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又名田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滇桂两省特产的名贵中药。本实验用电刺激兔下丘脑诱发室性期前收缩(HVE)为动物模型,来观察三七总皂甙(PNS)是否有抗中枢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我们还观察了PNS中含量最多的三七皂甙C1(以下简称C1)对心血管功能及HVE的影响,以探讨PNS中的有效成分,为三七资源的开发及临床使用提供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2.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e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在三七叶中以人参皂苷Rb3、Rc和Rb1含量最高,是三七叶总皂苷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从三七茎叶中提取三七叶总皂苷主要含有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具有镇静安神、清热消肿、活血止血之功效,能治疗神经衰弱,  相似文献   

3.
三七药材为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块根,是五加科人参属名贵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三七皂苷类成分,其在三七中的含量最高,有关药理活性研究也较为系统和全面。迄今为止,从三七的不同部位已经分离到了30余种单体皂苷成分。  相似文献   

4.
三七的传统鉴别与现代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系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又名参田七、田七人参、金不换,是传统名贵药材,市场伪品混淆品甚多,临床应用价值极高,适用于各种出血证,如便血、衄血、咯血,跌打损伤以及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系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又名参田七、田七人参、金不换.是药用价值极高的传统名贵药材,也是云南的一大生物资源,主产云南、广西。云南文山三七种植历史最为悠久,品质最为道地,且种植面积、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栽培历史已有400年以上,使用历  相似文献   

6.
人参三七又称参三七,简称三七。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根,有称山漆、田七、金不换、田三七等等。它与人参原是本家,明·李时珍说,因其味如人参,故有人参三七之名。从直觉中道出了三七与人参的亲缘关系,这是难能可贵的!其实,从近代研究表明:三七与人参同科同属,不仅形态相似,而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直至临床应用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曰:人参三七似人参。  相似文献   

7.
中药三七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医家张四维1576年在<医门秘旨>中首载三七;随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五加科的三七和另一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类似三七的植物;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将三七和人参联系在一起,归于昭参条下;清代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进一步描述了三七的功效,并指出<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类似三七的植物是土三七,即菊叶三七.  相似文献   

8.
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名贵药材。对三七的开发和使用一般是经过干燥后的干三七 ,鲜三七的研究尚未有文献报道 ,由于传统三七干燥过程中需打磨 ,是有害物质二次污染三七的途径之一 ,为了充分利用产区优势 ,直接开发利用鲜三七 ,开展了鲜三七与干三七皂苷含量的比较 ,为鲜三七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其中人参皂苷 Rg1,Rb1的含量最高 ,在现有标准中已将其作为三七品质评价的指标 [1,2 ] ,而三七皂苷 R1是三七特有的皂苷成分 ,也有较高…  相似文献   

9.
三七总皂苷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玉军 《广西医学》2009,31(4):589-591
三七[Panax notoginaeng(Burk.)F.H.Chen],又名田七、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等,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主产于云南、广西及四川等地,野生或栽培;其性甘、微苦、温;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止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咳血、衄血、下血、血痢等出血病症。三七主要成分有三七总皂苷(PNS)、三七素、黄酮、挥发油、氨基酸、糖类及各种微量元素等。近年来PNS的应用领域愈加广泛,现就其主要作用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三七、人参、西洋参三种中药材均来自五加科人参属,根入药。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根,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是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人参和三七2种具有不同性味和用法的人参属药材提取物的抗凝血活性.方法 制取人参和三七水提取物后,对含有提取物的血浆APT、PT、TT进行测定.结果 人参和三七的水提取物都具有抗凝血活性,血浆的凝固时间分别得到不同程度的延长.经过实验验证这两种人参属药材的抗凝血活性人参最强,三七稍弱.结论 人参和三七的用药方式是显著不同的,它们的提取物的抗血栓活性、抗血小板活性与对血浆凝固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血塞通注射液是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甙制成的灭菌水溶液,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Rb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0。三七总皂甙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显著降低心脏后负荷,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nseng, PNS)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含有多种单体皂苷,其中以人参皂甙(Rb1、Rg1),三七皂甙(R1)含量最高[1].据文献报道[2],PNS具有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脑缺血,改善脑血循环、抗血栓形成,促进造血细胞生长、抗衰老、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如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呼吸衰竭,急、慢性肾炎、肝纤维化、糖尿病肾病等[3].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冬令进补,开春打虎"。提到冬季进补,很多人都会想到人参,少有人能想起与之齐名的补血药——三七。三七又叫田七,广泛用于各种药品和保健品,乃至牙膏这样的生活用品。《本草纲目》中说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本草纲目拾遗》则认为三七与人参一样,是"中药之最珍贵者","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地下块茎。现代医药研究表明,三七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20多种皂苷,总含量约为12%。其主要功效与传统典籍上记载的出入不大,有止血、造血、镇痛、抗  相似文献   

15.
三七总皂苷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PNS)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主要活性部位,含有多种单体皂苷,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1].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三七止血片中三七的主要成分进行测定,提高质控标准。方法:采用液相梯度法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为指标。结果:测定三七止血片中人参皂苷Rg12.42 mg/片,人参皂苷Rb11.37 mg/片,三七皂苷R10.15 mg/片,含皂苷总量为3.94 mg/片。结论:液相梯度法方法可控,可以达到提高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三七及三七叶所含皂苷类成分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二者所含皂苷类有效成分的类型进行了综合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二者人参皂苷Rb1含量亦进行了比较.结果:三七叶所含皂苷类成分以人参二醇型为主,而三七所含皂苷类成分则是两种类型(人参二醇型与人参三醇型)兼顾,且三七中人参皂苷Rb1含量明显高于三七叶.结论:三七叶在某些方面可作为三七的替代品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药三七根核糖体18SrRNA基因的序列特征。方法:根据模式植物拟南芥的18SrRNA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三七根的18SrRNA基因序列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并与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以及人参属植物喜马拉雅人参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subsp.himalaicus var.angustifolius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产于广西靖西的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Wall.var.notoginseng(Bukill)Hoo et Tseng根的18SrRNA基因进行克隆测序,获得了三七根的18S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特征。结论:利用已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来研究中药植物基源的基因组序列,将有助于加快中药植物基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三七果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和凝胶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从云南文山三七果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20(S)-人参二醇(2)、20(S)-原人参二醇(3)、20(R)-人参皂苷Rh1(4)、20(R)-人参皂苷Rh2(5)、胡萝卜苷(6)、20(R)-人参皂苷Rg1(7)、20(S)-人参皂苷Rg2(8)、20(R)-人参皂苷Rg3(9)、腺嘌呤核糖核苷(10)、人参皂苷Re(11)、人参皂苷Rd(12)、人参皂苷Rb1(13)、人参皂苷Rb3(14)。结论 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三七果中分得,其中化合物10为首次从人参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对四川的人参属植物资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按人参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及生态环境,对根茎类型和小叶形态的分类提出了新看法,对人参属植物作了一些新的分类处理和划分。调查结果:四川有人参属植物1种(不包括栽培的人参、三七),1 亚种,4 变种,其中1个新变种,1个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