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各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69例应激性溃疡的护理资料。结果 65例患者获得痊愈,4例死亡。结论正确、恰当的护理对急性脑血管病和并应激性溃疡的痊愈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预见性护理等措施,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9%。结论: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具有一定的诱因及临床先兆,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及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地防止脑出血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应激性溃疡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对降低该病病死率、提高预后至关重要。我科从2011年2月-2013年4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160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54例,通过精心护理,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积极采取预防护理措施,避免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结果 1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39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原因与颅脑损伤严重、血糖、血压、体温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结论颅脑损伤严重、体温过高、高血糖、血压过低可引起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针对危险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颅脑损伤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H2 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对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 (Cushing)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 :49例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 :预防组 2 5例 ,使用西咪替丁 0 .6g~ 0 .8g加入 5 %葡萄糖 2 5 0mL中静脉点滴 ,1次 /d ,共l0d。未使用西咪替丁为对照组 2 4例。所得数据用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西咪替丁有预防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以及发生消化道出血后的死亡情况.方法 524例脑出血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56例,发生率10.69%.通过对56例患者年龄、性别、出血量、意识障碍,出血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脑出血忘者年龄越大,出血量越多、昏速程度越深及继发性脑出血.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越高,死亡串越高,与性别无关.结论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对机体损害大.死亡率高.早期预防应用抗酸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较常见、较严重的并发症,多与丘脑下部损伤有关,死亡率很高.我科于2000年元月至2003年4月共收治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经积极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谢昆华 《医学文选》1999,18(4):584-585
应激性溃疡(也称急性胃粘膜病变)是重要脏器功能受损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粘膜病变,表现为胃粘膜充血、糜烂及溃疡形成,病灶侵及血管引起出血。临床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柏油样大便及上消化道出血。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应激性溃疡是其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预后影响很大[1]。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是抢救脑出血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血用西米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属有争议性问题[2]。为探讨疗效。我院对收住院的8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重症脑出血病例选择标准 1经颅脑CT检查,符合脑出血改…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ICH)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达35%-52%.病残率高达50%-85%。其中,应激性溃疡出血(SUB)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4%-76%^[1]。严重应激性溃疡出血可降低有效循环血量而加重了脑损害和其他脏器的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笔者对45例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病的预防对策和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胃内pH值和血清HMGB-1相关性,为避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因颅内压强增加导致应激性溃疡提供临床护理新方法.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需检测探析血清HMGB-1和胃内pH值相关性,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不给于特殊处理,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以及血清HMGB-1和胃内pH值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20.6%(7/3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38.2%(1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含量增加与胃内pH值呈现负相关.结论 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其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检测患者胃内pH值和血清HMGB-1指标变化有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有效促进后期护理工作的开展,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早期使用奥美拉唑对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方法对9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按出血部位、出血量比较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A组使用奥关拉唑,B组不使用奥美拉唑。如B组出现消化道出血后加用奥美拉唑。结果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与脑出血的出血部位、出血量有关。结论早期使用奥美拉唑可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李林 《当代医学》2009,15(9):119-119
目的探讨脾破裂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脾破裂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28例,应用胃管护理、饮食指导及相关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27例患者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脾破裂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并加强相关心理护理,能使患者快速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洛赛克与甲氰咪胍对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60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洛赛克治疗组与甲氰咪胍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和5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洛赛克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甲氰咪胍,且副作用少,是防治应激性溃疡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脑卒中急性期(2周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合并应激性溃疡组(29例)和未合并应激性溃疡组(119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既往胃病史以及急性脑卒中患者GCS昏迷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龄脑出血病人,既往有胃病史和GCS昏迷评分低于8分是发生应性溃疡的重要危险因素.性别与应激性溃疡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脑出血病人,脑功能损伤严重和既往有胃病史使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指导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65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出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72例,查阅病例填写量表,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脑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格拉斯昏迷评分越低,溃疡的发病率越高,既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预防性应用阿司匹林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较高,预防性应用溃疡药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病变部位为脑干、蛛网膜下腔,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预防性应用阿司匹林,这些因素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女性、脑干、蛛网膜下腔出血、既往高血压、预防性应用阿司匹林。我们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征,制定个体化的应激性溃疡预防方案,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变化,控制好血压,做好术后各项护理,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术后存活59例,死亡19例.其中17例死于并发症,肺炎致呼吸衰竭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应激性溃疡大出血3例,再次出血2例,营养不良衰竭1例.结论 细致周到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急性脑出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控制,死亡率高,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多与病情呈正相关.有资料显示,一般脑出血约19%、重症脑出血50%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所以,及时发现和预防应激性溃疡,是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环节.我院于2009年4月-2010年4月对1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应用抗酸剂的基础上,早期留置胃管进行观察,发现早期留置胃管行胃液监测及鼻饲全流质,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早期留置胃管对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并提出和制定相应的措施预防以减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方法:抽取我院63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在治疗原发疾病基础上使用常规护胃抑酸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早期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明显有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治疗组明显有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留置胃管对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具有较好预防作用,能有效减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7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奥美拉唑40 mg静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西咪替丁40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2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34例并发应激性溃疡2例,发生率为5.88%,对照组33例,并发应激性溃疡9例,发生率为2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能有效预防脑出血并发的应激性溃疡.  相似文献   

20.
洛赛克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后急性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洛赛克预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急性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72例,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常规治疗上加用洛赛克40 mg静脉注射,12 h1次,对照组未予抗酸药治疗,疗程均2周。结果: 治疗组急性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洛赛克能减少急性应激性溃疡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