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关系。方法 选取CAG患者118例为CAG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0例为CSG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用放免法检测空腹静脉血ET,CGRP含量。结果 (1)CAG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CSG组和对照组(P<0.01),CGRP水平明显低于CSG组和对照组(P<0.01);CSG组血浆ET水平高于对照组,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轻,中,重度CAG患者之间血浆ET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GRP含量除中,重度CA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AG患者血浆ET与CGR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214,P=0.02)。结论 ET,CGRP可能参与CAG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含变化可能与萎缩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2例SLE患者血浆11-去氢-血栓烷B2(DH-TXB2),同时测定TXB2,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LE患者血浆DH-TXB2、TXB2均显著增高(P<0.01及P<0.05),且DH-TXB2增高程度明显高于TXB2,对对照组无重叠,肾受累者显著高于无肾脏受累者(P<0.05),经治疗者显著低于初发未治疗者(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TXB2与DH-TXB2浓度与疾病活动指数均呈正相关(r1=0.478,P<0.05及r2=0.530,P<0.01)。结论 血浆DH-TXB2水平测定是准确反映血小板活化的指标,SLE患者体内血小板高度活化。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急性心肌梗塞(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剂(PAI)活性和脂蛋白(a)[LP(a)]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AMI、UA者t-PA活性明显偏低(P<0.001),而PAI活性和LP(a)含量显著升高(P<0.001)。从相关分析可见,AMI患者的t-PA活性同PAI活性、LP(a)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分别r=-0.73,P<0.001;r=-0.43,P<0.05),而PAI的活性同LP(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5,P<0.02);但UA患者仅t-PA活性同PAI活性是明显负相关(r=-0.65,P<0.01)。结果提示:AMI和UA患者血浆纤溶系统的紊乱,特别是在LP(a)的参与下,更加促进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可能是发病机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 C(Cys-C)的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 Hcy 和 Cys-C 水平,并与6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脑梗死组分为轻、中、重度3组,并将各组各项指标之间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浆Hcy、Cys-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临床分组血浆 Hcy、Cys-C 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血浆 Hcy、Cys-C 水平与 NIHSS 评分呈正相关(r =0.54,P <0.05;r =0.45,P<0.05)。结论血浆 Hcy、Cys-C 水平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血浆 Hcy、Cys-C 水平的动态监测对脑梗死的预测和疗效观察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简称纤溶酶)活性及与脂蛋白(a)水平的关系,对37例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刘、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纤溶酶原和血清脂蛋白(a)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13名健康人对照。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低于健康人(P<0.05)。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显著高于健康人(P<0.001),纤溶酶原活性低于健康人(P<0.05).血清脂蛋白(a)水平除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高于健康人(P<0.05)外,其他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还发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刻的活性与血清脂蛋白(a)水平呈负相关(r=-0.898.P<0.001)。以上结果提示,测量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和脂蛋白(a)水平,对于冠心病的诊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神经肽(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降压素(NT)与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RIA方法测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浆中NPY、CGRP、NT浓度,将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梗塞组CGRP值低于对照组(P<0.001),NPY高于对照组(P<0.05),NT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CGRP值高于对照组(P<0.001),NPY高于对照组(P<0.05),NT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NPY、CGRP、NT值均高于脑梗死组,结论:NPY、CGRP、NT浓度变化与脑血管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含量变化关系及其意义,分别应用比色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30例DCM患者血清NO及TNF-α水平,结果显示:DCM患者血清NO及TNF-α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均P<0.01),且NO与TNF-α间有显著正相关性(r=0.482,P<0.01)。表明:高浓度的TNF-α可促进NO的合成,二者均与DCM的病理生理改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内皮素(ET)、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清胃泌素(GAS)的变化,并探讨这三种胃肠激素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9例AP中患者治疗前(A组)、治疗后(B组)及22例健康人(C组)血浆ET、CGRP及血清GAS水平,并进行组间对照。结果 A组血浆ET、CGRP、ET/CGRP、血清GAS水平与B组或C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或<0.01)。