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胆道疾病是常见病,常需手术治疗。而在各种腹部外科手术中,以胆道手术的再手术率最高,又由于其再手术原因复杂,手术方式繁多,故胆道再手术已成为胆道外科的一个特殊问题。本院1995年2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胆道再手术患者78例,现将其再手术原因及手术方式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胆道再次手术是指胆道手术后因为并发症、原有疾病未治愈或者再发而实施的手术。由于胆道的解剖变异较多,胆管与肝脏、胰腺、十二指肠等器官关系密切,因此胆道疾病再次手术在临床是相当棘手的问题,如何提高再手术的治愈率已经成为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热点。2004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总结胆道疾病再手术的经验。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胆道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残留和复发,占本组病例的69.8%,其次为吻合口狭窄,腹腔镜胆道损伤胆漏。再次手术治疗以合并肝叶切除、胆肠吻合、T管引流为主。胆道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2%。结论胆道再手术以胆道疾病本身原因为主,亦有医源性因素,术前充分的准备,系统检查,全面分析,术中仔细探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减少胆道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胆管结石具有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因此再次手术率高,是肝胆外科有待解决的难题,而且胆管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及生理功能的复杂性,使胆道再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增加。作者总结本院2000~2007年收治的49例胆道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导致胆道再手术的发生原因,以期降低胆道再手术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胆肠内引流术是胆道再手术中应用较多的手术。天津市南开医院199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各种良、恶性胆道疾病的胆道再手术患者1689例,其中行胆肠内引流术116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权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7):3024-3026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结石再发的有效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结石再发患者11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再次胆道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胆红素值、镇痛剂使用率、低蛋白血症及残石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排气时间、残石率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胆红素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能够有效减少对肝内外胆管结石再发患者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残石率低。  相似文献   

7.
胆道手术的特点是手术复杂、难度大、副损伤率较高,手术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疗效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我院1990~2005年17例胆道再手术病例分析,对造成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胆道手术并发症手术与否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对我院近10年38例胆道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中胆道出血7例,2例再手术,5例非手术治疗;4例消化道出血均保守治疗;胆瘘18例,9例再手术,9例保守治疗;残余结石6例,2例再手术,2例胆道镜取石,2例ERCP取石;胆囊管遗留过长3例均手术治疗。以上病例均治愈。结论:胆道术后胆道如出血量大,失血性休克不易纠正应及时手术,如出血症状易控制,出血部位明确,出血早期可行积极地保守治疗;消化道出血一般经药物治疗均能控制症状;胆瘘应根据引流是否通畅、腹膜炎的程度决定是否再手术;残余结石大部分可在内镜技术下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9.
肝胆管结石是胆道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上也比较困难。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发病率高达30.36%[1],是导致病情复发和需要再手术的主要原因。自纤维胆道镜问世以来,为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治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显著降低了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0.
腹部外科再手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临床上并不少见;一般将初次手术后1个月内再手术者称为近期再手术[1].作者通过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检索本单位1992年8月~2002年9月所有胆道手术病人共819例,近期再手术12例,结合文献,对其发生原因、临床经验教训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胆道再次手术1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再次手术是指胆道手术后因为并发症,原有疾病未治愈或者再发而再次实施的手术。由于胆道的解剖变异较多,且胆道与肝、脾、十二指肠等脏器关系密切,结构复杂,是腹部外科中处理最棘手的问题。我院自10994年7月~2004年7月共行胆道再次手术12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8例,男48例,女80例,年龄17~78岁,平均47岁。胆囊切除、胆总管T型管引流术后仍存在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结5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肝内胆管有结石33例;残留小胆囊结石4例,胆囊切除致肝外胆道损伤14例,胆道术后胆漏13例,胆道术后胆道出血14例。手术方式:胆囊壶腹部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胆道残余和复发结石再手术临床特点和处理经验.方法 对116例胆道残余和复发结石再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取净结石,去除原发病灶,通畅引流,是预防胆道残余和复发结石有效措施,术中多选用:T管引流、胆肠吻合、部分行左肝叶切除等术式,随访术后并发症少,再次手术率低.结论 胆道再次手术,必须充分进行术前准备,选择合理术式,取净结石,去除病灶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胆道再次手术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纤维胆镜在胆道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胆道出血病人在胆道探查手术中行纤维胆道镜检查。结果:检查1例发现肝内各胆道无出血,胆囊管开口处有血凝块附着,胆总管结石,确诊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出血,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论:本方法能确定胆道出血位置,弥补B超、CT、MR和手术探查等的不足,提高胆道出血的诊断正确率;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指导,降低无效手术率和再手术率,提高手术效果;局部应用于止血药或微波凝灼有一定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4.
