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住院老年人餐后低血压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人餐后低血压(PPH)的发生率及血压降低幅度。方法对住院老年人的血压每天早、午、晚餐前30min及餐后30min、60min、90min进行测量,连续3d,将血压下降幅度收缩压(SBP)≥20mmHg,舒张压(DBP)≥10mmHg作为统计标准。结果PPH发生率SBP为86.66%,DBP为76.66%,男性高于女性(P〈0.05)。血压降幅:早餐SBP平均降幅(26.95±15.16)mmHg,DBP为(14.78±6.18)mmHg。性别比,男性组降幅大于女性组(P〈0.05)。各年龄段发生率,早餐70-79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而晚餐则相反。结论老年人PPH发生率很高,应关注老年人PPH患者,予以预防和干预,防止因低血压引起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增龄对血清真胰岛素(TI)、胰岛素原(PI)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糖耐量正常的健康老年人7例(60-78岁)和中青年对照组60例(30-49岁)。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臂围,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臂比(WHR)。测定空腹血脂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各点的血糖、TI及PI浓度。结果:两组性别、BMI和空腹血糖相匹配(P>0.05),老年组的WHR及血压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的空腹PI水平和PI/TI比值的几何均值分别为5.0pmol/L和0.21,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pmol/L和0.13,均为P<0.01),糖负荷后2h的PI和PI/TI值老年组也高于对照组(34.1pmol/L与20.5pmol/L,0.30与0.22,均为P<0.05),但在调整WHR和血糖后统计学差别消失(P>0.05)。两组间空腹和服糖后2h的T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存在空腹高PI血症及PI不成比例的分泌增加,提示其β细胞功能异常,这一变化趋势可能与老年人易发2型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脂肪餐后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空腹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1.70mmol/L的老年人脂肪餐后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63.9g/m^2体表面积的脂肪餐,测定老年组和对照组的空腹、餐后2、4、6、8h的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血清浓度。结果 餐后TG都明显高于空腹水平(P<0.001,P<0.01);餐后达峰时间多为3-4h,8h未能完成恢复到空腹水平,且8h仍有约10%为最高值;老年组平均峰值水平、达峰时间和TG曲线下面积(TG-AUC)分别为3.44mmol/L、4.03h和10.96mmol/L,对照组为2.71mmol/L、12h和9.18mmol/L。餐后2、4、6、8h达峰人数的百分率:老年组分别是20%、40%、30%、10%;对照组为30%、40%、20%、10%。餐后TC、HDL-C、LDL-C较空腹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老年人TG廓清速率减慢,脂肪清除能力降低,这可能是造成老年人TG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吕桂贤 《山东医药》2014,(29):91-92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IUGR)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的关系。方法选择PIH孕妇150例(观察组)、非PIH孕妇150例(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筛查两组IUGR患病情况,并统计观察组轻度(血压140~160/90~99 mmHg)、中度(血压160~180/100~110 mmHg)、重度(血压>180/>110 mmHg)高血压者IUGR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UGR的发生率为59.33%,对照组仅为9.33%,两组比较P<0.05。轻度、中度、重度PIH孕妇IUGR的发生率分别为36.21%、64.29%、88.89%,随血压的升高,IUGR的发生率逐渐升高(χ2=26.46,P<0.05)。结论 IUGR和PIH密切相关,且随着孕妇血压的升高,IUGR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59例老年人和41例青年人AMI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与对照组相比,女性患者较对照组多(P<0.01),其余危险因素比例无差别(P>0.05);老年AMI无明显诱发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老年组曾有心肌梗死和脑梗死者多(P<0.05-P<0.01);老年组症不典型者多,且心衰、房颤发生率高(P<0.05-P<0.01),死亡率亦高(P<0.05),而两组相比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无差别(P>0.05)老年组广泛前壁,前壁,无Q波性心肌梗死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AMI诱发因素及临床症不典型,心衰发生率及近期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者血糖异常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5名住院的ACS者做标准75克口服葡萄糖实验。据血糖水平,把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异常组,餐后血糖增高组和糖尿病组(DM)。利用心电图和B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中心肌梗死及/或缺血的范围,心力衰竭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①空腹血糖增高者为13.3%,血糖正常者及餐后2h血糖增高者各为22.4%,DM者检出率最高,占41.8%,显著大于前三组(P〈0.05)。全组ACS者血糖异常总检出率为77.5%,性别间差别不显著。②血糖正常及空腹血糖异常者心肌梗死及/或心肌缺血的范围差别不显著,而餐后血糖增高者及DM者显著大于前二组(P〈0.05),但后二组差别不显著(P〉0.05)。③血糖正常组及空腹血糖增高组心衰的检出率基本相同,餐后血糖增高组的检出率虽高于前两组,但差别不显著(P〉0.05)。DM组心衰的检出率为65.2%,显著高于前三组(P〈0.01)。心衰的总检出率为41.2%,性别间差别不显著(P〉0.05)。