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胎盘植入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一婷  凌艳  刘美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154-2155
为探讨引起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20例妊娠晚期胎盘植入病例,探讨其发病因素及诊疗情况。结果:胎盘植入的发病率为0.10%,相关因素为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多次人流。治疗方法除切除子宫外,保守治疗亦相当重要,方法包括缝扎或宫腔填纱止血后采用MTX治疗。  相似文献   

2.
韩莲  贺根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3):700-701
目的探讨引起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及诊断、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植入性胎盘病例。结果胎盘植入的发病率为0.136%,相关因素为前置胎盘、剖宫产、多次人流等。结论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剖宫产、多次人流史有关,前置胎盘是发生植入性胎盘的重要因素,治疗方法可采用保守治疗和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起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及诊断、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植入性胎盘病例.结果:胎盘植入的发病率为0.136%,相关因素为前置胎盘、剖宫产、多次人流等.结论: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剖宫产史、多次人流史有关,前置胎盘是发生植入性胎盘的重要因素,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4.
姚毓筠  曾祥娥 《广西医学》2010,32(8):1016-1017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有宫腔操作史10例,前置胎盘4例(其中中央性前置胎盘3例,边缘前置胎盘1例),瘢痕子宫2例,畸形子宫2例。17例中全子宫切除术7例,保守手术治疗4例,药物保守治疗6例,17例病人全部治愈。结论胎盘植入与宫腔操作史、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畸形子宫等因素有关,胎盘植入治疗可分子宫切除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
40例植入性胎盘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引起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妇产医院 1994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 4 0例妊娠晚期胎盘植入病例 ,探讨其发病因素及诊疗情况。结果 :胎盘植入的发病率为 0 .0 99% (1∶10 11) ,相关因素为前置胎盘、剖宫产、多次人流。 4 0例中≥ 2次人流史 30例 (75 % ) ,剖宫产 11例 (2 7.5 % ) ,前置胎盘 2 2例 (5 5 % ) ,胎盘完全植入和植入直径 >5cm的出血率 (>5 0 0mL)达 6 2 .5 %。前置胎盘中 86 %发生大出血 ,胎盘植入原子宫切口者 5例 ,出血量均>2 0 0 0mL。结果提示 :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剖宫产史、多次人流史有关 ,胎盘植入可造成产后大出血 ,尤其以植入位于子宫切口处最为凶险。治疗方法除切除子宫外保守治疗亦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完全性前置胎盘植入子宫瘢痕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经验。方法对11例完全性前置胎盘植入子宫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1例患者术前诊断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瘢痕子宫。胎盘位于子宫前壁,术中发现大部分植入9例,1/4面积植入的2例。9例行子宫切除术,2例经保守治疗成功,未切除子宫。无一例发生死亡。结论完全性前置胎盘植入子宫疤痕是凶险型前置胎盘,应及时诊断,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切忌盲目剥离胎盘以免出现致命性的出血,及时切除子宫是挽救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胎盘植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中完全性胎盘植入1例,部分性胎盘植入21例,所有病例均有人流史或分娩史,保守治疗20例,子宫切除2例.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植入性胎盘的发生与前置胎盘、剖宫产史、多次人工流产史有关.保守治疗对植入性胎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发生率、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1例植入性胎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0.172%(41/2388),其主要病因为前置胎盘、剖宫产、多次人流史。41例中前置胎盘25例(61.0%),剖宫产10例(24.4%),≥3次人流史10例(24.4%)。前置胎盘中84%发生大出血,保守治疗29例,治疗成功率76.3%。结论:植入性胎盘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多次人流史有关。植入性胎盘可造成产后大出血,治疗方法除切除子宫外,保守治疗亦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4,(7):824-825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收集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22例,就其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中,>35岁11例,经产妇17例,瘢痕子宫9例,阴道分娩>2次5例,流产3例;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3例,部分型9例。超声声像图特征:胎盘后间隙消失,肌层与胎盘之间的强回声蜕膜界面消失,胎盘后子宫肌层低回声带明显变薄或消失;CDFI:胎盘周围血管分布明显增多且粗而不规则,胎盘腔隙血流形成。经阴道分娩6例,剖宫产16例;保留子宫15例,子宫次全切7例。22例均痊愈出院,新生儿皆存活。结论:子宫内膜损伤和高龄、多孕、多产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彩超显像表现为胎盘后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胎盘内及其周围血窦血流丰富。对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应用超声检查可协助早期诊断;对于阴道流血量少,延长孕龄,给予期待保守治疗;对于对于孕周超过37周的患者,应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产期子宫切除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2年1月~2016年12月间91例围产期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年龄分布、产次、孕周、分娩方式、手术指征,探讨子宫切除危险因素。结果(1)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已成为围产期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2)剖宫产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率;子宫瘢痕史孕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子宫瘢痕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有望减少再次妊娠时出现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风险,有助于降低围产期子宫切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71 例病例,其中既往有剖宫产史者49例,为剖宫产史组,既往有子宫肌瘤剔除史者22例,为子宫肌瘤剔除史组。【结果】 71例患者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两组患者的分娩孕周分别为(36.5 ± 2.9)周、(36.6 ± 2.1)周;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6.9%、31.8%;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46.9%、36.4%;剖宫产史组的胎盘植入发生率为28.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均为16.3%,而子宫肌瘤剔除史组无胎盘植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切除的病例。剖宫产史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及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剔除史组(P < 0.05)。【结论】 既往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妊娠并发症比既往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明显增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孕产妇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胎盘植入的发病因素,探讨胎盘植入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2005~2008年分娩产妇发生胎盘植入21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5536例分娩产妇中,发生胎盘植入21例,发病率0.38%,11例行子宫切除术,10例行植入病灶局部切除、缝扎、压迫止血而保留子宫,21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胎盘植入与高产次、人流、刮宫、剖宫产及前置胎盘密切相关,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正确的诊断与处理,可以减少出血量,降低死亡率。对胎盘植入面积大、子宫壁薄、子宫收缩差、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的患者,应当机立断行子宫切除,对植入面积小、出血量不多的患者可行局部切除、缝扎、压迫止血而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13.