B组三种激素ET/CGRP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浆ET、CGRP、血清GAS在AP时增高,测定血液ET、CGRP及GAS对于AP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液自由基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40例高血压患者血液自由基含量、血浆LPO水平和血清SOD活力及给予卡托普利治疗后的变化。高血压患者血液自由基含量及血浆L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01),血清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经卡托普利治疗后血浆LPO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SOD活力增加(P<0.05)。提示卡托普利能使高血压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速率降低,抗氧化能力增强,自由基代谢紊乱状态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发病的自身免疫机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和放射免疫技术检测30例VMC、14例DCM患儿血浆中抗肌球蛋白抗体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结果:VMC和DCM患儿抗肌球蛋白抗体和GM-CSF的阳性率均为54.5%(24/44),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0%(1/25)和8.0%(2/25)(均P<0.01),且抗肌球蛋白抗体与GM-CSF的血浆水平有正相关性(r=0.3583,P<0.05)。提示:抗肌球蛋白抗体和GM-CSF均参与了VMC和DCM的发病,与心肌的自身免疫损伤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3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g)水平,观察其不同的冠脉狭窄支数及程度与Fig水平变化及其直线相关性。结果:(1)197例冠心病患者之Fig水平明显高于103例冠脉正常(NS)组(3.41±1.17vs2.74±0.65g/L,P<0.001)。(2)在不同狭窄支数亚组中,Fig水平虽随狭窄支数增多有升高趋势,且每组的Fig水平均明显高于NS组,(P<0.001);但CHD各亚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3)冠脉狭窄程度与Fig水平间轻度相关(r=0.2111,P<0.001)。(4)Fig对于冠心病发病危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即以≥3.40g/L为界值,其敏感性41.1%,特异性83.6%。提示血浆Fig浓度水平可能为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但未发现其与冠脉狭窄程度的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正五聚蛋白3( PTX3)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DM+AS组)32例和糖尿病不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DM-AS)组28例;体检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Philips iE33型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ELISA法检测血浆PTX3;检测血压及血脂、血糖等常规生化指标。结果 DM+AS组、DM-AS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CIMT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DM+AS组升高较DM-AS组更为显著,P均<0.05;DM+AS组血浆PTX3水平较DM-AS组与正常对照组均升高( P均<0.05),但DM-AS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AS组、DM-AS组FMD较正常对照组均降低,DM+AS组降低较DM-AS组更显著,P均<0.05。 DM患者血浆PTX3与CIMT( r=0.398、P=0.003)、血肌酐(r=0.242、P=0.012)均呈正相关,与FMD(r=-0.482、P=0.002)呈负相关;血浆PTX3水平与FMD具有独立相关性(P=0.026)。结论 PTX3可能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可作为其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内皮素(ET-1)水平;同时,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40例AMI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AMI组血浆ADM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AMI患者按心功能分组,各组间血浆ADM差异有显著性(P<0.05)。AMI组血浆ADM水平与ET-1呈显著正相关(γ=0.5743,P<0.01),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γ=-0.6152,P<0.01)。认为ADM参与了AMI及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ADM升高可能与ET-1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并观察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测定4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和90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l、AngⅡ和CGRP浓度,随后90例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氯沙坦组(常规治疗+氯沙坦50mg每日1次),每组45例。治疗14天后复测血浆ET-1、AngⅡ和CGRP浓度,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正常对照组和心力衰蝎患者治疔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1、AngⅡ明显升高(P〈0.01),ET-1和AngⅡ与LVEF呈负相关(r=-0.7l,r=-0.62,P〈0.01),ET-1和AngⅡ呈正相关(r=0.69,P〈0.01)。治疗14天后,氯沙坦组血浆ET-1明显下降(P〈0.01),CGRP显著升高(P〈0.01),LVEF得到改善(P〈0.05)。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1、AngⅡ浓度明显升高,且与LVEF呈负相关,血浆CGRP显著下降。氯沙坦具有降低ET-1,升高CGRP并改善LVEF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中内皮素(ET)的作用及钙拮抗剂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ET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ET含量,同时测定34例口服硝苯吡啶、24例口服地尔硫患者用药15d后血浆ET含量。结果:UA组血浆ET含量明显高于SA组(P<0.001),两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硝宋吡啶、地尔硫草均能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E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P<0.001),其中硝苯毗院作用尤为显著,治疗后患者血浆ET水平降至正常(与对照组相比P>0.05),地尔硫革尚不能使冠心病患者血浆ET水平降至正常(与对照组相比P<0.001)。结论:ET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钙桔抗剂硝本毗埃、地尔硫均能降低心绞痛患者血浆ET水平,前者作用强手后者。  相似文献   

16.
