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德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HIV知识和高危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 ,总人口 3 2 1 85万 ,至 2 0 0 1年12月止 ,共发现 7例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及 1例艾滋病(AIDS)患者 (已死亡 )。虽然HIV /AIDS在宁德市的发病率极低 ,但在从事娱乐场所服务的小姐中已发现HIV携带者 ,为了解宁德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性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危险行为发生率 ,预测HIV/AIDS流行趋势 ,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HIV /AIDS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于 2 0 0 1年 7~ 9月在蕉城区、福安市开展了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行为监测 ,现就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及方法1 1 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2.
HIV/AIDS有关的社会行为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HIV/AIDS有关的社会行为学研究进展李河张孔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主要以3种方式传播:①性接触传播,②血液传播,③母婴垂直传播。而家庭内生活及一般社交活动不会传播HIV/AIDS。在这3种途径中,前两者均与一定的高危社会行...  相似文献   

3.
避孕与HIV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AIDS在全球的流行,而异性间的HIV传播是AIDS发生的重要原因,各种避孕方法能否增加或减少HIV感染的危险性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影响HIV在女性生殖道传播的因素包括曾有过的SIDs病史,生殖道御功能的破坏及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4.
截止1997年底,我省共检测艾滋病高危人群血清标本65323人份,发现HIV感染者45例。为及时掌握我省HIV/AIDS流行状况,现将我省1998年HIV/AIDS监测工作总结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 分析数据来源于常规监测、哨点监测(5个国家级哨点和8个省级哨点)、专题调查及献血员筛查。常规监测以卫生部规定的HIV/AIDS高危人群作为监测对象。哨点监测按卫生部制定的哨点监测方案进行〔1〕,省级哨点监测每年只进行一轮。献血员筛查包括抽检各血站的标本和血站所送的初筛阳性标本,以及1998年11月卫生部安排我省在安顺、六盘水两地区对吸…  相似文献   

5.
农村流动人口与HIV/AIDS传播的关系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艾滋病 (AIDS)从 1981年被发现以来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疾病问题。 1994年后AIDS在我国的传播进入快速增长期 ,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报告例数以高于3 0 %的速度逐年递增 ,而 2 0 0 1年新报告的感染例数较上一年增加 5 8%。截止 2 0 0 1年底 ,全国 3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估计HIV感染者 85万例[1] 。从全国范围来看 ,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目前还是导致HIV传播的主要途径 ,但经性途径感染HIV的人数近年迅速增加 ,2 0 0 1年新报告的经性感染HIV者数是上一年…  相似文献   

6.
美国 1 981年首次报告艾滋病 ,至今仅 2 0年 ,该病已成为严重危害社会的全球性疾病。我国专家对艾滋病进行不少研究 ,对本地人口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较多 ,但对流动人口HIV/AIDS的报告较少。本文对中山市流动人口HIV/AIDS流行状况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中山市HIV监测和疫情报告资料。中山市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流行病学调查个案。1 .2 方法对 1 990~ 2 0 0 0年监测发现的所有外来流动人口HIV抗体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个案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7.
HIV感染/AIDS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本文对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在 1990年 4月~ 1999年 4月收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 2 4例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对象与资料  1990年 4月~ 1999年 4月共收治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 2 4例 ,所有病例的抗HIV抗体均经确诊试验 (蛋白印迹法 ,WB法 )证实。其中HIV感染者 5例 ,AIDS患者 19例 ;男性 19例 ,女性 5例 ;年龄 11~ 2 0岁 1例 ,2 1~ 30岁8例 ,31~ 40岁 9例 ,41~ 5 0岁 2例 ,5 0岁以上 4例 ;文化程度 :大学以上 14例 ,初高中 10…  相似文献   

8.
ELISA检测HIV抗体的内部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ELISA方法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是检测HIV感染最为敏感的常规方法。利用HIV抗体检测的室内质控图判断实验的有效性 ,提高HIV抗体检测工作质量 ,认真做好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 ,从而有效地预防AIDS的流行和蔓延。HIV检测是HIV感染者或者AIDS病人的诊断依据。目前 ,我国在筛选献血员、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出入境人员体检等方面最常用的是血液中HIV抗体检测。HIV抗体检测的方法很多 ,大多简单 ,经济便于广泛推广应用。其中ELISA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易行 ,是HIV抗体初筛检测…  相似文献   

