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松  徐德龙 《河北医药》2016,(8):1243-1247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占全部头颈部的1/3,女性高发且近年来增长趋势明显。雌激素受体可分为ERα与ERβ,在许多恶性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甲状腺中普遍认为ERα高表达对甲状腺癌起促进作用,而ERβ则起抑制作用。 Ki-67是反应细胞增殖活性一项重要指标,与染色质及有丝分裂关系密切,对甲状腺癌的诊断、鉴别、治疗、预后评估有重要作用。本文就ERα、ERβ与Ki-67在甲状腺癌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应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药(SERMs)引起的子宫内膜病变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rs9340799、rs223469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接受他莫昔芬或枸橼酸托瑞米芬内分泌治疗(>1年)的乳腺癌患者164例,对其血液标本行ERα基因rs9340799、rs2234693位点测序,比较各基因亚型与子宫内膜厚度、阴道诊刮比例之间相关性。结果ERα基因rs9340799位点A/G基因型比A/A及G/G基因型患者子宫内膜更厚、阴道诊刮患者更多(P<0.05)。在同一基因型患者中,不同药物组间(他莫昔芬或枸橼酸托瑞米芬)子宫内膜厚度和诊刮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子宫内膜诊刮时间与rs9340799位点SNPs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同一基因型患者间比较,A/G基因型患者1年内内膜诊刮次数明显多于1年以上者(P<0.05)。结论SERMs相关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可能与ERα基因表型有关。ERα基因rs9340799与rs2234693位点中,A/G基因型可能是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易感型基因,携带易感基因的患者在服用药物1年内出现子宫内膜病变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家族,与受体结合后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在生物体内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是雌激素作用的靶位点,在相关信号通路中起主要作用,参与调节和维持生命体的基本活动。但雌激素受体表达异常对其靶器官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生有重大影响,还会影响雌激素非靶器官肿瘤的发生,如结肠癌、肺癌等。文章主要就经典的雌激素核受体ERα和ERβ与几种常见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雌激素肿瘤防治及其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Receptorβ,ERβ)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ERα、ERβ蛋白失表达关系。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检测138例散发性乳腺癌和14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ERα基因启动子区四个CpG岛密集区域甲基化及ERβ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α、ERβ蛋白的表达。结果:纤维腺瘤组织中,ERα、ERβ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28.6%(3/14)、14.3%(2/14):乳腺癌组织ERα、ERβ总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60.1%(83/138)、53.6%(74/138),ERQ启动子区ER1、ER2、ER3、ER4四个检测区域的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34.896、35.5%、39.1%、36.996,ER1 ER4各检测区域间甲基化率未见显著性差别;乳腺癌组织ERα、ERβ甲基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纤维腺瘤组织(60.1%vs.28.6%,)(2=5.117,P=0.023;53.6%vs.14.3%,X2=11.418,P=-0.004);分析乳腺癌中ERQ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ERa表达相关性发现ERα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37.7%(26/69),而在ERα阴性组织总甲基化发生率82.6%(57/69)。进一步针对四个CpG岛密集区域异常甲基化检测发生率,发现在职α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职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14.5%、18.896、7.296、17.4%,在ERα阴性的乳腺癌组织中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明显升高,分别为55.1%、52.2%、58%、56.5%,以ERα表达水平与甲基化检出率做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469,P〈0.0001);分析乳腺癌中ERβ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ERβ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发现ERβ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ERβ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35.4%(29/82),而在ERβ阴性组织总甲基化发生率80.4%(45/56)。以ERβ表达水平与甲基化检出率做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743,P〈0.0001)。结论:中国女性散发性乳腺癌存在较高频率的ERα、ERβ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乳腺癌组织中ERα、ERβ失表达与其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E0703对雌激素受体(ER)不同亚型的选择性激活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E0703(雌二醇衍生物)对雌激素受体不同亚型(α和β)的选择性激活作用。方法将报告基因质粒pTAL-SEAP-ERE和校正质粒pSV-β-gal共转染已稳定转染了雌激素受体α/β的人胚肾细胞(HEK293),加入E0703进行报告基因的诱导表达。采用EMSA试验观察E0703对ERα与雌激素反应元件(ERE)的结合增强作用。结果E0703对ERα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最低激活浓度为10-8mol·L-1),激活强度略低于E2;E0703在10-10、10-9、10-8、10-7mol·L-1浓度下对ERβ没有激活作用;EMSA试验证明,E0703能够增强ERα与雌激素反应元件的结合增强作用。结论E0703对雌激素受体α具有选择性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ER)与IP3R在子宫肌瘤细胞中的表达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实验组,并以同期于我院治疗的40例非子宫肌瘤患者作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雌激素受体(ER)和IP3R水平。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体内雌激素受体(ER)、IP3R水平明显优于实验组组(P<0.05);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R)、IP3R水平有所好转,但仍比对照组差(P<0.05)。结论子宫肌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与IP3R在子宫肌瘤的临床中具有特异型,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贺丰杰  李小宁  张倩  白俊 《天津医药》2012,40(8):793-795
