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姚海文  林竹 《临床医药实践》2009,(9Z):2008-201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CRP)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MHD患者,依据血透前CRP浓度分为正常CRP组和异常增高CRP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观察3个月,监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以及血液透析前后CRP、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MHD患者CRP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血透后较血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CRP浓度与EPO治疗剂量成显著正相关(r=0.71,P<0.05)。结论:MHD患者CRP升高,提示存在炎症状态,炎症状态可致MHD患者EPO使用量增加,提示炎症状态是导致MHD患者对EPO低反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院前急救呼叫的主要原因以及MHD患者院前急救呼叫在1周内随透析时间的分布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急救中心2019年7月—2020年6月受理出诊的572例MHD患者院前急救呼叫情况。男349例(61.0%),女223例(39.0%),平均年龄(67.1±13.0)岁,中位透析龄为5(2,9)年。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呼叫院前急救原因及其在1周内分布情况及与患者透析时间的关系。结果 572例MHD患者院前呼叫急救的最常见原因是心力衰竭(89例,15.6%),其次为猝死(77例,13.5%),第三为脑血管病(58例,10.1%)。MHD患者院前急救呼叫发生率和猝死发生率在长透析间隔后第1个透析日(周一、周二)最高。心力衰竭导致的院前急救呼叫多发生在长透析间隔末期,即周日和周一。脑血管病风险与透析时间无明确变化规律。结论心力衰竭、猝死和脑血管病是MHD患者急救的主要原因。长透析间隔可能导致MHD院前急救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3.
<正>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大型调查显示,MHD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81.5%[1]。我国有学者报道,超过75%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但是血压控制并不乐观,仍有53%的患者透析前SBP≥150 mmHg(1 mmHg=0.133 kPa),17%的患者DBP≥90 mmHg[2]。高血压可以直接引起心、脑血管系统的结构异常,是导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4]。高血压导致的年病死率高达23%。但是高血压又是一个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良好的血压控制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并进而降低其心脑血管导致的病死率。本文通过分析MHD患者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探讨更好控制MHD患者高血压,以期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普罗布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口服普罗布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口服普罗布考0.5 g/次,2次/d,服药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丙二醛(MDA)、循环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选择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HD患者血清MDA、AOPP含量升高(P<0.05),SOD、GSH-Px含量降低(P<0.05);应用普罗布考8周后,MHD患者血清MDA、AOPP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GSH-Px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普罗布考明显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短期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配对在线透析滤过(PFD)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对终末期肾病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的作用。方法51例接受MHD患者随机纳入PFD组及MHD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及β2-MG。结果两组BUN、Cr清除无显著差异(P>0.05);PFD组治疗后β2-MG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分子的清除,PFD与MHD作用相似,但对中等分子量物质的清除,PFD明显优于MHD。  相似文献   

6.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患者中普遍存在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贫血等并发症,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及时给予纠正和治疗对于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预后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对MHD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基础能量消耗等方面的研究,为临床早期评估以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桡动脉钙化(RAC)与骨桥蛋白(OPN)、骨保护蛋白(OPG)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于院内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治疗的70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桡动脉是否出现钙化将患者分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采取免疫组化实验法对OPN、OPG以及BMP-2水平进行检测,分析OPN、OPG以及BMP-2与MHD患者RA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钙化组患者的OPN、OPG和BMP-2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钙化组(P0.01);MHD患者的桡动脉钙化程度与OPN、OPG和BMP-2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MHD患者的RAC与OPN、OPG以及BMP-2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可能有助于MHD患者的RAC早期诊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度,为院外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抽取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MHD患者210例,采用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简易Kessler 10量表(K10)调查其心理健康状况,并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其社会支持度。结果:210例MHD患者SAS、SDS、K10和SSRS评分分别为(51.3±6.7)、(53.3±6.4)、(21.8±3.4)和(43.2±12.7)分,焦虑、抑郁和心理问题发生率分别为57.62%、51.90%和47.62%,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MHD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社会支持度较低,应加强对MHD患者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LVH,将602例MHD患者分为LVH组(260例)和对照组(342例),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和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合并LVH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MHD患者合并LVH的预测价值。结果 LVH组年龄高于对照组,透析龄低于对照组(P<0.05)。LVH组血清TT3、白蛋白、前白蛋白和尿素清除指数(Kt/V)低于对照组(P<0.05),LDL、血磷、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高于对照组(P<0.05)。LVH组低T3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高龄和高水平CRP是MHD患者合并LV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TT3、白蛋白、前白蛋白和Kt/V是MHD患者合并LVH的保护性因素(P<0.05)。血清TT3预测MHD患者合并LVH的AUC为0.893 (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多态性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选择1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以同期健康者290例为对照.测量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判断MHD患者LVH的发生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所有MHD患者和健康者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除ε2/4基因型外,剩余基因型分成3组:ε2/2+ε2/3、ε3/4+ε4/4及ε3/3,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与LVH的关系.检测3组ApoE基因型MHD患者血脂水平并统计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MHD患者和健康者6种ApoE基因型和3种等位基因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中LVH的发生率为64.0%.含等位基因ε4(ε3/4+ε4/4)的MHD患者LVH的发生率高于含等位基因ε2(ε2/2+ε2/3)及ε3 (ε3/3)的患者(P<0.01).含等位基因ε4的MHD患者血清TC、LDL-C、TG水平和高血压发病率亦高于含等位基因ε2及ε3的患者(P<0.05).结论 含ApoE等位基因ε4的MHD患者更易发生LVH.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用10%胎牛血清1640培养液(对照组,A组)、10%正常人血清1640培养液(正常人组,B组)、10% MHD患者血清1640培养液(MHD患者组,C组)分别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1、3、6、12 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血清刺激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ICAM-1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ICAM-1表达明显增加.不同刺激时间ICAM-1表达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血清刺激组ICAM-1的表达与刺激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 < 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MHD患者血清可促进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ICAM-1的表达,从而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状态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探讨左卡尼汀对MHD患者营养不良及氧化应激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透析龄超过3 m的MHD患者42例,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进行为期3 m随访.结果 (1)左卡尼汀治疗3 m后,MHD患者的血白蛋白(P<0.05)和血红蛋白(P<0.0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2) MHD患者血浆MDA的平均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SOD、GSHPx平均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结论 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氧化应激状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50例终末期肾脏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后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并初步探讨MHD患者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50例MHD患者分别于透析前及透析后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计算QTd与QTcd值并观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HD患者透析后QTd及QTcd均较透析前明显增大(P<0.05);存在室性心律失常的MHD患透析前及透析后QTd、QTcd均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P<0.05)。结论 MHD患者QT间期离散度在透析后明显增加,且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临床医师应重视对QT间期离散度的观测。  相似文献   

