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特征及床边胸片随访复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床边胸片随访复查及临床证实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结果:15例为I级,8例为ii级,10例为Ⅲ级,10为Ⅳ,并发肺部感染5例,气胸4例(其中1例合并气腹)。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有典型的特征性x线表现,床边胸片随访对本病病情变化,并发症的发现及临床治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早期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及确诊后的疗效。方法将23例危重新生儿发生的NEC患儿分为早期诊断组17例,临床确诊组6例。早期诊断组制定早期诊断标准予以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并与临床确诊组疗效进行动态比较。结果(1)两组多以反复呕吐最先引起临床医生注意,均有胃潴留。两组在反复呕吐、腹胀、呕吐咖啡样物、粪隐血、肠壁囊样扩张、肠鸣音减弱、肠胀气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气腹一项,临床确诊组与早期诊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诊断组治愈率高达94.1%(16/17);两组发病日龄、禁食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诊断组住院时间长于临床确诊组,住院费用低于临床确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凡危重新生儿有肠缺血缺氧、肠道发育不成熟、感染、高渗喂养等因素,出现反复呕吐、胃潴留,腹部X线片示小肠轻中度胀气或小肠结肠胀气等轻症NEC表现者即应早期诊断,早期开始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0~3岁)50例和年长儿组(~14岁)36例,对比两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胸部X线、实验室检查、肺外表现情况的差异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婴幼儿组有痰咳嗽、湿啰音、喘鸣例数多于年长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长儿组干咳者多于婴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热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表现为小斑片或扇形浸润例数多于年长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间质浸润例数也多于年长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长儿组表现为肺段实质浸润例数多于婴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门阴影增浓、胸腔积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肺外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临床痊愈33例,好转17例;年长儿组临床痊愈27例,好转8例,无效1例。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胸部X线等方面有各自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筛查情况。方法对44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和4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筛查,观察两组新生儿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筛查结果及合并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情况。结果感染性肺炎组中筛查未通过24例(54.5%),高胆红素血症组未通过6例(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性肺炎新生儿并发败血症16例(36.4%),化脓性脑膜炎9例(20.5%),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并发败血症9例(20.5%),化脓性脑膜炎2例(2.1%),两组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听觉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硬肿症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5%(29/42),高于对照组63.9%(1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0例重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常频机械通气条件达到PIP24cmH2O,PEEP4-6 cmH2O,MAP≥13 cmH2O,FiO2≥0.6,PaO2〈50mmHg或PaCO2>65mmHg。改换高频振荡通气,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HFOV治疗后PaCO2、氧合指数(0I)和FiO2稳步降低,PaO2和TcSO2稳步升高(均P〈0.05),10例全部治愈,无1例发生气漏,9例存活早期早产儿3例轻度慢性肺疾病(CLD)发生,发生颅内出血2例,均为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Ⅰ-Ⅱ级。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HMD,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肺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临床X线以及CT影像表现的临床分析。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影像科收集的经过临床确诊的46例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病的胸部的X线以及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影像学的资料观察,发现有21例患者的病变位置在双侧肺叶,25例患者的病变位置在单侧肺叶;其中有42例患者的集中肺上叶,而且多为右肺上叶。另外其X线表现:斑片状影的患者42例,纤维条索影的患者21例。CT表现:有19例患者有支气管扩张,有11例患者有肺大泡,有8例患者有纵膈淋巴结肿大。结论:肺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主要的检查方法是胸部X线平片检查,一般入院首选此类检查方法,而CT主要能够检查出患者的支气管扩张以及纵膈淋巴结的肿大情况,因此此类疾病在X线表现为两肺的多种病理形态同时抗结合治疗无意义时,此类疾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骨髓炎超声诊断和X线、CT特点,总结小儿急性骨髓炎的诊断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急性骨髓炎患儿28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X线、CT结合诊断。结果 CT检出的骨改变表现总个数高于X线、超声,CT检出圆形类圆形骨破坏、特殊形态骨破坏等骨质改变表现37项,X线15项,超声20项。CT发现骨膜增生表现11项,X线6项、超声0项。CT对特殊形态骨破坏检出率高于X线、超声,CT对残存膨胀骨骨壳破坏检出率高于X线,CT对骨膜增生、骨膜与皮质改变检出率高于超声,X线骨膜与皮质改变检出率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段,疾病变化发展影响,超声、X线、CT对软组织以及骨膜与皮质改变存在差异。超声诊断和X线、CT均可用于小儿急性骨髓炎的诊断,CT获得的信息更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早期诊断的方法。 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对5例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平片及胸部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可能的早期诊断的方法。 结果1例胸部平片表现无异常,而CT显示两肺细线状和网状影像。其余4例胸部平片表现异常,同期CT显示双侧肺叶病灶数目和范围均有所增多,主要为小叶间隔和小叶内间质增厚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结论PCP患儿最初X线平片可显示正常,而CT改变的出现早于X线平片。胸部CT检查在白血病合并PCP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乐舒凡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胎龄29W~35W、体重1200g~225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生后2小时内口服或胃管注入乐舒凡,对照组不用乐舒凡,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发生肺透明膜病的机率、及发生肺透明膜病后需要转院治疗的例数。结果预防组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及发生肺透明膜病后需要转院治疗的例数均比对照组少,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早产儿生后早期应用乐舒凡,对减少NRDS的发生及减轻NRDS的严重程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营养状况对新生儿出生及母婴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54例产前检查的孕妇,对其孕期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随访新生儿结局及母婴血生化指标。