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组织中基因编码层粘连蛋白2(LAMA2)基因的甲基化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1例行择期根治术治疗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磷酸测序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AMA2的甲基化率及其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预后因素。结果:101例乳腺癌组织中LAMA2甲基化率为96%,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乳腺癌组织中,LAMA2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的癌组织样本中LAMA2的mRNA表达较低(P<0.05)。LAMA2甲基化与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HER-2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和LAMA2甲基化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RR=32.127、1.222,95%CI=1.296~796.112、1.103~1.355,P=0.034、0.000)。结论:LAMA2甲基化及其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有关。LAMA2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首次报道其甲基化程度可作为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铜死亡相关基因COX17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临床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多种数据库数据分析COX17 在人体正常组织和泛癌组织与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COX17 基因突变情况、COX17表达水平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COX17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乳腺癌细胞中COX17基因遗传突变及甲基化情况、COX17差异共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构建COX17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功能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17蛋白在国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验证数据库分析结果。结果:COX17 mRNA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中且在多数癌组织中呈高表达,COX17蛋白在乳腺癌等癌组织中呈高表达,COX17 mRNA表达水平明显影响乳腺癌等癌症患者的预后,COX17 基因在多种癌组织中突变频率高且其主要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扩增和深度缺失,COX17mRNA表达水平与多种肿瘤的肿瘤纯度和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存在相关性,COX17蛋白水平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患者性别和年龄有关联。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证实在国人乳腺癌组织中COX17蛋白也呈高表达,COX17基因在乳腺癌中遗传突变和修饰特征分别是截断突变和启动子区高度甲基化。COX17蛋白与ATOX1等多种蛋白表达相关且构成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COX17在乳腺癌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氧化还原酶活性、蛋白翻译、氧化磷酸化及TNF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结论:COX17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且与癌组织的免疫细胞浸润和患者预后相关,COX17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和免疫组化研究女性散发性乳腺癌中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和MTA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甲基化PCR研究102例散发性乳腺癌ERα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免疫组化研究其MTA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α启动子甲基化率为37.3%,乳腺癌组织中MTA1表达率为29.4%,高于其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MTA1表达和ERα启动子甲基化均与乳腺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且乳腺癌中ERα启动子甲基化与MTA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散发性乳腺癌中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MTA1表达升高密切相关,其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启动子异常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肿瘤组织中存在的DNA甲基化异常可以概括为广泛低甲基化伴局部高甲基化.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MS)是参与甲基供体生成的关键酶,为DNA的甲基化提供甲基.本研究探讨抑癌基因BRCA1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MS基因mRNA表达与BRCA1基因甲基化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距癌>3 cm)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BRCA1 mRNA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检测M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BRCA1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χ2=7.631,P<0.05),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散发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MS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及乳腺癌旁组织(P<0.05).MS mRNA的表达与BRCA1基因甲基化的发生有相关性(r=0.419,P<0.05).结论:BRCA1甲基化能够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MS基因可能通过影响部分肿瘤相关基因发生甲基化而调控其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AR-β2基因(retinoic acid receptor β2 gene)在散发性乳腺癌中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况,进而探讨在散发性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检测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62例散发性乳腺癌病人的癌组织,15例增生的乳腺组织,10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RAR-β2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的检测。结果散发性乳腺癌癌组织中50%(31/62)发生了RAR-β2基因甲基化,增生的乳腺组织标本中20%(3/15)发生了RAR-β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正常的乳腺组织中均未检测到RAR-β2基因的甲基化。