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最近,广东省吴川市等部分地区发现一种新传人的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足世界上100种危害最为严重的著名入侵生物之一。农业部已发布公告,将入侵红火蚁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加以封锁控制。卫生部针对入侵红火蚁伤人事件,下发《入侵红火蚁伤人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试行)》,要求已发现入侵红火蚁侵害地区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入侵红火蚁伤人情况监测与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2.
红火蚁是世界上重要的害虫,目前在我国也有零星分布,据预测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其适生区。因此,今后我国有必要做好入侵红火蚁预防控制工作,各地进出口岸要加强红火蚁检验检疫工作,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红火蚁综合防治研究,增强本地蚁种的竞争力,保护当地生物物种,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严防红火蚁在大陆蔓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切叶蚁亚科(Mymicinae),火蚁属(Solenopsis),原产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巴拿马运河一带[1],英文俗名为Red imported fire ant,意为外引红火蚁,是一种危险性害虫.该虫自1918~1931年入侵美国的阿拉巴马州的Mobile以来,每年以近200 km的速度扩散[2].近年来,红火蚁在国际间呈快速扩散趋势.1999年红火蚁入侵台湾[2],2001年入侵新西兰和澳大利亚[3,4].继2005年2月报道红火蚁入侵香港后[5],3月又有红火蚁入侵广东吴川市的报道[6].笔者2005年3月也在深圳、珠海和广州等城市采集到红火蚁.这说明红火蚁登陆我国大陆后蔓延扩散速度相当迅速,应该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严防死守实施控制,红火蚁将在我国大陆进一步蔓延危害,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4.
红火蚁的危害及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英文名为Redimported fire ant。红火蚁原产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巴拿马运河一带[1],是一种危险性害虫。该虫自1918年至1931年入侵美国的阿拉巴马州的Mobile以来,每年以近200 km的速度扩散[2]。近年来,红火蚁在国际间呈快速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5.
红火蚁是危险的入侵生物,可对农林生产、园林绿化、群众健康、公共设施设备造成直接危害,并严重影响侵入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通过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了在我国登记的红火蚁防控药物,并结合防控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红火蚁防控技术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入侵红火蚁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威胁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侵红火蚁入侵我国之后,可能会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其不断蔓延有可能成为我国农业生态和人民财产健康的威胁。本文主要介绍了红火蚁在全球生物入侵的基本情况,根据东西半球生物类型逐渐趋同的原理,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分析了红火蚁对生态环境的威胁,以及红火蚁的防制措施等相关国内外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入侵物种红火蚁与黑胸散白蚁、台湾乳白蚁之间的竞争关系。方法 将两个塑料瓶用一端灌注有0.2 cm厚琼脂的玻璃管连接,左右塑料瓶分别放入一定数量的白蚁和红火蚁,观察记录白蚁和红火蚁死亡率。结果 红火蚁与黑胸散白蚁的数量比大于等于1∶4时,3 h时黑胸散白蚁可以完全被杀灭,并且红火蚁死亡率随着其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红火蚁与台湾乳白蚁的数量比为1∶8、1∶4、3∶8时,红火蚁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2、4、4 d,且台湾乳白蚁的死亡率逐渐增加;红火蚁与台湾乳白蚁的数量比为1∶2、3∶4、7∶8、1∶1时,台湾乳白蚁的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5、4、5、3、1 d,但红火蚁有较高的死亡率。结论 红火蚁对黑胸散白蚁和台湾乳白蚁群体数量具有较强的制约性,且对黑胸散白蚁的制约性强于台湾乳白蚁,并可能影响入侵地白蚁种群数量,进而影响入侵地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红火蚁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入侵性很强的生物。20世纪30年代侵入美国以后,对其生物学特性、危害及其防治即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美国,红火蚁的化学防治经历了早期的剧毒化学杀虫剂处理,60年代后改为以灭蚁灵毒饵为代表的毒饵防治,近期红火蚁控制药剂的研究主要是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IGRs)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chitinsynthesis inhibitors,CSI)。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斗争,化学杀虫剂未将红火蚁根除,现在红火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控制。最近几年,红火蚁相继在台湾、香港和广东等地发现。下面将红火蚁概况及其防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人群被入侵红火蚁蜇咬后引发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治疗情况及红火蚁的发生情况,为其蜇咬人后的治疗提供资料。方法采用访问主治医生及查阅病历、访问患者,调查被蚂蚁叮咬的现场生境等方法进行。结果患者入院诊断为蚂蚁咬伤,过敏性休克,经医院及时对症抢救2h后痊愈;访问患者证实其是被蚂蚁叮咬后引起身体不适入院;调查患者被叮咬生境发现有入侵红火蚁孳生。结论患者被入侵红火蚁蜇咬后引起过敏性休克,应加强入侵红火蚁防控,人被蜇咬后要及时就治。  相似文献   

10.
