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民间有"冬补"的习俗。谈到"冬补",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大鱼大肉。其实,冬季吃些素食也可以收到滋补身体的作用。住在辽南炳沟镇89岁的陈福堂老人,多年坚持冬天"素补"。老人认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素食,具有很好的滋补效果。所以每年冬天,他都让家人下厨或自己动手,弄些素食进行"冬补"。老人"素补"的素食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间有"冬补"的习俗。谈到"冬补",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大鱼大肉。其实,冬季吃些素食也可以收到滋补身体的作用。住在辽南炳沟镇的89岁的陈福堂老人,多年坚持冬天"素补"。老人认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素食,具有很好的滋补效果。每年冬天,他都让家人下厨或自己动手,做些素食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鹿茸,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作为传统滋补名品,鹿茸被视为温补肾阳之首。"北有人参,南有枫斗",枫斗原料是铁皮石斛,被传为"仙草",有滋阴清热之功效:滋胃阴,生津止渴;滋肾阴,降虚火,明目强筋。人参补气,阿胶养血,鹿茸补阳,石斛滋阴,这些传统名贵滋补药材,因其显著功效和珍贵稀有,被注重保健的现代人所追捧。进补不是乱补。中医对进补的基本原则是"虚则补之,不虚不补",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4.
王延群 《健康生活》2013,(10):38-38
随着早晚天气的渐渐转凉,大多数人都喜食肉类食物以增加营养,滋补身体,维持身体内部的平衡,以抵抗即将到来的严寒。这时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食品,对于身体是大有好处的。可是,经过一夏的折磨,有些人脾胃虚寒,消化不了大鱼大肉,是不是该选用些素食进补呢?答案是肯定的,以下素食就是秋季进补的宝贝。  相似文献   

5.
正过了立秋,又开始进入进补的季节。有些人习惯用动物性食品来进补,其实有些素食的营养和滋补作用不亚于荤食,莲藕就是一种理想的素食。莲藕又名莲根,生食能凉血散淤,熟食能补心益肾,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以补五脏之虚,强壮筋骨,补血养血,是男女老幼秋季的保健食品。藕的熟食方法和品种多样,而且风味各异,除家常菜炒藕丝、炸藕夹之外,还可制成多种小吃和名菜。  相似文献   

6.
<正>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大雪食补以补阳为主,阴虚之人应以防燥护阴、滋肾润肺为主,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阳虚之人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那么,大雪进补吃什么好呢?1、羊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提醒人们要开始进补了,进补的作用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健康过冬。老南京人大雪进补爱吃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  相似文献   

7.
正适时进补,保健良方,食材不一定要用肉类,素食的养生药膳一样能达到滋补养生的效果……早前在台湾旅行,吃了一道素姜母鸭汤锅,不但进补,而且味道香浓可口,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打听之下,才了解它的名气原来很大。姜母鸭素有"昔日帝王菜,今日百姓餐"之称,宫廷飨宴流变  相似文献   

8.
斓曦 《青春期健康》2016,(24):67-69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因此冬季进补是非常好的时机,冬季养生要勤喝汤,才能达到滋补健身的功效.这时给身体补充营养储存能量可以抵御寒冷,喝一碗热乎的汤是冬天最美好的时刻.特别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如果有特别的病痛,就在这时针对症状好好进补一番.  相似文献   

9.
《健康世界》2010,(10):13-13
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大多数人都喜食肉类食物以增加营养,滋补身体。可是,经过一夏的折磨,有些人脾胃虚寒,消受不了大鱼大肉,可以使用素食进补。下面介绍四种营养丰富的素食。  相似文献   

10.
冬季煮汤的选料原则适合冬季煮汤的原料包括:羊肉、红薯、胡萝卜、藕、土豆、枣、核桃、海带等。冬季不宜盲目喝汤进补冬季适宜选用温和的食物滋补,但不宜盲目进补。滋补汤品不宜每日连续饮用,间隔期间适宜以清淡汤品缓解。若是家里潮冷,除了利用空调之类的电器除湿外,还适宜升补。适量添加去湿功效的制汤原料,能缓解机体的不适感。适合冬季升补之药包括红参、当归、红枣、龙眼、核桃、板栗、杜仲  相似文献   

11.
秋藕溢香     
初秋进补俗称“补秋腰”。有些人家习惯用动物食品来进补,其实有些素食的营养和滋补作用不亚于荤食,莲藕就是一种理想的素食。 莲藕又名莲根,含大量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肉质肥嫩,白净滚圆,口感甜脆,生食堪与梨媲美。中医认为,生食藕能凉血散淤,熟食能补心益肾,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用以补五脏之虚,强壮筋骨,补血养血。藕堪称男女老幼秋季的保健食品。 藕的熟食方法和品种多样,而且风  相似文献   

