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两组;病脑组38例,重症17例,轻症21例,2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唇腭裂择期手术术前患儿作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脑脊液中NPY和CGRP的含量。结果:(1)NPY在病脑急性期的血浆和脑脊液中均有升高(P<0.01),重症高于轻症(P<0.01);恢复期时血浆中恢复正常,脑脊液中轻症可恢复正常,重症仍高于对照组(P<0.01);(2)CGRP在病脑急性期的血浆中轻症升高不(P>0.05),重症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脊液中均明显升高(P<0.01),重症高于轻症(P<0.01);恢复期时血浆中恢复正常,脑脊液中轻症可恢复正常,重症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病毒性脑炎时NPY、CGRP的升高与病情轻重一致,脑脊液中的变化更明显,NPY、CGRP可以作为反映病情轻重、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岑英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58-459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按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纳入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重症医学科及消化内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52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组。所有患者在0h(诊断即刻)、24h及48h时间点取外周血测定PLT、PT、APTT、INR、Fib、D-D二聚体,在上述时间点进行APACHEⅡ评分。并对上述指标与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症组在第24小时、48小时时PT、APTT、INR及D-D与第0小时比较均明显延长,PLT和Fib下降明显(P<0.05)。第24小时、48小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症组第28天病死率为0%,重症组则为44.4%,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症组第48h点的PT、APTT、INR、PLT、Fib、D-D与APACHEⅡ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9、0.34、0.33、-0.41、-0.21和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凝血功能异常,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检测25例正常人和39例EHF患者四期(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血清sP-选择素水平。结果(1)EHF患者血清s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2)少尿期及多尿期血清sP-选择素与血尿素和血肌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sP-选择素与外周血血小板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sP-选择素作为重要的免疫分子参与HFRS的发病过程,动态检测HFRS患者血清s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HFRS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为HFRS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内容物潜血阳性患者血红蛋白( Hb)的含量高低与其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379例胃内容物潜血阳性患者,分为男、女2组,根据男女Hb正常参考范围,将男性患者分为Hb≥120 g/L( Hb正常组)及Hb<120 g/L(贫血组)2组;将女性患者分为Hb≥110 g/L(Hb正常组)及Hb<110 g/L(贫血组)2组;同时男女各设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及D-二聚体( D-dimer)水平,分别观察上述三种检测指标在男女相应各组间有无差异。结果男女患者各组PT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PTT及D-dimer检测结果为男性Hb 正常组[(29.1±3.4)s、(0.23±0.12)g/L]、贫血组[(28.1±2.9)s、(0.45±0.26)g/L]、正常对照组[(30.1±0.6)s、(0.26±0.09)g/L]。贫血组与Hb正常组( t =2.04, P <0.05;t =3.55, P <0.05)及对照组( t =2.23, P <0.05;t =3.29, 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b 正常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PTT和D-dimer检测结果女性Hb正常组[(30.1± 3.4)s、(0.21±0.14)g/L]、贫血组[(29.1±2.8)s、(0.42±0.19)g/L]、对照组[(31.1±3.2)s、(0.22±0.15)g/L]。贫血组与Hb正常组( t =1.99, P <0.05;t =3.01, P <0.05)及对照组( t =2.03, P <0.05;t =2.83, 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Hb正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大的患者机体明显处于高凝状态,临床上应考虑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分离条件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CoatronM2UserManual半自动血凝仪,分别在500转/分和3000转/分离心条件下进行血浆分离,分别测定PT和APTT,并检测血小板数。结果500转/分离心10分钟测定的血小板数与3000转/分离心10分钟测定的血小板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P〈0.05);且两种不同分离条件下测定的PT以秒(t=-5.75,P〈0.05)和INR(Internationalstandardratio)(t=-5.81.P〈0.05)表示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TT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0.12,P〈0.05)。结论不同血浆分离条件对PT和APTT测定有明显影响,采用3000转/分离心10分钟为较佳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6.