9.
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个人和家庭综合征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11例HIV 感染者及配偶、子女进行定期监测、安全性行为教育、提供卫生防护技术等干预措施。并与AIDS病人的情况进行了对照。结果 接受干预措施的HIV感染者中无人发展成AIDS,其中6例已婚者仅1例传染给配偶,其心理、身体、家庭关系稳定。未接受干预的2例被发现时已出现家庭内传播并发展成AIDS。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研究性别和疾病进程及其交互作用对性途径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peopleliving withHIV/AIDS,PLWHA)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其生存质量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法 2015 年10月至 2016年2月在常州市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将性别与疾病进程及两个二分类变量的交互作用乘积项纳入线 性相加模型,分析性别和疾病进程及其交互作用对性途径感染的PLWHA 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在社会 关系和精神领域, 不同性别同种感染途径的PLWHA, 处于AIDS 阶段的女性患者生存质量修正得分 (11.62和10.99分)均低于处于HIV 阶段女性患者的相应值(12.70 和12.73 分);不同性别不同感染途 径的PLWHA,处于AIDS阶段女性患者的生存质量修正得分(11.73和10.81分)均低于处于HIV 阶段女 性患者的相应值(12.97和12.78分)。结论 不管男性是同性途径感染还是异性途径感染,疾病进程对其 生存质量的影响也不同;处于AIDS阶段的女性患者生存质量最差,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 政策帮助和人文关怀。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性别;疾病进程;交互作用;生存质量;同性性途径感染;异性 性途径感染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9)01 0027 05  相似文献   

11.
1991年以来 ,我院先后收治了 5 3例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病例。其中北京地区的HIV/AIDS患者 2 1例 ,为了解北京地区HIV/AIDS的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症的特点 ,我们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1例HIV/AIDS的诊断标准均按 1995年制定的《国家艾滋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诊断。所有病例均为在北京地区发病或感染者。外省市或国外病例未统计在内 (表 1)。表 1  2 1例HIV/AIDS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职业感染方式感染地点异性伴侣有无目前情况 发病后存活时间 诊…  相似文献   

12.
HI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全球HIV感染和艾滋病 (AIDS)WHO和联合国AIDS规划署 (UNAIDS)估计 ,到1999年底全球共有 3376 0万人成为AIDS患者或是HIV携带者 ,其中妇女 1480万 (4 4 0 5 % ) ,小于 15岁的儿童12 0万 (3 5 7% ) ,死亡人数已达 16 30万 (4 8 5 1% )。1999年当年有 5 6 0万人感染HIV (相当于每天新感染HIV的人数是 15 0 0 0人 ) ,其中妇女 2 30万 (4 1 0 7% ) ,小于 15岁的儿童 5 7万 (10 18% ) ,死亡人数 2 6 0万(4 6 43 % )。现今 ,AIDS在全球各地区的蔓延速率有所变化。1999与 1998年相比 ,美国、西欧和太平洋…  相似文献   

13.
我国AIDS的流行趋势与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杰  李淑纯 《实用预防医学》2000,7(4):320-320,F003
根据路透社报道 ,1999年世界又有 5 60万人被感染艾滋病病毒 (HIV)。 2 0 0 0年大约有 2 60万人死于艾滋病 (AIDS) ,是自AIDS流行以来的峰值[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 ] 估计 ,到本世纪末 ,我国感染HIV人数不会低于亚洲平均水平。为有效控制AIDS在我国的流行 ,本文就我国AIDS的流行趋势、流行因素、控制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作一综述。1 我国AIDS的流行趋势AIDS在我国的传播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1985~1988年 ,为传入期 ,以国外传入为主 ;第二阶段是 1989~ 1993年 ,为HIV播散期 ,国内感染急剧上…  相似文献   