散发性乳腺癌癌组织中甲基化率与年龄、绝经与否无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散发性乳腺癌与增生的乳腺组织和正常的乳腺组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R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乳腺癌的病理分期和预后评估等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NLRCs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利用Oncomine、TIMER、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获取乳腺癌患者NLRCs基因转录水平、生存预后指标和临床病理参数。结果:Oncomine数据库检索出15项研究涉及NLRCs基因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发现NLRC2/3/4/5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 < 0.05)。然而,TIMER数据库显示只有NLRC3基因高表达能显著改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P < 0.05)。在TCGA数据集中,NLRC3表达与T分期(P = 0.011)和肿瘤分级(P = 0.040)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淋巴结受累程度和范围以及远处转移均无关(P > 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分子型为基底细胞样(basal-like)型的NLRC3高表达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显著延长。结论:NLRC3可能是浸润性乳腺癌(特别是basal-like分型)重要抑癌因子,它有望成为潜在的乳腺癌治疗新靶点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熊晶  邓辉  王渝  周晟 《现代肿瘤医学》2018,(24):3954-3958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MACC1)及其靶蛋白SPON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评估它们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于同济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2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和相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ACC1和SPON2蛋白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ACC1和SPON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MACC1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及细胞膜,SPON2在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外基质中出现表达,MACC1和SPON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8.3% vs 21.4%和71.4% vs 17.5%,P均<0.01)。MACC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显著相关(P均<0.05);SPON2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Nottingham预后指数、肿瘤复发显著相关(P均<0.05);二者均与ER、PR及HER2状态无关(P>0.05),且乳腺癌组织中MACC1和SPON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ACC1和SPON2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均较短(P均<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MACC1和SPON2过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01)。结论:MACC1和SPON2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可能成为潜在的靶点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FATS在乳腺癌以及癌旁正常组织的mRNA水平,探讨FATS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检测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56例乳腺癌患者FATS基因表达水平,并且研究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FATS表达量明显低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腺体组织(P=0.003).FATS基因低表达与高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1),FATS基因低表达的患者无病生存期有统计学意义(P=0.036).Cox多因素分析显示FATS基因的表达是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OR=0.549;95%:0.308~0.977;P=0.041).结论:FATS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FATS表达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记物,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T-3基因甲基化对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食管癌切除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的110例病例,分别对选取的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和转移淋巴结标本蜡块进行常规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提取DNA并扩增DNA样本.应用重亚硫酸钠处理限制性内切图谱分析MT-3甲基化情况,统计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数目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MT-3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的食管组织,并且在中分化和高分化的食管癌组织中MT-3呈现较明显的高表达,而低分化食管癌组织中MT-3的表达不明显.出现MT-3基因甲基化的患者淋巴结转移数量多于未出现MT-3基因甲基化的患者,并且出现MT-3基因甲基化的患者生存时间和2年生存率均较未出现甲基化的患者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3基因的表达程度和甲基化程度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病情和预后评估密切相关,有望将其作为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活转录因子-3(ATF-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TF-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和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ATF-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85/105)、48.98%(24/49)和11.43%(12/1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ATF-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导管原位癌组和癌旁乳腺组织,导管原位癌组ATF-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ATF-3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而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ATF-3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有关,可能作为预测乳腺癌恶性程度和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钟控基因PER1、P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确时钟基因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取6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分别用免疫组化办法检测PER1、PER2基因蛋白表达,与病理和临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ER1、PER2基因在乳腺癌细胞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乳腺癌PER1蛋白表达和ER、PR、c-erbB2表达、组织分级有显著相关性,和年龄、肿瘤大小和分期无相关性。