12.
蔓茜  刘帅 《中老年保健》2011,(10):28-29
说起服用滋补中药,很多人都有过这样那样的担心,会不会因补"上火",长期服用会不会有副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每每成了人们进补时的心病了。有一味中药,药性平和,可以长期服用滋补身体而不必顾虑太多,它就是枸杞子。枸杞子,别名枸杞、苟起子、甜菜子、西枸杞、狗奶子等,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原产于宁夏,现在宁夏、青海、山东、河南  相似文献   

13.
<正>秋冬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季节,尤其是男人,最需要"补",冬季饮食的"补",应以补肾固阳、养血固精为本。"男人要加油"、"要健康先补肾"、"让你的肾脏充满活力",每年到了秋冬季节,进补就会被提上日程。其实,秋冬进补是中医学的一条原则。在中医看来,四季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道如此,人也应如此。秋冬进补,顺应季节的变换,也是人体健康的需要。但秋冬如何辩证科学有效地进补,还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万物枯萎的秋冬季节,正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节。我们食用羊肉、鸡肉以及枸杞等热性食物进补都是不错的选择,然而在生活中却有不少进补的误区。如果进补不当,不仅起不到滋补作用,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损害健康。野吃啥补啥冶不科学"吃啥补啥"是很多人饭桌上的口头禅,他们不仅这样说,也的确将之作为一种进补的原则。其实这一说法并没有科学依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国,人们有冬令进补的习惯,"冬令进补,上山打虎""冬补三九"等民间格言流传于世。在很多人眼中,"荤食"是最好的补品,因而冬季一定要多吃牛羊肉、多喝鸡汤。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冬令进补内容也应有所改变。不能一味地靠吃大鱼大肉来进补,日常看似平淡的素食也很适合冬季进补。山药是物美价廉的"补"品,其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作用。其所含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另外,山药含有的  相似文献   

16.
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期,很多人认为多吃肉类就是最好的进补。其实,从现代养生的角度来说,吃些素食更利于身体健康。芋头:芋头质地细软,容易消化,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结核病和正处恢复期的病人食用。是冬季调养脾胃之佳品。把芋头刮皮洗净、切片、油炒,水煮熟后加点葱花,就是一碗香甜的芋头汤,吃起来暖心暖胃,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土豆:土豆富含天然脂肪、蛋白质、淀粉、粗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尤以磷、钙、铁最为丰富,常食之能强身  相似文献   

17.
芳芳 《药物与人》2006,19(10):38-38
秋季进补,很多人习惯于用动物食品来进补。其实,有些素食的营养和滋补作用并不亚于荤食,这里我们要为您介绍的莲藕,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素食滋补食品。莲藕又名莲根,含大量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肉质肥嫩,白净滚圆,口感甜脆,生食堪与梨媲美。藕堪称男女老幼秋季的保健食品。中医认为,生食藕能凉血散淤,熟食能补心益肾,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以补五脏之虚,强壮筋骨,补血养血。藕的熟食方法和品种多样,而且风味各异,除家常菜炒藕丝、炸藕夹之外,还可制成多种小吃和名菜。  相似文献   

18.
古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在冬季这个进补的大好时机,如何从自身健康状况出发,把食补、药补、神补三者有效地配合应用是冬季进补的一门学问,同时,补也有讲究。 1.食补:选用一些适当的食物以滋补气血,固本健身。气虚者宜多食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鲢鱼、扁豆、大枣、糯米、黄米、栗子、胡萝卜、山药等;偏于阳气不足的则可多食些羊肉、鸡肉、狗肉、鹌鹑、海虾、海参、鳗鱼、黑枣、雀肉等;偏于气阴不足的,应多食些益气养阴的食物,龟、鳖、兔肉、鸭、鹅、燕窝、木耳、莲藕、百合等但食无妨;脾胃肾虚者冬季食补还应多吃些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豆浆、鱼汤、牛奶、肉汤等。  相似文献   

19.
"补"的正确理解进补得法,增进了健康;进补不得法,反而会损害健康,我们叫做"补病",轻的停补后适当处理可恢复,重的甚至于危及生命。所以,进补必须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身体缺少什么就补什么,如果不需要就不必补。一个不偏食、胃口正常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民间有"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意思是说冬天人胃口较好,是人体进补的最佳时节。进补做好营养储备,来年才会精力好、力气壮,而且不会生病。传统的膏方进补正是城镇居民时下流行的冬补方法之一。入冬后,从南方到北方,许多城市的中医医院举办"膏方节",像过节一样大张旗鼓地宣传膏方进补,最常见的就是"固元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