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上海邮政职工中微量白蛋白尿(MA)与肥胖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 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上海邮政职工4289人为研究对象,排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以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者536人为观察组,另在尿微量白蛋白正常者中按年龄、性别分层,随机选取530人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性别差异没有显著性。对两组间的肥胖率、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再将观察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并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组的肥胖率、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均高于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与BMI(BMI >28)、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分别是0.228、 0.147、0.154,(P<0.05),与血糖相关性不明显(r=0.39, P>0.05)。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BMI越大、收缩压、舒张压越高是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上海邮政职工中,肥胖和微量白蛋白尿有明显的相关性,是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分为A(≤30mg/g),B(>30~300mg/g),C(>300mg/g)组,并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视网膜病变组和非视网膜病变组,以认知功能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分析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A,B,C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总分、听觉词语即刻记忆3个、身体部位延时记忆、指图总耗时、图片补缺、图片误认数、图片延时记忆、图片即刻记忆以及数字广度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322,r=0.231),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伴冠心病呈正相关(r=0.309,r=0.302);微血管病变、是否伴冠心病与配偶健康程度3个自变量对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血管病变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有密切相关性;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2型糖尿病早期有微量白蛋白尿时已发生认知功能变化,应尽早进行预防并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40例,临床白蛋白尿组38例,同期35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4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血清SAA、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糖尿病组SAA、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SAA、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临床白蛋白尿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AA、血肌酐、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SAA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463,P<0.01;r=0.278,P<0.05;r=0.402,P<0.01;r=0.216,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265,P<0.05)。结论 SAA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脂血症及尿微量白蛋白关系密切,SAA水平增高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龄3个月)患者82例,检测血清Hcy水平,根据Hcy水平分成低Hcy组(Hcy15μmol/L)与高Hcy组(Hcy≥15 μmol/L);对比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异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cy的因素。结果①MHD患者血清Hcy平均水平为(42.15±7.28)μmol/L,其中高Hcy发生率为72.0%(59/82);②与低Hcy组比较,高Hcy组白蛋白、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钙水平均明显降低,而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升高;③Pearson分析显示:Hcy与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511、0.614、0.732、0.704、0.682,P均0.05),与白蛋白、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663、-0.728、-0.584,P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尿酸、收缩压和舒张压为Hcy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为Hcy的保护因素。结论 MHD患者高Hcy发生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尿酸、收缩压和舒张压为Hcy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与血红蛋白为Hcy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 6 5例 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组 )和 6 2例未合并微量白蛋白尿 (正常白蛋白尿组 )患者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及脂代谢指标进行比较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 ,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 ;②相关分析表明尿白蛋白排泄率与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呈正相关 ;③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尿白蛋白排泄率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甘油三酯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无尿路感染及原发性肾脏疾病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检测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微量白蛋白尿组高。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微量白蛋白尿组高。3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不仅与糖代谢指标和血压有关,与血脂也存在相关性,提示脂质代谢紊乱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20-822
目的研究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100例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入院后采用超声检查测定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析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自测舒张压(DBP)、自测收缩压(SBP)、诊室舒张压、诊室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MT、MAU、动态血压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测SBP变异性和自测DBP变异系数与IMT及MAU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相对较大,与IMT及MAU存在相关性,患者治疗时应该加强血压监测,检查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尿微量蛋白水平,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伴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情况,以及与不伴微量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血压、血脂、血糖的差异性。方法:①选择2004-07/2006-0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55例,女47例,年龄56~82岁,病程1个月~15年。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根据蛋白尿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组(78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和伴微量白蛋白尿组(24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200μg/min)。②测量患者血压,以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Friedewald公式计算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以肌酐酶法测定血肌酐,以离子交换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采用散射浊度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择期采用Judkin法,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是否患有冠心病。③组间各临床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各检验指标采用χ2检验,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临床资料:伴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病程和平均收缩压明显长于或高于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平均舒张压与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组相近(P>0.05)。②血糖、血脂、血肌酐及合并冠心病发病率的比较:伴微量白蛋白尿组冠心病的发病率、空腹血糖、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79%(19/24),(9.31±1.74),(89.12±25.03)mmol/L,(8.92±1.63)%,高于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组[36%(28/78),(8.20±2.32),(82.00±19.80)mmol/L,(8.07±1.15)%,P<0.05 ̄0.01],血脂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③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4h尿白蛋白排泄率与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冠心病呈明显正相关(OR=1.08 ̄4.41,P<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未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者高。②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收缩压和血肌酐水平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功能损害的可能性也较高。③24h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与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和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发病的高危因素,指导糖尿病病人预防足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调查2009年9月-2012年10月住院和门诊糖尿病病人280例,其中非糖尿病足病人247例,糖尿病足病人3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资料、Gavin’s足危险因素加权值积分和糖尿病足自我护理能力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病人病程、体重指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脂、踝肱指数比较、Gavin’s足危险因素加权值和糖尿病足知识问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足知识问卷行为得分、收缩压进入回归模型(P0.05),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医疗费用、病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h血糖、踝肱指数、舒张压、脉搏和Gavin’s足危险因素加权值评分均未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自我护理足部的能力是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何青芳  俞敏  陈雅萍  王云 《疾病监测》2008,23(6):378-381
目的 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IGln223Arg/I多态性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以及超重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77例对照组和128例体质指数 24 kg/2超重肥胖组作为研究对象作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和血液生化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分析研究对象LEPR 基因Gln223Arg多态性,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果 超重肥胖组的GG基因型频率72.7%,G等位基因频率84.0%,均高于对照组的66.7%和8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腰围在对照组内Gln223Arg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年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FBG)、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酸(UA)、血红蛋白(Hb)、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超重肥胖组内和对照组内Gln223Arg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腰围和低HDL-C。结论 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可能与超重肥胖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