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脑瘫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在偏瘫和非偏瘫型脑瘫间的项目功能差异(DIF)。方法 收集2001至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及其医联体儿童康复协作网诊断为脑瘫并行FMFM评估的患儿,从FMFM评估数据中提取偏瘫患儿对侧数据,随机选择30%样本作为DIF的焦点组样本;根据整体样本中非偏瘫型与偏瘫型的比例确定采用随机分层匹配对照组样本。采用Conquest软件把两组合并数据样本分别与FMFM中B~E区的全部56个项目以及经项目内容分析后划分出的30个单手项目和26个双手项目进行Rasch分析,以内聚拟合度(Infit)的均方来确定FMFM的单维性,标准为MnSq在0.6~1.4,并对全部56项、单双手项目组进行项目功能差异分析。结果 1 556例脑瘫患儿的3 442次FMFM评估作为整体样本和数据,焦点组198个和对照组792个FMFM评估数据进入本文分析,单独样本配对检验显示两组FMFM分值[112(96,146) vs 113(95,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3轮项目内容分析,30个归入单手项目,26个归为双手项目。全部56个项目的难度尺度对数值之差的绝对值>0.5分别有41个(73.2%),30个单手和26个双手项目的难度尺度对数值之差的绝对值>0.5分别有23个(76.7%)和9个(34.6%)。结论 FMFM全部56个操作项目在偏瘫和非偏瘫型脑瘫间存在DIF,在单手项目中尤其显著,为了更为精准地评价偏瘫儿童的精细运动功能,需要重新建立评估标准与程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脑瘫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在偏瘫和非偏瘫型脑瘫间的项目功能差异(DIF)。方法 收集2001至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及其医联体儿童康复协作网诊断为脑瘫并行FMFM评估的患儿,从FMFM评估数据中提取偏瘫患儿对侧数据,随机选择30%样本作为DIF的焦点组样本;根据整体样本中非偏瘫型与偏瘫型的比例确定采用随机分层匹配对照组样本。采用Conquest软件把两组合并数据样本分别与FMFM中B~E区的全部56个项目以及经项目内容分析后划分出的30个单手项目和26个双手项目进行Rasch分析,以内聚拟合度(Infit)的均方来确定FMFM的单维性,标准为MnSq在0.6~1.4,并对全部56项、单双手项目组进行项目功能差异分析。结果 1 556例脑瘫患儿的3 442次FMFM评估作为整体样本和数据,焦点组198个和对照组792个FMFM评估数据进入本文分析,单独样本配对检验显示两组FMFM分值[112(96,146) vs 113(95,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3轮项目内容分析,30个归入单手项目,26个归为双手项目。全部56个项目的难度尺度对数值之差的绝对值>0.5分别有41个(73.2%),30个单手和26个双手项目的难度尺度对数值之差的绝对值>0.5分别有23个(76.7%)和9个(34.6%)。结论 FMFM全部56个操作项目在偏瘫和非偏瘫型脑瘫间存在DIF,在单手项目中尤其显著,为了更为精准地评价偏瘫儿童的精细运动功能,需要重新建立评估标准与程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象征性游戏测试(SPT)的信度、效度和项目难度等心理测量学特性。方法 共有484名幼儿,年龄13~72个月,平均(33.4±12.3)个月,参加了此项研究,包括正常组30名,年龄15~38个月,平均(25.4±7.1)个月;脑性瘫痪(脑瘫)组138例,年龄13~63个月,平均(30.1±11.3)个月;精神发育/语言发育迟缓组316例,年龄15~72个月,平均(36.2±12.2)个月。以484名被测试幼儿的SPT测试结果为样本进行内在信度研究;随机选取12名幼儿进行重测信度研究(间隔4~11 d);随机选取18名幼儿进行评分者间信度研究(3名评分者间);分别以30名正常组幼儿的贝莉婴儿发育量表-Ⅱ(BSID-Ⅱ)和87脑瘫和精神发育/语言发育迟缓组幼儿的雷妮语言发育量表(RDLS-Ⅲ)的测试结果为效标,确定SPT的平行效度;通过分析相同月龄段正常幼儿、脑瘫幼儿和精神发育/语言发育迟缓幼儿的SPT相当月龄差异来确定SPT的结构效度(样组间差异分析);对484名被测试幼儿的SPT测试结果进行Rasch分析,确定SPT的24个测试项目在此样本群中的项目难度顺序,同时与原著提供的项目难度顺序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SPT有良好的内在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97 2);同时有良好的重测信度(ICC=0.944 9,95%CI:0.808 6~0.984 1)和评分者间信度(ICC=0.997 2,95%CI:0.992 6~0.999 0);与BSID-Ⅱ原始分值之间的Pearson r分别为0.755 4和0.718 5,与RDLS-Ⅲ原始分值之间的Pearson r为0.765 0;脑瘫组和精神发育/语言发育迟缓组各随机抽取30例15~38个月的患儿,SPT测试时的实际月龄与正常组幼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脑瘫组和精神发育/语言发育迟缓组的SPT相当月龄明显落后于正常幼儿,通过本研究样本群重新确定的项目难度顺序与原著提供的难度顺序保持良好的一致性(Spearman r=0.924 0)。结论 SPT测试具有令人满意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包括良好的内在信度、重测信度、评分者间信度、平行效度、结构效度和稳定的项目难度顺序,可以用来测试幼儿的智力和语言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4.