王锁荣  孙志坚 《江苏医药》1998,24(6):393-395
观察了心得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疗效,研究了该药对患者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检测了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尿素氮(BUN),部分患者还作了肾脏B超和ECT检查。结果:心得安治疗组少尿期血浆AT-Ⅱ和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0.2±51.3ng/LVs338.5±84.2ng/L,P<0.05;和25.2±9.7mmol/L,Vs33.8±11.lmmol/L,P<0.05),多尿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5±4.4天,VS11.3±5.8天,P<0.05),尿蛋白消失时间亦显著快于对照组(7.5±3.7天Vs10.8±4.2天,P<0.05)。B超显示治疗组肾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ECT提示治疗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均高于对照组。以上资料表明心得安对HFRS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郝建萍  马成龙  张凡 《河北医药》2014,(13):2014-2016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attractic prptein-1,MCP-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水平与病变进展的相关分析。方法分别收集50例AS患者作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MCP-1、bFGF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分析血浆MCP-1、bFGF水平与动脉硬化进展的内在联系。结果 AS组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且血浆MCP-1水平与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程度、E/A比值、射血分数间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3541、0.5501、0.6237和0.8564, P <0.05);AS组血浆bF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且血浆bFGF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左室射血分数间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6359和0.8751, P <0.01);血浆MCP-1与bFGF水平之间呈正相关( r =0.4702, P <0.01)。结论 MCP-1、bFGF是促进AS进展的关键因素,动态检测其变化可以评估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基于血栓弹力图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凝血状态。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0名为正常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50例为出现HDCP的孕妇(纳入研究组)。所有孕妇均接受凝血指标检测、血小板指标检测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两组之间以及研究组中不同病情孕妇之间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分析血栓弹力图中各项指标与凝血指标与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的PT、APTT、R、K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TT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FIB、D-D、PDW、MPV、Angle、MA、LY30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孕妇随着病情加重,PT、APTT、R、K逐渐缩短,TT逐渐延长,FIB、D-D、PDW、MPV、Angle、MA、LY30逐渐升高,PLT逐渐降低。R与PT、APTT呈正相关;K与FIB、D-D呈负相关;Angle与FIB、D-D呈正相关;MA与PLT呈负相关,与PDW、MPV呈正相关;LY30与FIB、D-D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RIA)检测血浆ET、CGRP、EDLS,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酸磷酸激酶(CPK),给12例患者作了多巴胺激发试验。结果:病程各期见血浆ET升高,CGRP降低,ET/CGRP比值显著上升,且ET/CGRP变化曲线与BUN、CPK之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经多巴胺激发后血浆CGRP较基础值升高十余倍,而ET变化不大。血清EDLS于发热期稍有下降,低血压、少尿期则下降明显,重症组较轻症组下降更著。与此同时心电图大多呈现心肌损害的异常波型如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低电压、Ⅰ°与Ⅱ°房室传导阻滞、ST-T波改变等;而轻症患者较少出现上述异常。结论:HFRS病程中血浆ET升高、CGRP与EDLS减低是引起心、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表明体液因子的变化也参与HFR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氟康唑不同的时间对肠道真菌增殖及易位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大鼠每天均按体质量比例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直至取实验动物标本,每组动物均在第7天始分别加用生理盐水或氟康唑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使用3d(A组),氟康唑使用3d(B组),氟康唑使用5d (C组)后各组取血液、肠系膜、胰腺、肺组织及肠内容物行真菌培养,同时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肠道真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相应明显下降(P<0.05);与B组比较,C组肠道真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与A组、B组比较, C组真菌易位至肠外组织器官总数均明显减少(P<0.05)。肠道真菌增殖分别与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和真菌易位至肠外组织器官总数呈正相关( r=0.943和0.923),真菌易位至肠外组织器官总数与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呈正相关( r=0.998)。结论预防性使用氟康唑可以明显减少肠道真菌增殖及易位,预防用药5天比较合适,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有助于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脂蛋白{包括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脂蛋白(a)[lipoprotein(a)]}水平,探讨两者在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6例和健康体检者112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直接法测定HDL、LP( a)水平。对于结直肠癌癌患者分别测定化疗前和4周期化疗结束后1周以内以上指标水平,并参照RECIST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LP(a)水平明显升高( P <0.001),HDL水平明显降低( P <0.01)。化疗有效组化疗后D-二聚体和LP(a)水平明显降低( P分别为0.036和0.031),HDL水平明显升高( 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化疗无效组化疗后血浆 D-二聚体和 LP(a)水平明显升高( P 值分别为0.025和0.034),HDL明显降低( P =0.01)。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脂蛋白的水平可为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钮丽萍 《安徽医药》2014,(12):2279-2282