PER2表达和c-erbB2、组织分级有显著相关性,和年龄、ER、PR、肿瘤大小和分期无相关性。结论:钟控基因PER1、PER2表达缺失和乳腺癌发生有关,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J(PTPRJ)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98例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PTPRJ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TPRJ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TPRJ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乳腺癌组织(P=0.003),PTPRJ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14)、TNM分期(P=0.003),ER状态相关(P=0.04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TPRJ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PTPRJ高表达组(P=0.00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和PTPRJ表达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TPRJ在乳腺癌中低表达,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NA-1287(miR-1287)通过靶向结合并负向调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在乳腺癌增殖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0位乳腺癌患者肿瘤标本及癌旁标本;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肿瘤标本及癌旁标本miR-1287、GPX4 mRNA的表达水平;运用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患者肿瘤标本及癌旁标本GPX4蛋白表达水平;运用Starbase 2.0软件预测miR-1287与GPX4 mRNA的结合位点;构建野生型位点(wt)和突变型位点(mut)GPX4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探索miR-1287能否靶向结合并影响GPX4的表达;通过MTT实验检测miR-1287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谷胱甘肽(GSH)试剂盒检测乳腺癌细胞GSH水平,运用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乳腺癌细胞活性氧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肿瘤标本中miR-1287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而乳腺癌患者肿瘤标本中GPX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表达水平与miR-1287水平呈负相关关系;Starbase 2.0软件分析结果提示,miR-1287可以直接靶向结合GPX4 mRNA序列中的潜在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发现,miR-1287 mimic显著降低GPX4(wt)荧光素酶活性,对GPX4(mut)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影响;过表达miR-1287明显降低乳腺癌细胞GSH水平,增加ROS水平并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而铁死亡抑制剂Fer-1预处理可以逆转miR-1287对乳腺癌细胞的上述作用,提示miR-1287通过促进铁死亡来执行其抑癌功能。结论:miR-1287通过抑制GPX4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细胞铁死亡过程,最终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4.
邢志浩 《现代肿瘤医学》2018,(13):2037-2040
目的:探讨CITED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128例乳腺癌组织中CITED2蛋白的表达,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 CITED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CITED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与ER及PR的表达呈负相关,与HER2的扩增呈正相关,与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CITED2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年龄、肿瘤体积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ITED2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并且不同免疫表型的乳腺癌组织中CITED2蛋白也有差异,这为临床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抑癌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是导致其功能失活的重要机制.叶酸代谢能为机体甲基化提供活性甲基,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MS)是叶酸代谢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素.本研究探讨MS基因多态性与抑癌基因CHD5甲基化及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乳腺癌患者47例,健康对照52例及乳腺良性病变患者15例,采用RT-PCR、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HD5的基因表达、甲基化水平及MS基因多态性.结果:CHD5基因在乳腺癌组织(0.27±0.19)及癌旁组织(距癌超过3 cm)的表达量(0.33±0.17)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0.67±0.14)(P<0.05).CHD5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分别为48.9%(23/47)和17%(8/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 2756等位基因G型等位基因A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MS 2756AG基因型与携带MS 2756AA基因型比较,前者使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2.73倍(95%CI:1.42~5.24).MS 2756多态性与CHD5基因甲基化有相关性(X2=4.85,P<0.05).结论:CHD5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MS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部分肿瘤相关基因发生甲基化而调控其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Gankyrin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数据库研究Ganky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在BT549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过表达和敲减Gankyrin基因后,利用CCK-8、Transwell和流式细胞实验分析细胞增殖、转移和肿瘤干细胞的比例。结果 通过数据库分析显示Gankyrin在乳腺癌组织表达较高(P<0.01),其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P<0.01)。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Gankyrin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较低(P<0.01)。通过在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和敲减Gankyrin基因后,表明Gankyrin具有促进乳腺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能力,可以维持乳腺癌细胞的肿瘤干细胞特征(P<0.01)。