中文版脑瘫患儿手功能分级系统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 目的 确定中文版脑瘫(CP)患儿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通过分析现场操作评价和录像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确定MACS的重测信度;分析不同评价者间(家长、作业治疗师和康复医生)的评价结果确定MACS的评价者间信度;以CP患儿精细运动能力测试(FMFM)的分值为效标确定MACS的平行效度。结果 来自上海2家CP康复机构的124例4~18岁CP患儿参加了此项研究。男77例,女47例;平均(6.7±2.6)岁,4~7岁97例;~12岁24例,~18岁3例。其中痉挛型四肢瘫27例,双瘫48例,偏瘫38例,手足徐动型5例,共济失调2例,肌张力障碍型4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Ⅰ级51例,Ⅱ级32例,Ⅲ级15例,Ⅳ级14例,Ⅴ级12例。2名作业治疗师的现场评价与录像评价结果显示,MACS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ICC值分别为0.94(95%CI:0.90~0.96)和0.87(95%CI:0.80~0.92);同时MACS具有良好的评价者间信度,作业治疗师与家长现场评价间的ICC值为0.85(95%CI:0.77~0.91),2名作业治疗师现场评价间的ICC值为0.99(95%CI:0.99~1.00),不同家长现场评价间的ICC值为0.91(95%CI:0.66~0.98),2名作业治疗师录像评价间的ICC值为0.96(95%CI:0.94~0.97),作业治疗师与康复医生录像评价间的ICC值为0.94(95%CI:0.90~0.97);MACS与FMFM分值间具有良好的平行效度,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1。结论 中文版CP患儿MAC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中国开展CP患儿的手功能分级。在进行MACS评价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导家长参与到MACS的评价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建立复旦中文版脑瘫幼儿手功能分级系统(Mini-MAC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康复中心以及上海儿童康复合作群(8家单位)接受康复干预的1~4岁的脑瘫(CP)儿童为研究对象,排除有严重视觉和听觉障碍的CP儿童。通过分析现场操作评价和录像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确定Mini-MACS的重测信度;分析不同评估者间[主要照顾者、作业治疗师(OT师)、物理治疗师(PT师)]的评价结果确定Mini-MACS的评估者间信度;以脑瘫儿童精细运动能力测试(FMFM)的精细运动能力分值为效标确定Mini-MACS的平行效度。结果:76例CP儿童进入本文分析,其中我院康复中心18例,上海儿童康复合作群单位共58例;男46例,女30例;平均年龄(2.5±0.9)个月,1~2岁组25例,~3岁组23例,~4岁组28例;痉挛型四肢瘫29例,双瘫11例,偏瘫27例,手足徐动型2例,共济失调型2例,无法分类5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Ⅰ级7例,Ⅱ级27例,Ⅲ级16例,Ⅳ级16例,Ⅴ级10例。OT师现场评价与录像评价结果间重测信度ICC值为0.96(95%CI:0.94~0.98);OT师与PT师间的ICC值为0.97(95%CI:0.94~0.98),OT师与主要照顾者ICC值为0.92(95%CI:0.86~0.95);1~2岁组、~3岁组和~4岁组重测信度ICC值0.95~1.00,~4岁组评价者间信度低于1~2岁组和~3岁组,尤其是OT师与主要照顾者间的信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ICC=0.64)。Mini-MACS与精细运动能力分值之间平行效度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6。结论:中文版Mini-MACS具有良好的评价者间信度和平行效度,适用于对国内脑瘫幼儿进行手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6.