结果新生儿的体质量与孕期摄入营养物质相关,且其体质量随着摄入量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脂蛋白α水平较高的孕期脂肪摄入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胰岛素、C肽较高的孕期总能量及碳水化合物摄入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膳食营养状况对新生儿出生即脐血生化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强孕妇的营养指导对于促进胎儿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观察组,选择30例同期在同病区收治的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并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PCT、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为76.7%,特异度为83.3%。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为53.3%,特异度为73.3%。结论 PCT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有很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表现,以便早期诊断,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方法对12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典型,年龄越小症状体征越不明显;(2)由于受年龄小等因素的限制,新生儿肺炎病原学诊断困难,且有假阳性,容易导致过度治疗或漏诊;(3)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不可少的手段。结论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肺部体征不典型,需结合临床表现、肺部体征、微生物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早诊断并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预防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母亲新生儿和健康孕妇巨大儿的血糖、胰岛素、皮质醇和并发症的特点。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出生的单胎、足月新生儿107例,分为GDM新生儿组(GDM孕妇所产)38例,巨大儿组(健康孕妇所产)34例和健康新生儿组(健康孕妇所产)35例。检测3组的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的水平,同时记录3组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血钙、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情况。结果 GDM新生儿和巨大儿的血糖均明显比健康新生儿低,而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均比健康新生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在GDM新生儿和巨大儿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在GDM新生儿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GDM新生儿和巨大儿的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存在异常的比率高,GDM新生儿要注意低血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与早产儿肺部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对胎龄28~37周的88例早产儿依据产妇是否有胎膜早破分为胎膜早破组37例与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及白细胞计数情况。结果胎膜早破组患儿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呼吸窘迫综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组患儿血白细胞计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能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却增加早产儿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和结局与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1882例住院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儿死亡率3.3%(62/1882),随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增加,死亡率下降.胎龄《32周者肺透明膜病死亡率高.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9.5%(932/1882),并发症主要发生于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以肺透明膜病、窒息和呼吸暂停为主.胎龄32周以上或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 加强孕期管理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对可能早产者积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出生后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抢救措施、预防窒息发生,及早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将有助于降低早产儿并发婴儿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早期防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将104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30mg/(kg.d),分4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5mL稀释后微量泵入,每次泵入10min,疗程3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经皮血氧饱和度及胸片,比较两组早产儿HMD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MD发生率为7.5%(4/53),低于对照组27.5%(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P〈0.05);观察组患儿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死亡6例。结论盐酸氨溴索对预防HMD的发生有较好疗效,能改善通气,降低死亡率,早期应用可降低HMD的发生率;在发生HMD后可减少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率,疗效确切,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早期游泳和抚摸护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干预的影响。方法 105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游泳和抚摸护理,观察新生儿黄疸出现/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护理干预5d内经皮黄疸指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黄疸出现时间晚、黄疸消退时间早、首次排便时间早和胎便转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护理干预第2、3、4、5天末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游泳和抚摸护理能够缩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黄疸持续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降低黄疸指数,在阻碍黄疸进行性加重和促进患儿早期康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次床旁X线摄片对早产鼠肺组织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取孕21 dSD大鼠(因频繁运动出现早产)分娩的早产鼠为研究对象,按临床早产儿可能接受的X线次数分组进行照片,每天1次,同时设对照组,分别于第2、4、6、8、10次摄片后4h随机取实验组10只,对照组5~6只断头取肺组织,行形态学检查、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 连续10次(每天1次)摄片,对早产鼠体重、肺重以及肺的形态学无明显影响(P>0.05);MDA含量在第8次摄片后达到最高[(24.45±8.30)nmol/mg肺组织,SOD活性持续升高至本实验结束,最终达(16.26±3.84)nU/mg肺组织],和对照组相比,6次以上摄片实验组肺MDA和SOD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摄片具有剂量累加效应,超过6次床旁X线摄片的电离辐射能使早产子鼠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处于亢奋状态.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2005年5月至2006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科住院的年龄1个月至1岁肺炎患儿60例,以血清CMV IgM抗体(CMV-IgM)阳性及尿CMV-DNA定量阳性的40例肺炎患儿为观察组;以CMV-IgM及尿CMV-DNA定量均阴性的20例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肺部的喘鸣音和水泡音等体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MV肺炎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肺CT,其敏感度为100%,而肺计算机X线摄影(CR)仅为29.4%。观察组中30例患儿予以更昔洛韦治疗,10例未用;更昔洛韦治疗组22例治愈,治愈率73.3%;未应用更昔洛韦组治愈率2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婴儿CMV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肺部体征不典型,普通胸片不易发现炎症,容易误诊。对疑诊患儿需及时检测血清CMV-IgM及尿CMV-DNA,及时做肺CT检查;确诊后首选更昔洛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