目的:探讨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120例诊断患者依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 NAU)组、微量白蛋白尿( MAU)组和临床蛋白尿( CAU)组,依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A、B、C三组,另外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NC)。检测各种生化指标:空腹血糖( FBG)、胆固醇( TCH)、甘油三酯(TG)、血清素氮(BUN)、血清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 T2DM组和NC组相比,FBG、TG、TC、LDL-C、HbA1C水平高于NC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P<0.05);CAU组、MAU组的FBG、TG、TC、LDL-C、HbA1C指标要明显的高于NAU组(P<0.05);CAU的FBG、TG、TC、LDL-C、HbA1C明显大于MAU组(P<0.01),CAU 组的HDL要低于MAU 组和NUA组(P<0.05),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FPG、HbA1C、TCH、TG、UAE和N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与NC组相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DM患者各组之间FPG、HbA1C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的TCH、TG、BUN、Cr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而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 HbA1 C、mAlb以及各项血脂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和血小板P-选择素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选择心绞痛患者116例,其中单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为稳定型心绞痛组,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组42例;选择与心绞痛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健康者4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和血小板内P-选择素含量以及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分析P-选择素与血脂、脂质过氧化物的相关性.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组患者血浆及血小板内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P-选择素为(16.9±4.2) μg/L比(12.5±2.9)、(12.9±3.0)、(14.9±3.2) μg/L,均P<0.01;血小板P-选择素分别为(1.46±0.21)&#215;104分子/血小板比(0.80±0.18)、(0.86±0.20)、(1.28 ±0.19) &#215;104分子/血小板,P<0.05或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及血小板内P-选择素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 <0.05或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及血小板内P-选择素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为(4.98±0.76) mmol/L、(1.34±0.36) mmol/L、(1.23±0.40) mmol/L、(3.19±0.56) mmol/L、(0.15±0.05) nmol/L、(83±22) kIU/L;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为(5.41±0.76) mmol/L、(1.59±0.38) mmol/L、(1.18±0.44) mmol/L、(3.64±0.54) mmol/L、(0.22±0.06) nmol/L、(70±20) kIU/L;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为(5.46±0.82) mmol/L、(1.60±0.37) mmol/L、(1.14±0.45) mmol/L、(3.69±0.58) mmol/L、(0.29±0.06) nmol/L、(59±20) kIU/L;不稳定型心绞痛并高血压病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为(5.51±0.86) mmol/L、(1.60±0.40) mmol/L、(1.15±0.41) mmol/L、(3.78±0.66) mmol/L、(0.36±0.08) nmol/L、(89±29) kIU/L.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丙二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 <0.05或P<0.01).血浆P-选择素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血小板P-选择素呈正相关,r分别为0.187、0.422、0.457、0.193、0.566、0.669,均P<0.01;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呈负相关,r=-0.465,P<0.01.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P-选择素含量明显升高,这在合并高血压病者最为明显,且其含量与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物密切相关,说明其体内血小板活性明显增强,其原理可能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氧化应激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TIA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发病后口服氯吡格雷50 mg,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20 mg阿托伐他汀钙,1次/d。随访两组患者1年。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四项,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检查PLT(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血管斑块,观察斑块数量及性质改变。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脑梗死发生率、脑出血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PT、APTT、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平均斑块发生率及平均低回声斑块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强回声斑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1年期间仅1例(3.33%)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对照组6例(20.00%)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两组患者随访期间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皮肤粘膜、内脏等部位出血。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应用于TIA患者,通过调节血脂及抗血小板治疗,可明显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氯吡格雷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VE)患儿脑脊液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B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38例HFMD合并VE、40例单纯HFMD和2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TNF-α、NSE、S100B进行检测。结果 HFMD合并VE组脑脊液和血清TNF-α、NSE、S100B水平高于单纯HFMD组和对照组(P〈0.01),且患儿脑脊液TNF-α、NSE、S100B与血清TNF-α、NSE、S100B含量呈正相关(r=0.75,0.83,0.81,P均〈0.01)。