痉挛型偏瘫儿童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发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痉挛型偏瘫患儿的患侧和对侧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发育进程,进一步明确痉挛型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发育特性。方法 纳入2000至2012年在上海地区8家儿童康复机构和6所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康复治疗和教育的先天性痉挛型偏瘫连续病例。采用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进行精细运动功能评估,分别测定以患侧和对侧为主导的FMFM分值。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构建患侧和对侧的精细运动发育曲线,获得FMFM极限值以及达到极限值90%时的年龄(年龄-90)用于临床解释。结果 536例偏瘫患儿进入分析,男360例(67.2%),女176例,右偏瘫284例(53.0%),左偏瘫252例。首次评估时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7.8 岁,平均年龄为(3.4±3.2)岁。共有792对FMFM测试结果用于模型构建,平均每例患儿有1.48对FMFM测试结果,其中73例完成了2次测试,54例完成3次以上测试。采用Stable limit模型拟合对侧精细运动发育模型,采用Peak/decline模型拟合患侧精细运动发育模型,两模型均拟合成功。对侧的FMFM极限值为73.4分,明显高于患侧的64.0分。年龄-90对侧为2.7岁,患侧为3.3岁。患侧FMFM分值在到达极限值后呈缓慢下降趋势,降幅约为12%(极限值64.0分降至56.5分)。结论 痉挛型偏瘫患儿患侧上肢的精细运动功能发育极限低于对侧,到达发育极限的时间晚于对侧,且在到达极限后呈逐步下降趋势。针对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训练应充分重视两侧功能发育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重新确定复旦中文版GMFM的项目难度顺序,并与GMFM-66进行反应度和精确度比较,改良后的GMFM项目难度顺序可以更好地适宜所有年龄脑瘫患儿。 方法:本研究用于分析的数据来自于2001至2017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康复中心及其上海儿童康复合作群中的21家合作单位接受康复治疗和教育的脑瘫患儿,每例至少有1次诊断脑瘫18个月以后的评估数据。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由指定治疗师或医师在安静、独立、采光较好的房间采用复旦中文版GMFM-88进行。由GMAE(version1.0)得出GMFM-66分值。分别将每个GMFM-88项目转化为3个小项,从而将GMFM-88转化为含264个测试小项的GMFM-264,每项1个评分点(0、1)。采用Rasch分析中的等级量表模型分析GMFM-264测试结果与264个小项,生成经改良的复旦中文版GMFM量表项目难度顺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纳入反应度和精确度分析的研究对象,通过分析<3岁和~6岁组各次评估结果间的GMFM-264与GMFM-66的分值差异比较两种计分方法的反应度和精确度。 结果:1 198例脑瘫患儿3 498次GMFM评估结果纳入分析,男801例,首次评估时平均年龄(4.5±3.8)岁。Rasch分析结果显示,GMFM-264小项中不适合项目占总项目的2.3%(6/264),表明本量表中的绝大多数项目具有良好的单维性,最终形成包括264小项的复旦中文版GMFM改良项目难度顺序,<3岁组中,GMFM-264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明显高于GMFM-66。 结论:改良后复旦中文版GMFM项目难度顺序扩展了与标准化评估相结合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干预目标制定项目池,提升了GMFM在脑瘫患儿尤其是婴幼儿脑瘫儿童中的反应度和精确度,为进一步推进智能化脑瘫患儿粗大功能评估与干预系统提供了基础模型与数据。  相似文献   

8.