产自南美洲的红火蚁,近年来入侵台湾、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给当地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该文综述了红火蚁对人类的伤害、生物学特性和防控措施,为有效控制其蔓延和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汕头口岸入境空箱携带有害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律,研究入境空箱的检疫监管对策。方法对2010—2011年汕头口岸入境空箱检验检疫数据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汕头口岸共受理入境空箱报检293 117标箱,查验12 757标箱,不合格804标箱,不合格率为6.30%。各类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检出数量与季节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检出的不合格空箱中,以截获"生活垃圾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类最多,共255标箱,占31.72%,其次是"土壤、动物尸体等禁止进境物",共186标箱,占23.13%。入境空箱不合格率排前三位的国家是新加坡、菲律宾、越南,不合格率分为0.95%、0.64%、0.64%。结论基本掌握汕头口岸入境空箱携带有害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总体情况及主要规律。入境空箱检疫风险不容忽视,需采取科学的检疫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宜昌市近5年来疟疾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为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全市所有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全市疟疾发病率较低,呈波动性变化,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每年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7.17∶1,67.35%的患者年龄为30~59岁;疟疾高流行地区返乡及援外务工回国人员是主要患病人群;主要为间日疟.结论 宜昌市输入性疟疾形势严峻,在控制本地发病的同时,各级疾控中心与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培训和疟疾防治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和监测,降低疟疾继发性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宜昌市近5年来疟疾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为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全市所有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全市疟疾发病率较低,呈波动性变化,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每年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7.17∶1,67.35%的患者年龄为30~59岁;疟疾高流行地区返乡及援外务工回国人员是主要患病人群;主要为间日疟.结论 宜昌市输入性疟疾形势严峻,在控制本地发病的同时,各级疾控中心与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培训和疟疾防治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和监测,降低疟疾继发性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输入性疟疾在四川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3年期间,在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疟疾检出情况,对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疫源地分布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32例,大部分为归国劳务男性青壮年,疫源地均为非洲国家。结论近年来四川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疟疾病例逐渐增多,需进一步加强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降低输入性疟疾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严把进口葡萄酒的卫生质量关,确保进口食品安全卫生,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我国,为进口葡萄酒的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GB4789.2-2003),将菌落总数超标的菌落及营养琼脂接种至普通肉汤进行增菌,接种DHL、BS、SS、TCBS和B-P平板,挑可疑菌落按VITEK操作手册对病原微生物进行鉴定。〔结果〕从进口莱莎利庄园红葡萄酒中同时检出鹑鸡肠球菌和尿放线杆菌。〔结论〕本次检验结果提示:检验检疫机构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对低风险进口食品的检验把关,保证进口产品的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16.
17.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的输入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对我国的输入风险。方法 基于收集的疫情数据(各国家每日累计确诊病例数、境外输入病例累计确诊病例数)、人口学数据(各国人口密度、人口数)、旅客潜在来源群体信息(华侨华人常住人口数、在外中国留学生数、海外务工人员数、来华留学生数、航班旅客数估计)和全球健康安全指数(GHS)等信息,进行近期(2月1日-4月25日)和未来(4月26日-)风险分析及预测,构建输入风险得分。结果 各国境外输入病例数、累计确诊数、罹患率、华侨华人数、境外留学生数、来华留学生数、航班乘客数和GHS变量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近期风险分析中,俄罗斯输入病例明显较高,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次之。在未来风险预测中,通过各国罹患率指数和平均每日入境乘客数估计值两项信息,评估美国、新加坡等44个国家为未来潜在高风险国家。结论 通过COVID-19疫情各国家输入风险评估,可以识别近期及未来的高风险区域,为加强疫情防控,为最终战胜疫情提高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006—2013年25例输入性恶性疟的流行特征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恶性疟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恶性疟病例均有蚊虫叮咬史和有非洲地区居留史,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畏寒、大汗、呕吐、贫血、血小板数减少、和肝肾功能异常等。在蒿甲醚联合伯氨喹治疗后,25例恶性疟均获痊愈,无输入性恶性疟传播。结论菏泽市输入性恶性疟以有非洲旅居史,青年、中年男性为主,近年来发病有所增加;恶性疟诊断主要依靠反复外周血涂片检测;蒿甲醚联合伯氨喹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During recent years, several client calls received from Clemson University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office and private physicians have required client-oriented investigations. These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public service. The challenges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cross disciplines are not for the faint-of-heart or the narrow thinking specialist. Examples of incidents that have signaled a problem and resulting research projects are: 1) anaphylactic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red imported fire ant venom (statewide morbidity survey); (2) unexplained contact dermatitis in tomato harvesters and floral designers (immunodermatologic study and statewide survey of florists); (3) concerns over two unexplained cancer deaths at an experiment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station (farmer's mortality study); (4) a household outbreak of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statewide hospital morbidity survey); and (5) a woman in early pregnancy exposed to misapplication of chlordane in her house (literature review and update on trends in U.S. birth defects). These examples reflect a broad but responsive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he needs of the clients of the South Carolina Agromedicine Progr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