清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类、细胞分化及和临床分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血清CA125测定对卵巢癌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62例卵巢癌肿瘤患者于前3日内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清CA125测定,术后经病理组织学验证。结果 35例卵巢良性肿瘤3例及27例卵巢癌中5例二维超声影像与病理不符;两例良性肿瘤RI0.4,12例良性肿瘤CA125测定大于37U/ml及两例恶性肿瘤CA125小于37U/ml,三者敏感性分别为81.48%、55.56%、92.59%,特异性分别为91.43%、92.49%、65.71%。结论 以二维超声作为诊断基础,多参数综合评价可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李燕  张周龙  王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72-3873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能量多普勒(color doppler power imaging,CDPI)、血流阻力指数(risistance index,RI)、血清CA125对术前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术前对108例卵巢肿瘤病人进行CDPI观察、准确测定肿瘤内部血流阻力指数、血清CA125,并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进行预测,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CDPI、RI联合CA125评估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45%、92.36%、96.7%。结论:术前CDPI、RI联合CA125检查能显著提高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血清CA125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妇科住院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水平,探讨血清CA125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232例妇科住院手术患者血清CA125水平,以门诊体检健康妇女15例作对照,分组分析血清CA125水平。结果:23.3%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在400~1000U/ml之间,55.8%血清CA125大于1000U/ml,51.7%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68.8%子宫腺肌病及54.5%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血清CA125在35~199U/ml之间;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显著增高,阳性率为97.7%,与妇科其他良、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病、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血清CA125阳性率分别为62.1%、68.8%及81.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显著低于卵巢癌组(P<0.05)。结论:血清CA125在卵巢癌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病及输卵管卵巢脓肿有一定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美萍 《浙江预防医学》2004,16(4):F003-F003
妇科盆腔包块种类繁多,区分其良恶性的诊断有时十分困难.应用血清CA125测定来鉴别良恶性包块陆续有报道.本文通过对比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包块、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含量,探讨其在鉴别盆腔包块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及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诊断卵巢癌的价值及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取术后病理确诊的卵巢癌40例,并以40例良性肿瘤为对照组,两组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AFP测定。结果:卵巢良性肿瘤以周边环状及星点状血流为主,恶性肿瘤则以内部血流为主。多普勒能量图半定量评分判断恶性卵巢肿瘤敏感性90.0%,特异性87.5%。肿瘤标志物:以CA125≥35U/ml和/或AFP≥10ng/ml和/或CEA≥5ng/ml判断为恶性,敏感性67.5%,特异性83.3%。多普勒能量图及肿瘤标志物CA125、AFP、CEA联合检测,敏感性95.0%,特异性92.5%。结论:多普勒能量图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对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可提高术前确诊率,是诊断早期卵巢癌较好的方法。术后随访及预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肿瘤标志物较能量多普勒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胡蓉  何华  邓辉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186-2188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 (CA125)、糖类抗原19-9 (CA19-9)和癌胚抗原(CEA)在卵巢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仪对188例不同卵巢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CA125、 CA199及CEA 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比较各组检测值和阳性率.[结果]卵巢疾病恶性肿瘤组CA125、 CA19-9及CEA 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单项CA125及CA19-9升高,与恶性肿瘤组比较单项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性肿瘤患者CA125、 CA19-9检测值高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P<0.05).当CA125140U/ml时,恶性肿瘤组的检测灵敏度为50.00%,特异度为96.91%,阳性预测值为82.14%,阴性预测值为87.22%,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P<0.01或<0.O5).而70U/ml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及血清CA125的准确性,为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寻求最佳方法。方法:112例卵巢肿瘤患者于术前7d内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测定血清CA125。二维超声观察肿块大小,位置,形态、包膜及同时观察有无肝脏、肾脏及腹腔转移,并进一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动力学特征,以及血管分布情况,测定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A),舒张期血流速度(B),阻力指数RI数值。CA125测定采外周血3ml,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离血清进行测定。结果:86例卵巢良性肿瘤中12例及26例卵巢恶性肿瘤中22例二维超声显示恶性肿瘤结构特征,14例良性肿瘤和14例恶性肿瘤RI〈0.4,24例良性肿瘤及40例恶性肿瘤CA125测定〉35U/ml,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共检出良性肿瘤84例,恶性肿瘤28例;病理诊断其中82例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24例。三者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的敏感性分别为84.7%、53.8%、76.9%,92.3%(P〈0.05),特异性分别为86.0%、83.7%、72.1%,95.3%(P〈0.05)。结论:三者检查方法各有优势及不足,尚未发现筛查早期卵巢恶性肿瘤单一特异性方法,三者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多参数综合评价可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A125与抑制素A联合检测在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绝经后正常妇女血清抑制素A浓度及卵巢恶性肿瘤妇女术前及术后7天抑制素A浓度;同时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相应患者血清CA125浓度。结果:抑制素A、CA125对卵巢恶性肿瘤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00%,63.33%,两种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90.00%,二者联合检测与单一指标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抑制素A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卵巢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其在黏液性囊腺癌和颗粒细胞瘤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中优于CA125。②抑制素A可能成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指标。③CA125与抑制素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率。④抑制素A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还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