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机,实现了人类飞行的梦想,距离不再是问题。据说24小时之内,我们可以飞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互联网的时代,知识也变得容易,搜索引擎更能给出几乎所有问题的答案或者线索。然而,便捷的现代生活方式,并不能让每个人舒心。  相似文献   

2.
西汉著名的大学问家刘向对读书有益于人体健康早就有过精辟论述。他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有意思的是,现代科学研究又有了新的发现。“犹药也”的书,不仅可以医愚,而且还能医病——强身健体,养精怡神,焕发青春,解缓衰老,益寿延年。书之功能,神也。这个新的发现,无疑对人类进步与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傣族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早在4000多年前,傣族先民就在云南省的澜沧江流域、金沙江流域、瑞丽江流域、威远江流域、元江流域一带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傣民族文化。傣族传统医学是傣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因为傣医学形成较早,所以,受傣族早期的文化影响较大。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是原始宗教,至今,在傣医学中仍留有痕迹。1原始宗教是人类幼年时代的世界观原始宗教与人类早期文明有密切的关系,是人类的童年和人类的文明起源。相对于刚从动物界中走出的人类社会来说,原始宗教的出现已是一大进步。它毕竟是人类试图理解世界的一种解释体…  相似文献   

4.
写了一篇《也谈“生命在于运动”》后,意犹未尽。主要是怕有读者误解我是在给数以千万计的城市晨练者泼冷水。其实这一道现代城市的独特风景线反映了很多现代社会的特色,谁也无法改变,只能说有必要进行研究后加以正确地引导。人啊人!自从脱离了动物群,进化成人而生存于天地间后就与各种动物大相径庭!最重要的是人的大脑十分发达,所以“不仅可以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可以建设一个新世界”,今天的社会之所以这样繁华,是人类的大手笔;今天的地球之所以千疮百孔,今世的天气之所以这样日益反常,也是出于人类的“业绩”……但这不是这篇文章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它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心灵的和谐,直接影响了东方人类社会儒释道等传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关爱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东方智慧。而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中医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时代的巅峰。今天,中国与世界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寓示着中国必须对其它文明和文化进行消化吸收,看清世界和认识自己。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延伸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就不能深刻地认识现在,更不能正确地走向未来。因此,研究、建设及发展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对实现民族的光荣与理想,完成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复兴与崛起,保障人类健康的福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帕特里夏.加菲尔德近日公布了一项有关人类梦境的研究成果:尽管全球有60多亿人,但大家做的梦只有12种。经过多年研究,加菲尔德博士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全世界60多亿人每天晚上都在做着大同小异的12种梦,也可以说是12对梦。因为相对于每一种噩梦,一般都有一种  相似文献   

7.
婚恋,根源于人的动物性,表现为人类的社会性,是人类区别于各种动物的特有的文明。这给人类带来了解放,也带来了压抑;给人类带来了痛苦;给人类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灾难。 在婚姻生活中,伴侣一旦移情别恋,带给夫(妻)的就是最深沉、最难忍的痛苦。倘若这种痛苦无法摆脱,便会产生愤怒的烈焰,以致酿成骇人听闻的悲剧。但  相似文献   

8.
金笛 《养生大世界》2004,(10):59-59
爱美是人的天性,是精神的需要,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产物,更是一种文明的标志。新的时代赋予老年女性新的自我审美意识。美丽的外表不仅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也可以增加自信。对于有些老年女性,大多物质生活比较充裕,且大多事业有成,也有了充裕的时间,但之前很多年,她们中有的是由于工作繁忙,在身体上留下了衰老的痕迹。此时再追溯年轻时的“花容月貌”,她们不禁黯然神伤,于是选择整容、美容来重拾自信、找回年轻。有些人长久以来就对自己的容貌不满意,到了老年,她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时间了,用整容来弥补多年来的遗憾,也用整容圆了自己心…  相似文献   

9.
科技的进步,已将人类带入了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就在刚刚过去的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使人们终于有可能摆脱对体力劳动的依赖,而把脑力劳动作为最主要的生存方式。在这场人类生存方式的重大变革中,由于人们所应对世界越来越以信息的形式存储在印刷品和电脑中,体力生存时代肢体的工作量将主要地转换为视觉信息而强加给眼睛。因此,随着身心疾病在脑力生存时代疾病谱上的凸显,视觉损伤,也使像体力生存时代的肢体损伤一样不可避免地普遍发生了。与视近作业方式有关的屈光发育过度,遗传性近视及由此导致的视觉发育不良穴弱视…  相似文献   