14.
云南某县男性青年HIV感染危险行为与知识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艾滋病流行区男性青年HIV感染危险行为特征、HIV/AIDS知识水平和自觉HIV感染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1994年对云南省某县82个村的18~29岁男性青年进行了断面调查。调查对象的人口特征、行为和知识水平资料,由调查员用匿名调查表收集。结果共调查1548人,发现433名吸毒者,其中192人为静脉吸毒者。静脉吸毒者中合用注射用具很普遍(73%)。吸毒者的婚前/婚外性行为是非吸毒者的4倍,仅2.5%的婚前/婚外性行为用了安全套。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对HIV/AIDS一无所知。结论有助于HIV传播的因素在该地的男青年中很普通,建议尽快开展预防HIV/AIDS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HIV/AIDS在我市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91~1997年在本市开展HIV/AIDS监测工作。通过对高危人群血清学检测(PA法及ELISA法重复试验阳性,送省HIV监测中心作WB试验确证)以及疫情监视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进行HIV/AIDS监测。结果:高危人群血清学检测4434人份(1995~1997年),于1997年检出阳性2例,检出率4.51/万,首次检出吸毒者阳性1例;疫情监视HIV感染者11例,为其它地区监测发现通报我市的HIV感染者。并对所有感染者(13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首例感染者是1991年发现的归国人员,已于1997年发病,感染者中以有偿献血员最多占69.23%(9/13)。文章讨论揭示本市HIV感染状况严峻及其危险因素,提示应抓住当前防制的有利时机,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防制工作。加强各采、供血机构及血、血制品的管理,加强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搞好HIV感染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疾病。认识、发现、防治和控制艾滋病是每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AIDS HIV相关损害的有些症状首先在口内出现 ,据报道AIDS HIV感染者口内白色念珠菌病发病率高达 76 % ,口腔卡波西氏肉瘤发病率为 51% 〔1〕。因此 ,对口腔医务人员来讲 ,他们对AIDS HIV感染知识、态度、行为及控制措施对AIDS预防有重要作用 ,本调查旨在了解昆明地区口腔医务人员对有关AIDS HIV感染知识、态度、行为及感染控制措施 ,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今后开展对AIDS HIV知识教育及加强…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HIV/AIDS感染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省自1994年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患者以来,截止1998年10月底,经确认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已有251例,其中患者4例(死亡3例)。为进一步做好HIV/AIDS的预防控制,现将本省HIV/AIDS感染现况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1)H...  相似文献   

18.
对中日友好医院460名护理人员进行AIDS/HIV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问卷(KABP问卷)调查,发现知识平均分处于及格水平;对AIDS病原体及三大主要传播途径问题有较高答对率(84.6%、99.1%),但有26.6~82.3%的人错误地认为AIDS还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对AIDS分期及临床表现问题,答对率仅为14.2%;70.9%及39.2%的人对HIV阳性及AIDS者存在恐惧及歧现心理。  相似文献   

19.
医学研究生AIDS相关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IDS在我国的传播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到1998年6月,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已发现HIV感染病例累计10676例。由于监测人数及范围有限,专家们估计目前全国实际感染HIV人数可达30万左右〔1〕。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根治AIDS的药物,控制AIDS流行的关键是预防。AIDS不仅仅是一个医学或生物学的问题,它还涉及到社会、心理学等各方面,其中性行为是AIDS流行的社会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了解人群对性行为的态度是任何一个预防STDS包括HIV/AIDS的计划的关键〔2〕。医学研究生作为预防和治疗AIDS的生…  相似文献   

20.
HIV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HIV/AIDS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 ,随着对该病毒感染特性、生物分子学特点的深入研究 ,人们认识到HIV的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是控制该病流行的重要防治手段。因此如何提高特异性HIV检测的技术水平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在各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该项检验技术有了迅速发展 ,这大大提高了HIV诊断的正确性和可靠性[1~ 3] 。1 HIV病毒学诊断HIV感染的病毒学诊断技术一般包括病毒分离和病毒成份 (如抗原、核酸 )的检测[4~ 6] 。HIV病毒分离 :即将采集的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