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目的 确定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共有来自上海三家康复机构的91名0-12岁脑瘫儿童参加了此项研究,选择35名脑瘫儿童测定GMFCS的重测信度;以66名脑瘫儿童为对象测定GMFCS的评价者间信度;分别以88名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和54例脑瘫儿童的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的各项测试结果为效标确定GMFCS的平行效度;对88例同时接受GMFCS和GMFM评价的儿童的测试结果进行结构效度检测,以GMFCS为应变量,GMFM五个功能区的百分比为自变量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判断粗大运动中五个分区功能对GMFCS的影响程度。结果 GMFCS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ICC值为0.99),同时具有良好的评估者间信度(ICC为0.95-0.98);GMFCS与GMFM和PDMS-GM各项分值之间有良好的平行效度,Spearman相关系数在-0.57到-0.84在之间;粗大运动功能中的坐位能力和行走能力是影响GMFCS的主要因素,校正决定系数为0.709(p<0.001)。 结论 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的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国内对脑瘫儿童进行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TMS)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综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超低频TMS治疗。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和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儿坐位能区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坐位能区、爬与跪能区及GMFM总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上肢关节活动能力、抓握能力、操作能力的改善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低频TMS可以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重新确定复旦中文版GMFM的项目难度顺序,并与GMFM-66进行反应度和精确度比较,改良后的GMFM项目难度顺序可以更好地适宜所有年龄脑瘫患儿。方法本研究用于分析的数据来自于2001至2017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康复中心及其上海儿童康复合作群中的21家合作单位接受康复治疗和教育的脑瘫患儿,每例至少有1次诊断脑瘫18个月以后的评估数据。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由指定治疗师或医师在安静、独立、采光较好的房间采用复旦中文版GMFM-88进行。由GMAE(version1.0)得出GMFM-66分值。分别将每个GMFM-88项目转化为3个小项,从而将GMFM-88转化为含264个测试小项的GMFM-264,每项1个评分点(0、1)。采用Rasch分析中的等级量表模型分析GMFM-264测试结果与264个小项,生成经改良的复旦中文版GMFM量表项目难度顺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纳入反应度和精确度分析的研究对象,通过分析3岁和~6岁组各次评估结果间的GMFM-264与GMFM-66的分值差异比较两种计分方法的反应度和精确度。结果 1 198例脑瘫患儿3 498次GMFM评估结果纳入分析,男801例,首次评估时平均年龄(4.5±3.8)岁。Rasch分析结果显示,GMFM-264小项中不适合项目占总项目的 2.3%(6/264),表明本量表中的绝大多数项目具有良好的单维性,最终形成包括264小项的复旦中文版GMFM改良项目难度顺序,3岁组中,GMFM-264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明显高于GMFM-66。结论改良后复旦中文版GMFM项目难度顺序扩展了与标准化评估相结合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干预目标制定项目池,提升了GMFM在脑瘫患儿尤其是婴幼儿脑瘫儿童中的反应度和精确度,为进一步推进智能化脑瘫患儿粗大功能评估与干预系统提供了基础模型与数据。  相似文献   

11.
运动发育推拿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运动发育推拿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2000年8月至2006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中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总体研究对象,通过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分值的前后变化,分析经过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后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变状况;在总体研究对象中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基线组和随访组的分析样本,比较基线阶段、治疗阶段及随访阶段的GMFM分值改变程度之间的差异,采用相对效度(RV)确定反映总体研究对象粗大运动功能改变最为显著的GMFM功能区;使用Rasch分析法分析粗大运动功能改变最为显著的功能区项目在治疗前、后的难度改变状况,进一步分析运动发育推拿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142例总体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3例,女性49例;包括126例痉挛型,8例徐动型,7例混合型,1例共济失调;接受治疗前平均年龄21.84(5~95)个月。142例总体研究对象在接受了(3.3±1.4)个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GMFM各项分值在治疗后明显上升(P<0.001)。共确定26例基线组和31例随访组分析样本。26例基线组研究对象GMFM-66和88分值在治疗阶段[(2.4±1.0)个月]的平均每月改变值明显高于基线阶段[(1.9±1.1)个月](P<0.05);在GMFM 5个功能分区中除A区外其余4个功能分区治疗阶段的平均每月改变值均高于基线阶段,尤其以D区和E区更为明显(P<0.05)。31例随访组研究对象GMFM各项分值除A区外治疗阶段[(2.7±1.1)个月]的平均每月改变值明显高于随访阶段[(2.5±1.2)个月](P<0.05)。在评价总体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改变状况时,GMFM-B区分值RV最高(100%),其次为GMFM-88分值(94%)和GMFM-66分值(79%)。Rasch分析结果显示总体研究对象治疗前、后GMFM-B区20个项目难度与个体能力分布具有良好的相似性,20个项目治疗前、后难度值经配对t检验显示17个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前、后项目难度值也表现出很高的相关性(r=0.992 1),表明运动发育推拿法并没有显著改变GMFM-B区20个项目的难度分布、难度值以及难度顺序。