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气管切口、气道湿化、营养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因肺部感染出现死亡。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运用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可避免因出现肺部感染导致患者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9例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结果 本组治愈64例,好转17例,发生肺部感染8例,死亡5例.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精心的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可大大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环境、无菌操作、呼吸道管理、抗生素应用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53例,死亡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早期严格呼吸道管理是护理关键,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包括及时实施充分吸痰、气道湿化、胸部体疗、口腔护理、消毒隔离、营养支持等措施。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并进一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8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加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肺部感染。结果:本组治愈54例,好转12例,自动出院5例,发生肺部感染6例,死亡1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及术后的各个环节做总结。结果: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可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结论:气管切开是解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梗阻,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术后护理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应该重视每一个护理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肥胖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以期达到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肥胖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采取综合护理.结果:在临床实践中,3例死于原发病,1例死于气管套管脱出,2例并发肺部感染或切口感染,26例原发病好转后顺利拔管.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肥胖患者给予气管切开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对41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周围环境、无菌操作、气道管理、痰培养及药敏的特点的综合管理。结果: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35例,死亡6例。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早期要进行严格呼吸道护理,是护理的关键,可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5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护理、吸痰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55例患者,5例因病情转重死亡.仅6例发生肺部感染,且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后治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得当、有效。  相似文献   

10.
对44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行基础护理、气管套管护理、人工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环境护理等。结果通过以上护理措施,38例患者拔管后出院,5例死亡,1例带管出院,均未发生并发症。认为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完善各种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做好常规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和鼻饲的护理,并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时,积极查找原因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治愈28例,好转9例,植物生存状态5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4.44%。生存的43患者均无导管堵塞、气道狭窄、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加强护理,可减轻其脑水肿程度,降低肺部感染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44例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4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行基础护理、气管套管护理、人工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环境护理等.结果通过以上护理措施,38例患者拔管后出院,5例死亡,1例带管出院,均未发生并发症.认为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完善各种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采用导丝扩张钳法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成功,1例改行正规的气管切开术。手术时间平均7.8分钟。5例术中少量渗血,无严重并发症及与手术操作有关的死亡发生。结论 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安全、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可选择性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管切开术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用的一种急救措施,它对维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死腔、改善供氧具有重要意义。对我院2001—06-2006—06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105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病人,5例因病情转重死亡,仅5例发生肺部感染,且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后治愈,其余病人均未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后行有效的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有效预防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提出护理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寻找循证支持,结合实际条件和临床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 55例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4例发生呼吸道感染,1例并发气道内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有效降低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升护士主动学习意识,并能依据实证,科学、有效地实施护理措施,持续提高ICU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包括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气道充分温化、套管护理、吸痰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以及预防堵管和拔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时,应做好基础护理,有效湿化气道,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以改善患者的愈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因中枢衰竭死亡,发生肺部感染4例,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9.
周晓萍  黄锐文  钟燕  邱智敏 《全科护理》2014,(16):1479-1480
[目的]总结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建立人工气道后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治愈76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均为院内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加强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上呼吸道梗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中枢性呼吸衰竭是重型颅脑损伤经常发生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为了避免和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应尽早对病人行气管切开术,但气管切开的护理亦尤为关键。我院2000年来收治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28例行早期气管切开术,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