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出血综合征,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1]。临床特征为自发性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计数减少或生存时间缩短等。临床上以自发性鼻出血较为常见,是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的因素之一。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共收治ITP患者132例,并发鼻出血者49例,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ITP鼻出血患者,男20例,女29例;年龄13~73岁。经积极治疗和护理,28例患者治愈出院,21例好转后出院。1·2出血特点49例患者出血部位分前鼻腔腔和后鼻腔,多为…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以血小板减少和出血为特点的常见出血性疾病。笔者20余年来,在门诊采用自拟“补肾升血汤”治疗本病52例,经临床观察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52例中,男16例,女36例;年龄16~30岁者29例,31~40岁者11例,41~50岁者12例。病程最短2个月,  相似文献   

3.
叶明 《江西中医药》1992,23(3):19-2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病因不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同祖国医学书籍中记载的“肌衄”、“发斑”相似,属于中医“血证”的范畴。近年来(1988年~1990年)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对中药的药理研究,自拟重用仙鹤草、生地为主药的方剂治疗慢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获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1岁半,平均15.7。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1年,平均5.3年。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其中出血程度Ⅰ级(无出血或仅在损伤后有轻度出血)者2例;Ⅱ级(皮肤粘膜明显出血,或有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乃属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破坏加速而引起的皮肤、粘膜或内脏等出血症候.笔者近年来临床以辨证分型治疗7例患者,收到了显著效果.兹简介如下: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男3,女4;年龄:3岁的1例,4~10岁的5例,28岁的1例;病程长者1例14个月,余6例从6日到144天,平均23.5天;临床症状:7例均有皮肤瘀斑,5例鼻衄,3例牙齿出血,1例月经过多;化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0×10~9/L_1例,11~20×10~9/L_2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体免疫性出血综合征,或称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小板减少症中最多见的疾病。笔者自1991~1995年应用神箭牌驴胶补血冲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32例为门诊病人,经县级以上医院西医系统检查,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简。1.2性别与年龄本组32例中,男14例,女18例,男女之比1:1.3;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54岁。1.3临床症状以皮肤和粘膜出血为主要症状,病灶大多为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瘀点和瘀斑,先出现于四肢,尤以…  相似文献   

6.
1980~1985年我们以中药栀子地黄汤为主方,辨证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8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11例,女69例;年龄15~59岁,平均32.4岁;病程6个月~25年,平均4.8年。出血部位:皮肤紫斑72例,牙龈出血45例,鼻腔出血26例,月经量过多14例。其中两个以上出血部位者52例(占66.3%)。另外,脾脏肋下扪及者12例。中医辨证:阴虚型52例,表现为头昏,烦热,口  相似文献   

7.
李甦 《广西中医药》2003,26(4):48-48
过敏性紫癜是血管性紫癜中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性无菌性毛细血管炎症 ,临床主要表现是以皮肤紫癜为主[1]。笔者自2001年7月 -2002年4月以自拟紫癜消斑汤治疗皮肤单纯过敏性紫癜25例 ,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25例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7例 ,发病年龄最小者13岁 ,最大者65岁 ,平均27岁 ,病程最短者3天 ,最长者3个月 ,平均17天。所选25例中 ,均排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为 :四肢及全身多处反复出现深红色小丘疹 ,甚至融合成片 ,按之不褪色 ,部份病例伴及皮肤瘙痒。1.2诊…  相似文献   

8.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与免疫有关的常见疾病,临床以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引起的继发性自然出血为特征。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骨髓象正常或巨核细胞增多。我们曾以西药治疗,结果出血反复,血小板数目难以回升,病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 (简称ITP)或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于血小板破坏过多而致外周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因本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出血。现代医学对ITP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年来,以温补脾肾法为主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23例,疗效颇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病例选择具有皮肤粘膜淤斑、淤点持续不退,或反复发作,伴有鼻、齿衄,月经过多,及不同程度的头昏乏力,形寒肢冷,面色无华,脉弱,舌淡苔薄等症。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脾脏不肿大,无其它原因,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者。一般资料 23例中,男性2例,女性21例,其中16~30岁者14例,31~40岁者7例,41~51岁者2例,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1年,1~5年者10例,5~20年者13例。23例中有20例曾经  相似文献   

