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专业典范对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12月选取辽宁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的14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护生专业典范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共发放14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14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问卷总分为(60.82±10.86)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为(138.85±22.53)分,专业典范量表总分为(76.56±12.3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校期间是否获得过奖学金、就业意向是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t=2.540,F=8.129;P<0.05)。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专业典范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护生职业认同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值为0.446~0.623,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业意向、制定规划及专业典范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职业认同46.7%的变异。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提高。高校和实习医院可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引导护生制定职业规划,通过提高临床老师的专业典范作用来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与心理弹性及职业自我效能的现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问卷及简易心理弹性量表对133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总分为(59.94±10.40)分,处于中等水平;护生职业认同与心理弹性及职业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显示职业自我效能、居住地、就业意向对职业认同有影响,可解释职业认同的43.3%。[结论]护理教育者可以从发展护生心理弹性,提升职业自我效能入手,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从而使其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的现状,分析不确定压力对护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便利抽样法,2020年4月10—17日,选取浙江省4所高校1526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生一般情况问卷、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问卷(PSQNS)及不确定压力问卷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1526份,回收有效问卷1474份,有效回收率为96.6%。结果1474名本科护生PSQNS总分为(91.10±14.11)分,条目均分为(3.37±0.52)分,得分率为67.48%,处于中等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喜爱程度、不确定压力、在校学业成绩、选择护理专业原因及家庭经济状况是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33.4%的变异。结论本科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有待提升;护理教育者可以通过降低护生的不确定压力,提高其职业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4.
周群  杨翔宇  王艳  冯玉  罗珊 《全科护理》2020,18(20):2593-2596
[目的]探讨四川高校"95后"本科男护生职业认同感和生涯自我效能的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为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4所普通高校符合纳入标准的406名男护生,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和护生生涯自我效能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四川高校"95后"本科男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52.77±9.85)分,护生生涯自我效能得分为(85.98±10.17)分,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职业认同和生涯自我效能之间呈正相关(r=0.876,P0.01)。[结论]四川高校"95后"本科男护生的生涯自我效能和职业认同感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呈密切正相关关系,提示可通过增强"95后"本科男护生的生涯自我效能水平来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与其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量表"和"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某院实习返校的367名2013级本科及2014级专科护生进行调查,并将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和职业认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67名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总均分为(3.75±0.59)分,临床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总均分为(3.47±0.70)分,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P0.01);学历、目前是否喜欢护理专业、对就业情景的看法对职业认同有影响;控制人口学变量后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可解释职业认同的44.8%。[结论]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和职业认同均处于中等水平,医院应重视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采取相关措施以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6.
姚颖  杨惠敏  张冰妍  李进 《循证护理》2023,(6):1072-1075
目的:探讨职业认同在本科护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和自我效能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洛阳市某大学护理学院2018—2021级四年制的607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生一般情况、职业认同、自我效能、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问卷调查,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各潜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假设作用路径并验证中介效应。结果: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青少年道德价值观问卷得分分别为(60.58±11.48)分、(93.04±15.29)分和(240.60±39.70)分。思想道德价值观、职业认同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179、r=0.698),思想道德价值观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r=0.118)。职业认同在本科护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和自我效能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46.68%。结论:职业认同促进本科护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对自我效能的作用,可通过提高护理本科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培养职业认同感,早期实现对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实习期本科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临床实践行为、职业认同现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和职业认同问卷对202名实习期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期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为(81. 86±9. 98)分,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得分为(160. 00±24. 53)分,职业认同得分为(57. 29±11. 51)分。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职业认同得分高于因其他原因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P0. 05)。回归分析显示,满意度、临床实践行为表现、技能和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是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73. 5%。[结论]实习期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临床实践行为表现与职业认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王紫媚  李月娥 《全科护理》2022,(27):3759-3762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心理资本、职业认同、自我效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021年9月—2021年12月以湖南省长沙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9名本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心理资本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209名护生心理资本总分为(89.74±15.01)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某医科大学215名本科护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94.4%.本科护生专业认同总分为(84.50±8.56)分,处于一般水平;专业期望维度均分最高,为(3.89±0.53)分,专业情感维度均分最低,为(2.75±0.57)分.护生自我效能总分为(25.79 ±4.86)分,与专业认同成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 =0.199,P<0.01).结论 了解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有助于护理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其专业认同,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护理队伍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职业自我效能在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职业认同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教育者提高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院57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问卷、职业自我效能量表、人文关怀量表及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得分为(92.74±14.14)分,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168.53±21.52)分,职业认同得分为(60.41±10.87)分,职业自我效能在人文关怀能力与职业认同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166,占总效应的81.8%。结论:本科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在人文关怀能力及职业认同间有部分中介效应,管理者可通过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增强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其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20年2月选取合肥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的340名本科及专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40名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111.35±16.28)分,处于中等水平.