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的提取工艺及不同提取工艺间的比较.方法 将雷公藤内酯醇作为定量指标,采用HPLC法检验.结果 醇提水沉法雷公藤内酯醇含量明显高于水提醇沉法.结论 醇水法提取雷公藤内酯含量明显优于水醇法.  相似文献   

2.
周滢  林於  周萍  曹佩雪  梁光义 《中国药房》2007,18(24):1864-1866
目的:优选芍石护睛胶囊的醇沉最佳工艺条件。方法:HPLC法测定醇沉液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醇沉前水煎液相对密度、醇沉浓度、醇沉时间3因素对醇沉工艺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醇沉前水煎液相对密度对醇沉工艺有显著影响(P<0.05)。芍石护睛胶囊醇沉工艺最佳条件即煎煮液浓缩密度为1.10~1.1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醇沉时间为12h。结论:该工艺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提取工艺对半夏相关毒性物质基础含量与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UV法、HPLC法、酸碱滴定法和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半夏不同提取工艺样品的含量测定和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半夏不同提取工艺样品总有机酸含量:75%醇渗液〉75%醇提液〉30%醇提液〉30%醇渗液〉水提组分≈水渗液;总生物碱含量:75%醇渗液〉75%醇提液〉30%醇渗液〉30%醇提液〉水渗液≈水提组分。毒性研究结果显示:75%醇渗液和75%醇提液可测出MTD值,其余组测得MLD值,毒性大小依次为75%醇渗液〉75%醇提液〉30%醇渗漉组〉30%醇提组〉水渗组〉水提组。结论提取工艺对半夏毒性及相关毒性物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其毒性大小与总生物碱、总有机酸含量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正交实验优选亮菌多糖的醇沉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确定亮菌多糖的醇沉工艺.方法 以亮菌多糖含量和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亮菌多糖的醇沉工艺.结果 亮菌多糖醇沉最佳条件:提取液浓度1/6g生药/ml,醇浓度80%,醇沉方式流入,醇沉6 h.结论 优化的亮菌多糖醇沉工艺简便、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他卡西醇软膏治疗银屑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他卡西醇软膏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卡泊三醇软膏作比较。方法:60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分为开放组30例及随机对照试验30例(他卡西醇组15例,卡泊三醇组15例)。开放组及随机对照中的他卡西醇组外用他卡西醇软膏,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卡泊三醇组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均每日 2次,连续用药2mo。结果:开放组有效率为 87%,随机对照试验的他卡西醇组有效率86%,卡泊三醇组有效率 40%,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5)。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他卡西醇软膏为治疗银屑病新的有效、安全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醇处理方式对半夏总生物碱和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并对其急性毒性进行观察与评价,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醇处理方式制备半夏不同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取各供试品溶液与空白对照液,在波长416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总生物碱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各样品中总有机酸的含量。按照经典小鼠急毒试验方法,公斤体重法计算最大耐受量(MTD),测定最大给药量(MLD),考察半夏75%醇渗、75%醇提(MTD)值,30%醇提组、30%醇渗组(MLD)值,连续给药观察14天,记录各组动物体重变化,毒性症状谱及死亡情况。结果半夏不同醇处理提取(75%醇渗、75%醇提、30%醇提组、30%醇渗组)中总生物碱含量为75%醇渗液>75%醇提液>30%醇渗液>30%醇提液;总有机酸含量为75%醇渗液>75%醇提液>30%醇提液>30%醇渗液。急毒研究结果显示,半夏75%醇渗MTD可达94.4 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734.2倍;半夏75%醇提MTD可达99.2 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771.6倍;半夏30%醇提MLD值为295.2 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 296.0倍。半夏30%醇渗MLD值为291.6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268.0倍。结论提取温度和醇提取浓度对半夏毒性相关物质基础含量影响较大,总生物碱和总有机酸部位均在高浓度醇溶液中含量最高,总生物碱的提取还受温度影响,而总有机酸受温度影响不大。急毒试验结果显示,不同醇提取样品毒性大小与总生物碱、总有机酸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的体外经皮吸收特点。方法利用改良Franz扩散池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的经皮吸收特点,以HPLC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的经皮吸收量。结果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的雷公藤内酯醇在24h内以一级动力学经皮渗透,累积渗透量为2.0573μg/cm2。结论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雷公藤内酯醇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优于文献报道的巴布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雷公藤内酯醇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留样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考察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的稳定性。结果经过光照、升温、加湿、加速等试验,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的雷公藤内酯醇的量变化不大。结论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在市售包装及贮藏条件下,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阿法骨化醇与骨化三醇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经济性。方法选择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和老年骨质疏松两种常见骨质疏松类型为研究对象,构建决策树模型,比较单用阿法骨化醇或骨化三醇以及阿法骨化醇或骨化三醇联合钙剂治疗方案的经济性。模型中的骨折率和骨折治疗成本等参数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药物成本主要来自于2010年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全国中标价记录换算。结果对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阿法骨化醇相对于单用骨化三醇方案为优势方案;骨化三醇联合钙剂用药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效果优于阿法骨化醇联合钙剂用药的效果,但成本也更高,ICER为41054.7元,不经济;阿法骨化醇联合钙剂为经济性最优方案。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阿法骨化醇联合钙剂相对于维生素D联合钙剂用药成本更低,同时效果更好,为优势方案。