11.
清营化斑升板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临床上以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 ,出血时间延长 ,血管收缩不佳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等为特征。本病小儿患者急性多见 ,愈后较成人为好 ,发病年龄以 2~ 8岁为常见。笔者自 1 994年以来采用清营化斑升板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患儿 ,效果优于西药治疗。现将治疗 1 8例患儿结果及最佳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ITP36例中 ,男性 1 2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2~1 5岁 ,平均年龄为 8.2岁 ;随机分成西药 (对照 )组1 8例、中药组 1 8例。各组病情、临床表现均无显…  相似文献   

12.
紫癜消胶囊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0例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 ITP)是一种免疫性外周血小板破坏增加而引起的常见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身体各部的自发出血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该病具有病情复杂 ,病程冗长 ,反复发作之特点。笔者自 1 990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 ,运用自制紫癜消胶囊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殿 1 0 0例 ,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 80例进行对比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1 0 0例中 ,男 57例 ,女 43例 ;年龄 2 0~ 30岁 32例 ,31~ 40岁 47例 ,41~ 50岁 2 1例 ;病程 1~ 3年 68例 ,4~ 5年 2 6例 ,5年以上 6例。对照组 80…  相似文献   

13.
本院内科消化系自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采用以大黄为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98例。同时,以同时期住院患者单纯西药治疗的37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大黄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37例,共计135例,均系住院患者,病因诊断皆根据纤维胃镜、X 线钡餐检查、手术及病理等确定。1、性别年令:男性103例,性女32例,男女之比为3.5:1。最小年令16岁、最大年令76岁,以30~40岁多发,占总例数67%。2、出血方式:以呕血为首发症状者15例,黑便者64例,呕血加黑便38例,另18例仅便潜血呈现强阳性。3、出血原因: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血小板抗体(PAIgG),导致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或成熟血小板破坏,从而导致外周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皮肤紫斑、鼻衄、齿衄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并发多部位脏器出血。ITP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类,急性多见于儿童,患者有急性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临床多见的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慢性ITP具有反复发作倾向,长期应用激素效果不理想,且有明显副作用。我们自1993年1月~1998年10月用中药治疗29例慢性ITP患者,疗效比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29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按照1986年12月首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ITP。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5岁~61岁,平均31.5岁;病程6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自身免疫反应使血小板破坏加速而引起的常见出血性疾病。笔者以小柴胡汤为主治疗10例,均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0例中6例住院,4例门诊治疗。全部为初发病人,诊断符合下列条件:(1)多次检查血小板少于100×10~(?)/L;(2)临床有皮肤粘膜或/和内脏出血,脾  相似文献   

17.
益气养阴清热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广泛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ITP的治疗西药主要以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但由于毒副作用较多,不易为患者接受。我科自2005年1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现已公认本病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有关,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数量减少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就我所在科室2007年07月至2012年01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以下简称“功血”),临床以程度不同、表现不一的月经紊乱和出血异常为特征,所谓“经血非时”,或崩或漏,是妇科常见的疑难重症之一。笔者以中药补肾法为主治疗功血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发病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50岁,其中年龄≤18岁者7例,19岁~25岁者6例,26岁~45岁者11例,≥46岁者6例;已婚者17例,未婚者13例;病程最短者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是以全身毛细血管和小动静脉为主要病理损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或粘膜出血,此外常伴有腹痛、关节肿痛或肾脏方面的症状。血小板计数和血液凝固机能正常。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大多以减轻机体对过敏源的敏感性,但不能改变变态反应体质。笔者自1997年以来运用养血活血,清热凉血止血中药为主,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尤其对过敏性紫癜单纯型者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女19例,男17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6岁;病程最长者5个月,最短者2天,平均19.6天。36例中全部有皮肤紫癜,呈斑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