在各维度均分得分中,职业认知评分认知评价得分最高,为(3.79±0.59)分;职业社会支持得分最低,为(3.57±0.60)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未来就业意向越倾向于改行的护生其职业认同感得分越低;将护理作为第一志愿、家人支持、实习期间感知到人文关怀及带教老师主动帮助解决问题的实习护生,其职业认同感更高(P<0.05).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略低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未来就业意向、护理是否是第一志愿、家人是否支持、实习期间是否得到人文关怀及是否感知到带教老师主动帮助解决问题等,均是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在校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对405名在校本科护生进行职业认同感状况的问卷调查,用Hierarchical多元回归分析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校本科护生总体职业认同评分为(3.20±0.43)分;职业认同各维度发展不均衡,职业期望最高,而职业认知最低.性别(β=-0.243,t=-11.015,P<0.05)、择业原因(β=0.027,t=13.009,P<0.05)对护生总体职业认同有显著回归效应,能解释50.8%变异量,而是否独生子女、年级、是否班干部3个因子未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职业认同教育应贯彻于护理教育各阶段,护理教育管理者应从宏观调控结合微观处理着手,把职业认同教育作为系统工程全面展开.针对不同性别、不同择业原因护生分析相关原因,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进而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护士组织气氛与护士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护士组织气氛和护士职业认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组织气氛感知量表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天津市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护士组织气氛得分(111.83±20.1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职业认同得分(103.40±17.90)分,处于中等水平。护士组织气氛各维度与护士职业认同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建议护理管理者完善护理支持系统,创建公正、和谐的护士组织气氛,提高护士地位,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男生的职业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青年学生社交能力评定问卷及其他影响因素问卷对171名护理专业本科男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1护理专业男生职业认同得分2377(47.21±9.73)分。职业认同的5个因子得分中职业自我概念和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得分最低;2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男生职业认同总分存在差异(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专业态度、社交能力对护理专业男生职业认同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护理专业本科男生职业认同处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可根据护理专业本科男生的特点,通过培养其社交能力及职业情感,树立良好的专业态度,提升其职业认同,为稳定其就业观及实现自身价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心理资本、专业认同的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78名高职护生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心理资本得分为(4.40±0.55)分,专业认同得分为(3.61±0.36)分,高职护生心理资本、专业认同呈正相关(P<0.01),希望、自我效能为高职护生专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高职护生专业认同处于较低水平,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应重视对高职护生心理资本的培养,提高其专业认同水平,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高职实习护生职业场所欺凌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2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抽取某高职院校分布于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实习护生135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负性行为问卷和职业认同问卷对135名高职实习护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2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职实习护生负性行为问卷总分为(28.28±7.73)分,个人相关负性行为、工作相关负性行为和组织不公3个维度均分分别为(1.20±0.36)分、(1.19±0.27)分、(1.70±0.75)分;高职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总得分为(62.83±12.10)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社会说服、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自我概念、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职业选择的自主性,5个维度平均分分别为(3.90±0.88)分、(3.82±0.67)分、(3.74±0.82)分、(3.59±0.83)分、(3.35±0.75)分。未受欺凌者和遭受欺凌者在职业认同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职实习护生负性行为问卷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与职业认同各维度(职业选择的自主性除外)得分和总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组织不公和工作相关负性行为与职业认同总分呈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P <0.05)。结论 高职实习护生遭受职业场所欺凌程度较低,职业场所欺凌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关系,职业场所欺凌频率越高、程度越深,职业认同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遭受欺凌行为现状,分析实习护生遭受欺凌行为与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生遭受欺凌行为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对26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习护生遭受欺凌总均分为(7.642±8.378)分;实习护生遭受欺凌及各维度与领悟社会支持和职业认同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控制了一般人口学变量后,欺凌和领悟社会支持能解释职业认同26.4%的变异,但领悟社会支持在实习护生遭遇欺凌与职业认同之间不存在调节效应。 结论 实习护生遭受欺凌行为现象普遍,减少实习护生欺凌行为的发生,给予实习护生更多社会支持,降低欺凌行为对实习护生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8.
Practicing in unprecedented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fighting against the COVID-19 crisis influenced the image of nursing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s well as among nurses themselves. This study aimed to describe the sens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mong Chinese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the sens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this cohort. A nationwide online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onducted. Nursing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18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10) evaluate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was assessed by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 for Nursing Students (PIQNS). A total of 6348 respondents had a moderate level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to nursing (average PIQNS score at 62.02 ± 12.02). About 86% of respondents attributed the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elevating the nursing imag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as the strongest contributor to professional identity (β = 0.371, P < 0.001). There was a high level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mong Chinese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 COVID-19 crisis. Policy support and courses to enhanc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re critical to susta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among nursing students.  相似文献   

19.
Nursing students with high levels of self‐esteem and a strong ego‐identity maintain a level of self‐integrity that enables them to participate successfully in shared group values and interests while simultaneously meeting their own needs. Self‐esteem and ego‐identity are associated with academic achievement, major (area of study) satisfac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is study evaluated a brief group program for Korean nursing students that focused on promoting positive self‐esteem and ego‐identity development. Twenty‐three Korean nursing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ed. Changes in the students' ego‐identity and self‐esteem were quantitatively examined. Scores for ego‐identity and self‐estee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or the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group, while sco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mained the same. The program is judg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nursing educators or college mental health providers to utilize in order to promote affirmative ego‐identity and self‐esteem in nursing students. Additionally, the program contributes to helping students achieve developmental goals during their college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