目的:探讨凋膜止崩液官腔靶向给药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雌性大鼠48只,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实验小剂量组和实验大剂量组,建立无排卵性功血子宫内膜增生症模型.凋膜止崩液官腔内给药后3d处死,留取子宫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ERα及ERβ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ER、ERα、ERβ的表达高于空白组,实验大、小剂量组ER、ERα、ERβ的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大剂量组ER、ERα和ERβ水平低于实验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凋膜止崩液通过下调ER、ERα及ERβ阻断了雌激素发挥效应的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的持续性增生从而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Aroclor 1254对生精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GC-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Aroclor 1254(0、0.05、0.5和5 mg/L)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Rα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采用ERα特异性阻断剂MPP抑制ERα表达,进而研究ERα在Aroclor 1254影响GC-1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Aroclor 1254可以明显促进GC-1细胞增殖及cyclin D1的表达;Aroclor 1254染毒可使GC-1细胞中ERα及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hospho-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2,p-ERK1/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PP阻断ERα表达后,Aroclor 1254对p-ERK1/2表达及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被部分逆转。结论Aroclor 1254可促进生精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ERα的表达继而诱导ERK1/2磷酸化,并最终促进生精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α与β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先采用白细胞免疫标记技术APAAP法对3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进行免疫学分型,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ERα与ERβ的表达;对照组为1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结果:30例初诊组中ERα、ERβ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和70.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Rα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之间缓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ERβ阳性表达者缓解率明显高于ERβ阴性表达者,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缓解组与未缓解组之间ERα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缓解组与未缓解组之间ERβ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ALL-B和ALL-T中ERα、ERβ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能有一定的激素依赖性,ERβ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预后评估上发挥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膀胱癌雌激素受体启动子(Erα)CpG岛甲基化与ER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35例膀胱癌标本,以免疫组化SP法分析其ER基因的表达.23例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进行了Erα基因CpG岛甲基化分析.结果 35例膀胱癌中ER总阳性率为28.6%;随病理分级的增加,ER表达降低.23例膀胱癌Erα启动子CpG岛完全甲基化发生率43.48%(10/23),发生部分甲基化为13.04%(3/23),未甲基化为43.48%(10/23).以完全甲基化进行分析,膀胱癌Ⅰ级Erα基因甲基化发生率20.00%(1/5),Ⅱ级46.47%(7/15),Ⅲ级66.67%(2/3)(P>0.05);正常膀胱组织Erα基因CpG岛未甲基化.ER阳性表达与Erα甲基化呈负相关.结论 膀胱癌中存在有Erα基因的甲基化,并且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Erα基因CpG岛甲基化可能是膀胱癌中ER表达失活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ERα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检测病毒感染细胞的滴度。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ERα基因RNAi有效靶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Age I和EcoRI 酶切后的pGCsil-GFP载体[含U6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连接产生shERα-LV慢病毒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 用shERα-LV载体、pHelper 1.0 载体和pHelper 2.0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以293T细胞GFP蛋白的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结论:PCR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ERα shRNA的慢病毒载体shERα-LV. 包装慢病毒,浓缩病毒悬液的滴度为2E+8TU/ml。讨论:成功构建人ERα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为ERα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提供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雌激素/雌激素受体α(ERα)信号通路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分化标志基因SM22α的转录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获得大鼠VSMCs,采用PCR方法扩增获得大鼠SM22α,并插入到pGL3-Basic质粒中构建SM22α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分别在VSMCs和COS-7细胞中利用Lucif-erase检测雌二醇(E2)、ERα及Myocardin对SM22α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情况。结果 SM22α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构建成功,E2、ERα可以抑制Myocardin对SM22α的转录活性。结论 E2/ERα信号通路可通过抑制Myocardin对SM22α的转录活性,从而促进VSMCs由分化型向增殖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E-钙黏蛋白(E-Ca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方法: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标本中ER及E-cad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不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1)ER、E-Ca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增生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ER、E-Cad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随临床分期增高、组织分化降低、深肌层浸润、有淋巴结转移其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P<0.01),而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ER和E-cad阳性表达率下降,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癌变过程,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及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和ERα亚型表达的影响,并比较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作用的异同。