结论 运动发育推拿法在短期内能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整体粗大运动功能,而且获得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可以在短期内得到维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第4版(WPPSI-Ⅳ)言语理解指数(VCI)与标准化语言评估工具的相关性,探讨VCI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能力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保健科69例ASD共患语言障碍儿童和99名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比较其WPPSI-Ⅳ量表VCI得分与梦想语言标准化评估(DREAM-C)整体语言、听力理解、语言表达、语义和句法的相关性。结果 ASD语言障碍儿童的VCI与DREAM-C听力理解(r=0.43)和语义(r=0.48)显著相关(P<0.05),VCI解释了DREAM-C总体语言得分方差变异的15.10%;正常儿童的VCI与DREAM-C听力理解(r=0.51)、语义(r=0.52)、语言表达(r=0.62)和句法(r=0.50)的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解释了DREAM-C总体语言得分方差变异的31.34%。结论 针对该研究人群,VCI指数可预测ASD语言障碍儿童部分听力理解和语义能力,由于纳入样本量有限,研究结论需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asses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revised 15-item Impact on Family (IOF) Scale. STUDY DESIGN: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items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252 parents during an earli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RESULTS: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identified a single factor with factor loadings similar to that of IOF developers. The one factor accounts for 45.7% of the sample variance. A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alysis found that 11 of the 15 items had alpha values greater than 1.00, with good to excellent item characteristic and item information curves. The test information and measurement error curves for the entire IOF were excellent.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IOF also was supported. Parent IOF scores correlated in the expected directions with maternal mood (r = -0.50), sibling behavior problems (r = -0.35), and severity of illness (r = 0.31) 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t = -4.5, all P < .001).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independent support for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vised IOF scale. This scale is a promising, easy-to-use instrument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mpact of illness and disability on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illness or disabil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不同严重程度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进行规范化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SLIT)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3~14岁对粉尘螨过敏的AR患儿181例,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92, 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SLIT组(n=89, 给予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 采用AR评分标准, 根据患儿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 TNSS), 将对照组分为轻度组(n=35)、中度组(n=28)和重度组(n=29);将SLIT分为轻度组(n=27)、中度组(n=33)和重度组(n=29)。收集第6个月、 1年、 2年的随访数据, 分别对患儿进行TNSS、 鼻炎用药评分(total rhinitis medication scores, TRMS)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 (1)治疗2年后, SLIT组与对照组患儿TNSS评分分别为0.61±0.73、 1.61±1.17, TRMS分别为0.21±0.41、 0.59±0.70, VAS分别为0.63±0.70、 1.53±1.24,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6.269、 4.139、5.174, P值均<0.05; (2)轻度组(n=62)组内分析: SLIT组(n=27)与对照组(n=35)比较, 治疗6个月、 1年, 两组的TNSS、 TRMS、 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108、 0.232、 0.788, 0.774、 0.033、 -0.718; P值均>0.05); 治疗2年时两组的TRMS、 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230、 1.255, P>0.05), TNSS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28, P值均<0.05); (3)中度组(n=61)组内分析: 与对照组(n=28)比较, SLIT组(n=33)治疗6个月, TRMS、 VAS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413、 0.412, P值均>0.05), 但两组的TN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397, P<0.05); 治疗1年、2年的TNSS、 TRMS、 VAS两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952、 2.740、 3.293; 4.743、 2.505、 3.330; P值均<0.05); (4)重度组(n=58)组内分析: 与对照组(n=29)比较, SLIT组(n=29)治疗6个月、 1年、 2年的TNSS、 TRMS、 VAS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67、 2.086、 2.781, 4.996、 4.264、 2.756, 4.253、 4.480、 4.515, P值均<0.05)。结论 采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治疗尘螨致敏AR患儿, 治疗2年可获得较单纯药物治疗更佳的疗效, 尤其在病情严重患儿,其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