前置胎盘126例并胎盘植入者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秀芹 《热带医学杂志》2006,6(4):444-445,402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临床特征及合适处理。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126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分娩产妇16320例中,前置胎盘126例,发生率为0.8%,其中合并胎盘植入的3例均属中央型,占前置胎盘总数的2.4%。有宫腔操作史者96例,占76.2%。中央性前置胎盘26例,部分性34例,边缘性66例,分别占20.6%,26.9%,52.4%。行剖宫产术98例(77.8%),阴道分娩28例(22.2%)。3例胎盘植入的有2例行子宫次全切除,1例经MTX化疗保守治疗。孕产妇死亡率为0,新生儿窒息22例(17.5%),新生儿存活率100%。结论随着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发病率的增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积极期待疗法加适时的手术处理,将有助于降低母婴死亡率和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暂时阻断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中的应用对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14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在剖宫产术中行腹主动脉暂时阻 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成功保留子宫,6例行子宫全切术,腹主动脉阻断时间(31.42±12.67) min,术中出血量为 (1 117.85±745.13) mL,输血量为浓缩红细胞(3.91±3.24) U,冰冻血浆(192.85±156.71) mL。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胎盘 植入类型6例为穿透型,4例为植入型,3例为粘连型,1例无明显植入。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腹主动脉暂 时阻断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方法。该项技术可增加保留生育功能的概率, 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5.
徐金娥  叶元华  彭伟 《齐鲁医学杂志》2004,19(5):398-399,401
①目的:评价对植入性胎盘行保守性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②方法:对8例剖宫产术中发现的植入性胎盘病人,采用钳夹、搔刮、局部切除或宫腔填塞纱布卷等方法治疗,无效者行子宫切除术;6例阴道分娩后发现胎盘植入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5~7d后行钳刮术。③结果:8例剖宫产手术病人6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2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6例服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病人,均成功地行钳刮术。④结论:对植入性胎盘行保守性治疗安全、有效,米非司酮的给药方法、用药时间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妇的危害性,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植入组8例,非植入组15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胎盘植入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与非植入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结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给产妇生理、精神造成巨大伤害。掌握好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胎盘植入的诊断与处理(附7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巨浪  黄浩 《海南医学》2006,17(1):29-30
目的总结和探讨胎盘植入的病因、病理、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胎盘植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复习文献.结果3例子宫切除,4例局部缝合止血,无产妇死亡.结论产前早期诊断胎盘植入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当胎盘植入并发致命性大出血时需行子宫切除,对部分非急症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但注意迟发DIC问题,需随访至胎盘完全吸收或排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本院住院分娩的4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患者,分为前置胎盘附着在子宫剖宫产疤痕部位组(A组,n=20)、前置胎盘非附着在子宫剖宫产疤痕部位组(B组,n=28),并设疤痕子宫胎盘位置正常组(C组,n=50)作为对照.分析比较3组患者孕期产检情况、产前出血、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围产儿预后等情况.结果:3组患者行急诊剖宫产以及产前出血、产后出血、胎盘植入、早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的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B组患者全部采用剖宫产的分娩方式(100%),与C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没有患者行子宫切除术(0%),与A组20%(4例)的子宫切除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对妊娠的结局有严重影响,做好孕期监护和及时有效的术中处理有利于改善疤痕子宫前置胎盘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00例,将100例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组,将100例首次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00(16/1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5例胎盘粘连产妇巾,8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占32.00%;4例胎盘植入产妇巾3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占75.00%:9例前置胎盘产妇中5例出现产后出血,占55.56%;5例子宫破裂全部出现产后山血。结论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增加了剖宫产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