10.
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五方杂处,中西汇合。与世界各地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各种文化都可以在这个大都市里找到立足之地。“两制并存,高度自治”的国策,不仅使香港能保持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使香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保持了与世界文化的良好沟通与兼容。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条特有的通道,香港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下一个世纪,将是中华气功文化进军世界的世纪,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为全世界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时代。香港是承启两个时代的时间隧道。香港是中华气功走向世界的第一个窗口和驿站。香港──气功走向世界的…  相似文献   

11.
各位编辑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气功爱好并受益者,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写这封信的。在气功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却仍然有一些人怀疑甚至低毁气功为人类健康和文明进步以及气功科研所做出的贡献,对此我们为他们的无知而深感羞愧,但真理依旧是真理,一切无知的谬论都不能挡住科学发展的进程。不过我并不想说太多的理论,只是例举一下发生在我身边、我的家庭的几件实例,让更多的人了解气功、相信气功并受益于气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气功健身的行列。说起来,初识气功也是一个偶然。对气功我本是将信将疑,但由于一个突发事件让我彻底改变了看…  相似文献   

12.
雨阳 《养生月刊》2007,28(3):282-284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随着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外界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依靠视觉,可以说人类对外界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获取的。眼睛,是人体最宝贵的感觉器官之一,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进展,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问题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人类对植物进行引种驯化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在六千年前人类就已经依靠引种栽培的植物而生存了。虽然引种驯化这种古老的学问在今天的科学领域里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无论古今中外,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生存都和植物引种驯化的成果密切相关。没有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植物引种驯化,就决不会有人类现代的文明。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文明和城市的不断发展,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把数十亿吨计的废气和废物排入了大气之中,不夸张地说,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圈已经成了空中垃圾库和毒气库。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称: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说到空气污染,早些年围追堵截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臭氧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人类危害严重的颗粒物作为一种新的污染物质闯入人们的视线。颗粒物中的PM2.5对人类危害最为严重,因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从有文献可考的夏、商、周三代,就已进入文明时代,因此今天我们见到的记录商周历史的文字和文献十分丰富。中国人认为自己是炎帝、黄帝的后代,若以此推算,中国的文明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中华民族崇拜自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信仰,进而创造了中华国  相似文献   

16.
止敬 《科学养生》2008,(2):31-31
人长了头发是需要梳理的,按人类的梳理发鬓演变的轨迹看,是经过了“风梳”、“爬梳”、“木梳”三种不同的梳法,标志着人类从蒙昧逐步走向文明的程度。人世间在没有梳子的时候,是风梳头,雨洗发的,成语“栉风沐雨”就是这么来的。没风没雨,就靠手的五指爬发,宋代诗人陆游说“如痒得爬发”,就是这个意思。当有了木梳,用来梳理头发,更顺理成章了。  相似文献   

17.
几千年的人类历史,由于有了灿若星辰的圣贤,人类的心灵才产生了光明;才有了温暖地精神家园。圣贤为所有人指明了前进方向,甚至包括饮食方式,他们也都一一地为我们作出了示范。圣贤的饮食方式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那就是:古今圣贤多素食,德高气纯养身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介绍了《桐君采药录》的著者桐君。鉴于桐君所处的时代已不可考,故出现4种异说:神农时代说、黄帝时代说、唐光时代说、上古时代说。并对后世采取多种方式缅怀桐君的情况作了全面的考证。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十人九痔”,实际上是指痔疮的发病率很高。根据报道,痔的发病率约占60~70%左右。所以说痔疮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亦增高。发病率的增长与年龄的大小成正比,呈阶梯形上升。这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折磨人的病种。 痔的发病与性别、职业、工作性质、排便方式、大便的性质、饮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性别上来讲,女性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文明发展,人类的寿命在逐渐延长,我国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人的健康和疾病控制工作越来越成为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保护老年人的健康,延长老年人的寿命,减轻老年人的痛苦,这既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也是我们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贡献。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各组织的生理必然衰退,决定了老年人容易出现低沉、固执、性格变态等心理特征,而人的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下降又易患各种疾病。临床表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或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