扩张型心肌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规律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5例DCM患者及30例对照者血浆CGRP水平.结果:DCM患者血浆CG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7926,P<0.01),与肺动脉压力呈显著正相关(r=0.8789,P<0.001).20例DCM患者治疗后血浆CGRP水平明显降低(P<0.05),提示血浆CGRP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作为机体重要的防御和代偿机制参与DCM充血性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IgA肾病患者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IgA肾病肾功能正常者( A组)及22例体检健康者( B组),A组中肾小管间质基本正常27例( A1组)、小管间质明显病变21例( A2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SOD,冰点渗透压计测定尿渗透压,邻苯三酚红法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浆白蛋白。结果与B组相比,A组血浆SOD、白蛋白及尿渗透压水平下降( P均<0.05),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P<0.01);与A1组相比,A2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均<0.05)。 Pearson相关分析统计显示,血浆SOD与白蛋白、尿渗透压呈正相关(r=0.287、0.330,P均<0.05),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315,P<0.05)。结论早期IgA肾病患者血浆SOD水平降低,肾小管间质损害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糖尿病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发生机理,研究了53例糖耐量异常者(糖耐量异常组)和27例糖耐量正常者(对照组)的血脂和血浆载脂蛋白水平,以及进行了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发现,糖耐量异常组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60min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口服葡萄糖后120min血糖(P<0.05)、血浆胰岛素水平(P<0.01)和口服葡萄糖后180min血糖(P<0.01)、血浆胰岛素水平(P<0.05)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糖耐量异常组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显著升高(P<0.01和P<0.05),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以及载脂蛋白CⅡ、CⅢ及E显著增高(P<0.01、P<0.001和P<0.005),这些血脂改变与糖尿病脂蛋白异常血症类似。此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在糖尿病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示对一些空腹血糖正常,糖耐量异常,但还没有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常规血脂检查,筛选出脂蛋白异常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及泼尼松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IV-CTX)对其影响。方法;采用特异性的放射免疫法检测35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30例稳定期LN患者和45例活动期LN患者IV-CTX治疗前后血浆ET水平。结果:稳定期LN患者血浆ET与政党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而活动期LN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且血浆ET与抗双链DNA抗体、血沉、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呈正相关(P<0.01,P<0.01,P<0.05,P<0.05,P<0.01)。与补体C3、C4、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P<0.01),轻度肾功能不全组LN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对照组(P<0.01),泼尼松加IV-CTX能显著降低LN患者血浆ET水平(P<0.01)。结论:ET参与了LN的发病过程,动态观测血浆ET水平有助于判断LN的活动性、肾脏损害程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几种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1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LP)、1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和16例正常人的血清VWGF水平。结果与正常人(80.44±24.57)Pg/mL比较,SAP(98.60±26.99)pg/mL和UAP(103.61±24.89)pg/mL患者的血清VEGF浓度呈升高趋势,但差异尚未达到显著性(分别P>0.05)。溶栓治疗前AMI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为(285.92±125.15)pg/mL,显著高于SAP、UAP,患者或正常人(分别P<0.01),并与同步测得的血清肌酸激酶(CK)以及其同工酶(CK-M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866,P<0.001和r=0.948,P<0.001)。溶栓治疗后3h,血清VEGF浓度已降到(111.57±31.29)pg/mL(与溶栓前比P<0.01;与正常人比P<0.05)。结论本文研究结果提示血清VEGF浓度可能是诊断AMI和判断再灌注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