结论 Gankyrin在乳腺癌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其可能作为乳腺癌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甲基化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我院甲乳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524例,应用联合亚硫酸氢钠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观察BRCA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评估BRCA1 mRNA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估BRCA1蛋白表达。结果:共有157(30.0%)例TNBC患者,有25(4.77%)例存在BRCA1启动子甲基化,所有BRCA1启动子甲基化的肿瘤均为TNBC。TNBC患者中,BRCA1启动子甲基化患者的BRCA1 mRNA水平显著低于BRCA1启动子未甲基化患者[(0.019±0.005) vs (0.095±0.013),P<0.001],免疫组化分析未在BRCA1启动子甲基化患者中检测出BRCA1蛋白表达。BRCA1启动子甲基化患者的总生存率(OS)显著低于非甲基化患者(logrank P=0.038)。BRCA1蛋白低表达患者的OS与RFS均低于高表达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logrank P=0.526,P=0.467)。结论:BRCA1启动子甲基化导致了BRCA1表达的下降,并与TNBC患者较差预后相关。BRCA1启动子甲基化是一种促成BRCA1功能丧失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散发性乳腺癌患者血浆BRCA1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组织及外周血浆中BRCA1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况及其在散发性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PCR方法对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应血浆进行BRCA1异常甲基化检测。结果:93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率为29%(27/93),相应血浆中BRCA1的甲基化检出率为24.7%(23/93),而癌旁组织、正常对照血浆未检出甲基化,只检出未甲基化的BRCA1。血浆中甲基化改变与肿瘤组织甲基化状况显著相关(P<0.05);BRCA1异常甲基化与髓样癌和粘液腺癌的组织分型显著相关(P<0.05),也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5);但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年龄(绝经与否)及肿瘤分级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BRCA1基因异常甲基化改变的检测在散发性乳腺癌的特异诊断、组织分型和淋巴结恶性转移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1,EG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下载并提取TCGA数据库中EGR1的表达数据;购买乳腺癌组织芯片(HBreD090CS01),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GR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EGR1在乳腺癌中的预后价值;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乳腺癌中EGR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EGR1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下调(P<0.001);EGR1蛋白在45例乳腺癌组织中有18例呈低表达,27例呈高表达,在45例癌旁组织中有9例呈低表达,36例呈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EGR1表达与乳腺癌分化程度相关(P=0.003),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N分期、临床分期等无关(P>0.05);EGR1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其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EGR1高表达的患者(P<0.001),但EGR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EGR1表达与B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P<0.001),与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EG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低,且与肿瘤分化程度、预后及免疫浸润有关,有望成为乳腺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HOXA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运用NEBNext? Ultra? RNA Library Prep Kit for Illumina?进行基因表达芯片测序,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例乳腺癌患者,分析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异常差异表达的基因。运用Illumina Infinium HD Methylation 450K Assay进行DNA甲基化测序,分析乳腺癌甲基化差异基因。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信息,分析乳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甲基化基因。挑选显著高甲基化与低表达的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确定HOXA4为候选基因。运用随机数字表法收集2014—2017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另外8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和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乳腺组织中HOXA4基因甲基化率和mRNA表达,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甲基化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风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用0、0.5、1、5、10、20 μmol/L的甲基化抑制剂RG108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5 d后,检测HOXA4 mRNA的表达。 结果基因表达数据芯片分析发现在乳腺癌组织中有1 680个显著上调的基因和1 249个下调基因,整体水平上在不同区域乳腺癌患者甲基化水平较癌旁组织高(P均<0.001)。86例乳腺癌组织中HOXA4基因的甲基化率为94% (81/86),其中,30例高甲基化,52例低甲基化;而在对应癌旁组织中,HOXA4基因甲基化率为57%(49/86),其中49例低甲基化,无高甲基化(P<0.001)。有HOXA4甲基化组的癌组织样本中HOXA4 mRNA表达低于无HOXA4甲基化组的癌组织样本(P=0.003)。HOXA4基因甲基化水平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ER表达有关(P=0.039、0.0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HOXA4甲基化是DFS的危险因素(RR=4.008,95%CI=1.296~12.393,P=0.016;RR=10.111,95%CI=2.607~39.217,P=0.001;RR=4.588,95%CI=1.201~17.523,P=0.026;RR=1.051,95%CI=1.007~1.098,P=0.024)。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是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RR=14.461,95%CI=2.429~86.100,P=0.003)。采用不同浓度的RG108来处理MCF-7细胞后,各组HOXA4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2,P=0.029)。 结论HOXA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潜力作为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用于乳腺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