单纯HFMD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脑脊液TNF-α与血清TNF-α含量呈正相关(r=0.71,P〈0.01),而NSE、S100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及血清TNF-α、NSE、S-100B水平检测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NSE、S100B可作为手足口病患者脑损伤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创伤性休克(TS)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模型(TS)组和ACTH组,每组12只。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做病理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S组与ACTH组肺组织匀浆MDA及血清TNF-α水平、肺组织W/D及损伤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匀浆SOD及GSH活性均降低(P<0.01)。与TS组比较,ACTH组血清TNF-α及肺组织匀浆MDA水平、肺组织W/D及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SOD及GSH活性均升高(P<0.01)。结论 ACTH预处理可减轻TS大鼠急性肺损伤,可能与其抑制氧自由基产生及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者的血清Cys 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肾病(D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期糖尿病肾病(DN)组SCr、BU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ys c水平在SCr、BUN还未明显变化时就已升高,且Cys c与SCr呈显著正相关(r=0.9581,P<0.05);IV期糖尿病肾病组的SCr、BUN、Cystain c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tatin c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功能(GFR)的评估,且Cys c比Scr、BUN更准确、直观的反映GFR的变化,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刘建群 《河北医药》2014,(6):816-819
目的:通过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I405V多态性,探讨CETP基因I405V多态性与河北汉族人群脑梗死患者的关系。方法确诊的脑梗死患者350例(男206例,女144例)为试验组,选取非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331例作为对照组(男190例,女141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析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技术,对2组研究对象的CETP基因I405V(A/G)位点进行多态性分型,按等位基因A和G的出现情况分为ⅠⅠ、ⅠⅤ、ⅤⅤ三种基因型。采用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统计CETP基因多态位点与脑梗死疾病易感的相关性。同时检测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并记录2组的吸烟、饮酒、家族史等情况。结果试验组血脂指标中TC、TG、LDL-C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而HDL-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患者的吸烟、阳性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P <0?.05)。ⅠⅠ、ⅠⅤ、ⅤⅤ基因型在脑梗死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4.3%,37.4%,38.3%,在对照组中分别为50.8%,36.5%,12.7%,2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明显差异(χ2=8.324, P =0.007)。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发现,CETP基因I405V( A/G)多态位点G变异等位基因与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有相关性(OR=8.27,95%CI=5.43~32.57, P <0.01)。结论 CETP基因I405V ( A/G)位点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河北地区汉族人群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在胃肠道出血早产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出生的胃肠道出血早产儿60例,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早产儿和足月儿作为对照.统计分析所有新生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胃肠道出血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胃肠道出血早产儿的血浆APTT、PT、FDP和D-D水平分别为(65.46±18.68)s、(16.54±8.29)s、(8.49±7.65)g/L和(1.07±0.46) mg/L,高于健康早产儿的(52.24±9.75)s、(12.78±7.46)s、(6.48±5.14) g/L和(0.69±0.28)mgm和健康足月儿的(42.73±8.69)s、(10.01 ±7.11)s、(5.87±4.21) g/L和(0.51±0.26) mg/L;而胃肠道出血早产儿的血浆FIB[(2.01±0.75) g/L]低于健康早产儿[(2.36±0.68) g/L]和健康足月儿[(2.49±0.7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胃肠道出血早产儿出生后60、90以及120 d的Am、PT、FDP和D-D水平均较出生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血浆FIB则较出生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出血早产儿存在明显功能障碍,患儿的高凝血因子状态可随着出生后机体的成熟和相应的治疗后缓解.胃肠道出血早产儿凝血功能改变与消化功能密切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早产儿胃肠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磺达肝葵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并与依诺肝素进行比较,评价磺达肝葵钠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5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1例,随机分为磺达肝葵钠治疗组(35例)及依诺肝素治疗组(36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改变及治疗后9天及30天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磺达肝葵钠及依诺肝素治疗后凝血功能包括APTT、PT、TT无明显变化,而FIB及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状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依诺肝素组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降低,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而磺达肝葵钠组血小板并无明显变化。随访9天时,1例依诺肝素组患者发生牙龈出血,随访30天时,1例依诺肝素组患者于出院后发生血便。磺达肝葵钠组并无出血事件发生。两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累计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磺达肝葵钠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2型糖尿病高凝状态,且无明显出血事件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及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