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17β-雌二醇组(Ovx+Est)、17-β雌二醇+黄体酮组(Ovx+Est+Pro)、黄体酮组(Ovx+Pro)、染料木素组(Ovx+Gen)、白黎芦醇组(Ovx+Res)、根皮素组(Ovx+Phl)。对应组给药21d后处死,取乳腺组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大鼠乳腺ERα的表达、并利用免疫组化对其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乳腺组织中的ERα主要位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内。ERα在8组中均可表达,但表达量却不同。Sham与Ovx比较,Ovx组ERα表达上调(P<0·05);Ovx与Ovx+Est、Ovx+Pro、Ovx+Gen、Ovx+Res、Ovx+Phl比较,后5组ERα表达均下调(P<0·01);Ovx与Ovx+Est+Pro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鼠卵巢切除后,乳腺明显萎缩。卵巢切除大鼠皮下分别注射Gen和Phl后,乳腺结构仍呈现出卵巢切除后的表现。皮下注射Res乳腺腺泡及其上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皮下注射Est或Est合并Pro后,乳腺组织密度增加,乳腺上皮细胞明显增生。结论植物雌激素Gen、Phl和Res与雌激素相似,可以下调去卵巢切除大鼠乳腺组织ERα的表达;Res还可促进去卵巢切除大鼠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但作用不如雌激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建立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的雌激素样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ERα和ERβ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α、ERβ,以及p-Akt、total-Akt、p-GSK-3β、total-GSK-3β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 20μmol·L~(-1)的Aβ_(25-35)作用PC12细胞24 h后,能明显降低细胞的存活率(P<0.01);Que(40、60、80μmol·L~(-1))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明显增加细胞的存活率(P<0.05);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Que明显提高ERα、p-Akt、p-GSK-3β蛋白表达量(P<0.01),ERβ蛋白表达虽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各实验组total-Akt和total-GSK-3β蛋白表达量基本无变化。当雌激素受体受到ICI182,780抑制后,PC12细胞活力及p-Akt、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槲皮素对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雌激素样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是通过ERα介导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从104例乳腺癌中筛选出符合DNA检测和免疫标记标准的病例35例,并对该组进行乳腺癌细胞中DNA含量、ER、PR表达的研究。结果该组乳腺癌病例发病年龄29~84岁,平均56.5岁,占104例乳腺癌3.36%。形态上,ER及PR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果主要为肿瘤细胞核着黄褐色,但也有部分胞浆着色,在35例肿瘤组织中,19例ER阳性,阳性率54.28%。14例PR阳性,阳性率40.0%。其中各型乳腺癌的阳性及DNA含量测定可根据本文表1~2明示。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乳腺癌ER和PR的阳性率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ER和PR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形态学结构无明显相关,只是表明该肿瘤具有激素依赖性特征。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检测DNA含量是预知肿瘤预后的一种独立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ER、P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ER、PR检测,结合临床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ER、PR在47例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和61.7%,ER、PR的双阳性、双阴性分别为48.9%和29.8%。ER、PR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的表达与肌层浸润、子宫外病灶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R均反应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是一个可以综合反映病程、病情和病变性质的客观指标,其测定对估计患者预后,指导临床选择激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在诊断恶性潜能未定子宫平滑肌肿瘤(STUMP)的意义。方法将1 280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分为STUMP组73例和良性子宫平滑肌肿瘤组1 20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平滑肌肿瘤中ER及BCL-2的表达,并对两组患者两种因子的阳性高表达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的子宫平滑肌肿瘤均表达BCL-2和ER,但表达的强度不同。良性子宫平滑肌肿瘤组BCL-2的阳性高表达率为49.54%,ER阳性高表达率为62.55%;而STUMP组的阳性高表达率分别为69.86%和57.50%。两组间比较BCL-2的阳性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的阳性高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认为BCL-2的阳性高表达对诊断STUMP有意义,还不能认为ER的阳性高表达对诊断STUMP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凋膜止崩液宫腔靶向给药治疗无排卵功血(ADUB)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ADUB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卵巢去势后利用雌激素负荷法建立ADUB子宫内膜增生症大鼠模型,凋膜止崩液宫腔内给药后处死,留取子宫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ERα、β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ER、ERα、β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大、小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R、ERα、β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大、小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凋膜止崩液使ADUB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ER、ERα、β表达下调,阻断了雌激素发挥效应的通路,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的持续性增生,达到了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及c -erbB -2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在关系。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6 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及c-erbB -2蛋白表达。结果 乳腺癌中c -erbB -2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 75 .8%,无淋巴结转移组 40 %,P <0 .0 1,该基因蛋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c -erbB -2阳性者预后差 ,与肿瘤体积、组织学分级、ER无关 ,PR与c -erbB -2过表达正相关。结论 c -erbB -2是评价乳腺癌预后的良好指标 ,合并ER、PR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