14.
张桂华  刘兴佳  王琳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4):1344-1345
目的 :探讨预防维持性血透 (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选择68例MHD治疗的慢性肾衰 (CRF)患者 ,根据Campese -Ewing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测定方法 ,对首次血透治疗前及每10次MHD治疗后患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进行专人测评 ,每次2遍 ,观察其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CRF患者MHD治疗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者占36.8 % ,MHD治疗后异常者发生率为16.2 % ,平均出现时间为MHD治疗 (8 0±2.3)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异常组占72.2 % ,而正常组只占18.7 % (P<0.05)。MHD过程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异常组占2.2 % ,正常组占1.0 % (P<0.05)。结论 :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高低与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有一定关系 ,及时评价CRF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是及早发现和预防此类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VD)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78例MHD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CRP、转铁蛋白水平;按SGA标准确定患者营养状态;EKG、超声心动图(UCG)、胸片、彩色多谱勒超声确定颈动脉粥样斑块及AVD.结果MHD患者营养不良及AVD的发生率分别为57.7%、52.6%,营养不良患者AVD的发生率为64.4%;CRP≥10mg/L组营养不良及AVD的发生率均高于CRP<10mg/L组.结论MHD患者CRP升高发生率高,且与存在营养不良、AVD相一致,提示CRP有可能成为预测MHD患者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MHD)患者家属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对67名照顾MHD患者的家属进行为期6个月的MHD相关疾病知识技能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MHD知识问卷及相关操作技能考核问卷,于培训前后分别评定家属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后家属MHD知识及技能考核评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培训提升了家属MHD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家庭支持水平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氧化应激水平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79例MHD患者血液,常规检测血液生化、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及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同时检测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总抗氧化能力(TAC)三项氧化应激指标.采用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BDI-Ⅱ)对患者进行测评,根据抑郁分值将MHD患者分为无抑郁、轻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共三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9例患者中,抑郁患者45例(57.0%),其中轻中度抑郁者32例(40.5%),重度抑郁者13例(16.5%).重度抑郁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明湿低于其他两组,hs-CRP、MDA和8-OHdG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重度抑郁组患者血白细胞(WBC)明显高于无抑郁组(P<0.05).MDA、PAB与抑郁有明显关联.结论 MHD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增高.MHD患者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炎症及营养状态和氧化应激水平有关.MDA、PAB是MHD患者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内一项针对透析人群的大型调查显示,MHD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81.5%[1]。高血压是MH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率和病死率增高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长期的高血压会造成左  相似文献   

19.
陈立敏  王艳侠  刘凤珍  王颖 《河北医药》2012,34(8):1214-1215
左卡尼汀(也称左旋肉毒碱或左旋肉碱)临床应用广泛,其可运输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内膜内,清除线粒体内有毒性的脂肪酸代谢产物[1].75%来源于动物性食物,25%由肝肾合成.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肾脏不能合成左卡尼汀,加之摄入减少、血液透析中丢失等原因,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容易出现肉碱缺乏,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心律失常,透析过程中常发生低血压、肌痉挛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2].因此,为研究左卡尼汀对MHD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对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行MHD治疗的CRF患者40例进行了前瞻性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43例透析时间>3个月、病情稳定、已排除急性心血管事件的血液透析患者(MHD组),检测血浆25(OH)D及脑钠肽(BNP)水平,同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分析MHD患者血浆25(OH)D水平及25(OH)D缺乏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另选择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MHD组25(OH)D水平较对照组降低[(34.74±16.17)nmol/Lvs.(53.23±21.85)nmol/L](P<0.01).以≤50 nmol/L为维生素D缺乏,MHD患者维生素D缺乏患者35例(81.4%).25(OH)D浓度与BNP、LVMI呈负相关,与LVEF值呈正相关.结论 MHD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较肾功能正常组明显增高,维生素D为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