纤维胆道镜在胆道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胆道出血病人在胆道探查手术中行纤维胆道镜检查。结果检查1例发现肝内各胆道无出血,胆囊管开口处有血凝块附着,胆总管结石,确诊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出血,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论本方法能确定胆道出血位置,弥补B超、CT、MR和手术探查等的不足,提高胆道出血的诊断正确率;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指导,降低无效手术率和再手术率,提高手术效果;局部应用止血药或微波凝灼有一定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胆管结石具有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因此再次手术率高,是肝胆外科有待解决的难题,而且胆管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及生理功能的复杂性,使胆道再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增加。作者总结本院2000~2007年收治的49例胆道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导致胆道再手术的发生原因,以期降低胆道再手术率,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男21例,女28例;年龄22~94岁,平均56.7岁;接受2次手术者12例,3次手术者4例。距前次手术时间8h~20年。胆道术后1个月内再次手术者12例,其中胆瘘2例(T管脱出后1例,拔T管后1例),膈下脓肿1例,胆总管损伤4例,胆道术后出血2例,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胆囊癌1例。手术方式:剖腹重新置T管引流2例;膈下脓肿行脓肿引流1例;胆管损伤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行胆管断端吻合术1例;胆道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止血2例,内镜十二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2例,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1例。再次手术时间为胆道术后1个月~20年,共37例。包括:胆道残余或再生结石35例,其中单纯胆管结石2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5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并结石2例;首次因胆囊结石行胆...  相似文献   

16.
我院普外科自1996年6月至2002年10月因胆石症行胆道手术共计150例,其中胆道结石复发病人11例,共行再手术1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石症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过去3年收治的116例胆石症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主要原因为结石残留或复发(82·76%)、胆管或者胆肠吻合口的狭窄(12·07%)及术中胆道损伤修复不成功(4·31%)等。再次手术方式以胆总管切开“T”形管引流术、肝叶切除术和肝胆管整形、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结论:详细而全面的术前检查、规范的胆道手术操作和胆道损伤后科学的修复技巧才是胆道再手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导致胆道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原因,以期降低胆道再手术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再次或多次胆道手术患者7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进行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原因.结果 胆道结石的残余或再生占胆道再手术的76.1%(54/71),而由非结石性胆道狭窄所致占15.5%(11/71),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原因分别占4.2%(3/71).结论 胆道再手术的原因目前仍以胆道残余或再生结石为主,但其他原因如非结石性胆道狭窄及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等也不可忽略.降低胆道再手术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初次合理的手术方式、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的彻底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se the causes of reoperation after biliary duct operation, so as to decrease the reoperation rate of biliary tract.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1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operation of biliary duct diseases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05 to September 2010 were analysed,and the causes of biliary duct reoper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sed. Results The main cause of reoperation was recurrent or retained bile stone (76.1%,54/71), noncalculous stenosis of biliary tract ( 15.5 %, 11/71 ),biliary tract obstruction due to tumor (4.2%,3/71), and other factors (4.2%,3/71).Conclusion Recurrent or retained bile duct stone were the main cause for biliary reoperation, but noncalculous stenosis of biliary tract and biliary tract obstruction due to tumor could not be ignored. The initial rational operative method, approporiate operation time and the thoroughness of operation are the key factors to decrease bile duct re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9.
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与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和各种不同方法的胆道重建术是治疗胆道外科疾病的基本手术方法。由于疾病的特点和病变的复杂多样性 ,部分病人一段时间以后 ,病症再发 ,常需再次手术治疗。我院 1990~ 2 0 0 0年间 ,胆道再次手术 5 4例 ,占同期胆道手术的 0 96 % (5 4 / 5 6 0 0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临床资料 男 17例 ,女 37例 ,年龄 2 5~ 70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 3个月~ 10a ,平均 6a。再次入院时诊断胆总管结石 35例 ,胆道感染 16例 ,梗阻性黄疸 3例。急诊手术 8例 ,择期手术 4 6例。1 2 再手术的原因1 2 1 残留结石和…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胆石症是胆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2~28%,为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我们曾施行胆道再次手术43例次,其中33例次发现结石,占胆道再手术原因的77%。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复发性胆石症虽然有所进展,但是不少病例仍需再次甚至多次手术方能解除症状,而再次手术的难度大,死亡率高。因此,分析复发性胆石症的原因,探讨正确的预防方法,以减少复发性胆石症的发生,在胆道外科中具有重要意义。复发性胆石症可分为假性复发和真性复发两种。首次手术不彻底,胆道中残留或遗漏结石,称假性复发,约占60%,首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