在对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的敏感性分析中,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与基础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对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阿法骨化醇联合钙剂用药经济性最优;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阿法骨化醇与钙剂联合用药经济性最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原儿茶醛为指标优化丹参醇沉工艺。方法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丹参醇沉操作的因素进行筛选,所选取的8个相关因素为:丹参水提浓缩液密度、一次醇沉加醇速度、一次醇沉液乙醇终浓度、一次醇沉浓缩液密度、二次醇沉加醇速度、二次醇沉液乙醇终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和二次醇沉液的pH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在线性范围内对影响醇沉操作的关键因素(丹参水提浓缩液密度、一次醇沉浓缩液密度和pH值)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结果通过对二次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上述自变量中丹参水提浓缩液密度为1.15 mg.mL-1、一次醇沉浓缩液密度为1.26 mg.mL-1和pH值为7.68时,原儿茶醛含量达到最佳值为0.512 mg.mL-1。结论优化工艺的原儿茶醛提取含量高,可用于丹参醇沉过程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豆腐果甙对马桑内酯引起小鼠惊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小鼠腹腔注射豆腐果甙400、600和800mg/kg,对马桑内酯引起的惊厥,有降低发生率、延长潜伏期、减轻发作程度和缩短发作时程的作用,并发现小鼠对豆腐果甙的敏感性有一定的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杜仲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用普通水提醇沉法和微波提取法分别提取杜仲多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结果:普通水提醇沉法的最佳工艺为温度120℃、时间2 h、料液比1∶8、次数3次;微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为温度50℃、时间45 min、料液比1∶20、次数3次。结论:微波提取法对杜仲多糖的提取有辅助作用,较普通水提醇沉法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研究微波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对阿育魏实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得油率为指标,液料比、蒸馏时间、提取时间、碎粒度为提取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结果索氏提取法当取样量为20 g、提取时间为4 h、碎粒度为粉碎状、虹吸速度为中速时为最佳提取条件;而微波法当取样量为25 g、微波时间为90 s、浸泡时间为30 min、碎粒度为粉碎状,即为最佳提取条件。结论与索氏法比较,微波法节约能耗,提取速率快,适合大量快速提取。  相似文献   

14.
中药有效成分现代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综述了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面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酶法提取技术、膜提取分离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和分子蒸馏法;介绍了这些提取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现状;同时,指出这些提取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这些提取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甄铧  范益军  张学毅 《中国药房》2009,(24):1875-1877
目的:优选朱砂根中朱砂根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朱砂根皂苷的含量;以朱砂根皂苷提取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80%乙醇为溶剂、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min、提取次数3次;朱砂根皂苷的提取质量分数为6.04%。结论:所选工艺可行、重现性好,可为大批量提取朱砂根皂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法优选松茸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王辉  郭成希  周本宏 《中国药师》2009,12(7):914-915
目的:筛选松茸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用水提取松茸多糖,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水比和浸提次数为主要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提取工艺的优化;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后计算多糖得率。结果:影响松茸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浸提温度〉料水比。结论:通过正交试验及其验证试验确定的松茸多搪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时间3h,浸提温度90℃,浸提次数2次,料水比1:30,在此条件下,松茸多糖得率可达12.24%。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优选竹节参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丁  赵海霞  胡远浪  何毓敏 《中国药房》2010,(31):2897-2899
目的:优选竹节参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多糖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溶媒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媒用量10倍,每次提取时间2.0h,提取3次。结论:优选的工艺提取率高、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C02超临界萃取技术,优化从紫花地丁中萃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萃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考察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4℃、夹带剂流速0.48mL·min^-1,乙醇浓度80%,萃取时间120min,实际总黄酮萃取率为5.89%。对萃取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结论C02超临界流体萃取紫花地丁总黄酮得率高,溶剂用量少,工序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9.
杨税  张雅琴  孙锋  张学农 《齐鲁药事》2012,31(11):623-625
目的考察不同实验影响因素,选择合理的实验条件,研究苦瓜多糖提取的新工艺。方法以浸提的温度、水料比与加热时间等作为考察因素,以苦瓜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建立适当数学模型,筛选并确定最优的提取条件。结果影响苦瓜多糖提取的因素顺序为:浸提时间、水料比、浸提温度。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时间1 h、水料比10∶1、浸提温度80℃,该条件下苦瓜多糖的提取率为3.3%,多糖含量为23.2%。结论运用酶解法从苦瓜浆中提取苦瓜多糖具有可行性,也为苦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的探索提供了一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优选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粉中总三萜化合物的最佳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和纯化灵芝孢子粉中总三萜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以正交试验考察提取压力、温度和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2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 h。总三萜化合物的回收率为17.6%,在灵芝孢子粉中含量为160 mg/g。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