④住院期间DM组共有5例死亡,占7.2%;余各组死亡率为零;以上各种异常检出率在性别间差别均不显著(P〉0.05)。结论ACS者血糖异常水平与心肌梗死及/或心肌缺血范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有关,餐后血糖增高及DM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ACS期间非DM者血糖的增高与应激反应及胰岛素的相对缺乏有关,此种异常示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82例初治痰涂片阳性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初治痰涂片阳性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及左氧氟沙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2例初治痰涂片阳性老年肺结核患者按4:3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6个月的临床观察(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4个月)。治疗组选用可乐必妥,按2HLEV/4HLE方案给药;对照组用吡嗪酰胺,按2HLEZ/4HLE给药。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2.7%和63.3%(P>0.05),治疗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8.6%和83.3%(P>0.05),胸部X线病灶吸收分别为86.4%和86.7%(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30.0%和24.1%(P>0.05),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5%和51.4%(P<0.05)。结论 老年人肺结核治愈率较低,药物副反应发生率高,左氧氟沙星对老年人肺结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不同鼻饲方法对高龄患者餐后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鼻饲方法对高龄患者餐后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2例进行胃肠营养的年龄〉80岁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持续鼻饲及间歇鼻饲两组,观察进餐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间歇鼻饲组和持续鼻饲组餐后低血压(PPH)发生率分别为100.00%和33.33%(P〈0.05)。间歇鼻饲组餐后多时段血压较餐前明显下降(P〈0.05),心脑缺血症状发生率6.25%;持续鼻饲组仅餐后60 min的收缩压明显下降(P〈0.05),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高龄患者PPH发生率高,持续鼻饲的方法可以降低PPH的发生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79名职工15年血压变化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079名职工15年的血压变化情况和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参照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的有关标准,对6个基层单位1079名职工于1983年和1998年分别进行了血压调查。结果:(1)血压均值;:收缩压男升高22mmHg,女升高16.9mmHg,舒张压男升高11mmHg,女升高12.7mmHg(P<0.05);(2)高血压患病率升高26.1%,其中男升高25.03%,女升高28.28%(P<0.05);(3)正常血压者15年内有27.9%成为高血压,年发病率1.86%;临界高血压者72.6%成为高血压,年发病率4.84%;(4)高血压控制率2.95。(5)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病率密切相关(P<0.001);(6)高血压服药率46.65,服药种类以复方降压片为主,占25.2%;(7)服用药治疗对高血压控制和脑卒中发病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该人群血压均值和高血压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高血压控制低,脑卒中患病率高,药物治疗效果差。应大力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增强保健意识中强对基层高血压病人服药的监控,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管理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餐后低血压(PPH)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该院心血管门诊患者273例,按年龄大小分为高龄组(≥80岁)96例,普通组(60~80岁)177例,给予标准化的餐饮方案。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患者右上肢血压,每隔30 min检测一次。同时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和用药情况。比较分析不同情况下两组患者的PPH检出率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结果高龄组的高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1)。高龄组早、中、晚餐后PPH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且三餐后血压降低幅度均大于普通组,但只有中餐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于应用利尿剂和硝酸酯类降压药的老年人,高龄组PPH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P0.05)。年龄、高血压、降压药与PPH正相关。结论高龄老年人PPH的发生率高于普通老年人,且血压降低幅度较大;利尿剂和硝酸酯类降压药可增加高龄老年人PPH的发生率;高血压、降压药可影响PPH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人单导管双腔起搏器(DDD)和心房感知型起搏器(VDD)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18例老年人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植入单导管DDD和VDD起搏器,并在植入后1周,3-6月分别做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随访时间6月-4年。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单导管DDD和VDD起搏系统。Holter检查显示:VDD和DDD起搏器的工作模式大多为VAT,房室同步起搏率达95%以上。结论:单导管DDD和VDD起搏系统安装简单,无心房电极脱位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2.
老年肺癌术后呼吸衰竭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60岁以上的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者28例,并以同期手术未发生呼衰的211例老年肺癌患者作对照,用X^2检验分析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11.7%(28/239),病死率21.4%(6/28)。呼衰组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最大通气量占预防的百分比(MVV%)、一秒钟呼气容积(FEV1)、一秒钟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都明显低于无呼衰组(P<0.01)。全肺切除组术后呼衰发生可能性明显高于肺叶和段/楔形切除组(P<0.01)。结论:术前心肺功能异常,呼吸道感染,手术创伤和伤口疼痛刺激是引起术后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及早诊断、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并给予机构通气是抢救成功的最有效手段,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避免手术后并发症是预防是预防术后呼吸衰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沈备 《实用老年医学》2002,16(6):312-313
目的:为了解老年人单纯性肥胖者胰岛素抵抗的变化规律及其有关因素。方法:对38例老年单纯性肥胖及30例正常老年人的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单纯性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载脂蛋白A1水平显著性下降(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100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老年人单纯性肥胖者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紊乱存在。  相似文献   

14.
脑还丹胶囊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还丹胶囊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诊断标准的老年痴呆患者58例,随机分为脑还丹组30例,脑复康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脑还丹胶囊和脑复康片(吡拉西坦)治疗,疗程3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积分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估,检测患者血清雌二醇(E2)、睾酮(T)、E2/T比值,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水平变化。结果:脑还丹胶囊能提高E2和T水平,降低E2/T比值(P<0.05);能降低血脂,改变血液流变学,脑还丹组总有效率66.7%,对照组60.8%,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MSE和ADL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脑还丹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脑还丹胶囊对老年痴呆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与提高E2、T水平,降低E2/T比值及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电热隔药灸神阙穴对老年人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电热隔药灸神阈穴在改善老年人自由基代谢紊乱方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60岁老年人91例,分4组治疗:电热隔药灸组、传统隔药饼灸组、单纯贴药组、空白对照组。结果 电热隔药灸和传统隔药饼灸均能显著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论 电热隔药灸具有同传统隔药饼灸一样的调整老年人红细胞SOD和MDA水平之作用,进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与情感障碍的关系以及抗抑郁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对87例老年FD患者进行情感障碍的调查,并随机选择80例内科其他系统老年病人作对照。以S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抑郁状态诊断标准。对其中FD伴有抑郁状态的36例患者,在对症治疗疗效不佳的基础上加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抑郁状态改善程度。结果 (1)老年FD患者伴有情感障碍的患病率为41.4%(36/87)明显高于老年内科其他系统病人的患病率23.8%(19/80),P<0.05。(2)本实验中,氟西汀治疗抑郁状态总有效率为88.9%,且消化道症状改善较情感障碍症状改善为早。结论 情感障碍在老年FD患者发病中有重要地位。及时诊断及治疗抑郁状态非常重要。对老年FD伴情感障碍氟西汀有着很高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部分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状况。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荧光试验(ELF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老年呼吸疾病患者进行RSV IgG、RSV抗原、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164例呼吸疾病患者血清标本,RSV IgG阳性率为39.63%,其中老年组为45.63%,中青年对照组27.87%(P<0.05)。ELFA与RT-PCR法检测支气管肺泡冲洗液标本中RSV抗原和RSV RNA阳性率分别为10.98%(18/164)和13.42%(22/164),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中,RSV感染较为普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在老年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在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总结74例≥岁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功能性内窥镜手术的临床资料,以同期行相同手术的199例59岁以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老年组与对照组手术治愈率分别为79.5%和77.9%。结论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样适合于老年患者,可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LipoPGE1,凯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0例),又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4h UAER)将2组病例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IDN)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CD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凯时2ml(10μg)+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1日1次,共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IDN患者24h UAER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CDN患者24h UAER及尿β2-MG)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且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凯时是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老年骨性关节炎非手术治疗现状的调查研究,为提高对此病的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就诊的原发性骨性关节炎358例患者进行研究,评价治疗方式及疗效。结果:治疗方式很多,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体育锻炼及休息、物理疗法等,疗效不一,结论: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是提高疗效的前提,完善具体治疗方法,增加医生指导,综合治疗是最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